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C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底部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黑色的碘颗粒,下列现象中与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碘颗粒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白雾弥漫
D. 冬天,霜满枝头
3.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装上熟食,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B.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 C.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
D.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 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 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
5.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
B.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4:5 C.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平衡 D.两次实验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高于标准大气压
B.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温度一样,如果烫伤到人以后,烫伤效果也一定相同 C.实验中会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 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 8.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东台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9.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
A.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B.在玻璃片上滴上两滴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证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C.在手背上擦酒精感到凉,说明蒸发吸热
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10.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现用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 B.霍林郭勒市今年夏天最高气温为55℃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11.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打开装有热水的水瓶塞,在瓶口也会出现“白气”,下列关于这两个“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均为空气液化形成的 B.两个“白气”的形成都需要吸热
C.前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热水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前者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2.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 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说明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所致。 14.(1)质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 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_____,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时,会发现冰棍表面有一层“白粉”,这是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热;同时看到冰棍冒出“白气”,这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强冷才能发生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凝结成小冰晶,雪熔化时会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空气中的热量,所以才会有俗语“霜前冷,雪后寒” 。
17.向手上呵气,呵出的水蒸气遇到冷手会发生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放热,因此手会感觉暖和;夏天吃冰棒能够解热是因为冰棒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填“吸收”或“放出”)人体的热量。
18.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离不开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在以下实验中,请你正确填写各题中出现的空∶
(1)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 mm,所测木块的长度为 _____ cm,合 ____ m;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是利用液体的 ________ 原理工作,它的读数是 ___ ℃,该同学的体温属于 _______ (选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
(3)如图所示为一个测量 ___________ 的器材,它的示数为 ___________ 。
19.(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2)小清同学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所示,石块体积是______mL,合______m3;
(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起来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实验过程中的“感觉喉头振动了”、“小球被弹起来”,说明他们都用到了______法来进行实验的。
(4)小叶同学做探究“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实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装有“研究对象”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试管故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由图可知“适当”的含义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以及______。
20.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
分有一小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夏天人坐在打开的电风扇下感到凉爽,若将此装置放在电风扇下,液柱将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若在瓶子上敷块湿纱布,液柱将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由此现象可知:人坐在打开的电风扇下感到凉爽,是因为______。
三、解答题
21.图1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22.小明家浴室柜里有一面除雾镜,镜面背后有连接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后,就可以清除附着在镜面上的“白雾”,使镜面保持清晰明亮.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解释镜面上“白雾”的形成过程与消除过程.
23.北方的冬天早上,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那冰花在窗内还是窗外?为什么? 24.综合问答——生活中的物理:
把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来,用扇子扇一扇,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玻璃泡不涂酒精,温度计的示数会变化吗?这是为什么?
25.小明同学认真观察烧开水,通过初步观察,发现当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出现: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而在水壶嘴口位置却什么也看不见.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
26.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请你分析人工降雨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B错误;
C.由图知甲物质在4-6min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持续吸收热量的结果,故C正确; D.由于不能确定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D
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露珠晶莹是水蒸气由气态遇冷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白雾弥漫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霜满枝头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选D。
3.D
解析:D
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时需要吸热,降低篮子里的温度,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蒸发效果更加明显,则制冷效果更好,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加大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因此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与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了汽化吸热的原理,但简易冰箱没用到液化放热,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解析:B
A.教室的高度约为3.5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37℃,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4m/s,故C不符合题意; 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1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解析:C
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 故选C。
6.B
解析:B 【分析】
水沸腾时的温度随大气压的降低而减小;根据吸热公式Q吸c水mt计算水的质量;硬纸板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在短时间内达到沸腾,纸板上留一个小孔的作用是使烧杯内外的气压相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与热传递。
A.由图可知,两次实验时水沸腾的温度均为98C,而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100C,则说明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当加热时间均为6min时,根据吸热公式Q吸c水mt可知
Q吸c水m1(t1t0)c水m2(t2t0)
代入数据可得
(98C92C)m1(98C88C)m2
则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
