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汉语通论(九)

2022-04-09 来源:尚车旅游网
古汉语通论(九) 否定句,否定词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莫\"字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汉代以前很少当\"勿\"字讲,见下文)。例如: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 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 王斗曰:\"否。……\"(战国策·齐策)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在上古汉语里,用\"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无\"同\"毋\",下文就要谈到。①。(左传宣公十五年)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在第一个例子里,\"吾\"是\"知\"的宾语,放在\"知\"的前面,现代汉语却只能说\"不知道我\"(不了解我)。第二个例句\"毋吾以也\"中的\"吾\"是动词\"以\"的宾语,放在\"以\"的前面;但按现代汉语的结构,\"吾\"必须放在\"以\"的后面。其馀由此类推。有人把上面所举的这类句子叫做倒装句,那是不对的。在上古汉语里,这是最正常的结构,而不是\"倒装\"。这个规律在用否定词\"未\"\"莫\"的句子里最为严格,很少例外。直到后代,由於仿古的关系,古文家仍然运用这一类结构。

至於用\"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运用这种结构了,这是因为\"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见下文),\"非\"字是否定整个谓语的,而\"无\"字本身就是动词。

从宾语来看,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能用这种结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不能用这种结构。例如: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

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吾不能早用子。(左传僖公三十年)

现在我们把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九个否定词\"不\"\"弗\"\"毋\"\"勿\"\"未\"\"否\"\"非\"\"无\"\"莫\"分别加以叙述。

(1)\"不\"\"弗\"

\"不\"和\"弗\"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但是,它们的语法意义有细微的区别。区别在於:\"不\"字后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又可以不带宾语。例如: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不问马。(论语·乡党)\"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

语。例如: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弗\"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用在\"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用在\"弗\"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例如: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毋\"\"勿\"

\"毋\"和\"勿\"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通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於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例如: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孟子·梁惠王下)古书上\"毋\"字常常写作\"无\"字。例如: 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左传成公二年) 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但是,正如\"不\"和\"弗\"的区别不严格一样,\"毋\"和\"勿\"的区别也不严格。孟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动词后面却是带宾语的。

正如\"不\"\"弗\"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毋\"\"勿\"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下面是\"毋\"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的例子: 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候,\"勿\"字并非用於祈使句,而是用於陈述句。这样,它就不再表示禁止;它的意义和\"不\"字差不多。例如: 齐侯欲勿许。(左传襄公三年) 鲁人欲勿殇童汪踦。(礼记·檀弓下) (3)\"未\"

\"未\"字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於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 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宣公二年) 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不是\"未尝君之羹\"的\"未尝\"),它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未\"和\"未尝\"的区别是:\"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孟子·滕文公下:\"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而\"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例如: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战国策·齐策)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

有时候,\"未\"字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它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它和\"不\"字的意义差不多。例如: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否\"

\"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是对立的。常用於单词句,等於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例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滕文公上)

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夫擅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战国策·齐策)

\"否\"字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例如: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5)\"非\"

\"非\"字用於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例如: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这种\"非\"字虽可译成现代的\"不是\",但它的语法意义和\"不是\"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字前面加否定词\"不\"字;\"非\"字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它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这一点,我们在古汉语通论(七)里已经讨论过了。

\"非\"字又用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认。在这种情况下,它往往具有撇开的作用。例如: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

有时候,它不是撇开,而是用於假设。在这种情况下,\"非\"字等於说\"若非\"或\"若无\"。例如:

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 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孟子·尽心上) 古书上\"非\"字又写作\"匪\"。例如: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 (6)\"无\"

\"无\"是\"有\"的反面,它所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无\"字的宾语。例如:

人谁无过?(左传宣公二年)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左传成公三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无\"字在某些古书上又写作\"无\"。《周易》一律写作\"无\",《庄子》大多数地方写作\"无\"。例如:

不出户庭,无咎。(周易·节) (\"咎\",灾祸。)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 有的古书上又写作\"毋\"。例如:

然使十人树之,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韩非子·说林上) 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战国策·秦策)

\"无\"又可以说成\"无有\",意义差不多。例如: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左传成公三年) 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左传隐公三年) (\"质\",人质。\"间\"jiàn,离间。)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偶然又说\"不有\",或者用在否定词的后面表示双重否定;或者用在无主语的分句里。例如: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宣公二年) 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论语·雍也)

(\"祝\",宗庙之官。\"鮀\"tuó,人名,卫国的大夫,有口才。\"朝\",人名,宋国的公子,有美色。)

\"不\"和\"无\"在语法上的分工是:\"不\"字是副词,它所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无\"字是动词,它所否定的是名词。前面已经说过,\"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或形容词,\"无\"字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则用如名词。例如: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朱熹注:\"常人溺於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可见无谄无骄不等於不谄不骄。)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朱熹注:\"均则不患於贫而和,和则不患於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可见无贫无寡无倾不等於不贫不寡不倾。)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战国策·齐策)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同上)

\"无\"字又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不同意,意义和\"毋\"字完全相同。见上文。 (7)\"莫\"

\"莫\"字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现代汉语里没有和它相当的代词。如果要把它的意义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事情)\"等等。\"莫\"字前面可以出现它所代替的名词,也可以不出现它所代替的名词。例如: 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 (群臣没有谁回答。)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没有哪一种善事比这个更大。)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庄子·秋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前三个例子都有\"莫\"字所代替的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后两个例子没有。

上古时期\"莫\"字有时也用作否定副词,相当於\"不\"。例如: 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小雅·小旻)

汉代以后,\"莫\"字常常用於祈使句,当\"勿\"字讲,表示禁止。例如: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徇:示众。)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曲江二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