潮新闻客户端 姜晓燕
冬雨还未停歇,好友约我登临平山。我说,临平山登过好几回了。她说,每一回都会不一样的。我居然被她这个说法打动了。
到山脚,雨竟然悄悄地停了,潮气氤氲,满眼都是绿色,青而幽,幽而静。拾级而上,到处都是鸟鸣声,远远近近,起起伏伏,仿佛春天提前来了一样。只有我俩呼出的白气,显示着气温的阴冷。
山上有很多松树,粗壮,挺拔,清绝。我摸着松树的树干:“这些树好美,有一种古风。”
她仰起头,望着松树伸展开的虬枝:“这些树,是生长在时间之外的。它们都有自己的节奏。哪怕是在严冬,它们都在奋力向上长。”
“是呀,不管是松树,香樟树,还是树下的野草,在寒冬中都可以治愈我们。”我拍拍树干,“好喜欢在这树下寻得的这份恬静。”
“诗人朱熹在春日里寻芳,我们何尝不能在冬日里寻芳呢?”她对我说。
我心领神会:“我们继续往山上爬吧。”
沿着蜿蜒的石径走,树多起来了,一棵挨着一棵,一簇堆着一簇,好多树都叫不出名儿,野生野长。于是,我们也野了起来。在这座山头朝着对面的山头大喊:“啊——你——好——吗——”惊起一片鸟。
临平山(摄影:张丽娟)
冷风吹来,我俩不禁缩起了脖子,双手捂着冻得通红的鼻子和脸,呵呵笑着。折转身,忽然看到一株大树下,隐着一间小茶室,像一首五言绝句。
她指着茶室的门口:“进去喝一杯茶吧!”
我点点头,忽又故意逗趣道:“手都冻僵了,一杯,怎么够?”
她笑笑,引路在前。茶室并不大,只有前后两间屋子。进门的屋子,做柜台和厨房用;里面的屋子,给顾客休憩用,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看店的是一个安静朴素的女孩子,温柔地问我们:“喝什么茶?”我反问:“这里卖什么茶?”她说:“这里有绿茶,也有红茶。”
好友问我:“你喝什么茶?”
我想了想,犹豫不决:“我还是不喝茶了。我怕喝了晚上睡不着觉。”
“那我们喝红茶。没事的,喝了,会睡得更香。”她马上做了决定,告诉那位女孩子我们点两杯红茶。女孩子说,红茶是陈茶,但很香。
我俩看她煮茶。隔年的大红袍,滚烫的水,沏入壶中,茶叶沸腾涨落,慢慢泡开。
“这是你们点的红茶。”她把两杯茶放在盘子里,端给我们。
红茶盛放在圆柱玻璃杯里,似琥珀。我把茶杯焐在手里,暖和极了。
“我们靠着窗边坐吧。”好友提议。
所谓的窗边,是一幕的落地玻璃窗。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满山的绿树,在寒风中摇曳。
“你在看什么?”好友问我。
“你往远处看,那边不就是我们刚才呆过的松树林吗?”我贴着玻璃窗,伸长了脖子。
她也凑过头来:“刚才看到的松树是一株一株分离的,只觉得参天。现在,以这样的视角望过去,一片连着一片,一浪涌起一浪,好壮观。上回来,记得松林间有一座亭子,叫‘听涛亭’。”
“一千多年前,苏轼也见过此景,这景也记得苏轼,‘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人生有舍得,但人生更多的却是舍不得。”我喝了一口茶。
“你怎么喝了?我以为你只是用来烘手的。”她看着我。
我回味着口中的茶味:“这红茶,有着光阴的滋味。”
她听到这,捂着嘴乐。
“淡淡的茶香,经过了四季的沉淀,别有一番滋味。”我连喝了两口,“第一口,淡淡的苦,第二口,淡淡的香,第三口,淡淡的甜。”
“你喝茶的样子像山间的一朵云,生动,迷人。”她说。
“那我俩是两朵云。”我伸出两个指头。
“我想做山间的一阵风。”她也喝了一口红茶。
“那风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嘻嘻。”我把茶杯贴着脸蛋。
她的目光落在我脸上:“有时候,我觉得认识你好几辈子了。有时候,又觉得此刻才认识你。”
“我也有同感。有的人天天遇见,说一箩筐一箩筐的话也是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