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识记本课的生字,写“有、在、条”三个字。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初步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感受科学的神秘。
重点:运用多种方式来自主识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一)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蝌蚪吗?谁来说说你见到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二)指名学生介绍。
(三)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小蝌蚪找妈妈”,看了这个题目,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四)学生设疑: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找妈妈呀?他们是怎样找的?最后找到了没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低年级学生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为其以后的创造和实践奠定根基。)
二、初读课文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我们的课文中,现在小朋友要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亲自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呢?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同学,努力把课文读准,读通。
(二)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如“追”,翘舌音;“迎”,后鼻音。)
(三)交流自己读书后的收获。(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
(虽说是小小的成功,但同样可以使孩子具备成就感,从而更自信,对阅读也更感兴趣。)
三、自主识字
课文的生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交朋友,你们乐意吗?可现在我们对他们有点陌生,咱们就在四人小组里与伙伴讲讲:你准备怎么记住字宝宝的脸和他们的名字?
(一)学生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识字体会(或编字谜、顺口溜;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或唤起生活体验;或配个朋友;或提醒字音……)
(孩子的能力是无可估计的,走进他们,你会发现:解放他们的手、口、耳、目、脑,他们的学习表现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二)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三)让字宝宝回家,看小朋友是否还认识他们?再读课文。
四、写字练习
(一)先请小朋友认一认要写的三个字“有、在、条”。
(二)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让学生提醒,教师示范。
(四)师生互评。
(五)开始描红后试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特点。
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在愉快的学习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
重点、难点: 以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潜心会文本。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绘画青蛙图、文中角色的头饰。
2、学生课前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课文的生字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愿意吗?他们一个个躲到句子里了,看小朋友还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一)今天,阿姨给我讲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二)清早,我们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开始,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我使劲追赶,终于爬上了山顶。爸爸妈妈都为我鼓掌,连连说:“你真行!”
(生字的巩固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之中复习本课的生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于自然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浸染。)
二、学习“小蝌蚪样子”的部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
(一)小朋友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吗?
(二)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根据你的体会来读一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可他们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所以在阅读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知,再以这种体会与感知去指导自己的朗读。)
三、学习“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
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一)指名说。出示句子: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二)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绿”、“雪白”、“大”。
(三)你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呢?
(语文重在点点滴滴地积累,在这里,教师就很浅显地使学生掌握了颜色词的构词特点,并能灵活地迁移。)
(四)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五)青蛙还会捉虫呢!小朋友知道吗?课前我们已经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六)听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你对青蛙妈妈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带着这份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四、研读“找妈妈”的经过
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知道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见到妈妈了。然而妈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一)学生自由读2——6自然段。
(二)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
第二自然段:
(一)这一段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迎”。谁能给它扩词?“迎”的偏旁是什么?“走之”与什么有关?看图片,“迎”是怎样走?
(二)师生分角色朗读。
第三自然段:
(一)这一段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追”。你追过别人吗?找个小伙伴追给大家看看?现在,你觉得“追”是怎样走呢?
(二)引读。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叫着——乌龟笑着说——
(三)在人物、动物的语言前面或后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动作、心情、神态、语气的词,这些词叫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语言。看,小蝌蚪的话前有“叫着”,你能像他们那样叫叫吗?乌龟的话前是“笑着说”,你能笑着说说这番话吗?
(朗读与理解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鼓励学生用看插图、做动作等直观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迎”、“追”。提示学生在朗读角色的对话时,留意角色语言前后的提示语,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
第五自然段:
(一)小蝌蚪在鲤鱼阿姨、乌龟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二)妈妈见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心情又是如何呢?谁来读一读?
(三)就近找伙伴分角色读。
五、演一演
现在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来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师有两个建议:1、尽量把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表现出来。2、在扮演角色时,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一)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
(二)指定一小组在班上展示。
(三)学生与老师评议。
(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童话故事,如何在文学性中凸现其科学性,是相当重要也是相当不易的。运用演童话剧的方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又不露痕迹。)
六、说话练习
小青蛙长大后也结婚生子了,可庄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时候寻找妈妈的经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地找到自己,她决定在临走前给孩子写下一张留言条。请你帮她想想,她该写些什么?
(一)指名说。
(二)评议。
七、写字
(一)先熟悉要写的三个生字“什、么、变”。
(二)仔细揣摩这些字的写法。
(三)请书写比较优秀的同学上台示范,再评议,了解书写时的注意点。如:“变”的笔顺等。
(四)学生试写,教师巡回指导。
八、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青 蛙
图 片
迎 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