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哲学与人生第八周教案

2021-09-03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上 海 电 子 工 业 学 校

Berufsbildungszentrum Shanghai - BBZ

教 案

课程名称 教学 对象 使用 教材 课 题 德育(哲学与人生) 授课教师 13级学生 授课日期 第八周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 出版单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知 识 计划学时 技 能 2 态 度 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 学 目 标 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本课既是对前一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深化,同时又是后一课“科简析目标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导入和铺垫,围绕本单元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核心,设定依据 侧重强调提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的能力。 知识&技能 教 学 要 求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重难目 标 达 成 度 理解 ◎ 应用 分析 ◎ 综合 点 点 识记 ◎ ◎ ◎ ◎ ◎ ◎ ◎ - 1 -

上 海 电 子 工 业 学 校

Berufsbildungszentrum Shanghai - BBZ

【创境激趣】 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教师播放视频“海市蜃楼”。 教学 教师引导: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 课件展示:社会中的真假难辨。 场景 医生给病人看病,必须识别病情表现出来的一些假象,才能对症下药; 公安人员侦破案件,必须识别案件现场表现出来的一些假象,才能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设计 消费者购买商品,必须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才能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应聘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必须识别合同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甚至带有诈骗性质的现象,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生明确:学会识别假象,学会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教学资源 多媒体 PPT 黑板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达成目标 学习新课: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案例“谷粒何以变成谷堆?” 思考:国王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对现象的认识只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片段,这种认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程度比较低。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的样子。国王的错误就在于仅仅凭借感觉就作出了决定。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讨论法、举让学生明白现象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例法、分析和本质的辩证关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法、 系 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学生进一步讨论漫画: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二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 2 -

上 海 电 子 工 业 学 校

Berufsbildungszentrum Shanghai - BBZ

学生进一步讨论漫画: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二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3.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不能把真象当作正确的认识,把假象当作错误的认识。 查一查:成语“声东击西 ”指的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 ”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 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亦讨论法、举同属此理。 例法、分析 教师引导: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只法、合作研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会把握其实质。而人的认识能力的讨 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呢? 首先,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要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就必须全面地占有丰富的、大量的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仅仅看到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就轻率地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更不能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常言道:“眼见为实”,结合教材案例,小天使亲眼所见的现象是不是真实可靠的?为什么? 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小组讨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 - 3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上 海 电 子 工 业 学 校

Berufsbildungszentrum Shanghai - BBZ

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文明上网? 教师引导: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实际运用: (1)社会生活非常复杂,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杂、真假混淆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要讲一个善恶是非。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首要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学会理性分析,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请搜集整理一些生活中,有关是非、善恶、真假方面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指导自己健康成长,成讨论法、举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例法、分析(2)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学习了现法 象和本质的关系后,有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那么,你是如何看待以上这两种观点的呢? 请分别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为辩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教师播放视频“海市蜃楼”。 教师引导: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 课件展示:社会中的真假难辨。 医生给病人看病,必须识别病情表现出来的一些假象,才能对症下药; 公安人员侦破案件,必须识别案件现场表现出来的一些假象,才能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消费者购买商品,必须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才能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应聘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必须识别合同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甚至带有诈骗性质的现象,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生明确:学会识别假象,学会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 4 -

学生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上 海 电 子 工 业 学 校

Berufsbildungszentrum Shanghai - BBZ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复杂性 教师课件展示讲解故事“慈善家的谎话”“古堡擒凶”。 理解认识到: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事物是复杂多样并且不断变化的,往往是真象和假象混杂,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同在。 小组讨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3.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课件展示:在我们的生活中,天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讨论法、举事情: 例法、分析◆ 有的人主动护送迷路的老人;有的人仗势欺人,欺法 负弱小。 ◆ 有的人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箱内;有的人随意践踏草坪,污损洁净的墙壁。 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学生能明辨是非,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课外作业 教学回顾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