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回延安》综合能力测试题

2024-05-14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教学建议

  一、结构思路

  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第二节,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第三节,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第四节,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第五节,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二、思想感情

  诗贵在有激情。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寿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三、夸张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这种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作夸张。又如:“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怎么楼得过来呢?满窑里真的被人围得一点风也透不进吗?这样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四、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作品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所谓“比对,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兴”,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又如第一句用“兴”开头。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等。这两节的第。句均以“兴”开头,诗人感物起兴,形象地写出了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写出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及做出的贡献。

  以上“比兴”手法的例子为前句是比兴,后句是本体,也有前句是本体,后句是比兴的。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②并列关系: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又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诗人重返延安时之所以按捺不住心脏的跳动,正是因为他永远忘不了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培养,诗人自己曾说过:“我是吃延安小米饭长大的,我喝过枣园和杨家岭的奶汁!”诗句正是传神地写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心情。

  ③顺承关系:如“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这一节前两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五、动词的运用

  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用“抓”而不用“捧”,用“贴”而不用“放”,“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诗人对延安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不用“抱”而用“搂”,是因为“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至于“一头扑在亲人怀”中的“扑”字,更体现出“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

  六、鲜明的地方色彩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是陕北民歌;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教学设计示例1

  (-)由以前学过的课文,引出《回延安》(板书诗题)。

  (二)简单指出:《回延安》是贺敬之的作品,写于 1956年。诗人从1940年至 1946年,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在久别十年之后重返延安,写出了这首诗。

  (三)简要说明“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

  (四)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五)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六)按诗篇标出的五个部分分析这首诗。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回到延安(板书:描写回到延安),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四层。第1节为第一层,写行近延安。第2节为第二层,写踏上延安土地。第3、4节为第三层,抒写到达延安的感情。第5至7节为第四层,写亲人相见。

  如有学生把1、2两节合并为一层,或把第7节独立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以后,指出:第1、2两节分为两层,更能体会到诗人行近延安和踏上延安土地的感情发展;第6、7两节,在上节写出欢迎场面以后,连写欢迎群众和诗人自身,且同押一韵,故合为一层为宜。

  2.这一部分第一层,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诗人行近延安时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3.第二层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踏上延安土地时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手抓黄土”后带“我不放”这个补语来形容,“贴在心窝上”前加“紧紧地”这个状语来修饰,抒发了踏上延安故土时无限欢喜、倍觉亲切的感情。

  4.第三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两节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楼定宝塔山”,写往日:“几回回梦里”、“双手搂定”,抒发了往日深切思念延安的感情;“干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写现在,“千声万声”的夸张,“母亲”的比喻,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板书:夸张比喻)。两节之间构成衬托的关系,以往日衬托现在,往日的思念成梦,衬托、突出了现在梦境成为现实的欢喜和激动。

  5.第四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亲人相见?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通感修辞方法,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板书:拟人)。“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富有地方色彩的装束,“迎过延河来”的行动,表现出延安群众的热情欢迎。“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前句“满心话”与“说不出来”的矛盾,后句用“一头”修饰“扑”字,表现了满心激动,不可言传的炽热感情。

  6.这一部分各层之间体现着什么关系?主要描写出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各层之间体现着递进的关系,主要描写出回到延安,受到延安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抒发了重返延安的满心激动和亲人见面的无限欢悦(板书:递进场面热烈欢悦)。

  (七)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忆写当年延安生活(板书:忆写延安生活)。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第1节为第一层,写亲人送、迎。第2~4节为第二层,写当年延安生活。第5、6节为第三层,收结这一部分。

  如有学生把这一部分分为两层,前五节为一层,末节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按上述分法更能体现出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内部结构、描写重点和前后部分的关联。

  2.这一部分第一层在诗篇结构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追溯当年相送,写出今日相迎,引到忆写当年延安生活,在诗篇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举两个地名,表现出延安人民当年还送、今日远迎,情意殷殷;诗人深感延安人民的至情,觉得回到了久别的家中,自然地引到忆写当年的延安生活。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板书:比兴排比)。“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4.第三层怎样收结这一部分?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三层承接第二层,呼应第一层,收结这一部分。“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承接第二层所写延安生活,呼应第一层的“二十里铺送”,结住延安生活的描写,表明自己在延安人民哺育下锻炼成长,走向前方。“手把手儿”、“打发”等词语的使用,表现了母子般的亲密感情。“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呼应第一层的“分别十年”,抒发了离开延安以后一直未忘延安的深挚感情。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首尾两层呼应,包容着中间主体部分忆写当年延安生活的第二层,抒发了一直不忘延安和延安人民的哺育之思的深挚感情(板书:首尾呼应牢记哺育思情)。

  (八)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亲人团聚情景(板书:描写亲人团聚)。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1、2节为第一层,写团聚场面。3~8节为第二层,写团聚情景。第9节为第三层,收结这一部分。

  如有学生把第8节归入第三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第8节的内容可以归入上层或下层,但和第7节同押一个韵,故以归入第二层为宜。

