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关教师职业规划

2023-10-31 来源:尚车旅游网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为广大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师生交往方式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主观上重视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师生交流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师生、生生间互动的交流过程。往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常常要求学生坐正坐直,不许随便讲话等。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美术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如何使美术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兴趣盎然?如何通过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语言表现他们的情感世界?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指导者、合作者、欣赏者。

  一、指导者

  教师首先是学生美术学习的指导者。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随之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许多老师又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陷入另一个误区:美术课堂上老师不敢过多的指导,生怕破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和赞扬,表面上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很浓厚,但教师缺少了主体参与,没有适时的指导,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打了折扣。我认为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好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到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

  1、指导学生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前提。首先课前要指导学生带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具及材料。如果没有学生课前工具材料的准备,学生的课堂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有些课堂内容需要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教师可指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到书店、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寻找。有些美术课课前需要进行观察或采访,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将采访结果写成作文或日记。如在苏教版第11册《我栽种的植物》一课教学中,课前指导学生准备小花盆及一棵植物或种子、亲自栽种,并进行仔细观察,把每天观察的结果写成日记。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栽种的植物并向同学讲述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间的小故事。由于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课上很投入,作业表现方法丰富,很好地展现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色彩变化,并表现出热爱绿色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美术课课前准备工作相对与于其它学科比较繁杂,需要美术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2、指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学生课堂上的联想与想象不是自发的,它是在教师适时地指导下,在创设良好情境的前提下,运用准确、生动、恰当的语言激发出来的。例如苏教版第1册《太阳月亮你们好》是一节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想象画创作课。教学中我设计这样的引导:如果把月亮和太阳想象成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你们之间有多少难忘的故事呢?儿童有了想象的渠道和方向,面对造型简单的太阳和月亮,想象变得简单容易多了,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拟人的手法回答:太阳和月亮在一起过生日,太阳打电话邀请月亮去游乐场玩,太阳和月亮一起唱歌跳舞,太阳和

  月亮是世界上最棒的魔术师……儿童的回答充满了稚气和无限的想象,儿童的创作表现出纯真的童心和烂漫的童趣。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为学生插上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3、指导学生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及技法的运用。

  新课程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表现教学内容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进行表现。传统教学中过多地指导学生画具体的对象或一味的去临摹,导致学生的作业画面千篇一律。新课程要求教师尽量不要过多演示、但要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最基本的造型元素,掌握最基本的造型规律。例如苏教版第2册《水墨游戏》的教学中,学生在尝试用毛笔墨汁在宣纸上表现时,要教会他们掌握一些用笔用墨的简单规律。教师演示用毛笔先蘸水后蘸墨,水墨交融,毛笔自然产生尖浓根淡的墨色变化。作画时留在宣纸上的墨色也自然地由浓到淡,由湿到干,形成“墨分五色”的效果。如果学生用毛笔直接蘸墨画画,则其表现出来的是毫无生气、没有变化的“死墨”。只要学生学会正确地用笔用墨方法,学生的水墨作业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思而遇的奇妙效果。

  4、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是学生自我思想的表现。指导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可以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作品得到升华学生也随之喜欢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以往他们普遍认为画得

  “像”好,色彩均匀的作品即是“美”。这是一种片面的评价方法,教师应及时指导: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就有差异,“像不像”是年龄问题,不能将“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一幅好的美术作品画面要有个性,要有心灵感受,那样才能让观者产生共鸣。

  二、合作者

  新课改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美术教学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其意味着关注全体学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欣赏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学习困难,是否感受和体会到了艺术美,是否真正从心理上释放他们的全部想象和情感。而并非培养出几个有美术特长的学生。

  1、教师可以是学生个体的合作者。

  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可以是学生个体的合作者。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有的学生思维活跃想像丰富,但画面效果表现一般;有的学生画得精细漂亮,但画面程式化,没有想象力。教师应及时来到学生身边,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完成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2、教师可以是学生集体间的合作者。

  教师也可以是学生集体间的合作者。例如苏教版第5册,《我设计的建筑》一课学习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设计一个花园小区建筑群、教师学生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学生兴趣致盎

  然,课堂气氛活跃,制作出了造型不同的楼房、小动物房、游泳池、电话亭、报亭等,还添加了周围的环境,如道路、花草、树林、车辆等。小区建筑高低错落、和谐自然。师生一起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由于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师生关系即朋友关系。学生在无拘无束、平等和谐的状态下、快乐地进行创作、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灵感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欣赏者

  新课改下美术教师还应成为一个欣赏者。罗丹说过:“美在于发现”。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美,并以欣赏的方式加以肯定、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欣赏是学生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是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原动力。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尤其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教师应用平等宽容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身上个性的闪光点,抓住感动自己的瞬间,投入会意的点头和欣赏的微笑,让学生得到快乐和喜悦,意识到教师在关注自己,赏识自己,从而喜欢老师,喜欢学习这门学科。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