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2021-04-16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品质。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李大钊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品质,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日本轰炸上海南站后的一幅图

  师:大家还记得这幅画面吗?

  生:记得。

  [反思:为什么没让学生说这幅画的内容及感受,教师只是问学生记得吗?学生只是轻飘飘地说记得,根本没引起思考。]

  师:它是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幅画面,这是1938年日本轰炸上海南站后的情景,这个孩子眨眼间成为了孤儿,这是旧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当时人们处于帝国主义与反动军阀的压迫之下,家园被毁,不得不远走他乡。

  下面,我们通过一幅幅图画来感受一下当时人民生活的状况。

  大屏幕出示4幅旧中国人们流离失所的生活图画。

  师:许多人有家不能回,沦落为乞丐,可以说当时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反思:为什么不让学生说说通过画面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画面时,配上音乐会不会效果好些?]

  师:有这样一个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当时共产党北方的领导人——李大钊。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李大钊

  [反思:这句话不准确,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李大钊,而不能是了解了李大钊,既然是已经了解了,为什么这节课还要来了解。]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李大钊,了解李大钊,来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

  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师指导“忆”字书写:

  大家来看这个“忆”字,左竖点、右斜点中间是一个垂露竖,离左竖点远,与右斜点交叉,交叉处上三分之一,下三分之二。

  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本文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李星华曾多次对他的妹妹这样讲到:

  大屏幕出示:

  李大钊的大女儿,李星华经常向妹妹讲:“父亲永远爱我们,可是在他坚强的心中,革命事业所占的位置,却要比妻子、儿女、个人的安危重一千倍、一万倍!”

  老师读。

  师:在我们课文中,李星华同样告诉我们,在父亲的心中,革命事业占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是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些呢?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

  学生默读课文。

  交流:

  师:很多同学已读完,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22自然段。

  大多数同学同意。

  师:大多数同学说22自然段,我们来看22自然段说什么?

  指名一生读22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22自然段: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师: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他相信革命会怎样?

  生:必胜。(只有寥寥几个同学说出。)

  师:也就是说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心。

  板书:必胜

  师:正是由于父亲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才支撑着父亲在敌人的抓捕前不慌不忙。

  [反思:为什么把父亲在敌人抓捕前的表现说给同学们,这样学生没有一点读书的欲望了,因为心中没有任何疑问了。]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面对敌人的抓捕这一段。

  大屏幕出示读书要求:

  默读8-12自然段。

  用横线划出面对敌人抓捕时,“我”的表现,用曲线划出“父亲”的表现,并用一个词来概括。

  学生边默读,边勾画批注。

  交流:

  师:先说“我”的表现。

  生:12自然段

  师:读出来

  生读

  师:还有吗?这上面也有,这是谁的语言?

  生:“我”的。

  师:读

  生读第9自然段。

  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我”的表现:

  生:恐惧

  生:惊慌失措

  那么,我为什么会惊慌失措、恐惧呢?

  生:读第8自然段。

  师:你觉得这样一幅场面,让我感到惊慌失措,也就是这样一幅场面,让我感到可怕,感到危险。

  师板书:危

  师:父亲的表现呢?谁来读?

  一生读。

  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生: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师: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他读出了父亲当时表现,体会得比较深。

  还有么?

  生:从容不迫。

  师:我读这一段时,我的感觉是临危不惧,同学们说从容不迫,可以。

  [反思:教师引导过于狭窄,预设过于死板,应该依据学生的回答来定。]

  教师板书:临危不惧(从容不迫)

  父亲为什么会临危不惧呢?

  师、生: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只有些许学生说出,这个问题有跳跃性,铺垫不够,学生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学生在猜老师的答案,所以一开始提这个问题时,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造成这句话只是孤零零置于此处。其实应该让学生放开说,为什么会临危不惧?]

  师过渡:被捕后,十几天在法庭上,我与父亲在法庭上见了面,此时,父亲是什么样的呢?

