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读完了一本名著——《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作者以来自法国的科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的身份,展开情节的叙述。
该书讲述的是:在1866年出了一件怪异的大事,在海上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形状像条大鲸鱼。它的出现使不少船只与它相撞,并有极大的损害。为了除掉这可怕的大怪物,科学界的权威人士阿罗纳克斯教授以及他的仆人孔塞伊在法国乘坐一艘快速驱逐舰,开启除鲸的探险之旅。在船上,他们认识了来自加拿大的捕鲸手内德·兰德,可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三人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这时有人将他们带入了怪物的“内部”。这时他们才发现,这并非什么大怪物、大鲸鱼,而是一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艇。艇长叫尼摩,他是一名身份神秘,举止优雅,知识渊博,反对压迫,热爱海洋的人。这艘艇就是由他在一座荒岛上秘密构造的。它的内部陈设十分精美,并且完美的利用了海洋资源,令人赞叹不已。三人随同鹦鹉螺号,从太平洋出发,穿越黑潮的激流,经过珊瑚群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观赏到海中的稀有动物和奇妙的景象。途中,他们在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打猎,并漫步了神奇的海底平原;在瓦尼可罗群岛,教授与尼摩艇长参观了海难遗迹,发现了神秘的铁盒;在托雷斯海峡,船只搁浅,教授三人登上附近的小岛游玩,却被土著人围攻;船上一名艇员不幸离世,众人在珊瑚丛林中举行了一场奇特的葬礼,向他做最后的道别;在锡兰岛,尼摩艇长邀请教授一行人前去参观采珠场,发现一位采珠人被鲨鱼攻击,尼摩艇长与内德·兰德共同出手相助,采珠人获救;在直布罗陀海峡,他们看到了惊人的海难现场;在亚特兰蒂斯,他们亲眼目睹了一座沉入海底的失落之城;在大西洋的冰山附近,鹦鹉螺号在海面上碰见一群抹香鲸正准备攻击长须鲸,便对抹香鲸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屠杀;在南极圈,冰山翻倒,鹦鹉螺号被大冰原封死了,无法动弹,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破冰,大家只能一个接一个拿着铁镐去进行人工破冰,随之发生了缺氧;在留卡斯群岛附近,怪物大章鱼的触角将一名艇员卷走,为了拯救艇员,人们对章鱼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可章鱼仓皇逃走,艇员也不幸身亡;一艘大型战舰向鹦鹉螺号发起攻击,愤怒的尼摩艇长命令鹦鹉螺号将它击沉;最后,鹦鹉螺号遭遇迈尔大漩流,教授三人驾驶小艇成功返回家乡,将这一系列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这本书十分引人入胜,书中的隐藏的一些悬念勾人心弦。比如:尼摩艇长的身世背景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对人类有如此恶劣的深仇大恨?在大艇被鹦鹉螺号击沉后,他为什么要跪在他妻孩(猜测)的照片面前哽咽抽泣?难道,他仇视人类的初衷是因为他们的离世(有可能他的妻孩就是在一次海难中遇难的)这些作者都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阐明,但这就是文章的线索以及疑点,等待读者们去一一侦破…
这本书不仅仅悬念颇多,在景物描写和情景描写上都非常突出,十分生动具体,值得摘抄。比如说大战章鱼,不仅情节曲折,惊心动魄,勾起读者心结,而且还表现了尼摩船长的英勇无畏以及艇员们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高度友爱精神。这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
最后我想说一说小说的结尾,以我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不完美的结尾,因为强大的鹦鹉螺号却在最终遭遇了迈克大漩流,而教授三人虽幸免于难,但也不辞而别。这样不完美的结局虽然有些伤感,但是也让读者回忆无穷,也是本书最大的伏笔,鹦鹉螺号的去向何处,也成了读者的想象浮影了。
《海底两万里》真的很有意思,它充分具备了科幻、现实、风景、事件、悬疑、推理等条件,是一本多方面都均有涉及的小说,令人百看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