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诗诗歌相关收集 (14)

2022-06-29 来源:尚车旅游网


低年级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初探

程瑛

摘要: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精髓。它以凝练含蓄的语

言,丰富大胆的想象,真挚动人的情愫在中国文化史上传唱不衰。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诵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让读者感到美不可言。诵读它们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切实提升人文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中华优秀诗篇的浩瀚文海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采取如何恰当的策略来引导孩子们去诵读、去品位呢?

关键词:低年级古诗词;鉴赏;初探

一、创设情境体味“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诗人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情境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诗人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诗人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诗词的整体意境,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在视频中,让学生享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空旷凄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壮神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宁静闲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幽静深远„„学生闭目静思,仿佛置身于诗人咏赋的大自然中,让他们如临其境,让思想纵横驰骋。

二、结合音乐享受“美”

古诗词的语言精当确切,独具匠心。而一首经典的诗词就是一首歌。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结合音乐为儿童助兴,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愫。课堂上学生跟着音乐唱,随着音乐舞。我想无需老师多讲,学生已经非常容易地捕捉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了。如教学唐诗《春晓》时,我不失时机地结合音乐:

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将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开启了学生的心智,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其获得美的享受。

三、运用表演追寻“趣”

儿童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而低年级教材中的古诗词很多反映了诗人的童心童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儿童的年龄特点,避免生硬地理解词语,而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熏陶感染学生,使诗词教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而让学生品味诗词中的童趣。如教学袁枚的《所见》时,我以“童年趣事”导入新课,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快乐而悠闲的牧童放牛图,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进入意境后,我让学生表演“闭口立”,学生跃跃欲试,完全进入了角色,然后我问道:“牧童为什么忽然闭口立呢?”学生很容易理解了“意欲捕鸣蝉”的意思了。活泼有趣的表演使学生在学习诗词中追寻盎然的意象趣味,从而达到无穷的乐趣。

四、说画结合感悟“意”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是一幅绝佳的画。而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点。诗歌不仅可以通过绘画直观地再现色彩,还能通过语言的描述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的联想与体验,从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诗人着眼于篱笆、小路、黄蝶、菜花等景物,用清新活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温馨雅致的田园风光,极富生活情趣。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理解诗意后让学生用简笔画体会诗中有画的画面美,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意境。尔后让孩子们根据简笔画展开合理想象,给古诗编个完整的故事。这样学生触景生情,即笔绘画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可谓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一举多得,美不胜收。

五、丰富积累体会“乐”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这就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学会积累,从课内到课外,拓展教学空间,延伸教学内容。

1、延伸同一主题背景的作品,如教学高鼎的《村居》,我适时让孩子摘抄一些描写春意盎然、桃红柳绿的春天的古诗词,如贺知章的《咏柳》、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朱熹的《春日》„„这样学生读的诗文多了,积累的也就厚实了。

2、延伸同一诗人的作品,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增加对不同风格古诗的欣赏水平,还可以大量地丰富积累古诗词。如学习李白的《赠汪伦》,同时可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早发白帝城》,学生有了丰富的古诗词积累后,相信孩子们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在深邃的经典诗文中,从而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

总之,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挖掘它的内涵和哲理,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品味它的语言美、色彩美,体会它的意境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作者简介:

程瑛: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低年级学生古诗词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