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词语:
1.将:将要
2.使:出使
3.闻:听说
4.之:这件事。指代“晏子将使楚”
5.谓…曰:对…说
6.之:的
7.习辞:善于辞令
8.方:正在
9.之:他,指代晏子
10.以:用 (何以:用什么办法)
11.为其:在他。 为:在;其:他
12.为:做
13.坐:犯罪 (何坐:犯了什么罪)
14.酣:酒喝得畅快
15.诣:拜见
16.曷:通“何”,什么
17.固:本来
18.避席:离开座位
19.之:这样一种说法
20.则为:就是
21.徒:只是
22.其:它们
23.实味:果实的味道
24.得无:莫非,莫不是
25.非:不可
26.所与:跟他
27.熙:通“嬉”,玩笑
28.病:无趣,难堪
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了这件事,对左右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左右的人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请让我捆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什么人?”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就回答说:“犯了偷盗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酒宴。酒喝得畅快的时候,两个差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说:“捆着的是做什么的人呀?”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一种说法,橘树生长在淮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北就是枳树,这两种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水土不同了。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了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可跟他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无趣了。”
重点句子:
1.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
2.何为者也:这是什么人?
3.何坐:犯了什么罪?
4.缚者曷为者也:捆着的是做什么的人呀?
5.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本来善于偷盗吗?
6.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两种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7.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了。
8.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了吗?
9.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圣人是不可跟他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无趣了。
分析:
1.段意:
第一段:晏子到楚国之前,楚国君臣策划羞辱晏子的办法。
第二段:晏子与楚王正面交锋,以巧妙的言辞使楚王折服。
A.第一层:开头到“…善盗乎?”写楚王按照预谋向晏子发起攻击。
B.第二层:从“晏子避席对曰”到“…善盗耶?”写晏子回击楚王的挑衅。
C.第三层:从“王笑曰”到结尾写楚王折服。
2. 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原文回答)晏子是怎样回击的?(自己话说)
答: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B.机智设喻进行回击,既巧妙地回答了挑衅又不辱使命。
3. “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答:让楚王看见并借此侮辱晏子。
4. 分析晏子和楚王人物形象(怎样的人?)
答:晏子是一个谦恭有礼、从容应对、幽默睿智、不辱使命、得到大家敬重的人。
楚王是一个趾高气扬、傲慢自大、无礼寻衅、自取其辱的人。但他对晏子的赞美是心悦诚服。
5. 晏子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齐国,把“淮北”比为楚国,把“橘”比为不盗之民,把“枳”比为善盗之民。
6. 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请你说说你的理解。
答:晏子是说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
欢偷盗,反击楚王的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的发难。
7.文中“南橘北枳”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土质决定了品质,进而说明环境改变了事物的本质。植物如此,人也如此,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和道德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成语:
南橘北枳:比喻同一物种会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