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21-06-09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考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①商朝的政治制度②分封制的内容、作用③宗法制的内容、作用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的统一②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③秦朝的中央官制④秦朝的郡县制⑤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的神秘色彩。

  ①将统治者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

  ②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

  2、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内容: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③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的集中

  3、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秦的统一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另一体现是“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4、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要点名师精解】

  1、分封制和宗法制不同点及相互关系

  【点析】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不同点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

  关系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典例1】: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黄帝时期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解析】:“封建”是中国传统典籍固有的词汇,它的本意是“封邦建国”、“封土建藩”,“封爵建藩”,秦汉以降至晚清的中国传统文献,基本上沿用了这个意义。对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封邦建国,以藩屏周。”之说。

  【答案】:b。

  【典例2】: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一份家谱。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民间家族重视修订家谱主要是因为 

  ①宗法制的传统影响②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③分封制的影响

  ④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是选定法,即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错误的,顺藤摸瓜,找到正确选项。家谱的出现与分封制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即可。

  【答案】:d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点析】

  ①实行王位世袭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②以宗法制为核心。

  ③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血缘和部族色彩。

  ④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⑤具有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这些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典例】: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以王位世袭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b.以禅让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c.以分封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d.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解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是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是里,分封制是表。

  【答案】:d

  3.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点析】

  (1)皇帝制:秦王赢政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规定  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郡、县属于皇帝直接控制的地方政权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无独立特权。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制定细密、严苛的秦法,秦法成为赢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典例】: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①皇位继承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郡县制  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解析】:“世卿世禄”制度即世官制,②③的长官都是有皇帝任免;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打破世袭制。

  【答案】:a

  4.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点析】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秦始皇创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皇帝的命令通过中央政府官员,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直达百姓,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典例】:“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可以

  ①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③管理辖区行政事务④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的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制度下,官员不能世袭。所以,可以排除带④的选项。

  【答案】:c

  5.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点析】

  (1)巩固统一: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国力增强。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越族,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秦统一后,秦始皇颁布通行全国的秦法,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移民边疆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影响深远: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3)负面影响: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典例】: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地主土地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答案】:d

  【感悟高考真题】

  1.(•广东高考)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答案:a.

  2.(•全国1高考)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西周的封国有:燕齐鲁卫晋宋楚等。a河南的简称是豫,河北的简称是冀;b湖南的简称是湘,湖北的简称是鄂;d广东的简称是粤;广西的简称是桂。其简称都不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c山东的简称是鲁,山西的简称是晋,其简称都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答案:c

  3.(•安徽高考)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 “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d,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答案:c

  4.(•全国1高考)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秦朝用废封建、行郡县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只是一家一姓的财产,却是从秦朝开始的。秦始皇时期百姓仍是封君的属民a是错的。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与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有矛盾。制度法令的统一不能体现天下为公,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c是错的。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体现了共同管理天下。

  答案:d

  5.(•福建高考)《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皇权色彩

  【解析】:材料说明,同姓宗族子弟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这一时期著名的姬姓封国有晋、卫、鲁等,

  也说明西周时期分封制带有鲜明的宗族色彩。获取并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答案:b。

  6.  (•山东高考)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解析】此题难度为易,考查提炼单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答案:c

  7.(•重庆高考)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牐燼.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牐燽.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牐燾.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牐燿.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牎窘馕觥浚篸 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思想文化,而采取了禁私学、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故d项错误。

  答案:d

  8. (•福建高考)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xx年--公元前2xx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牐燼.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牐燾.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牎窘馕觥浚篸本题主要考查公元纪年与世纪纪年的换算,公元纪年的第一位(三位数时)或第一二位(四位数时)加1即为世纪纪年的,如本题是2加1为公元三世纪,本题还要注意,公元前的纪年数字是倒数的,即本题06—xx年是晚期。

  答案:d

  9.(•上海高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试题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分封制是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拱卫王室。材料中的“封建”是“分封建制”、“封邦建国”的意思, “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因此这句话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答案:a。

  10.(•广东高考)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

  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解析】图片所示是叶氏宗祠牌匾。祠即宗祠, “祠堂”主要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一般是一姓一

  祠,内有旁文记载着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可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据此既可判断与之联系的制度是宗

  法制。因此,选b宗法制符合题意。直接读取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挂钩。

  答案:b。

  11.(•上海高考)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把握,最早推行郡县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是秦朝,所以b项正确。

