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施工
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下水位高的软、硬土层泥浆护壁成孔 灌注桩工程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石子: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2.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 2.1.6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2.1.7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8主要机具有: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 2.2.1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2.2.3制作好钢筋笼。
2.2.4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按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2.2.5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2.6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3.1工艺流程:钻孔机就位→钻孔→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插桩顶钢筋 3.2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3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 3.4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 3.4.1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 3.4.2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3.4.3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3.5继续钻孔: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至持力层后,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可继续钻深1m左右,作为插入深度。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 3.6孔底清理及排渣 3.6.1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
3.6.2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 3.6.3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3.7谢水清底;在钢筋笼内插入混凝土导管(管内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之中。
3.8浇筑混凝土:停止射水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内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内。
3.8.1水下浇筑混凝土应连接施工;导管底端应始终埋入混凝土中0.8~1.3m;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 3.8.2混凝土的配制: 3.8.2.1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在选择施工配合比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10%~15%。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