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
2022-05-27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八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道德发展的主体。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学校领导者要发1、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民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3)德育的内容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挥领导和组织作用,建立有利于形成团育泛指所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和内在化的客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一致、进去向上的教师集体和要求一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双边活动的中介。(4)德育方法是教育致、凝聚力强的育人环境和运行机制。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修养相互作用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提高的过程。(1)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保护自已;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7、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德育过程是促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的过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赖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程(论述)(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以形成的内部因素,也好似学生品德发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良影响的能力”。(2)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2)德育过程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精神,拥护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要遵循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互促进的过程。知、情、意、行四个要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实际有一种更狭义的理解,就是专指道德教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的培养与提高育,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品德的发展。其中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教育和心理教育。 观,具有公民的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可以使学生在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2、德育的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基础是,有选择地行动;情和意是在知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它对学生品来辉帮忙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外在道德教育:是关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德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行是人的教育因素,促进自身的评审发展。 群体和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和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的思想品德的外部表现,是衡量学生认8、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准则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关于对民族、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3)中学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德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德育的内容:中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据中学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所选择的,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首先要注意全面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思想教育:是指对事物的态度和思想观用以形成青少年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性,其次要注意多端性,再次要注意长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导向性原点的教育,以个体的价值认知为核心,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中学道德的内容期性和反复性。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其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开成一定的世应体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高度统一。(4)活动和交往的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法制教育:是我国于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德是在活动和交往形成的。学生的思想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关于法律、纪律、民主、法制的意识与对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分别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9、德育的主要原则:①导向性原则是指观念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作了如下规定:初中阶段段的内容要点: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学生的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思想品德是在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特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全体学生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影响中形成的。学生接受应响的过程是导向性原则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在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点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确定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实现的。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一方面要遵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 高中阶段德育的内容要点:爱国主义教守个中道德规范和要求,另一方面要能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3、德育教育五方面的关系:道德教育、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够理解、体验和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2)德育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结合起来。②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健康教育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现在和发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互区别。一方面,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展。首先要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其次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内容和任务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作用。质的教育。 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积极向上。孔子的学生颜回说:“夫子循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5、德育过程:是教育界者按照一定社会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1)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心理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罢不能。”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健康教育是关健,它们共同塑造完整、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受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健全的新人。 导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的构成矛坚持正面教育。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4、德育的特点、意义和内容:社会性、德发展的过程。德育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盾,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往往就是各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历史性、相对独立性。意义:(1)、德育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因素之间的矛盾转化,(2)德育过程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程。 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的积极转化,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6、简述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通常首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育者读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盾的转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各生的品德。苏联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径。 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1)教要素内部的矛盾,要促进它们向积极方“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的德育的目标和内容:(1)中学德育的目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德育过程的面转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尊重一个人。”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标: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过程中起至今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要具体分析,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定了我国中学的德育目标。 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有针对性的转化。其次,协调影响学生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辨是非的方法。主要有讲解、报告、谈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学方法,如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话、讨论、指导阅读等。运用语言说服策略: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水角色扮演、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 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④教育的一致法应注意: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学生的平;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16、社会模仿模式:重行,美国的班杜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接受能力;引导总结。事实说服法是组分歧和认知失衡;三、向学生揭示比他拉创立
的、有计划地把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加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运用各种生动具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四、引导学社会模仿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以使学生获得直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已原有的道德示: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方面,社会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接经验、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五、鼓学习理论的许多成果值得借鉴,对我们德能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这一原括参观、访问、调查等。运用事实说服励学生把自已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则是由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规律决定法应注意:明确目的,制定计划;作好认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大训迪作用;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的。要求: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充分准备;加强指导;做好总结工作。(1)、柯尔伯特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体自我评价能力和培养,努力引导学生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学会自我强化。这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一些的进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可根据本都有借鉴意义。
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的学生的教生的方法。情感陶冶法主要是利用教师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柯尔伯特的研究进第五节 我国中学德育改革 育前后连贯一致。⑤因材施教原则是指的自身美、环境美、情景美和艺术美来行修正。(2)、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17、当前我国德育改革的背璄:面对国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感染和熏陶学生。运用情感陶冶法注意: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识可和应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学德育既面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加强修养;创造良好的环境,选择优美用,但在德育上没有更多的研究的展开。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的情景和典型的艺术形式,营造健康的应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中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提出了“视氛围,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生的逐步发展。(3)、我国学校在系统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经验,但在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其次,我国社会学生的有效方法。此原则是由学生的身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决定的。要求:为习惯的方法包括常规训练和实践训的办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可以提供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练。(注意问题90-91页)常规训练是教有益的借鉴。 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学生的全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经15、体谅模式:重情,由英国学校德育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常性的行为练习,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学家彼得.麦克费尔提出。 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中学教育。 惯的方法。运用常规训练应注意:建立评述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1)模式简介:生的精神世界。再次,互联网等新兴媒第三节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明白常规的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学生学习和娱乐开10、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内容、要求和意义;坚持不懈地、循序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辟了新的渠道。 或形式。我国中学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渐进地进行训练。榜样示范法;是以它彼得麦克费尔等创立。体谅模式把道德18、当前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如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外活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来影响受教育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2)理论假中学教育中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共表者的思想、感情、行为的方法。运用榜设: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2、团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园环样师范法应注意:使学生了解榜样人物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3、德育境建设等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的先进事迹,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及其成因。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榜样的那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展需要脱节。4、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1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些方面,怎样学习;狠抓落实。评比竞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相互的活动方式赛法:是教育者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教育即学会关心。的养成。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的总和。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运用评比、竞赛等行式激发学生积极性(3)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行的交互作用过程,教育者必须晓知以的方法。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德教育,商身处地;证明规则;付诸行19、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2004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与此相适应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动。(4)简要的评论:体谅模式在理论年2月2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的工作方法是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起学生愉快或痛苦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上的缺陷;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和行为训练法;同时,学生的品德形成的方法。奖励与惩罚法应注意:提高对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设的若干意见》,为我国中学德育改革指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因而教育奖惩关系的认识;目的明确,具体有度;体谅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明了方向。
者又可采用榜样示范法、评比竞赛法和客观公正,有利团结。奖励为主,抑中1、如果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首先,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奖励惩罚法。 带杨。 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这个总的教育目的要位置。其次,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12、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有:说服教育第四节 德育模式 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再次,坚持贴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13、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范法;评比竞赛法;奖励与惩罚法。 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式,改进德育内容。4、积极改进中学思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当代培养比人际意识吏为复杂的社会意识。想品德教学方法和形式。5、坚持知与行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2、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相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包括语言说服法和事实说服法。主要有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社会问题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语言说服是运用14、认知模式:重知,由瑞士学者皮亚教材体现出来。3、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口头和书面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杰提出,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一步深化。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度。6、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