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认罪认罚判实刑判刑,需视情况而定。
1、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2、取保候审签了认罪认罚,符合条件可以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3、已经起诉的,在判刑时会相应的降低量刑标准。
认罪认罚制度通过调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认罪认罚积极性,使其获得宽大处理,既能体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的充分尊重,也能彰显刑事追诉的人文关怀。
签了认罪认罚书缓刑视情况而定:
1、签了认罪认罚,具备了可以缓刑的可能,但不等于一定会缓刑;
2、缓刑需要综合考量案件性质,嫌疑人社会危害性,悔罪态度等。以故意伤害罪来说,如果没有获得被害人谅解,即使案件性质不严重,且认罪认罚,也难以缓刑;
3、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来分析。如果能在案件中争取到与已羁押期限相当的量刑,也是好的结果,不一定非要争取缓刑。
综上所述,司法实践来看,只要允许办理了取保的并且认罪认罚的,一般都是判处缓刑、拘役或管制,但不绝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