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综合活动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又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的一门体验性、实践性课程(郭元祥教授语)。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已经提上了日程,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与开发已经迫在眉睫。
一、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实现教育的再次腾飞,已是时代的迫切需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单纯的靠书本、课堂、校园环境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所以,开设此课程具有明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前瞻性。而我们作为第一线的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投身于课程改革实践,加强学习,钻研理论,彻底突破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瓶颈。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现状分析
许多学校和老师已经认识到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性,然而在实践中还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还有许多困惑,学校还有许多困难急待解决。
1、学校规划与管理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目前学校缺少长期、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很多学校仅仅依靠教师个体自发地研究或个年级、各班级自行计划,导致学校课程开发缺乏整体性、全面性和衔接性,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这样就很难保证这门课程的常态实施,更不好说有效实施了。
至于管理状况,多数学校还没有建立符合本校实际、操作性强的师生评价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或措施来鼓励教师参与这门课程的指导。建立和完善有效、可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机制,是该课程常态、有效、有序实施的重要保证。
2、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
在完成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由于农村基层学校普遍存在师资配备不足、学科配置不完善等现象,学校还没有配备一些专职指导教师,仅以少量的专职教师带动学校更多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甚至只是形式上设立一些兼职教师,活动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以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
不少教师在实施行为中,在活动指导、活动组织中,对指导教师的作用及角色定位不清,对如何有效指导认识不足,导致实施过程中仍然带有明显学科色彩,硬性灌输现象普遍存在,完全扭曲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应有的课程特色。
3、课程实施的困难与课程形式化
目前学校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学校经费困难、学生外出安全难以保障,硬件设施跟不上和教师能力有限,其次就是没有教材,没有经验、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制度还没有改变,家长和社会不支持和上级领导不不重视。
没有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没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关键的是要培训指导教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课程资源意识以及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主张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然而,现实活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式化”、一些所谓的 “示范课”、“公开课”、流于作秀、表演,或者因为事前没有详尽的活动方案,只得临时抱佛脚,草草推出应付检查的急就之作。
三、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每个学生的完美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高目标和理念。
1、学校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学校管理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度是保障。使活动落在实处,不走过场,我们从制度和政策上保证了活动有序实施。结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制定了例会制度、并形成集体活动安排表,每次例会有主题,解决研究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学校职称评审方案,制定教师考核细则和奖励制度等。使之与学校各项政策挂钩,对完成任务出色,取得一定成绩的同志给予一定的奖励,督促教师高质量完成任务,为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制度保证。
2、师资力量的有效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高、懂技术、有专长、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教
师队伍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首要条件。
我校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建立起由学校主要领导具体分管,由一位以上德才兼备、综合素质较高的专职指导教师,结合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研究开发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开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活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取得资源共享、互通信息、深入发展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
3、活动主题的选择
我校为确立一个贴近学生经验世界,能让学生心动的综合性主题,充分研究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对新的校园和学习生活都有陌生感,胆子小,自觉遵守纪律,活泼好动,爱表现,希望老师多表扬。功课的增多,学习容易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
八年级心理发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过渡特点,心理发展不稳定,容易表露出沮丧、失意、不满、焦虑等紧张情绪。他们自尊心强,争强好胜,敢作敢为;克服困难意志还不强,容易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冒险混为一谈,学习成绩下降、极易出现上网、早恋、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
九年级学生面临中招,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心情沉闷压抑,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或厌恶情绪。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结合新一轮课改的精神,结合我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我校确立了以“中学生心路历程初探”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安排。以励志教育、感恩教育、黄河的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减压疏导等为内容,努力开发教学资源,建成。森林公园、丰乐葵园、黄冈寺烈士陵园三个活动基地。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才刚刚走入规范化,课程的整体规划还不是十分完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这句话所说,我们要多实践多摸索,才能深入体验综合实践课程的真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