  大屏幕出示19自然段: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指名一生读。

  生读得吞吞吐吐

  师:读书时,身体站直了,气出来就特别顺。

  该生继续读:“灰布旧棉袍”读破了。

  师:比刚才好一点了,跟着我读。

  师领读

  生跟读该句。

  师: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同学们来看被老师标出红色的部分。

  指名一生读。

  师:你想到了,可能在这十几天中,会发生什么事?生纷纷说受到酷刑。

  师:受到酷刑,也许会怎么样?

  生说不到位。[反思:说明这个问题提的针对性不强。]

  师:你能想象到父亲受酷刑是什么样的?

  一生:敌人拿鞭子抽

  一生:敌人拿烙铁烙

  一生:敌人让他坐老虎凳

  [反思:学生虽然说出了一些酷刑的名称,但是总觉得他们说的轻飘飘的,想象不深,体会不够。]

  那么,我们来看事实是怎样的?

  大屏幕出示李大钊被捕后遭酷刑的事实:

  李大钊同志被捕后,多次被审讯。敌人用尽了种种酷刑、威胁,把竹签扎进李大钊同志的指甲缝里,最后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始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

  一生读。

  师:刚才我们想到了敌人用鞭子抽,烙铁烙,可我们万万没想到敌人竟会用竹签扎进李大钊同志的指甲缝里,最后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十指连心,我听到了同学们发出惊奇的感叹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敌人真是太残忍了。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无言。

  [反思:我觉得刚才我说的太多了,把学生想说的,比如:敌人太残忍之类的话说完了,学生一下子不知道说些什么,或者是我应该让学生把想说的内容写下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给懒惰学生一个压力。]

  师引导: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始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两个始终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生:李大钊特别伟大,敌人剥去了双手的指甲,他始终没有向敌人屈服。[反思:这个学生说的特别好,但是其他学生的思维似乎没有怎么活跃,为什么,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在草稿纸上也先写一写,再交流,这样学生体会的可能更深些。]

  师:是什么在支撑着李大钊?

  生齐说: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其实不一定非得让学生说出这一句,可以各说各的体会,比如:对自己理想的坚持,或者对自己梦想的追求等等,这样与学生自身也有联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引发对文本的共鸣。教师想以此句作为文本的文眼,可以在学生充分说过之后,教师点明此句即可。不然的话,学生思考的不是对文本的感受,而是老师脑子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师:此时此刻,站在法庭上的父亲是经受了严刑拷打后的父亲,但他依然平静。

  让我们再次来到法庭上,再来看一眼父亲,那个受过严刑拷打的父亲。让我们来接读这一部分,破折号前,老师来读,破折号后同学们来读,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依旧穿着——

  他那件旧棉袄

  可是——

  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看到了,他的长头发——

  乱蓬蓬的。

  我看出来了,母亲也看出来了,父亲已经——

  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可他的脸上的表情却——

  平静而慈祥。

  我忍不住喊出声——

  爹!

  母亲——

  哭了

  妹妹——

  也跟着哭起来了。

  而父亲只是——

  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安定

  非常——

  沉着

  因为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

  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反思:观察同学表现:学生准备不认真。接读时,发现课件中“眼镜”错写成“眼睛”了,学生笑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有走进文本,没有与文本产生共鸣。]

  师:正是父亲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使得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动摇,在亲人的哭喊前不忧伤,更在敌人的绞刑架下慷慨演讲,从容就义。

  大屏幕出示李大钊慷慨演讲,从容就义的资料:

  面对绞刑,李大钊同志神色未变,从容地首先走上绞刑台。他要求讲话,敌人不允许,他就大声叫喊,“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准备用生命的最后一刻来继续唤起民众。

  但是执行的人蛮横地向他脸上挥拳,并把他推进一个发亮的金属制的长方形架子中,架子的上边正中有一个小圆圈正卡在颈中,旁边有一把柄,刽子手握住把柄,逐渐绞下去,直到舌头吐出,眼睛流出血。刽子手松开把柄,将李大钊拖出,围绕刑台走了一圈,然后用冷水往李大钊脸上喷,等他苏醒过来,又开始第二次绞刑,共继续了三次,施行长达40分钟之久。

  师:在这倍受折磨的40分钟,在这生不如死的40分钟,是什么支撑着李大钊?

