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化强国建设:传媒业的机遇与挑战:新起点新梦想——2011中国传媒年会综述

2020-05-11 来源:尚车旅游网
-S pec慌ial划PIan 新起点新梦想 2011中国传媒年会综述 本刊记者彭波 201 1,机遇与挑战推动着中国传媒业格局的 演变与洗牌,大事与难事考验着中国传媒业应变的 机智与果决。站在“十二五”规划扬帆起航的历史 节点,擎着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的猎猎大 旗,中国传媒业将如何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 又将如何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脉搏引发了传媒人 的集体沉思与展望。 第七届中国传媒年会以透视2011年传媒业发 展脉络,探讨传媒业的改革状况和新形势下的应对 策略为目的,回放2011年令媒体人难忘的瞬间,寻 找、总结、展望推动传媒业进程的决定因素和未来 发展抓手。以此为使命,2012年1月8日~9日,尽管 清寒细雨浸透了杭州城的街巷阡陌,一场传媒界的 盛会——第七届中国传媒年会却第一次走出北京, 在浙江传媒学院隆重召开。 I“十二五”开局之年,背景殊妙 如果说新闻记者是社会的晾望者,那么作为传 媒行业专业刊物的《传媒》杂志便责无旁贷地成为 整个传媒行业的船头晾望者。在“十二五”规划号 角吹响的历史节点上,《传媒》有责任更有义务去 捕捉传媒业的每一个光华与亮点。更为重要的是, 本届年会的举办有着它特殊的召开背景与意义。 党和政府对传媒业发展的关注和指导。2011年 l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是中国共产 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 要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作出的《中共中 10 传媒::MEDIA 2/'2012 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 重大战略部署,给传媒业改革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机遇。 “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历史节点,为年会 的召开提供了契机。201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正式 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对今后5年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不 仅如此,201 1年还是新闻出版改革的“攻坚年”、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年”、“走、转、 改”活动全面展开的“基层年”……这一切,均为 年会的召开提供了良好契机。 传媒业自身的发展,需要盘点成绩、总结失 误。2011年的中国传媒业,艰难与光荣同在,成绩 与不足并存。 成绩方面,庆祝建党90周年新闻报道是重大主 题宣传的又一成功实践;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取 得阶段性成果;都市类报纸整体转制迈出步伐;传 统媒体与新媒体均掀起上市潮,浙报集团与土豆网 是其中代表…… 然而,在为2011中国传媒业的成绩欢呼雀跃 之时,诸多挑战所带来的危机感也令媒体人自省: 随着“马太效应”在媒体领域的表现越来越明显, 如何成为行业与区域的最强者成为各家媒体的着力 点;尽管媒体融合已唱响多时,但传统媒体与新媒 体的和谐双赢却仍未出现……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201 1中国传媒年 Specip ecia a Plla n■ _ 会的召开正是要搭建一个供业界广泛交流与探讨的平 析和探讨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大势,会议现场掌声 台,为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做好“船头眺望者”。 阵阵,微博墙上精彩评论不断。 一高朋满座,嘉宾智慧交锋 作为一场传媒业的盛宴与庆典,几代传媒人聚 ●不同以往,新年会新特点 作为《传媒》杂志的品牌活动之一,中国传媒 首于此,思想碰撞。开幕式上,新闻出版总署原副 年会已连续举办七届,这一届年会与以往相比,有 署长、中图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到会并做了 着许多鲜明的特点与不同之处。 重要阱话;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新闻出版 走出北京,走进基层。自2006年开始,《传 总署新闻报刊司巡视员张泽青与会并发表讲话;浙 媒》杂志先后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 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代表浙江省委宣传部 为嘉宾介绍了浙江省文化发展的成绩;浙江传媒学 院党委书i己奚建华、浙江H报报业集团社长高海浩 作为年会承办方发表了各自的欢迎致辞。 在年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 长郝振省代表年会主办方发布了《201】中国传媒创 新报告》,对201l中国传媒创新的背景、业绩、未 来趋势等给予了总结与梳理。中国互联刚信息中心 副主任刘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张聪分别 发表了题为《新媒体变革》、《向公益传媒、公共 服务回归的努力——对广电最新动向的一种解渎》 的主题报告,系统回顾了这一年新媒体发展的如火 如荼与广电业遭遇的“乐”与“痛”。 同时,围绕“文化强国建设”这一主题,本次 年会共有三场演讲,演讲嘉宾针对中国传媒业201 1 年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等问题各抒己见,使得三个论 坛精彩纷呈:解国记总编辑从核心价值观如何有效 传播的角度解读了《新华每日电汛》发行破百万的 秘诀以及报纸传播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途径;浙 报集团王纲副社长《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路径选 择》的演讲揭密了浙报集团成功上市与全面进军新 媒体的十年坎坷;全国手机媒体新闻传播专业委员 会秘书长吴红晓围绕《中国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与 应用创新》这一主题,全面介绍了手机在现代社会 生活中作为“钥匙包”的重要价值;在传统媒体与 新媒体融合方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新媒体首席 执行官兼总编才华烨与《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 发表了独特的见解;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 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从电视节目创新的角度畅 谈了中国电视业这一年的创新体会;来自华数传媒网 络有限公司的李学东副总裁在回顾华数公司在三 融 合道路上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之后,则向听众系统阐明 了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变化与特征…… l3位演讲嘉宾、l3个最新话题,从不同角度剖 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 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等联合主办了前六届传媒年 会,会议地点均在北京。而201l中国传媒年会积极 响应中宣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 首次走出北京办会议,与浙江传媒学院、浙江E1报 报业集团进行合作,将传媒年会办在了传媒业发展 快速的浙江省。 两个分论坛,研讨深入。本届年会另一个醒目 的特点即是在主沦坛之外,开设了“非时政类报刊 转企改制”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两个分沦 坛。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论坛,嘉宾们的 发言反应了IF-U,/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进入“深水区” 后的各种困难与困惑,发人深省;而在“传统媒体 与新媒体融合”论坛的火热讨论中,先行者抛砖引 玉,追随者恳切询问,体现出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 体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望。 内容充实、影响扩大。目前,很多会议重 “奖”轻“会”,凭借名目繁多的奖项吸引参会 者,会议内容却乏善可陈、流于肤浅。本届年会的 主办方则精心组织演讲内容、邀请嘉宾,使得内容 比之前几届更加充实,富有吸引力。 此外,本届年会除邀请传媒业的精英参会之 外,颇令人意外的是,有许多业外公司如证券公司 等积极要求参会。一方面肯定了会议的价值与《传 媒》杂志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其他行 业对传媒业发展的认同与关注,使我们更加相信所 在行业的未来发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11年1月9日,拥 有诸多新特点、参会人数达300人、汇集国内优秀媒 体参会的2011中国传媒年会成功落幕,据年会主办 方介绍,第8届中国传媒年会将于本年底举行。 传媒MEDIA 2/2012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