  答案:b

  【考点精题精练】:

  一、 选择题:

  1. (•福建省莆田市高三模拟)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

  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选a “封建社会”的概念自近代引入中国的,但是在我国古代把分封制称作“封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西周采取分封制的目的。同时材料中又进一步提到了“周天子”。

  2. 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

  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解析】:选d。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

  3.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

  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解析】:选c。 北宋的建立者是赵匡胤,皇帝姓赵,自然把赵姓排在首位了。

  4.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模拟)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

  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宗法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的“推恩令”,目的是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使王国越分越小,无力对抗中央。还采取有:“附益之法”(不许诸侯招结宾客,限制他们的活动,不准参与政事);“酎金夺爵”(zhòu金:古代诸侯向皇帝交纳的贡金,作祭祀用。汉武帝借口贡金斤两成色不足等,废掉了一些侯国)等。

  5. 西周初,层层封授的五级封国与附庸国疆土情况如下:一、公国:50平方公里,如齐、鲁。二、

  侯国:35平方公里,如晋。三、伯国:35平方公里,如申。四、子国:25平方公里,如黄、罗、祝、邾。五、男国:25平方公里,如许。六、附庸:不足25平方公里,如萧。如此世代分封下去,到了东周:

  a.出现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及财产的战争      b.导致了诸候国在数量上越来越多

  c.加强了等级制度并不断巩固统治秩序      d.树立了周王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

  【解析】:选a。bcd项说法有误,东周时期出现了诸侯兼并,大国兼并小国,数量越来越少。cd项,东周时期周王的统治逐渐瓦解。

  6.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

  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网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解析】选d 。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7.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

  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解析】:选a。 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他也是朝中大臣,所以他是不可能反对中央集权的。

  8.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

  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诸卿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行省制度是在元朝设置的,排除①选项。秦始皇首创了皇帝制度、三公诸卿制度,发展了郡县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a项。

  9.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

  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可以①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③管理辖区行政事务④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的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制度下,官员不能世袭。所以,可以排除带④的选项。

  10. 读右图,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有关说明错误的是

  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秦朝疆域图

  【解析】:选d。 公元前221年嬴政并吞六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确立了以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制度。d项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是指夏朝的建立。

  11. 《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

  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解析】:选d。材料中“天子独以印称玺”“群臣莫敢用”说明皇帝的权威性,百姓不得随意使用。acb说法有误。

  12.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

  证,称为虎符。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请结合铭文判断,属于秦朝的是

  a.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十世纪b.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

  c.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d.与张掖(古代郡名,在河西走廊中部)太守为虎符

  【解析】:选c。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意思是:调兵用的虎符,右边那一半在皇帝手中,左边那一半在阳陵郡守那里这是秦朝“阳陵虎符”上的铭文。

  13.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行“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

  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咸阳的基本布局是:以咸阳宫为中心,形成众星拱辰的格局,这体现了中央集权,皇权至高无上,故选c项。a项中的皇位世袭,b项中的“神灵”,d项中的“神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1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

  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直至今日仍有遗存。a项随着秦亡而消失,b、c两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而告终结,故选d项。

  15. 美丽的家乡余姚,其名称来历有多种说法:有主张是“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的,有认为

  是因为“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的,也有提出是由于“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的,又有“盖余姚为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犹称于越,句吴也”的观点。对上述说法解读不正确的是

  a.系古越语地名  b.因山川而得名  c.因置古县城而有此名  d.和人名有关

  【解析】:选c。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前两个说法是“人名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为“山川说”,最后一种是“方言说”。另:余姚置县是在秦朝(一说汉代),与名称无关。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贾宜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三:

  材料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由图(一)和图(三)各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秦是如何实现由图(二)到图(三)变化的?(2分)

  (2)根据材料材料二,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3分)

  (3)材料三、四所显示的这些事实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时能实现么?在秦朝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什么?(3分)

  (4)根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6分)

  答案:(1)分封制和郡县制(1分);分封制瓦解,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弱兼并的局面(1分);统一六国、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岭南、设立郡县等。

  (2) 支持(拥护、欢迎)态度;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提,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

  (3)不能;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大;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令统一,便于国家集中力量等等。

  (4)积极: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等

  消极:①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秦末农民起义)

  ②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

  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