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石壕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时代,那么你们知道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吗?
资料链接:安史之乱[见相应教学资源(官网可下载)]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把握情感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研读,质疑释难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
教师小结:并非自愿,因为保护丈夫、
老妇人的“致辞”。诗的前四句写“致辞”
儿媳、小孙心切,故作恳请,老妇之凄苦可
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见一斑,亦可见差役之冷酷。
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辞又可分为两层:8—16句写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写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2.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4.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为什么不写差吏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差吏的话可以推测出来。
5.这首叙事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说的?
明确:一是服役惨景;二是家中困境;三是被迫应役。
3.老妇人是心甘情愿去应征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提示:①抓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了解“一何”的含义,体会“呼”“怒”中吏的凶狠和“啼”“苦”中妇的凄苦。②挖掘“夜久语声绝”中“夜久”隐含的内容,老妇长时间地苦苦哀求,最终还是被无情拒绝。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板书设计
石壕吏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老妇自请服役战乱灾难 官吏横暴 忧虑时局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教学中紧扣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 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学生难以深刻体会到社会情形下的辛酸苦痛,教学中需要扩展更多的资料,采取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更深层的理解。 不足之处
第2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品味诗中精彩的描写。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
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被称为
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
诗篇,其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
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
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
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十四句;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押韵,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段拟写八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
总结:第1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2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3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4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第1段赏析: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一个“飞”字和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
痛)
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
奈何。
第2段赏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
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
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
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
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
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
成人民贫困。
第3段赏析:
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
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
雨不动安如山。
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4段赏析: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可取之处 1.注重从诵读入手,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2.能够结合背景知识,及时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情感。 三、板书设计
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
不足之处
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过多的以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第3课时 卖炭翁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作品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晚年
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
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
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首“为事”
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
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
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
中的杰出诗篇。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
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目标导学二:理清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和抨击。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
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心理描写。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苦处境。
目标导学三:感受对比,体会作者情感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3)“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总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他怀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三、板书设计 错误!错误!
可取之处 不足之处
注重品析诗中的细节描写,并通过探究诗中对比手法的作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主旨。 学生们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情感和现实意义,需要适当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