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并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体验谈迁遭受厄运的痛苦。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知道说书稿被盗是谈迁厄运的原因,体验谈迁遭受厄运的痛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查阅资料,大致了解谈迁及《国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你觉得题目中的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感到这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同学们,读书就是要读出自己的体会。
2.这三个词语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抓住了。谁愿意读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读完了,谁能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精读品味,读懂谈迁的厄运
1.“厄运”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实际,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事情能称得上是“厄运”呢?
2.谈迁的厄运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他遭受厄运的词句。
3.谁来读一读你勾画的内容?他的厄运就是——(板书:书稿被盗)
4.为什么书稿被盗,就是谈迁的厄运呢?不着急回答,请大家默读第1~2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说明书稿被盗就是厄运,用笔勾画一下,还可以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
5.交流。
(1)先请大家读勾画的句子,然后结合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
(2)交流感悟
(学生读勾画出的句子,出示相应课文)
读“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抓住“尤其”“立志”体会编写《国榷》是谈迁一生的理想和愿望。
读“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抓住“一点史料”“竟”“一百多里路”感受谈迁的编写《国榷》的辛苦和决心。
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抓住一组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事情。
读“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感受谈迁的喜悦和书稿被盗谈迁痛苦的反差。
读“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抓住“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致命的打击”“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感受谈迁失去书稿后的痛苦心情。
6.指导朗读。
同学们能通过词句感受到谈迁的厄运,也感受到了他的痛苦。体会得这么好,能读好吗?自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不幸的命运深深地打动了这位同学,请你来读一下吧。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读得很动情,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我发现这位同学读得声情并茂,请你来给大家读一读吧。
读得这么棒,有什么好方法吗?
大家也像他一样,一边想象一边读。
7.我们用心去体会,用情感去体验,用想象去丰富,读懂了许多内容,你的内心一定积蓄了许多情感,请通过朗读,把情感表达出来。
四、小结
1.《国榷》的编写不仅是谈迁20多年的艰辛付出,还是他用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换来的,更是他从小的理想和追求,所以说《国榷》书稿被盗就是他的厄运。
2.在厄运面前,我们看到一位多么值得同情的谈迁,我们看到一位多么值得同情的老人。这节课我们走近了谈迁,读懂了“厄运”,但他是怎样在厄运面前站起来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他再次写《国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