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
工程位置 工程项目 一、工程概况 1、 排水布置情况 雨水:排水出路采用近远期结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近期就近排放与远期规划实施统筹考虑,雨水最终通过重力自流式排入各规划水系。 污水:根据已有污水专业规划,污水管道按照规划管道进行敷设,最终进入望城污水处理厂、彩陶源污水泵站。 标准段管道位置:雨水管位于道路两侧17.25m;污水管位于道路两侧19.25m。 当管径≤800mm时,雨污水排水管管材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增强B型结构壁管;管径>800mm时,雨水管道采用平口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Ⅱ级);顶管采用Ⅲ级F型钢承口管,F型钢承口,橡胶圈接口。 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除特别标注外,均为临时井,内部砌筑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顶管工作坑与检查井之间采用级配碎石及中粗砂回填,回填压实度要求不得低于93%。 2、本施工方案中的顶管布置部位 本拓宽工程段顶管主要分布在: 1)西污31#井到西污34#井(西侧K2+895-K3+015),d1000长132.1m; 2)东污26#井到东污29#井(东侧K2+898-K3+015),d1000长117.1m; 3)东污53#井到东污92#井(东侧K3+855-K5+440.4),d1000长1548.6m; 4)东污26#井接西污31#井,d1000长41.7m。 K2+662.6~K11+328 工程名称 圆管涵施工 施工日期 路基工程
二、顶管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导轨安装 后座顶板安装 顶进设备安装 后座千斤顶安装 洞口止水装置安装 掘进机井内就位 掘进机掘进 凿开工作井井壁 掘进机穿墙 后座千斤顶顶进 出泥准备 偏差测量 管道顶进 循 环 管内出泥 顶进纠偏 钢筋混凝土管接头 接口检验 钢筋砼管进场轴线标高控制 设备转移 机头进入接收井,顶进结束 凿开接收井井壁
2、主要设备 (1)、掘进机 考虑到该工程所处地段的地质条件及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进行施工,顶管机型号:NT¢1000。泥水平衡式顶管是一种以机械切削土体,以泥水压力来稳定挖掘面及平衡地下水压,并以泥水作为输送挖掘弃土介质的一种顶管形式。工具管是顶管的关键机具,其主要作用为:掘进、防塌、出泥、导向。工作原理:随着工具管的推进,土体不断被切削下来,排泥管不断将混有弃土的泥水排出泥水舱。泥水舱要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切削头在有泥水压力的情况下向前推进,泥水平衡工具管的基本原理为泥水护壁、阻止泥水向土中渗透,同时防止开挖面坍塌。 (2)、起重设备 其中作业主要为安装掘进机、吊装管材,安排吊机进行起重作业。现场配备16T汽车式起重机。 (3)、主顶系统: 由2个1500KN的油缸、油缸支架及主顶液压控制台组成,总顶力3000KN,行程3.4m,油压31.5Mpa,无级调速并显示即时顶速。启动和停止由电气系统联动控制。 (4)、泥水系统: 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采用水力机械方式将泥浆通过与管路连接的吸泥
泵排出并由排泥旁通装置直接输送至地面泥浆沉淀池。以一定水压、流量的水流稀释、搅拌泥水仓中的泥浆,并将泥浆带至地面沉淀池,该水流的水压比地下水略高,以确保切削面土层无水土流失。水压在2-25m范围内可预调,管道、阀门及泵均为Dg100mm系统。 (5)、测量控制系统:激光导向系统采用计算机光靶读数装置,将光靶图像转化为坐标数据输出;纠偏操作采用按钮或手柄进行,操作结果有数据显示。 井口方向线控制点井口投点 进管方向点 顶管激光全站仪 激光经纬线后背观测台管底高程管道中心线 悬锤井底临时水准点 导线控制图示 (6)、电气控制系统:供应全部设备的电能,控制、监视设备的顶速、压力,流量等工况,所有设备均由电液控制台完成操作。 (7)、触变泥浆系统:较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采用泥浆减阻技术可有效降职低管外壁与土体的摩阻力,大大提高顶管工作效率。压浆泵采用无压力
