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个税申报扣除赡养老人

2023-09-30 来源:尚车旅游网

如果独生子女,可以享受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也就是纳税人的纳税标准可以在起征点5000元的基础上,额外可以再享受2000元的专项扣除,可以降低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税费支出;如果不是独生子女,可以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分摊2000元的扣除额度。

一、新个税法释读

2019年个人所得税最新政策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扩大了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分别由1500元、3000元、4500元提至3000元、9000元、13000元。二是增加了专项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可在申报纳税时按规定标准予以税前扣除,切实降低税负,实现精准减税。其中(1)子女教育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2)继续教育属于学历(学位)教育的,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属于职业资格教育的,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3)住房贷款利息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4)住房租金可以按照主要工作城市的不同,分别按1500元、1100元、800元三个标准定额扣除。(5)大病医疗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6)赡养老人是指被赡养人是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赡养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选择一项抵扣,不能同时抵扣。另外,关于个税的其他详细内容,比如个税抵扣所需材料、赡养老人如何书写指定或者约定分摊协议等,都可以单独联系我。

二、个税专项扣除标准是多少

个税专项扣除标准具体如下:

1、子女教育扣除标准为每个子女1000元/月,夫妻双方可各选择扣除50%;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未成年子女产生的费用可由父母一方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标准:1000元/月,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5、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独生子女2000元/月,非独生子女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月,被赡养人为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一、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申报流程具体如下:

1、准备子女教育信息,子女、配偶身份证号码,填写完毕后需要设置扣除比例;

2、准备好住房租赁信息、工作城市信息等;

3、准备好产权证明,贷款合同等信息;

4、准备被赡养人信息,非独生子女还需填写分摊方式;

5、填报继续教育前,需准备继续教育信息;

6、填报大病医疗前,需准备患者信息和医疗信息。

二、交个人所得税的流程有如下:

1、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

2、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3、缴纳税款。

总之,个税专项扣除标准根据其项目各有不同。依法纳税是每位公民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名目繁多的税种中,个人所得税是公民接触的最多的一个。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三、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可以不分摊赡养费吗

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一般不能不分摊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