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l卷第l期 2006年3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Journal of Jingdezhen College Vo1.2lN0.1 Mar.2006 9 O年代以来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综述 彭玉兰① 魏艳丽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摘t要:在汉语中,虚词起着“经络”作用,其重要性大大超过实词,而外国人学汉语所发生的语法方面的偏误,有一 半以上是由于误用虚词造成的,因此,虚词教学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回顾一下九十年代以来对 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对对外汉语虚词教学及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的继续开展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对外汉语;虚词教学;虚词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58(2006)01—0057—03 虚词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中的一个难点,外国人学汉语 所发生的语法方面的偏误有一半以上是由于误用虚词造成 的,因此虚词教学研究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 B、近义虚词对比,辨析近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避免已学知 识和新知识互相干挠。无论哪种对比,都要严格控制,表达 要简明精练,否则会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4)加强练习, 要课题。综观九十年代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其中虚词 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包括:对虚词教学提出总的设想, 熟能生巧。(5)在教材后附“虚词学习”总录,把上述二、三项 的内容集中起来,总录的次序可以打破教学次序,把相关的 知识汇集在一起,使学习者易于从宏观上把握虚词用法。李 小琪(1998)又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虚词是外国学生学习汉 语的一个难点,因此在中高级阶段把汉语虚词教学从语法教 学中离析出来,给它以特殊位置是完全必要的,并谈到了这 种强化教学和训练的目的,提出了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两个 对助词、介词、连词教学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虚词教学研究概述 通观九十年代以来有关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成果,其 中对虚词教学提出总的设想的文章是最多的,包括教学方 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次序等。 龙青然(1990)指出虚词的应用既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 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在虚词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加强虚 重要手段,即筛选外国学生误用率最高的虚词进行针对性教 学和开展近义虚词对比教学。 李小荣(1997)指出虚词的意义比较虚空、抽象,难以把 握,而且用法常常涉及语义、语用、句法等多种因素,一直以 来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所以要想使学生正确掌握和 词的比较辨析,以理解其语法意义,不仅要辨析那些意义相 近,容易混淆的虚词,而且要辨析那些意义相对,但又有着一 定语义联系的虚词;不仅要注意辨析形同而义异的不同虚 使用虚词,我们必须为学生全面细致地揭示每一个虚词的意 义及这一个虚词在使用中所关涉的各种因素,同时提出,在 对外汉语虚词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1)细致揭示虚词的 意义,使学生准确把握;(2)揭示虚词的适用环境,使学生正 词,而且要注意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义项。其次还要注意虚 词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的限制条件,以把握其具体用法。 李小琪(1995)运用中介语理论,对外国人在学习和运用 汉语虚词时产生的偏误进行描写、分析,找出了其中的规律, 并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虚词教学的建议和 方法:(1)首先把虚词从生词表中分离出来,专设一个虚词项 确使用;(3)调动学生的认知能力,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陆俭明(2000)提出在任何语言里,虚词比实词少得多, 但它在语言中起着“经络”作用,其重要性大大超过实词。在 汉语里,则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而外国学生所出现的语法错 误,跟虚词相关的要超过6O 。因此,对于虚词,老师不能 目。(2)改变一对一或一对几的翻译法教学方式,采用语法 词典式的解说,意义、用法同步输入。(3)增加对比教学项 目:A、汉外对比,指出汉语某虚词和学习者母语中的某词在 意义及用法上的不同,把母语的负迁移减少到最低范围内; 只讲类的特点(如介词,只讲整个介词类的特点),常用的、重 要的虚词必须一个一个讲,而学生也不能一类一类地学,而 ①收稿日期:2005—1O一3O 作者简介:彭玉兰(1983一)女,江西安福人。现为南京师范大学O4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南师大国际 文化教育学院院长段业辉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6拄 一定得一个一个地学。 李大农(2000)在谈及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时, 提到汉语中的各类虚词,像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也是 包括韩国人在内的所有外国学生词语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因 为虚词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语法意义,就汉语与韩语的语法 系统而言,汉语系属汉藏语系,韩语隶属阿尔泰语系,两种语 言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他们多进行听、 说、读、写等外语学习所必要的技能训练。