  2.这一部分第一层怎样描写团聚场面?描写出什么样的团聚场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从视觉描写:富有地方色彩的物品和坐状,描写出团聚场面的亲切气氛。“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从听觉描写:用“不透风”这个补语形容“围得”,表现出来的人已经是密密麻麻,用“脑畔上”这个状语修饰“还响着脚步声”,进一步表现出人们还在继续到来,描写出了团聚场面的热烈。

  3.第二层按什么顺序描写团聚情景?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团聚情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按由老及幼的)顺序描写三辈人都来团聚的情景(板书:老幼皆至)。

  先写老人前来团聚。“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写老人:“气喘得紧”,表现出老人急于和诗人见面,匆匆赶来,心情激动;“梦见鸡毛信”、“可真见亲人”,表现出老人为见到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诗人而满心欢喜。“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写双方:“眼泪眶眶里转”,表现出双方感情交融的热烈情景。“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写自己慰问老人:“白头发”的称道,表现出延安父老在保卫延安中经历过艰苦的斗争,赞颂他们为革命立下了功劳。

  再写青年人前来团聚。“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放羊娃”一词的使用,在表明后辈的成长之中体现着亲切喜悦的感情。

  再写小孩儿也来团聚。“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白”窗纸、“红”窗花的衬托,“争抢来把手拉”的描写,活画出小孩儿天真活泼的形象,显示了明朗欢乐、无拘无束的气氛。

  然后总写话题。“一口口的米酒干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千万句话”,高度夸张,“长江大河起浪花”,形象比喻,表明话题广泛,谈到全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形势,显示出热烈交谈的情景,体现了欢欣激动的感情。

  4.第三层这样收结亲人团聚,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以革命发展情况说不尽,亲人相聚话语水无尽,收结亲人团聚的描写,产生了韵意隽永、蕴含无尽的艺术效果(板书:话语无尽)。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先总写场面,再分别具体描写人物,最后总括收结,构成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表现出亲人团聚激情满怀、亲切热烈的真实动人情景(板书:情景亲切热烈)。

  (九)指定学生朗读第四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延安新貌(板书:描写延安新貌)。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第1节为第一层,抒发看不够延安的感情。2~4节为第二层,描写延安

  新貌。

  第5节为第三层,歌颂延安的巨大变化。

  2.第一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抒发看不够延安的感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反复使用“千万”和“不够”两个词,高度夸张,抒发出急欲看延安和看不够延安的感情,表现出延安变化之大(板书:反复夸张)。

  3.第二层运用什么写法和修辞方法,描写出延安什么样的外貌?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借“大明镜”之在心中照出延安城,象征看到延安城的新貌(板书:象征)。接着的两个诗节,句首都用了叠词,组成了排比句式(板书:排比),描写出一条条“宽又平”的街道,一座座“披彩虹”的楼房,一盏盏“高又明”的电灯,一排排“迎春风”的绿树,把四个修饰语后直用作谓语,不但押韵,而且强调;“披彩虹”、“迎春风”,又都拟人描写楼和树;从而描写出了延安城一派整齐优美、兴旺发达的景象。

  4.第三层这样收结延安新貌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把延安比作母亲,无限亲切,抒发出由衷歌颂延安旧貌换新颜的感情。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首尾两层抒情呼应,包容着中间主体部分描写延安新貌的第二层,热情歌颂了延安优美兴旺的景象(板书:景象优美兴旺)。

  对“头顶着……”这个诗节,有的同志理解为是诗人的设想,并且得到了诗人的同意。但这样理解似与后两节的实写延安新貌不够连贯,放提出上述分析,姑作一种理解。

  (十)指定学生朗读第五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板书:歌颂延安历史)。可分几层?各写出了

  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1~4节为第一层,忆写延安光辉的革命历史。第5节为第二层,展望革命前程,第6节为第三层,抒发永远不忘延安的感情。

  如有学生把5、6两节合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5、6两节虽同属展望未来,但第6节又呼应第一部分,故以分为两层为宜。

  2.这一部分第一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第一层的前三节,都以延安特定的处所和事物,象征延安在三个革命历史阶段发挥的伟大作用,组成了排比诗节的形式(板书:排比),概括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的战斗历程。“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表现出延安曾是革命的中心,推动了全国的革命。“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表现出延安革命中心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和胜利。“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表现出延安精神激励着人们继续革命。第4节是对前三节的小结。“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三个专用名词,照应前面三个革命历史阶段,表现出延安哺育了代代英雄,在各个革命历史阶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第二层怎样展望未来?表明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以“延河”借代延安革命精神,表明了延安革命精神将统帅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4.第三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长翅膀”,“脚生云”,夸张修辞,(板书:夸张)并且再把延安比作母亲,抒发了永远不忘延安的炽热感情。

  5.这一部分内容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和前文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由追忆过去写到现在,进而展望未来,一气流贯,歌颂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板书:一气流贯精神永放光芒)。结尾一节呼应开篇回到延安的描写,全篇首尾呼应回环,诗止而意无尽,抒发了眷恋、热爱延安的感情。

  (十一)这首诗塑造出诗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回到延安的经历,展开回忆和展望,塑造出回到延安的诗人自身激动欢喜、情思翻涌的形象,创造出热烈深远的意境,抒发了歌颂延安、歌颂延安人民的感情。(板书:激情翻涌形象热烈深远意境热情歌颂延安)。

  (十二)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