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取保候审一年未起诉,当事人应该如何处理?

2023-10-06 来源:尚车旅游网

取保候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到期只能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不可能延长。变更为监视居住需有新证据和充分理由,但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若案件未移送审查起诉,取保候审已达12个月,可判断犯罪嫌疑人不需追究刑责。公安机关应撤案或终止侦查。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到期只能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不可能延长取保候审期限。而是否可能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要看是否有不利于题主的新证据出现,是否有充分理由变更强制措施,换言之,不能完全排除有这个可能性。但一般情况下,如果案件没有移送审查起诉,而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已经达十二个月,基本可以判断该犯罪嫌疑人不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了。此时公安机关要么撤案,要么对该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一年未起诉,当事人应该如何处理? - 取保候审延期后的法律权益保障及处理建议

当事人在取保候审一年未起诉的情况下,应该积极维护自身的法律权益并妥善处理相关事宜。首先,当事人可以与律师沟通,了解案件进展和取保候审延期的原因。其次,应当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指定居住地、不得接触相关证人等。同时,当事人可以主动收集相关证据,以便在必要时提供给法院。如果延期时间过长,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解除取保候审或重新评估案件进展。最后,当事人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律师的工作,并积极准备辩护材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审判风险。总之,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自身权益,与律师密切合作,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行动,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如果案件没有移送审查起诉且已达十二个月,通常可以推断该犯罪嫌疑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时,公安机关要么撤案,要么终止对该犯罪嫌疑人的侦查。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保护自身权益,与律师合作,了解案件进展和延期原因,并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相关规定。同时,当事人可以主动收集证据,向法院提出申请,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准备好辩护材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审判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