此外,作者还以为 词汇教学的重点应更多地放在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用法这 两个环节上,教材的编写者要设计大量词组一级的语言单 位,让学生熟悉哪些词语可以相互搭配,以及怎样搭配。 杨惠元(2003)提出虚词的讲练在初级阶段可以采用分 散的随机教学,到了中高级阶段进行系统的集中式教学。一 个虚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在初级阶段教师讲解的时候不 必同时把几个义项都教给学生,课文中是什么义项就教什 么。在讲解一个新的义项时,最好复习一下学过的义项,把 虚词和实词组成词组,反复地练习,使它们形成语感。 王继洪(2003)认为汉字的象形符号,汉字学的一些基础 理论和符号学上的一些常识,对解释汉语虚词的作用和功 能,具体辨析和使用一些常用汉语虚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 值和实际效果,并提出了几条可行的教学建议:(1)汉语的虚 词都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因此有些字形与象形有关的虚词 也具有直观地体现汉字的本义和具有体现汉字意义类属的 某些特征,而人类对符号和象形符号具有一种普遍的认知 性,抓住和发挥这种共同的饿认知性,常常能使汉语虚词教 学中的困难问题迎刃而解。(2)现代汉语虚词的数量相当 多,能一个个地多掌握些汉语虚词,就能为留学生学好汉语 多创造些条件.虽然从象形符号的视角出发加深对虚词的个 性和共性的认识,还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汉语虚词,但还是会 有不少发现。(3)运用汉字象形符号的某些特点可以帮助汉 语虚词问的辨析,这是正确掌握和使用汉语虚词的重要方 面。(4)从一般符号学出发可以解决虚词学习中的一些难 题。 二、助词教学研究 助词是虚词中的一个大类,主要可以分为动态助词、语 气助词和结构助词。九十年代以来,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 成果中,有关助词教学研究的文章比较多,而且研究也较深 入,其中分别有关于动态助词教学研究、语气助词教学研究 和结构助词教学研究的。这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中,工作 者对助词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给予了充分必要的注意.这是 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1.动态助词教学研究。 李茉莉(1990)在她的文章中分析了日本学生在使用汉 语的动态助词“了”时,常常出现错误的三个主要原因:(1)汉 语的动态助词“了”的无“时”性与日语助动词“ ”的相对有 时性。(2)汉语动态助词“了”的相对限制性与日语助动词 “ ”的相对非限制性。(3)汉语动态助词“了”的相对单一性 与日语助动词“ ”的相对多用性。该文并且提出了教师在 教学中也应该注意以上问题,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有针对 性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早日克服母语的干挠,迅 速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赵立江(1997)指出“了”是外国学 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中的难点”,对“了”的解释不应该只集中 在初级阶段,而应尽快地把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体现在教材 中,并且在中高级阶段加入对“了”的解释和讲解。我认为 “了”的复杂性还在于它同时具有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两种 词性,这是赵文没有注意到的,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对这 一点给予充分的注意,否则会对“了”的教学成果造成很大影 响。陈广艳(2000)从学生的错误用例出发,分析出错的各种 原因,阐明“着”的正确语法意义及用法,并提供一种可行的 教学设计,包括:(1)“着”的教学目标设计,即受基本语法意 义支配的“着”的具体意义及用法。(2)“着”的教学步骤、教 学方法设计,即“着”应该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组织 “着”的教学才能使“着”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着”的教学步 骤要讲究科学性,即后教内容与先教内容要有一贯性,一贯 性的理论基础就是“着”的基本语法意义。教学方法有三点: (1)“着”字句针对不同国家的学生,应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 方法。(2)在“着”的初始教学阶段.要抓住众多“着”的用法 中的一个用法作为突破口,进行点拨,阐明其基本意义,然后 逐步加以补充。(3)一定量的练习对学生掌握和巩固“着”的 用法也是十分必要的。魏红(2003)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授汉语动态助词时,外国留学生容易犯的一些错误的分 析,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 动词助词虚化的概念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有利于外国 留学生迅速、准确地习得和动词意义有关的介词和补语的用 法;另一方面,在对外汉语的饿教学实践中,可以加强教师对 汉语动态语法的研究,加深对汉语内在规律的认识。 2.语气助词教学研究。 徐晶凝(1998)通过对语气助词语气义的描写以及根据 对留学生语气助词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两点语气助 词教学设想:首先,语气助词的教学应采取“螺旋式推进”的 教学模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其次,在教学 中应着重进行搭配教学。把一些常见的搭配格式作为一个 整体教给学生,在学生理解掌握搭配格式的基础上,讲解语 气助词的语气义,还应联系语境进行讲解,给出大量的例句, 告诉学生搭配格式的饿使用条件。最后,给出一个情景.让 学生仿照课文进行对话练习,尽量多地使用语气助词,体会 不同的语气助词在语气义上的差别。李顺群(1999)指出教 师在教学中应着重语气助词教学,并以初中级留学生的口语 教材《口语篇》为蓝本.