脉动的奈莫型螺杆泵,压力0-3.5Mpa无级变速调整压力、流量。阀门、管路均为Dg32系统。 3、顶管方法 (1)、顶进技术准备工作 ①、组织图纸会审,及时解决图纸中所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 ②、工程部、质安部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重点项目、关键部位编制专门的单项施工方案。 ③、做好定位点控制,绘出控制网,以便施工放样时用。并按设计单位提供的永久水准点,沿线自引临时水准点,施工中经常进行核。临时水准点、导线桩应按要求埋设。 ④、绘制临时工程及施工非标准设备工具图纸,对模板、钢筋进行校核放样。收到施工图后,及时对挖土深度、结构物支撑等详细验算,确保施工的安全稳定性。 ⑤、对全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和架空线进行实地详细调查,如对施工有影响,立即准备必要的应对措施。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和管线的准确位置。 ⑥、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样工作。 4、机械与材料进场准备 ①、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对所有机械及设备进行检修及调试,并定时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待用状态。对工程中所用的各种计量设备送有关部门进行标定并取得合格证书。 ②、按照材料及机械计划编制分批进场,在专项施工方案经批准后即组
织施工机械进场,并合理调配资金,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③、对于管材,应提前作出材料供应计划表,按要求选择供应商并对管材进行进场前的预检,并上报监理审核,合格后提前一周通知供应商准备供货。材料进场时,必须随料提供合格证、质保单、送料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场并做好进场记录和材料标识,并对进场材料进行监理见证抽样送检,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④、根据顶进长度,计算所需的各类管线(进水、排泥和电缆等)的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5、生产准备工作 ①、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桩进行检测,确定工作井、接收井的临时水准点和工程控制点、管道中心线和标高,报监理复核和认可。 ②、按照经审核批准的临电、临水布置图,建立临时供电、供水系统。 ③、按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做进场准备。 6、在地面的准备工作 在顶管顶进施工前,按常规进行施工用电,用水,通道,排水及照明等设备的安装。 施工材料,设备及机具必备齐,以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管节、止水橡胶圈等应有足够的余量。井上、井下准备施工测量控制网,并经复核认可。 7、基座安装 顶管基座按设计轴线准确放样,安装时按测量放样的基线,吊入井下就位焊接,工作的轨道按顶管设计轴线并按实测洞门中心放置,并设置支撑加固。基座上的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导轨的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导顶安装的允许偏差值如下: 轴线位置:3mm,顶面高程:0~+3mm,两轨内距:±2mm。 止水装置安装在工作井洞圈上,止水装置采用橡胶止水圈,用环板固定,插板调节,顶管机吊装就位,调试验收。 待顶管机吊装就位后,后部采用型钢及钢管进行支撑。 8、管道安装 本项目混凝土管每节长2m,每节管之间的连接在现场工作井内进行,管道采用F型套环管接口。为了防止钢套环与混凝土管结合面产生渗漏,在该处设了一个橡胶止水圈。该橡胶止水圈不是用普通橡胶,而是采用了遇水膨胀橡胶,该橡胶在吸收了水分以后体积会膨胀1~3倍。 为了使顶力均匀分布,顶进时先在承口端面加设一个木垫圈。 9、后背墙 后背墙用来承受主顶油缸后坐力的构件,并将主顶油缸传来的集中力均匀地传递给井壁。后背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设置在主顶油缸的后面。后座墙表面应平直,并垂直于顶进管道的轴线,以免产生偏心受压,使顶力损失和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10、井壁开孔、洞口加固,安装止水装置 如遇地下水位较高处,计划采用2排高压旋喷桩加固,起到挡土、阻水的作用井壁开孔在沉井高压旋喷桩施工完成后进行,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顶管进出洞口对顶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顺利顶进,根据现场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穿墙时为防止工具头处土体渗水导致地面塌陷,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在
顶进时方向失去控制。可在工具头穿墙进洞前,对穿墙管前方的土体进行加固,使工具头顺利安全地进出洞口。 为防止顶管机头出洞时土体从该间隙流失和保持工作泥水压力,需要安装洞门洞口防水密封环,洞门洞口防水密封环由钢圈止水橡胶、圆环形板、扇形压板及连接螺栓组成的密封装置,作为施工临时防水措施。 具体做法如图所示: 穿墙止水设备 穿墙止水设备现场安装示意图 11、顶管正常顶进施工的操作: 顶进施工主要利用机头在前端取土,千斤顶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管材向前顶进,其操作过程如下: ①、安装好顶管各系统。然后采用机械切割,凿开位于工具头位置的沉井井壁,推进工具头。工具头顶进到位后,吊放第一管节,将管节与机头连接,然后在工具管后管节内安装工具管辅助设备。 ②、先开动工具头,转速由慢至快,然后启动进排泥泵出泥,然后操作主顶系统进行顶进,直到顶进第一节节管。拆除进排泥管,电缆连线,缩回止水压板 顶管机 前端墙 止水橡胶圈
