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笔记:让我们一起快乐分享

2024-01-14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教育笔记:让我们一起快乐分享

小班案例:让我们一起快乐分享

分享是幼儿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如喜爱的物品、劳动成果及美好的情感体验等。它是幼儿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质的保证,它能促进幼儿间的和睦相处,使幼儿愉快地游戏、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班是幼儿跨入幼儿园大集体的重要转折点、适应期和过度期,他们离开了长辈的包围圈,开始了独立生活,他们从家庭的核心地位中渐渐释放出来,开始融入到人人平等的交际环境中。因此幼儿需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学习与同伴愉快地游戏,探索如何与他人分享,并在分享中享受快乐。

一、案例背景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已经生活了一个多学期了,对于小班下学期的他们愿意和同伴玩耍,在热闹的活动室中,无处不见他们纯真的笑容,随处都能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热情的谈话声,但其中也常掺杂着好些不和谐的声音:“这是我的”,“我要玩”,两个男孩扯着玩具互不相让地叫嚷着;“老师,她的椅子子上有很多书”,一个女孩指着另一个女孩屁股底下的几本书,翘着嘴巴很不服气地说;“这是我妈妈给我买,不给你们玩”,一个女孩抱着新娃娃得意洋洋地对身边好奇的观众说着……孩子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愉快与不不愉快、和谐与不和谐的氛围中与同伴玩耍着,在他们间,不会分享、不愿与他人分享的情形时常出现着,他们急切地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帮助。

在幼儿的美术、手工活动中,需用到蜡笔、双面胶、剪刀、操作纸等的工具,我们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将工具按组分放到幼儿的位置上,如双面胶一组一个,蜡笔一组一盒,在共同使用的过程中,分享的问题常常突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引起教师的关注。本次案例,以两次的美术活动为背景,记录了幼儿在活动中分享方面的一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思考、探索和尝试,试图帮助幼儿解决同伴交往中的矛盾,感受与同伴分享的快乐,学习分享的技能,促使幼儿与同伴建立和谐的关系,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

在《漂亮的花瓶》的活动中,教师示范后,先将蜡笔分给孩子,供孩子对花瓶上的花进行涂色。一阵热情的欢腾后,孩子们立刻沉静到操作中。突然,传来争吵声。“我先用,我先用……,”只听菠萝组的小b和小a各自拽着蜡笔盒的一端,互不相让地争夺着。“这是我先拿到的!”小b大声地嚷嚷着。“是我先拿到的!”小a也不服输地喊着。僵持了片刻,小a态度强硬地提出:“让我先画,再给你!”“不行”,说着小b转身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小a不给我用蜡笔,”说完又跑到小a的一边。小b正要伸手拿,小a立刻将蜡笔盒往自己跟前一拉,小b也抓住盒子,两人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夺。见状,我走到他们跟前,两人都停住了,盒子“嘭”的一声落到桌上。“给你用呢!”小a很不乐意似的,推推桌上的蜡笔轻声说。接着两人一言不发地各自操作纸上画起来。

看到大部分的孩子完成了涂色的任务,我又将蜡光纸和浆糊分别放到每组的桌上,供孩子们装饰花瓶。午餐结束后,我请孩子们自己去选区域中的材料来游戏,并有意识地组织孩子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合作地玩。小b正端着椅子往区域中走去,我很快地上前问他:“你还想玩切水果的游戏吗?”他点点头,便在柜子上巡视着。我指着正仔细地操作着的小a说:“切水果的东西小a正在玩,和他一起吧。”我和小b来到小a的身边,我先问道:“小a你们两一起来玩怎样?”小a抬起头看看我们两,没有作声。“小b,小a在等你自己跟他说呢。”小b有些不知所措,我又在他耳边小声地提醒着。“我们一起玩好吗。,小b一个字一个字慢吞吞地说。“好吧,”小a勉强答应了。“你还要怎么说?”“谢谢!”随着我的再次提醒,小b说。这时小a轩点头答应,还挪了挪椅子,腾出更大的空隙让小b入座。

4页,当前第112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