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由《我们的校园》(校园里的号令》《课间十分钟》《上课了》四课组成,围绕学校生活这一新的生活空间及其中的重要生活事件展开。
第5课(我们的校园)】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帮助学生认识与了解自己的新校园,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空间布局以及各个空间的功能;知道校园中的相关设施与使用方法,以活动的方式寻找自己在学校的特殊空间。
第一课时的“校园探秘”是个通栏,是以学生校园活动的视角设计的。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引导学生对教学楼、操场、宣传栏甚至厕所这些常用空间进行越来越细致的发现,了解这些空间的方位、功能。通过对这些常用空间以及设施的了解,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校园生活。第二个层次是在进步熟悉校园环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未来校园生活的向往,增进对校园新环境、新生活的亲近感。教师执教时不能忽视对这条情感暗线的关注。如通过对少先队队室、实验室的参观,学生会向往挂上红领巾的时刻,期盼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索科学奥秘的课程;通过参观食堂的工作间、教师的办公室,使学生理解食堂工作人员和教师为保证每天正常的午餐、每节有趣的课,在看不到地方、看不见的时候,默默工作,从而理解教师和员工的辛苦,产生感激之情。
第二课时“我最喜欢的地方”也设计为通栏。教材在这里做了一个预设:操场是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可以玩的地方就是儿童喜欢的地方。在操场上游戏的情境交流,离不开同伴交往的话题,教学时要注意和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一课的联系和区别。第二个层次,教材预设了教室是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因为这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空间。教
学的时候要将教室的设施和学生的生活产生关联:图书角有自己喜欢看的书,生物角有自己养殖的花草虫鱼,卫生角有自己打扫教室的劳动工具 对教室的喜爱是在对生活性经验的积累和体验中提升的。第三个层次仅在小主持人“你喜欢哪些地方呢”的问题中呈现。虽然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很小,但在教学中占的比重却很大。只有对这一开放性话题展开充分交流,学生关于校园生活的个体经验和独特体验才能得到表达,课堂生活才能真正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互交融。
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理解校园里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感受校园生活的制度化特征。
第一课时的第一个栏目“神秘的指挥”,旨在引导学生寻找校园中的各种音响设备。教材通过谜语以及小主持人的话,分别揭示了校园铃声的功能和意义,让学生明白,校园的铃声保证了集体活动的秩序,规范着一天校园生活的作息。第二个栏目“铃声告诉我”给出了“听听这是什么铃声”的活动建议。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一边播放各种铃声,一边让学生做相应的动作,以明确不同的铃声所强调的行为要求。在“听听这是什么铃声”的主图下面,教材补充了两幅小图。第一幅图为铃声响了,还想去踢足球的小伙伴被一个小男孩拉进教室,强调了“每一个人都要服从铃声的指挥”这个一般要求。第二幅图为消防演习的铃声响了,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有序离开教室,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校园的特殊铃声。
第二课时的两个栏目“升国旗了”“保健节拍”,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升旗和两操的行为要求。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沿用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编写特点,同样的学习内容在不同主题(领域)、不同年级循环出现,但学习要求、学习难度逐步提高。
教材的这一设计特点在“升国旗了”这一栏目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个栏目中呈现的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会在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迎国庆》课中再次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区分年级要求,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本栏目的教学重点是升旗礼仪,因此对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只要求粗浅了解。“保健节拍”栏目的教学要点,一是明确出採“静齐快”、做眼保健操要闭眼等行为要求,二是对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动作进行指导,减缓部分同学因动作协调性差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第7课(课间十分钟》】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课间游戏的安排以及其他需要安排的重要事情;学会合理安排课间生活,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和文明。
第一课时“我喜欢的课间游戏”这一栏目,从“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两个角度给出游戏的范例,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课间游戏。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乐于和同伴一起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做健康安全的游戏”这几个角度进行指导。在“玩个课闻小游戏”栏目,教材提供了扔沙包的游戏范例。教师可以在后半节课,带着学生去操场上玩一玩这个游戏。既然是范例,教学的时候就完全可以用其他游戏替代,这个游戏可以是同学介绍的、可以是向高年级学生学的,也可以是教师教的。这个栏目中小主持人的话“要注意找窍门”,是游戏指导的重点内容,意在落实“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的相关要求。
第二课时“课间还要做什么”栏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好课间还要做的喝水、上厕所等其他活动。教材将这些“还要做”的活动放在第一课时“课间游戏”之后,是为了突出强调对课间游戏的指导,同时向学校和教师明确课间应该保障学生游戏的权利。
教材中先“课间游戏”后“课间还要做什么”的编排顺序,并不是学生课间的实际活动
顺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来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懂得只有合理安排,十分钟才会更有效率,更有意义。“这样做好吗”栏目可分为两个教学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几幅教材情境图中的儿童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讨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时,需要有开放的视角:一是讨论话题的开放,即除了教材提供的四幅情境图外,补充儿童在课间生活的实际行为,使之成为讨论的内容;二是在讨论具体的情境时,要保持结论的开放,如关于课间阅读的问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根据上下节课的课程内容、根据天气状况等做具体分析。本环节教学的目的不是给学生具体的结论,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合理安排课间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第二个层次,是理解教材中的这首儿歌。通过儿歌的学习,对第7课进行总结。
【第8课(上课了)】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学会做好课前准备,了解课堂学习的几项基本常规要求。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好”栏目,设计了两个教学层次,首先是引导学生做好文具书本等物质准备,其次是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在进行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时,要注意和《课间十分钟》一课的区别。上一课,仅让学生知道“课前准备”也是“课问还要做\"的事情。在本课,则需要结合课程表,进行课前准备的具体方法指导。第二个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教学的落脚点在于预备铃响起以后,怎样迅速安静下来进入上课的心理状态。“多提问题勤举手”是本课提出的第一个上课常规要求。教材首先针对一年级学生上课举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听清他人发言后再举手的要求;然后紧接着“小熊提问”的童话故事,明确提问的三个要点:认真听、好好想、大胆说。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提问的现场情境,让学生进行当场实践。
第二课时“大家一起学\" “课堂作业认真做\"这两个栏目,和第一课时的“多提问题勤举手”是并列关系,提出了上课的另外两项常规要求。“大家一起学”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不能仅从“一起学”的意义层面做指导,更要教给“一起学”的方法。比如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商量好发言的顺序,控制好发言的音量,认真听小组同学的发言,甚至为不影响其他小组,讨论时可以使用将脑袋奏近些等方法。一年级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期,具体而细微的行为指导有助于将教学落到实处。
“课堂作业认真做”栏目,在内容上,是从书面作业以及体育课、音乐课的非书面作业这两个角度进行引导;在形式上,提供了书面优秀作业展示以及体育课、音乐课布置的任务,围绕“这也是作业吗”的话题展开讨论活动。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涉及全景式校园生活的多个方面。教学时,要强调生活的整体性,要注意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尤其是《上课了》一课,更需要和其他学科的课堂学习相联系,让教材所要求的上课常规内化成学生各科学习的良好习惯。0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学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的班级”由《我爱我们班》《班级生活有规则》《我是班级值生》《装扮我们的教室》
4个主题组成。
教材通过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
单元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同学、老师和班集体,有集体荣誉感和班级主人翁识。
2、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懂得学校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知道在集体生活就要遵守集体的规则,要为班级做贡献,有集体意识。
4、喜欢在集体生活中,并在参与集体劳动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提高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单元重难点
1、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学校规则内化等。
2、能遵守集体的规则,有集体意识,能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提高与人交往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