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方式初探

2021-10-25 来源:尚车旅游网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方式初探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重要概念之一。基于网络的学习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相结合,将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相结合,因此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我校在我班设置了无线局域网络,构建了无线网络教室,在这种现代化的教室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都得到增强,无线网络教室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结合我们班语文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学习者的特征,探讨了一种基于校园Internet网的、主要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网络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的精神。

一、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的建构,其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认知工具。

2. 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他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学生的发现学习并不是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而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引导下进行的,学生通过听讲、阅读、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去研究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并学会逻辑操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学并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同时获得知识、获得探究的途径和态度。网络是体现发现学习思想的理想场所。

3. 协作学习理论。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体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以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为基础的协作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向学生讲解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就某一学习内容展开讨论,相互交换信息。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既有人机交互,又有人人交互。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其关键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Internet网络为协作学习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二、具体做法

1. 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网络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能变抽象为直观,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认识那些未曾感知和不易感知的事物,增加了

知识的趣味性。在教学《五彩池》时,我利用教师主页,播放了一段关于五彩池的录象片:漫山遍野分布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彩池,每个池子特点鲜明、流水明净、五彩斑斓,中外游客竟相游览。学生感到了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增强了探索五彩池的好奇心。接着利用教师网页向大家讲述黄龙的传说、文学家对五彩池的描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情感,使他们想去了解五彩池的欲望更加强烈,此时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作者的描写——课文中,让学生去读,去认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获得情感体验。

2. 产生问题,合作探究。学生在主动学习后,这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发言,从而产生有意义的话题,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感兴趣的项目,使解决问题的需要成为学习的内在动机。如《五彩池》一课,学生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五彩池如此美丽、神奇?”学生初探思考后产生了不同感兴趣的话题:有的对彩池感兴趣,有的对池水感兴趣,还有的对原因感兴趣。在这种研究性的学习中,教师的地位与学生的是平等的,但教师的导向作用是重要的,尤其我们的对象毕竟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方面是年龄特征,另一方面学生能力有差异,出现有的学生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有的对课文感兴趣却无从下手……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正可以利用这种学生求知的内需将个人问题转化为公共问题,发动群体智慧。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一个组织者、协作者、合作者的作用,帮助学生确定研究主题,形成有共同意愿的学习小组进行主题研究,所有学生的研究课题是相同背景和范围下的不同问题,涉及的对象和资源有共同点。在研究五彩池时,学生自愿组合成八个小组:研究彩池的有三个;研究池水的有两个;研究原因的有三个,每个小组各有自己的话题和侧重点。每个小组成员依据自己的主题在网络上查询、收集资料,筛选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活动来实现群體之间的共同学习,共享合作成果。由于每个学生思考的视角不同,感受不同,因此也会有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成员能在达成共识与尊重别人意见之间找到平衡,充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使他们在自然与社会、个人与集体、讨论与协商之间找到最适当的结合点。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的辩证关系。学生在交往、合作中不仅扩宽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量,提高了语文素养与信息素养,而且还从中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使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合作,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创新精神。

3. 成果交流,读中感悟。在小组合作探究后,每个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图文并茂的电子文稿方式展示出来,在全班交流,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针对本课要达到的三维目标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强化情感体验,给学生一个动手实践、口语表达、展现智慧与才能的舞台。这种对话式的课堂气氛活跃、宽松、民主,真正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