对2O篇课文中出现的对留学生来说 又较难掌握的“啊”(“呀 哪”)、“呢”、“嘛”、“呗”等几个语气 助词的使用频率,各种语气义的使用频率以及这些语气助词 之问的相互关系进行初略的描述、统计与归纳,找出了这些 语气助词的一些使用规律,如它们常出现在什么样的语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彭玉兰魏艳丽 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综述 59 中,常用于哪些句类,有哪些常见的搭配格式,对语气助词有 无生成的不同语气义和感情色彩进行分析,对对外汉语语气 助词教学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3.结构助词教学研究。 顾顺莲(1999)指出由于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与El语 中的领格助词“ ”都具有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语法功能,常 使学习汉语的El本人或学El语的中国人低估“的”与“ ”的 对应难度,甚至把“的”和“ ”机械地等同起来,文章对汉语 结构助词“的”和El语领格助词“ ”分别进行逻辑性的语法 定位,明确了二者各自的语法规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 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介词教学研究。 韩国韩容洙(1998)指出应该把汉语介词的应用确定为 对韩汉语教学的重点。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以下因素:第 一,对汉语介词的种种用法必须有总体的把握,使之形成一 个脉络清楚,辨析方便,有利于“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系统。 第二,对韩语在学生学习汉语介词时的干挠作用有清楚的认 识,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还必须考虑与母语的联系与区别, 把那些干挠性因素排除掉,学习的困难就会少得多。丁安 琪、沈兰(2001)通过对韩国学生使用介词“在”的情况的调 查,分析了韩国学生在使用介词“在”的过程中的偏误,得出 对韩国学生教学的一些启示:(1)受母语的影响,韩国学生在 使用“在+处所+VP.,时,常常遗漏介词“在”,尤其是在初级 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在”的作用。(2)学 生由初期的“在”字结构作状语发展到“在”字结构作补语时, 容易将“住在”、“座落在”等看成一个词使用,这一方面给学 生正确使用“在”字结构作补语带来了一些便利;另一方面也 影响了学生对这些词语加以区分.以便准确掌握它们的用 法。(3)汉语中,某些方位词语在表达时必须使用介词“在”, 而另一些方位词语在使用时则绝对不能使用介词“在”。如 果教师对或用或不用介词表示方位处所的特点讲解不清楚, 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惑。因此,我们认为课堂上老师 对此加以适当强调可能会对学生掌握汉语介词“在”的特点 有所帮助。 四、连词教学研究。 有关连词教学研究的文章非常少,只找到一篇与连词教 学有关的文章。美国马静恒(1990)提出中国人对“而”字的 应用已经感觉困难,外国人学起来当然就更难上加难了。针 对这一点.作者认为教师在对外国学生教授“而”字时,应对 “而”字的功用及“而”字的来龙去脉加以较有系统的归纳以 资参考。 以上所列,是对九十年代以来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的 一个简单回顾,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种虚词教学的研究成 果并不均衡,如助词教学研究比较充分也取得了较大成果, 而介词和连词的研究则很不够,也就是说介词和连词的对外 汉语教学研究还未引起工作者的注意,是不是说介词和连词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不存在问题了呢?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介词和连词时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如果 我们不对其教学给予充分重视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对外汉语 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E1]陈广艳.动态助词“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J].池州师 专学报,2000,(2). [2]丁安琪、沈兰.韩国留学生口语中使用介词“在”的调查分 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 [3]顾顺莲.“的”与“ ”汉日定语标志的比较研究[J].汉语 学习,1999,(1). [4]韩容洙(韩).对韩汉语教学中的介词教学[J].汉语学习, 1998,(6). [5]李大农.韩国学生“文化词”学习特点探析——兼论对韩 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0,(6). [6]李茉莉.试比较汉语表示完成的动态助词“了”与日语表 示完成的助动词“允”[J].汉语学习,1990,(3). [7]李晓琪.中介语与汉语虚词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 1995,(4). [8]李晓琪.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J].世界汉语虚词教学, 1998,(3). [9]李小荣.谈对外汉语虚词教学[J]世界汉语虚词教学1997 (4). [1O]李顺群.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语气虚词[J].北京第二 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 El1]龙青然.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J].汉语学习, 1990,(3). [12]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 研究,2000,(3). [13]马静恒(美).“而”字的探讨[J].世界汉语教学,1990, (1). [14]王继洪.汉字象形符号与对外汉语中的虚词教学[J].上 海大学学报,2003.(3). [15]魏红.汉语的动态助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 学学报,2003.(1). [16]徐晶凝.语气助词的语气义及其教学探讨[J].世界汉语 教学,1998,(2) [17]杨惠元.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谈对外汉 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 [18]赵立江.留学生“了”的习得过程考察与分析[J].语言教 学与研究,1997,(2). (责任编辑:韩晓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