  生齐说:他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师:正是有了无数像李大钊这样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再一次用读来追忆父亲——李大钊。

  准备好了么?相信通过这次的朗读,会对李大钊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师生接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依旧穿着——

  他那件旧棉袄

  可是——

  没戴眼睛。

  我看到了,看到了,他的长头发——

  乱蓬蓬的。

  我看出来了,母亲也看出来了,父亲已经——

  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可他的脸上的表情却——

  平静而慈祥。

  我忍不住喊出声——

  爹!

  母亲——

  哭了

  妹妹——

  也跟着哭起来了。

  而父亲只是——

  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安定

  非常——

  沉着

  因为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

  他毫不动摇

  面对亲人的哭喊时——

  也不忧伤。

  而且在敌人的绞刑架下——

  慷慨演讲、从容就义。

  他要用“安定”“沉着”来影响亲人,使亲人——

  化悲痛为力量

  使敌人想通过他亲人的忧伤来软化他的意志,动摇他的信念的阴谋——

  不能得逞!

  他要用生命最后一刻的演讲来继续唤起民众——

  与反动军伐做斗争!

  [反思:这一次朗读感觉学生进入了状态。]

  师:这就是父亲,一个临危不惧的共产党员。这个日子是1927年4月28日。

  师分别把“1927年4月28日”板书在黑板左右两边。

  师:父亲的被难日,在文中开头、结尾分别出现,这样出现的好处是什么?作者在向我们表明着什么?

  生不约而同都去读书。

  [反思:很有趣,没有让学生读书,可是全体学生都去读书、思考,看来,教师设计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这一点很重要。]

  生: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牢记在心。

  [反思:看来,学生确实是思考了]

  师:作者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告诉我们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牢记在心。其实这个日子不光记在李星华心中,更记在全中国人的心中。

  [反思:仅停留在记住这个日子,落脚点太低了,应该让学生记住的是李大钊为了革命理想而牺牲的伟大精神,应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并结合自己的理想,学习李大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伟大精神。]

  同学们,课下多搜集关于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来了解革命烈士,坚贞不屈的品质。

  教学反思:

  解读 问题  思维

  最近,经常一直在看名家的教学实录,对照自己的课堂,总觉得每一个问题的设计,过于幼稚,之所以说幼稚,是因为所提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即可张口回答,对学生没有挑战性,进而造成思维懒惰。

  如: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划出描写李大钊的句子,并用一个词来概括。许多学生划出句子后,不假思索地就写出来“不慌不忙、镇静、从容不迫”,学生根本就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行深阅读,而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过于幼稚,不具备挑战性,激发不起学生的思维的兴趣。

  而在这节课临近尾声时,我提了一个让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迫切读书、思考的欲望,我设计的问题是这样的:“1927年4月28日,在文中开头与结尾分别出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学生在读书时,根本没注意这一点,这个问题对他充满了挑战性,教师不要求他去读书,他主动地去打开书,去思考,去找寻答案,正所谓: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通过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应源自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解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我关注最多的是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那种坚贞不屈的品格,在课内外拓展上,也只是从这一点进行拓展,而忽略了文本中李大钊是作为父亲,正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忽略了作者对在法庭上见到的,那个受过酷刑的父亲的描写极为简略之处。如果我没有忽略这个地方,就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对受过酷刑的父亲的外貌,如此轻描淡写的描写?你们在读书时,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一点呢?这样肯定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看来,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真的来自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我们需要向名家学习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向名家学习他们对文本进行的深入准确的解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