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探讨

2024-03-17 来源:尚车旅游网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探讨

发表时间:2009-12-03T13:16:18.07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0月下旬刊供稿 作者: 李建新[导读] 人力资源管理是确立企业总体竞争力的基石。激励机制运用好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李建新 (江西南昌石油分公司)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确立企业总体竞争力的基石。激励机制运用好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词:企业员工 激励机制 0 引言

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激励机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确立企业总体竞争力的基石。所谓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员工设定绩效标准和奖酬值,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组织目标。诚然,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征。由此可见,激励机制运用好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被企业广泛接受,并推到空前的高度。中国石化企业建成一个主业突出,资产优良,技术创新,管理科学,财务严谨的现代大型企业,迫切要求企业内部经营理念随之改革创新。 1 激励理论

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的行为动机并使之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的整个过程。当前比较流行的激励理论有: 1.1 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要理论,激励因素是一种助推器,它促使人们尽力满足某些固有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主要的需要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需要双因素理论。

1.1.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它将人的动机由低到高分为五层,形成阶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上五层需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前三层为基本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后两层为高级需要,这两层次的需要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一般认为,后两种需要很难达到。

1.1.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在他的专著中,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认为:工作中的满足因素与工作内容有关,称为激励因素;工作中不满足因素与工作周围事物有关,称为保健因素。赫茨伯格将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分为两类,即比较低级的需要和比较高级的需要。比较低级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社会需要,而比较高级的需要才会产生激励作用。 1.2 过程型激励理论

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56年提出公平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产出/投入的比率相比较。

目标设置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洛克于1967年提出“目标设置理论”,他指出外来刺激(奖励、沟通、监督的压力等)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他还指出,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必将大大降低目标对员工的激励力量。这里的目标设置应具有SMRT的原则,即目标的具体性(Specific)、可测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chievable)、可行性(Realistic)、时效性(Time)。 2 南昌分公司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南昌分公司有关员工激励机制的相关规定

2.1.1 实施单位工资总量调控制度 目前,省公司对分公司实行的是工资总量调控的基本原则: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严考核、硬兑现;激励与约束相一致,促进企业发展。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工资总量考核并未在员工努力与报酬之间完全形成一种清晰和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实际上影响对员工的激励效应。

2.1.2 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 首先,分公司各经营部门及加油站实行联量联利考核;其次,制定了全体员工工作岗位职责及考核细则,月月对各岗位员工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兑现效益工资。

应该说,以上制度对于分公司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由于石化企业是由老的国企演变而来,因此在岗位设置、人员分配上依然摆脱不了“大锅饭”的影子,员工中的平均主义思想还很严重,这大大制约了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实行。

2.2 企业工资分配的现状及其问题 ①现行的工资本身存在缺陷。绩效工资不能完全体现员工工作的价值,工资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龄的长短。②工资改革力度不够。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员工工作和绩效相挂钩的考核制度不是很健全,职工只要无过,岗位不变,工资几乎成为“铁工资”。③个人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不大。因为受工资总量的控制,员工工资的增长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关系不明显。④分配形式单一。致使分公司依然存在人浮于世现象。⑤公司内部的用工制度、用人制度改革不完全配套,淡化了工资分配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日常工资管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由于以上分配制度的不足及缺点,造成在工资分配方面部分背离劳动力市场价格。因此,对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要建立一套符合在市场竞争中能生存求发展的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和杠杆作用,营造“事业引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环境。

3 南昌分公司绩效考核机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薪酬体系中存在不公平问题 工资结构强调绝对公平或拉开差距极小。现行工资制重年龄资历,轻岗位能力,能干不能干没有区别,拉不开差距,沿袭大锅饭平均主义做法;联量计酬工资推行,一定程度缓解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矛盾。

收入分配体制上的绝对公平,使员工产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对强势群体不公。

3.2 奖励面过窄,奖励过度 物质奖励伴随精神奖励同行,但现实中各种荣誉授予面过窄,使激励效果受到影响。一个员工因一件事受表彰,因此而获得岗位明星、先进党员、劳动模范等称号,万千宠爱于一身,甚至终生受益。久而久之,激励的作用呈现递减的趋势。对没有获奖的员工来说,几乎丧失了激励的作用。

3.3 晋升通道与退出机制不健全 晋升是核心的激励,但分公司的员工动力机制不足。在分公司,基本上只有职务的升迁一条晋升通道,相应的技术人才和业务人才的地位及待遇远远低于管理人员,没有达到管理者之位,体现不了管理人员的价值。由于管理人员呈金字塔型分布,管理者岗位有限,使大多数人失去获得激励的机会。

3.4 考核或绩效评估前不注意进行宣传,考核或绩效评估后,不注意进行沟通,使被考核者、被评估者不了解考核的目的,使考核或评估没有产生对员工激励作用。这一点,分公司对部门管理者做得较好,对一般管理层或普通员工则相对欠缺。

3.5 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存在问题 由于受工资计划的控制,使员工与所在当地企业平均水平之间距离没有拉开,员工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挫败工作积极性。

3.6 教育培训未起到激励作用 现有的教育培训比较偏重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忽视对员工建立正确态度的培训;只注重短期培训,不注重长期培训;培训没有目的、步骤,不系统,效率低下;对培训投入太少;以上都反映企业目前未将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起不到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作用。

3.7 忽视环境的变化 虽然分公司在用人、用工方面有较大的改革,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员工就收入分配、晋升、前途、自我实现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的现象越来越多,自身价值体现不出,整个员工队伍凝聚力、动力不足。 4 结合激励理论对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进行探讨

4.1 对企业薪酬激励机制进行探讨 一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建立科学公平的薪酬体系。薪酬等物质因素虽然不是员工的唯一,但却是员工关心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二是坚持以岗定薪,实行同岗同酬。做到以岗定薪,同岗同酬,易岗易薪,以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三是公平的确定不同员工的薪酬。因为不同岗位人员对企业的贡献是不同的,必须用拉开档次的方法,才能对不同的员工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四是制定灵活的福利措施。根据员工对公司所作贡献大小拉开差距,发挥福利的激励作用。

4.2 改革单一的分配方式,建立形式多样的工资制度 分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单一分配模式很难适应所有岗位、业务的特点和要求。在坚持以绩效工资为基本工资制度的同时,还要根据各岗位的员工在劳动投入中的劳动要素侧重点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同,建立多种工资分配形式。

5 对企业员工激励考核机制进行探讨

首先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体系。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评价体系是实行过程激励和行为改造激励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行为学家对人的分析表明,偷懒是“经济人”的天性。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绩效考核的设计是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体系的关键,绩效评估后或考核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进行沟通,共同评价对考评的结果,从而达到绩效考核激励员工的作用。 6 对企业其他方面的激励机制的探讨

企业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人力资本的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依据心理学家洛克教授的目标设置理论,为员工设定具体而适当的目标。激励方式应因人而异,对于不同人员的激励应有所差异,即所谓看人下碟,这样才能实现各取所需,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性。 7 结论

员工激励作为管理职能之一,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对企业的激励机制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