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了解严复及其译著的《天演论》。了解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训练,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二、自学导读题:
(一)运动序幕
1、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民族矛盾激化
2、公车上书:( )和( )联合应试举人上书( )请求变法
(二)思想舆论
1、维新派人士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宣传思想
2、( )译著《 》把西方进化学说介绍到中国,鼓吹变法
(三)百日维新
1、时间:( )年6月-----9月
2、标志:光绪帝颁布“ ”宣布变法
3、内容:
经济上 ( )
军事上 ( )
政治上 ( )
文化教育上( )
4、作用:
(四)运动失败
1、( )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2、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 )被杀害,变法失败
三、精讲点拨
1、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倡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它是否使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洋务运动;否;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阅读导言后,得出:“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变法运动。
2、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①背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促使一部分仁人志士认识到,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同时,还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②经过:识记“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和上书的主要内容。(时间—1895年春;地点—北京;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
经济上 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上 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上 开放言论,取向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上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四、课堂检测
1、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废除了科举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建立了北洋海军 d促进了思想启蒙
2、下列所举,不属于戊戌变法意义的是( )
a在思想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b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d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3、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是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活动
五、活动探究
1898年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逃往日本公使馆,但谭不原逃走,最终被捕牺牲,终年33岁。有人认为谭嗣同应该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人则认为谭嗣同死的光荣,激励了全国民众的爱国之心。请搜集有关谭嗣同的资料,发表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