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角力强者胜——锻铸决胜新高考的六大力量
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是从梦想开始的。当我们经历了各种痛苦,实现各种梦想后回头一看才发现:痛苦,其实,也是一种快乐。——引言
“六大力量”是什么刚才中大的洋慧已解释得比较透了,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成功经验,选取某些部分来说,而且我侧重于谈它们在高考中的体现及如何锻铸。
创造力——这是一种思维的力量。有的同学可能以为,高三学生学习的新课程寥寥可数,重点放在复习所学上,因而创造力的价值不大。其实,高三的同学最需要创造力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同学们在知识要点、解题思路、答题技巧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但总觉得还不够系统。这种情况既为创造力提供了可用的原料,又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不同部分加以夸张,把殊途同归的解题思路对比加以归纳,把答题技巧仔细总结并跨学科地加以运用等等,这些都是提高成绩、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手段。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一些自创方法:
其一,我把好多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数学公式等写在了英语、语文书的目录上端。在我每次翻开这些书时,重要的知识点就自动地浮现在眼前,想忘记都很难呢!
其二,我把自己所有做错的题都在卷面上做了认真修改,并附上详细的错题原因或者自己的感慨,然后在题号上做好特殊标记,为以后翻阅、复习做好准备。
其三,我常常与老师争辩。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在我头脑中模糊、错误的概念都会暴露出来,而我会把老师的方法理解得更深,把自己的失误永远记住。相信你也能想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在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你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让知识、经验等变成了自己的思想。等到高考时无论是情况紧急还是陷阱遍地,你都能从容应付,游刃有余。其效果比被动接受老师的说教和书本的阐述要好得多。
耐挫力——这是一种性格的力量。培根说:“好的运气让人羡慕,而战胜挫折则更令人惊叹。”因此,不要把挫折当作命运的不公,那其实是对你的考验。对师弟师妹们来说,挫折可以分为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两种。前者主要指意外的伤病,我们应当尽量地避免。如果不幸遇到,那也不必抱怨,拿出自己全部的英雄气概和坚定意志去克服它。这个时候,不妨想想那些身患绝症但依然对生命充满留恋的患者,想想那些先天残疾却仍然在某一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强者,然后扪心自问:在这个时候选择屈服、放弃,应该吗?相信你会用自己的行动给出答案。虽然克服挫折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是它的结果一定是美丽的。后者(心理上的挫折)则不同:有人把自己成绩突然大幅下降视为挫折写入日记,有人把从前不如自己的对手现在远远超过自己当作挫折感到不快,还有人把自己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后成绩毫无起色看成挫折因而消沉。我作为一个过来人,也曾有过类似的苦恼。但是当我打开日记重新审视自己当时所谓的挫折时,我会因为当时我的幼稚和狭隘而发笑。其实这些东西与其说是挫折,倒不如说是动力。所以,别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苦恼上,你所要做的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听课,认真自习,认真思考,认真领悟。如果你心中真的有很强烈的挫折感,那么想想自己最成功最精彩的那次经历,回味一下那时你的感受,找回自信。然后冷静地分析一下这次挫折产生的原因:如果找到了,就在第一时间改正错误;如果没找到,那请你牢记:在竞争的激流中行船,没有不受伤的心灵——坚持住,别沉没。
