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分期还款的借款,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约定一次性还款的借款,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在出借人要求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后计算,但借款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计算从该日起。
法律分析
律师解析:
1、约定分期还款的;约定同一借款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2、约定一次性还款的:约定借款到期一次性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3、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未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借款人在出借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借款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员工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权益如何保障?
员工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权益是根据劳动法规定的,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当雇主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具体的补偿金额根据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岗位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说,补偿包括工资、福利待遇、年终奖金、未使用的年假等。为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可以通过与雇主协商、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等方式来维权。此外,一些国家还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提供中立的调解服务。总之,员工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权益应当得到合理保障,雇主应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根据不同的还款约定进行计算。对于约定分期还款的,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对于约定一次性还款的,时效期间从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时效期间从出借人要求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借款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时效期间从明确表示之日起计算。在员工劳动合同解除后,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应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包括工资、福利待遇、年终奖金、未使用的年假等。员工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来维权,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雇主有责任按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