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生于豪门大族。晋宋时期的文化潮流,谢氏家族兼综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家学,养成了谢灵运复杂的思想面貌。同时也确定了他思考政治与人生并投身山水诗创作的主要文化资源。
谢灵运因受到谢氏家族的精心栽培与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因此从年轻时期,他就带上了公爵的高帽子,于是他自然会认为自己会在官场上大有作为,会受所重用。但理想的实现毕竟需要多方面的契合,他的期许或许成立,但政治局面和统治者却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了他的梦想。当他认为身为名公子孙,才能出众的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一展宏图时,宋文帝却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这无疑是对他心灵的打击,与对他梦想的质疑。在一次又一次的执着的仕途实践,兼济天下的追求与扬名显亲的渴望受到打击与破败之后,他的思想发生逆转,因此不得不开始重设人生坐标,并由此展开蜕变。尤其是在元嘉三年以后,他开始潜心于佛理探究,并大力创作山水诗。在转战山水之后他的才气尽情绽放了,其思想巨大起伏的三次入仕,两次归隐,对他山水诗的创作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其中的两次回乡始宁隐居。
1、 第一次回乡始宁隐居
景平元年(423)秋至元嘉三年(426)秋,谢第一次回乡隐居,长达三年。赴永嘉任太守仅一年,因“出守既不得志”而“称疾去职”。隐居期间,谢“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放纵为娱,有终焉之志,作《山巨赋》自注以言其事”。这期间创作诗文颇丰,今存有《会吟行》、《述祖德诗》等,多阐述佛教思想的有《与庐陵王义真笺》等。从作品中反映,他的隐居生活安闲自适,对山水诗的创作投入颇深。
2、 第二次回乡始宁隐居
元嘉五年(428)春至八年(431)春,谢第二次回乡隐居,又是三年。“灵运既东归,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颖川荀雍、泰山杨浚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在这片令人陶然忘机的灵秀山川与秀水之间,谢专注于山水诗的创作。此间主要作品有《酬从弟惠连》、《入东道路》等。此中山水石尤为壮观,对后世影响经久不衰。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及艺术成就
谢在创作山水诗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
三、谢灵运山水诗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对于自己的才华,谢曾经说过一句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或许有人认为他颇为清高自负,但从后人对陶渊明与谢灵运的比较和后世对谢的接受史来看,其在山水是历史上留下的足迹,是绝非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一)、陶诗与谢诗之比较
沈德潜曾说:“陶诗和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 语》卷上)。陶诗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一代新风。从陶诗到谢诗,诗歌艺术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从写意到摹象
陶是一位写意能手。而谢诗中山姿水态占据了主要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
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钟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其垂范后世的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岛》)等无不显示着他高超的描摹技巧。
2、 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诗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而谢诗语言更注重写实性,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准确的再现自然景物的客观美。
通过陶谢之比较可看出,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建立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唐释皎然誉之为“诗中之日月”,:尚蹑风骚,下超魏晋“(《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文章宗旨》)。
(二)、历代对谢灵运山水诗的接受史
1、南朝——谢灵运诗歌接受的肇始期
其间影响后世的主要是“清水芙蓉、自然可爱”、“元嘉之雄”、“谢康乐体”等几种说法。学习和模仿者不绝如缕,同时代有鲍照,之后有谢朓等。《诗品》、《文选》都有对谢德评价与选录,奠定了谢在后世的重要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