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化和吸收

2020-04-17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课    题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授课教师 实验中学 林叶萍 课时

  1 授课时间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ø        了解消化的概念; ø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ø        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的能力,明确实验探究的几个步骤,学会做探究实验; ø        通过学生参加与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ø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ø        通过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的组织、引导整个探究过程,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探究实验 教学用具

  教师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37℃热水

  学生 馒头、蒸馏水、碘液、滴管、标签纸、小刀、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播放人体的消化视频: 话说姗姗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这粒西瓜籽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 设问: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后,你认为它会经过人体的哪些器官呢? 小结: 刚才同学们说出的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消化时会经历的器官,我们把这样一个通道称为消化道。它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过渡:不难看出,我们的消化道开始部分是口腔。那么食物在口腔中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来探究一下。

  根据视频和教师的描述,思考得出:

  西瓜籽要经历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 2. 关于消化和吸收学生并不陌生,所以让学生简单思考就能得出结论。

  用视频直观形象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练习生活实际,深入探究 :

  请学生回忆在吃馒头时,满头灰在口腔中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提出影响馒头变甜的因素:

  根据刚才同学的体会,大家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呢?

  提示说明:淀粉没有甜味,而且咀嚼馒头时感觉到有甜味,这说明馒头的成分发生变化。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是馒头中物质的变化与口腔中哪些结构或物质有关呢?

  过渡:怎样才能证明?下面就让我们分组做实验探究。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各小组发挥集体力量,制定你们探究问题的实验方案,在我们的课堂当中,人体的口腔之外,使大家的问题得到解决。

  提示:大家注意设计对照试验,在试验中除了研究的那个条件可改变外,其他条件都应该模拟口腔的环境不变。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施探究方案、答疑。

  表达交流:

  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的试验方案并由其他同学予以点评和更正。

  再对一些细节问题点评,如:

  1、怎样快速地获取干净的唾液?

  2、馒头应该取多少才合适?

  3、应该怎样检验馒头成分已经发生改变?

  完成后提供实验用品,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施探究方案。

  温度由老师同一控制,学生完成第二步后把试管用橡皮筋扎好放于讲台上的保温瓶中。

  组织学生预测实验结果:

  现在大家预测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会是怎么样并说出你的理由。

  取出试管,滴加碘液,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倘若实验失败总结原因。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拓展提升:

  我们吃馒头过程中产生的甜味,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又是什么物质使馒头发生了成分的改变?

  多媒体展示: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酶的定义和作用,并说明唾液里面有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初步水解成小分子。

  小结:

  结束语:

  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淀粉在口腔中的初步变化,那接下来麦芽糖还有会经历哪些变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又要经过哪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回归生活,健康饮食:

  为了让唾液、牙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什么?

  1回想吃馒头的情况,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

  (馒头在牙齿的咀嚼下逐渐的变小了;舌头也不断的在口腔中搅拌;馒头逐渐的变甜了;口腔中的唾液变多了….)

  思考提问:为什么馒头会变甜?馒头里甜味的物质是什么?….

  。

  思考,并作出假设性回答。

  回答:馒头的变甜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1-3小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4-6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有关;7-9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舌头的搅拌有关。

  1-3小组:取两支试管a、b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屑。a试管加入2ml唾液,b试管加入等量的清水然后都搅拌。再放入37℃的温水中6min,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6小组:取两支试管a、b分别加入2ml唾液。a试管加入馒头块,b试管加入等量的馒头屑然后都搅拌。再放入37℃的温水中6min,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7-9小组:取两支试管a、b分别加入2ml唾液和等量的馒头屑。a试管用玻璃棒搅拌,b试管不作处理。再放入37℃的温水中6min,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回答:1、用冷开水漱口,把消毒棉放入口中大约一分钟左右,取出放入烧杯中挤压出唾液。

  2、每个试管中应该取等量少许的馒头。

  1-3组:试管a若变蓝说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则馒头变甜与唾液无关,反之说明有关。

  4-6组:试管b若变蓝说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则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无关,反之说明有关。

  7-9组:试管a若变蓝说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则馒头变甜与舌头搅拌无关,反之说明有关。

  馒头的变甜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学生总结: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了口腔中的唾液能消化淀粉,其实唾液之所以能够消化淀粉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是有甜味的,所以我们吃馒头会感到甜。但麦芽糖还不能被人体吸收还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吸收。

  细嚼慢咽!

  学生尝味道、想问题,引出口腔中的消化,体会进食时牙齿、舌、唾液的作用,引起学生进行探究欲。

  小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科学探究的方式。 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进行表达交流,煅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

  学生明确知道实验结果。

  学生明白使馒头咀嚼后带有甜味的物质是麦芽糖,这种物质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产生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