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准则制定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已 经成为会计乃至金融、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必须解决如何识别和衡量盈余管理的问题。本文对应计盈余管理估计模型、真实盈余管理手段及实证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盈余管理实证模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实证模型
一、概述
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Healy and Wahlen,1999)。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了操控非正常应计项目,管理层还可以操控经营、筹资和(或)融资等实际交易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学界把这种通过操控真实的交易活动,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并使其相信企业是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达到盈余目标的盈余操控行为称为真实盈余管理.比较而言,应计盈余管理受企业会计弹性和外部监管的约束较大,其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应计项目的反转以及盈余在不同期间的平滑,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对企业现金流以及企业的未来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本文对近年来盈余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估计模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这些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以后盈余管理实证模型的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二、应计盈余管理估计模型
实证研究中首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识别和衡量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是盈余管理)。而应计盈余管理的估计模型主要有:随机游走模型、Jones模型以及修正的Jones模型。
(一)应计利润随机游走模型和考虑成长因素的应计利润预期模型 1.应计利润随机游走模型
这一模型假设公司上年度的应计利润总额为未经管理的应计利润额,本年度应计利润总额与上年度的差额部分,为被管理的操控性应计利润部分。换句话说,该模型假设公司历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遵循随机游走,其表达式为:
TAtTAt1t或DAtTAtTAt1TAt
其中,TAt=第t年的应计利润总额;DAt=第t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TAt=第t年的应计利润变动额.
如果公司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那么,操控性应计利润DAt应等于零;反之,
如果应计利润额显著地异于零,则说明公司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这一模型的缺陷在于:一是,它只能检验盈余管理是否存在,而不能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包括盈余管理的频率和幅度两个方面);二是,它没有考虑到公司的成长因素,操控性应计利润DAt显著异于零也有可能是公司成长的结果. 2.考虑成长因素的应计利润预期模型
该模型假设公司的应计利润额将会按照上年的应计利润增加规模稳定增长,公司的应计利润额只有在扣除上年的应计利润额和成长因素影响之后,方为操控性应计利润部分,其表达式为:
TAtTAt1TAt1t或DAtTAtTAt1
(二)琼斯模型和修正的琼斯模型
琼斯(1991)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认为,随着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和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相应的应收、应付项目及其折旧额等应计利润项目便会自然增加,因此,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是公司营业收入增加额和固定资产规模的函数,预计期实际应计利润总额与之的差额才是操控性应计利润额。琼斯由此提出的模型为:
TAit/Ait1i[1/Ait1]1i[REVit/Ait1]2i[PPEit/Ait1]it或 NDAit/Ait1i[1/Ait1]1i[REVit/Ait1]2i[PPEit/Ait1]
其中,TAit=i公司第t年的应计利润总额;TAit1=i公司第t—1年的应计利润总额;REVit1=i公司第t年的营业收入变动额;PPEit=i公司第t年的财产、厂房和设备,即固定资产;NDAit=i公司第t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额;Ait1=i公司第t—1年的资产总额.
随后,戴求、斯罗恩和斯威尼(Dechow、Sloan and Sweeny,1995)对琼斯模型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琼斯模型容易高估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额,低估盈余管理行为,原因是在营业收入增加额中,信用销售收入增加额的部分(即应收款项增加额)往往是盈余管理的结果,而在琼斯模型中则将其视为影响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额的一个因素,显然会产生较大的估计误差。为此,戴求、斯罗恩和斯威尼提出了修正的琼斯模型(the Modified Jones Model),在修正的琼斯模型中,营业收入增加额自变量被扣除了应收款项增加额部分,其表达式为:
NDAit/Ait1i[1/Ait1]1i[REVit/Ait1RECit/Ait1]2i[PPEit/Ait1]
其中,RECit=i公司第t年的应收款项增加额。
但是,修正的琼斯模型仍存在缺陷,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它和琼斯模型都忽视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对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因为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摊销额是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忽视了这一因素,会使琼斯模型和修正的琼斯模型低估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额,高估盈余管理行
为。因此,在修正的琼斯模型的基础之上,可以在自变量中增加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变量,表达式为:
NDAit/Ait1i[1/Ait1]1i[REVit/Ait1RECit/Ait1] 2i[FAit/Ait1]3i[IAit/Ait1]
其中,FAitPPEit,即为i公司第t年的固定资产;IAit=i公司第t年的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三、真实盈余管理手段及实证模型
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销售操控、费用操控、生产操控、销售资产和回购股票等五种手段。研究表明,为了增加报表利润,管理层可以通过下列手段进行真实盈余管理:(1)通过价格折扣或提供更宽松的信用政策实现销售操控;(2)费用操控,即当雇佣、研发、广告和维修、旅游等操控性费用不能立即产生收入和利润,且这些费用会使报表利润低于目标利润,而推迟或减少这些费用会使报表利润达到目标利润时,管理层就有动机推迟或减少操控性费用;(3)生产操控,即通过生产超过市场需求的产量以降低单位销售成本来增加边际利润(Gunny,2010; Roychowdhury,2006);(4)销售资产,当预期利润低于目标利润时,管理层可以选择处置长期资产和有价证券的时间来提前确认资产处置收益以增加报表利润(Gunny,2010)。(5)通过回购股票以提高每股收益(Hribaretal, 2006)。真实盈余管理模型主要是Roychowdhury模型。