m198C88C5 m298C92C4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连通、平衡,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两次实验都是通过采用酒精灯加热,即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D
A.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都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说明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A错误;
B.100℃的水蒸气烫伤到人时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故会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故B错误;
C.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因为水压强减小的原因,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次同时达到了98℃,但第二次水温更低,说明第二次水的质量比第一次小,故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B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变化范围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在23℃左右,故B符合题意;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C不符合题意;
D.东台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在-2℃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B 【分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速度与温度、液面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A.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到液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在玻璃片上滴上两滴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证明液体液面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在手背上擦酒精感到凉,酒精吸热后汽化,说明蒸发吸热,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A 【分析】
考查长度、时间、速度、温度、的估测
A.现用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故A符合题意;
B.霍林郭勒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年平均气温0.9℃,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39.4℃,霍林郭勒市今年夏天最高气温不可能为55℃,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C
AB.“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该过程放出热量,故AB错误;
CD.冰箱门的附近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热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由热水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A
解析:A
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A图象符合题意,BC图象的沸点与原来不同,D图象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选A。
二、填空题
13.液化蒸发吸热
解析:液化 蒸发吸热
[1]夏天开着空调室内温度较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眼镜,在镜片表面液化成小液滴,眼镜的镜片变模糊。
[2]液体蒸发需要吸热;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人会感觉到有点冷。
14.熔化保持不变凝华凝固
解析:熔化 保持不变 凝华 凝固 (1)[1]0℃的冰变成0℃的水,属于熔化现象。 [2]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3]自然界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4]造雪机喷射出水雾,微小的水滴与“冷空气”凝固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15.凝华放液化
解析:凝华 放 液化
[1][2]“白粉”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该过程放出热量。
[3]“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液化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16.凝华吸收
解析:凝华 吸收
[1]水蒸气遇强冷才能发生凝华现象,凝结成小冰晶。 [2]雪熔化时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导致气温下降。
17.液化熔化吸收
解析:液化 熔化 吸收 [1]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
[2][3]固体熔化时要吸热,故冰棒熔化时会吸收人体的热量。
18.22100221热胀冷缩372正常温度25℃
解析:2.21 0.0221 热胀冷缩 37.2 正常 温度 25℃
(1)[1][2][3]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所测木块的长度为
L=6.21cm-4.00cm=2.21cm
根据单位换算可知合0.0221m。
(2)[4][5][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分度值为0.1℃,它的读数是37.2℃,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3℃~37.2℃,该同学的体温属于正常范围。
(3)[7][8]如图所示为一个测量温度的表盘式温度计,分度值为1℃,它的示数为25℃。
19.1mm380cm202×10-5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或发声体在振动)转换
受热均匀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完全侵没在水中
解析:1mm 3.80cm 20 2×10-5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或发声体在振动) 转换 受热均匀 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完全侵没在水中
(1)[1][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8cm对齐,估读为9.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9.80cm-6.00cm=3.80cm
(2)[3][4]在量筒上,10mL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2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石块的体积为
V=40mL-20mL=20mL=20cm3=2×10-5m3
(3)[5][6]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把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起来了,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过程中的“感觉喉头振动了”、“小球被弹起来”,说明他们都用到了转换法。
(4)[7][8]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为了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装有固态的部分全部浸没在水中,但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20.气体热胀冷缩不向左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解析:气体热胀冷缩 不 向左 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1][2][3][4]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若将此装置放在电风扇下,由于周围空气的温度不变,故液柱将不移动;敷上湿纱布,湿纱布上的水会蒸发,吸收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降低,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夏天吹风扇会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三、解答题
21.:①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②下;③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22.浴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使镜面出现雾气.通电后镜子温度升高,小水珠吸热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使镜子又清晰明亮.
浴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使镜面出现雾气.通电后镜子温度升高,小水珠吸热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使镜子又清晰明亮.
23.北方冬天晚上外面的温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变成固态的冰,形成冰花,冰花在窗内. 【解析】
试题分析:冬天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而成的.北方冬天晚上外面的温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变成固态的冰,形成冰花,冰花在户内.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24.温度计示数先降低后升高直至达到室温.不会,因为没有液体蒸发吸热.
温度计示数先降低后升高直至达到室温。酒精温度计玻璃泡沾有酒精,用扇子扇加快了空气的流通,从而加快酒精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会降低,当酒精蒸发完之后,温度计示数又会升高直至达到室温。
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没有液体蒸发吸热,温度计的读数不会变化。
25.在离壶嘴一小段距离的位置不断有“白气“出现,这是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但在水壶嘴口位置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水壶嘴口位置温度比较高,喷出的水蒸气无法放热液化所致. 【分析】
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在离壶嘴一小段距离的位置不断有“白气“出现,这是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但在水壶嘴口位置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水壶嘴口位置温度比较高,喷出的水蒸气无法放热液化所致.
26.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为升华现象;高空中的水蒸遇冷直接变成冰晶为凝华现象,遇冷变成小水珠为液化现象;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为熔化现象。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干冰被投射入高空中,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高空中的水蒸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为小水珠,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空气熔化为小水珠,最后小水珠聚集变大落到地面上形成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