情感力——我认为这指的是对自己情感情绪的控制能力,也就是情商。在高三期间,情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整情绪和控制感情上。人的情绪时刻都在变化,如何使自己在冲刺时期情绪化少一些呢?六个字:平衡、放松、发泄。平衡的意思很简单,即勿以物喜,勿以己悲。其次,放松是必需的:适当地做些体育运动,唱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或是和知心好友谈天说地等等,都是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式。心情舒畅了,学习效率也高了。最后一个方法是发泄。如果你实在积聚了太多的郁闷和不快,那么一定要选个恰当的方式发泄一下,比如选个天气好的假日去登山,站在山上大声喊出你的苦恼,呼唤你的快乐;如果你体质好,那么冲个凉水澡吧,把全部的郁闷都冲掉;或是跑到河边,把一块又一块石头扔向远方,等等。注意,千万不要选择饮酒或是打架的方式啊。积极的发泄是寻找一种方式来刷新自己、激励自己,而不是迷失自己。情商的另一个大方面是控制感情。亲情、友情、爱情这些美好的情感在高三的特殊时期都有可能畸形化。如:父母越关心你,你越担心自己会辜负他们的期望,从而使自己长期处于担忧的状态。我想:你可以利用日常的吃饭时间或是走路时间等反省一下自己的情感情绪,当你察觉到出现了负面的情绪时,决不能放任自流,请控制好自己,心胸放宽阔,目光放长远,回忆一下自己平时是如何处理这些事的并按平时的方式自然地去做。总之,运用你的各种心理调节能力使自己的高三生活处于平稳和受控的状态,这很可能就是迎考备战的最佳状态吧。
灵感爆发力——这是一种在关键时刻让你力挽狂澜的力量。考试时一个好的灵感可以激发出一条好的思路,从而快速而准确地答题。灵感可能与天生的资质有关,但是普通同学经过一个过程后也常常会感觉有好的灵感,这个过程就是“过量思考”。所谓过量思考就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变换条件、发散思维、剖析错误、执果索因都是积累灵感的很好的途径。古人有这样的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用在这里,正好揭示了过量思考的重要性。以后你在打算做十道相似的习题时,一定要想想古人的这句话,大胆地舍弃九道题,认真深入地剖析一道题。你会发现你用最少的时间取得了最大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我以物理学科中“摩擦力”这一知识点为例,谈谈如何实现过量思考。首先从概念的角度:摩擦力是力,具备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其次,从分类的角度:摩擦力分动静两种。静摩擦力通常通过受力平衡来求解;而针对动摩擦力,思考空间则要大许多。光掌握公式“动摩擦力=摩擦系数×正压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散思维作出各种假设。比如:正压力是怎样产生的?是由于重力、磁场力、弹力产生的还是多种作用力的合力?它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那么接触面的方向会怎样呢?在一个物理过程中,正压力的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接触面呢?摩擦力会不会以两个分力的形式存在呢?动静摩擦力之间会不会转化呢?有了这些思考,你不必潜入无边的题海就可以把这部分知识牢牢掌握、融会贯通。除了注重过量思考,培养灵感力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方法。比如,平时在做数学、物理选择题时,尽量不动笔,用特殊值法、代入法、排除法等直接快速地选出答案。做题时,读题越细致越容易产生灵感:例如题目中要求选择错误或正确的一项,而恰好有两个选项彼此矛盾,那么答案肯定在这两项中,从而提高了命中率。读书时,我喜欢横线圆圈法:即用横线划下定义、定理等语句,用圆圈圈住关键词,既有利于记忆又有利于回忆。这个方法虽然简单,却比你把书本画得乱七八糟的效果好出许多。
有了灵感还是不够的,还要让它在高考考场上适时地爆发出来,事后诸葛亮是无济于事的。作为考生,我们同样也需要这种力量。想想看,在分秒必争的考场上,你想了好久却仍然不能回忆起并运用你储备的知识、经验去解答试题,那你曾经的努力意义何在啊?对考生而言,时间就是成绩呀。没有爆发力是考生的一个悲剧,也是高考这种需要激情、需要爆发的选拔制度的悲剧。所以,锻铸爆发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拥有爆发力的基础是把知识掌握得牢固扎实。你不能让模棱两可的知识存在于你的知识体系中,要让更多的知识成为常识,信手拈来。在平时的小考中,你可以和同桌或是周围的同学来一场友谊赛,看谁答题又快又好。不用真正计较最后的结果,但要从心理上进入考试状态,锻炼急中生智的爆发力。想拥有出色的爆发力,还必须打败它最大的敌人——遗忘。遗忘一般有两种:记忆内容的丢失和回忆路径的错乱。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最好有意识地建立起一条容易回想的路径。比如,数学方面的知识多借助图形图象加以记忆。华罗庚先生不是教育过我们嘛——“年轻人学数学,不要得‘意’忘‘形’。”即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情绪波动时或者比较兴奋的状态下,记忆力比平时要强出许多。所以我们会深深记住外界那些稀奇的、惊人的、意外的、低级趣味的、丑恶的、触犯法律的等超乎寻常的事物或事件。有了这个依据,我们就可以把客观的科学知识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使二者很好地联系起来。这样,只要我们一想到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与其相关的知识也就瞬间被激活了。这对培养灵感爆发力绝对是一个好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训练,相信你的爆发力一定会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