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犯罪分子,减为无期徒刑需执行22年,缓刑执行后减为有期徒刑需执行20年。无期徒刑罪犯减刑幅度根据悔改和立功表现确定,最低减至19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间隔不得少于2年。
法律分析
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二年,缓刑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刑法》
第七十八条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后,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五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间隔时间和减刑幅度依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执行。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二年以上,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二年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一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九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罪犯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减刑幅度依照本规定第六条的规定执行。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拓展延伸
限制减刑期限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限制减刑期限是指在判处死刑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的减刑进行限制的一项措施。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判处死刑并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其减刑期限将受到限制。具体的减刑期限视犯罪情节、犯罪嫌疑人的表现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限制减刑期限为缓期执行的两倍,即如果缓期执行两年,则限制减刑期限为四年。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减刑仍然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并由相关机关依法审查决定。限制减刑期限的规定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共安全,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进行适度限制。
结语
根据《刑法》的规定,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缓期执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的最短刑期为二十二年,缓刑执行期满后减为有期徒刑的最短刑期为二十年。对于减刑条件符合的罪犯,减刑幅度和间隔时间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限制减刑期限的设定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安全,确保对犯罪分子的减刑进行适度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