Roychowdhury模型主要考察企业通过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三种真实盈余管理手段,相应地考察在零阈值附近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操控性费用和生产成本的模式来实证检验存在避亏动机时企业是否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由于真实盈余管理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因此,先估计企业正常的经营现金流量,然后根据实际的经营现金流与正常的经营现金流的差异来检验在零阈值附近是否存在真实盈余管理。Roychowdhury首先使用Dechow et al(1998)模型估计每个公司年度的经营现金流、生产成本和操控性费用的正常水平,然后估算异常经营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可操控性费用的水平,并以此作为管理层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最后,结合企业的不同盈余管理动机,根据回归结果的统计检验来判断公司是否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以及主要采用哪些手段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具体而言:在估计正常经营现金流量时Roychowdhury将正常经营现金流水平(CFOt)表示为销售(St)及销售增量(St)的线性函数,使用模型(1)按行业年度数据进行截面回归来估计每个公司年度正常的经营现金流水平。
CFOt/At101(1/At1)1(St/At1)2(St/At1)t (1) 其中At表示期末总资产,St表示t期的销售额,StStSt1.
在估计正常生产成本时,由于销售操控和生产操控都会对企业的销售成本和存货产生影响,Roychowdhury将生产成本(PRODt)定义为正常生产成本加上正常的存货增长,并将正常生产成本表示为当期销售的线性函数,将正常存货增长表示为当期和滞后一期的销售增量的线性函数,利用模型(2)来估计正常的生产成本。
PRODt/At101(1/At1)1(St/At1)2(St/At1)3(St1/At1)(t2)在估计操控性费用(DISEXPt)时,如果公司在某年度向上操控销售以增加报表利润,即使公司没有减少操控性费用,将操控性费用表示为当期销售的线性函数会使得回归残差特别低.为了避免这个问题,Roychowdhury将操控性支出表示为滞后一期的销售的函数,并利用模型(3)来估计正常的操控性费用。 DISEXPt/At101(1/At1)(St1/At1)t (3) 在每一个公司年度,用实际值减去正常值即可计算出异常经营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操控性费用的水平。最后,利用上述已经估计出的相关变量对企业存在避亏动机时是否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实证检验,并根据其回归结果的统计检验来判断公司是否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以及主要采用哪些手段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四、未来研究与展望
应计盈余管理估计模型中,主要以Jones模型为主。但是琼斯模型容易高估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额,低估盈余管理行为,原因是在营业收入增加额中,信用销售收入增加额的部分(即应收款项增加额)往往是盈余管理的结果,而在琼斯模型中则将其视为影响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额的一个因素,显然会产生较大的估计误差.后来的修正的Jones模型在营业收入增加额自变量中扣除了应收款项增加额部分,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缺陷: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它和琼斯模型都忽视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对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因为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摊销额是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忽视了这一因素,会使琼斯模型和修正的琼斯模型低估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额,高估盈余管理行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在自变量中增加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变量。
现有研究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大多以Roychowdhury模型为基础,并根据研究需要增减变量或者将单一指标整合为综合性指标。虽然Zang(2007)对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替代变量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但增减变量是否真正捕获真实盈余管理的特征以及将单一指标整合为综合性指标可能产生抵消效应或叠加效应等尚需进一步的检验。此外,由于不同手段对企业现金流量影响的方向及产生的经济后果存在差异,不同行业可能采用的手段也不尽一致。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必须区分不同手段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可能产生的抵消效应或叠
加效应,结合制度背景和行业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蔡春、朱荣等。 2012。 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
--来自 A 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31—39
[2]陆建桥。 1999。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会计研究,25—35 [3]吴联生、王亚平. 2007。 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 经济研究,143—152
[4]吴联生。 2007。 现金流量在多大程度上被管理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金融研究,162-174
[5]张斌成、白少卫等。2013.中国企业盈余管理方法选择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沪市A股的数据。 统计与信息论坛,34-37
[6]Dechow, P 。 M 。 ,Richard G. Sloan, and Amy P. Sweeney, 1995,“Dte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3—225。
[7]Gunny, K。 2010 ,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855—888
[8]Healy, P. M。,and J. M。Wahlen, 1999,“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s Setting” , Accounting Horizons, 365-383.
[9]Jones, J. , 1991,“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3-228.
[10]Roychowdhury, S. 2006,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335-370
[11]Zaang, A。 Y。 2007, “ Evidence on the Tradeoff Between Real Manipulation and Accural Manipulation”,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