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典培训工作会议发言稿

2023-01-04 来源:尚车旅游网

  很羡慕新老师,因为他们年轻的生命,因为他们充沛的活力,更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接到任务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很忐忑,面对这样鲜活的生命,我能说什么?我能给他们什么?

  所幸,高老师事先已在新老师中作了调查,话题是现成的,我心里稍踏实了些。那我就围绕这两个话题,说说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如何把握“严”和“慈”的度?

  波斯著名诗人萨迪在《蔷薇园》一书中有这样一句引人深思的话:

  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

  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

  不要严酷得使人憎恶,

  也不要温和得使人胆大妄为。

  这话的确很有哲理,让我想到儒家的“中庸”,想到“平衡”,于是就有些纠结,谁都知道,却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好。

  我不想亵渎先贤,但个人以为“严”和“慈”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不存在把握“度”的问题,这是两个概念。

  所谓“严”,我的理解是,要学生遵守的校规校纪,学生就要不折不扣地做到。

  这让我想起《超级保姆》里的一个片断: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有三个孩子,年龄2到8岁不等。平常家里乱得一团糟,父母的话,孩子一点也不听,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很任性。超级保姆经过观察发现,原因不是父母不管,也不是父母没有指出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指出孩子的问题后,虽然也有“处罚”措施,但孩子一撒娇,一任性,不执行,他们也就不了了之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想管管不好了。

  超级保姆的做法是,设一“处罚凳”,让犯错的孩子安静地坐在凳子上三分钟,一旦离开凳子,重新计时。其中有一个小小孩,经过四十多次之后,终于在凳子上坐满了3分钟。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多次才坐满3分钟,保姆分析,是母亲说话语气不坚定,似乎在求孩子似的。所以,这样做前,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错在哪里。其次是,母亲态度要坚决,还要有耐心。

  引用这个故事,不是教大家也使用“处罚”的方法,而是说,一旦定了规矩,就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做到。就拿穿校服来说吧,这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校服。那么为什么还有好多人做不到呢?这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说是老师不够“严”。下面讲个案例:

  8班有个钱同学,个子比较高,人也比较帅,不爱穿校服。有时一整套都不穿,有时穿个上衣。第一次没穿校服,他说是洗了没干。我问他,校服几套,他说两套。我说既然如此,你今天是可以穿校服的,那为什么没穿。最后,他老实“交待”是不想穿。那我说,既然穿校服是校规,你认为要不要遵守?你能做到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可以的。一句话,他校服有两套,作为校规他又是可以遵守的,那明天穿好。他答应了。

  可是没多久,他又重犯了,理由无非是洗了没干,忘记了之类的。某一天,他所有理由用完了,又没穿校服,我当着他的面打电话给家长,叫他的家长送过来。当然,事先我与家长作了沟通,与家长达成了共识。家长把校服送过来了,他也穿上了。后来,他再也不找理由不穿校服了。

  你可以给他机会,一次两次三次,都没关系,但不能N次,无休无止的。这就是“严”,它与“慈”是不矛盾的。你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落实校规校纪,学生是懂的。

  所谓“慈”,应该是对学生的关爱。

  爱学生,不是说你可以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不是说你要容忍学生的不良言行。这不是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爱学生,就是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无论是表扬也好,批评也好,你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站在他那一边的,是为他在考虑问题。对他来说,你是“自己人”。

  还是8班,有一个叫小丽的女生。我发现,她和曾经的小伟一样,都是班级的“边缘人物”,是同学嘲笑的对象,人人对她是避而远之,不愿与她同组,连广播操排队,前后都离得远远的。

  同学都说,她还有点“花痴”,经常去骚扰邻班的几个帅男生。有一次追一个男生,导致那男生脚扭伤。幸亏那学生的家长比较通情达理,了解情况后也没有过说什么。我以为,她之所以这样做,老是去追男生,无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也关注她。

  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我没有直接批评她,没有责怪她闯了大祸,而是以平和的语气,与她一起分析了这件事。

  “小丽,你知道他摔跤后的情况吗?她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他脚扭伤了,听说连路都走不了了。”她一听,有些慌了。我怕吓着她,尽量把语气放得温和一些。

  “他的家长带他去医院看了,按理,你爸爸妈妈应该去看他的。应该向人家道歉,付给他医药费。你看,这事闹得多大呀。给人家家长添麻烦不说,还让他受皮肉之苦。如果摔伤的是你呢?你会怎么样?”

  “那怎么办?”她终于憋出一句话来。“怎么办?老师先帮你了解一下,我们该做的还是要做的,以后你一定要注意点,不要再去追他们了,不小心会出事的。”

  她没有说,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从她的表情看,她是听进去的。对她来说,伤脚事件是个转折点。那以后,她安静了许多。一直到现在,她都很好,无论是自主学习课,还是有老师上课的课堂,还是课间休息。

  我不敢说,她的好转完全有懒于这件事,我只是想说,即使是处理这样让人头疼的问题,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措词,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为他分析。这就是爱,是“慈”。

  讲到此处,想起八年级课本里胡适写的《我的母亲》,他在文中写道:“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可见,“严”和“慈”是不矛盾的,它完全可以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二、关于班干部的培养问题

  班干部的培养,一是指导,二是放手。

  指导,即让班干部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前者不说了,学校下发的资料已经很具体详实了。那么该怎样指导班干部“怎么做”呢?

  经常在走廊上听到,有个别教室自主学习课声音很响,有些乱。而音调最高的是班干部:“别吵了,别吵了;安静,安静!”教室里却依然如故。

  我们的班长也曾出现这样的情况。经过观察,我发现,她在管理的时候,自己是笑嘻嘻的,声音拖得很长,有时还是有气无力的。事后,我对她的管理进行了纠正:首先,提醒同学的时候,声音要响亮有力,让每一个人都听到;其次是,自己要严肃,不能闹着玩一样;三是,少说,一说无效,可以换种方法,譬如你站起来,注视着最吵的那几个人,直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经过几次指导和我在旁边的协助,她的管理渐渐生效了。

  我个人以为,现场的指导比事前空洞的说教更有力。当然,事前的认知是必须的前提。

  放手,即你要敢于让学生去管,不要怕学生出差错,不要怕扣分。但要注意的是,放手不是不管,你可以做一个“冷眼的旁观者”。及时了解情况,适时进行指导。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班干部需要你给他壮胆,给他支持;二是你自己需要第一时间掌握情况,便于管理。

  总而言之,少说教,多具体实在的指导。

  很喜欢一个朋友的QQ签名,在此引用之,来作为结束语:“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正确做,正确的事情重复做”。是啊,班级管理是一件复杂的事,分解开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把这些简单的事情做正确了,做好了,你的班级管理一定会出成效的。

  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