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都江堰兴修历史简介 都江堰修建历史

2023-05-05 来源:尚车旅游网

1、成都平原旱涝自然灾害频发;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先秦时期却是一个水旱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成都平原坐落于四川盆地,位于长江流域上游地区,境内包括了长江和长江的支流岷江、嘉陵江及其他河网水系。成都平原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使得当地年降雨量极不均衡,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出现,因此巴蜀地区的百姓长期遭受水旱灾害的困扰。唐代大诗人李白便在《蜀道难》开篇提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同时期的边塞诗人岑参则说:“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讲的都是巴蜀地区的百姓创业之艰难,以及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过程。

2、秦国统一山东六国战略需要;战国后期秦国在经历了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之后,逐渐走向富强。秦国国君开始考虑统一山东六国的战略规划。公元前316年,同处成都平原的巴国和蜀国之间爆发战争,两个国家都来向秦国求援。秦国名将司马错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建议秦惠文王应当趁此机会出兵平息巴蜀战争,并且占据巴蜀之地为秦国国土。得到蜀国地区的人力、物力和地理位置优势便可以伺机吞并楚国。然后秦惠文王命司马错率领大军将巴蜀之地纳入到秦国版图,后来又平定了陈庄之乱、公子煇叛乱,其后秦国在巴蜀地区设立郡县制管理当地事务。尽管巴蜀之地地域辽阔,但是由于当地水旱自然灾害频发。蜀地百姓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十分落后,巴蜀之地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雄心勃勃想要一统天下的秦国势必要改变巴蜀之地的社会现状,使其成为秦国除关中平原地区以外最重要的粮食产地。因此在巴蜀之地修建水利工程,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