油缸,吊开顶铁。 ③、吊入管节,对准接口插入就位,在砼管接口处设置止水圈和软木衬垫,以保证两节砼管的接口受力均匀,防止渗漏。 ④、安装顶铁,接通各管线。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进一定距离。 ⑤、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 ⑥、填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节为止。 ⑦、重复顶进下一节管节,直至顶进结束。 ⑧、顶进至即将到位时,放慢顶进速度,准备测量出工具头的轴线和高程,并控制方向,使工具头能顺利地顶进至接收井洞口。 ⑨、在接收井内安装好接引导轨后,机械切割凿除接收井井壁洞口,将工具头推入至接收井,此时刀盘和进排泥浆泵均不运转。 ⑩、拆除管线,分离工具头与管节,吊出工具头,将顶管设备吊出沉井,顶管结束。 12、正常顶进注意环节: 1)地面监测,优化掘进机参数。 在推进阶段,要精心组织地表监测,在轴线上方布设沉降控制桩,通过地表监测得到隆起或沉降量与相对应的掘进机主参数(包括推进速度,开挖面土压力值,出土率等)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掘进机参数,指导以后的顶管推进。 2)注浆稳定措施 除了在初始推进阶段,优化推进参数以外,在顶进过程中加强同步注浆
也是有效手段之一,必须尽可能将膨润土泥浆套随机头向前移动,形成连续的环浆套。要选择触变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制浆材料。 注浆过程中,注浆孔应合理分布,机头及其后面10节管每节都设有注浆孔,使泥浆及时填充管壁与土体的全部孔隙,其后逐步过渡到每两节加设一节带有注浆孔的关节,及时补浆,使全线管壁都包裹在泥浆套中。 3)置换泥浆措施 由于本工程管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较低,为保证管道稳定,在管道顶进就位后,立即进行管道基础注浆加固,以防止管道下沉。利用管道内的注浆孔向管外注浆加固,置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触变润滑浆,最大限度的填充管道周围的土层空隙。 置换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5,压力P=0.2~0.5Mpa,并加强对管线的监测措施。 4)压浆工艺及压浆操作规程 对于中距离顶管,当顶进困难时,为了减少土体与管壁间的摩阻力,应在管道外壁压注润滑泥浆。为确保减小管道外壁的摩阻力,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润滑泥浆,在施工期间不失水沉淀,不固结,合理布置压浆孔,在管节断面一侧安装压浆总管,每2m处安装三通阀门至管节注浆孔,总管与阀门用软管连接,制定合理的压浆工艺,严格按压浆操作规程进行,为使顶进时形成的建筑间隙及时用润滑泥浆填补,形成泥浆套,达到减少摩阻力及控制地面沉降,压浆时必须坚持“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的原则,泵送注浆压力控制在0.1-0.125MPa。 压浆工艺流程: 地面拌浆→总管阀门打开→开启管节阀门→启动压浆泵→送浆(顶压开
始)→管节阀门关闭(顶进停止)→总阀门关闭→井内快速接头拆除→下管节→接总管→循环复始。 5)管节顶进 当顶进设备从地面到井内安装试运转全部良好,即可开始管节顶进。 工具管出洞后的方向正确与否,对以后管节的顶进将起关键的作用,在中距离顶进中,纠偏是关键,要认真对待,及时调节工具管纠偏千斤顶,使其及时回复到正常状态,要严格按实际情况和操作规程进行,勤测报表,勤纠偏,应严格控制工具管大幅度纠偏,不使管道形成大的弯曲,防止造成顶进困难,管节碎裂等。 在正常施工时,由于种种原因顶管机头及管节会产生自身旋转,在发生旋转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顶管机械的大刀盘正反转来调节机头和管节的自身旋转,必要时可在旋转方向加压铁块。 6)顶管测量控制与校正,纠偏 ①、顶进线路的控制主要依靠设备的正确操作,来达到纠偏目的,我项目拟投入本工程的工具头具有一段纠偏段,纠偏的最大角度范围能够达到3度。 ②、顶进线路的控制主要依靠施工操作的预见性,纠偏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为了使管段按照设计要求的高程和方向进行顶进,在顶进过程中应不断对工具管的高程、方向,转动进行测量,为保证管道按设计轴线顶进,要求“勤测勤纠”,即根据测量结果发现的机头偏差,操作纵机头纠偏,使其按设计轴线前进。 ③、短距离管段的上下位移采用连通管,左右位移采用DJ2经纬仪测量,
超过距离顶进的测量采用激光全站仪,对扭转可用垂线测量。 ④、工具管在穿墙时,每顶进30cm测量不少于1次,及时指导纠偏,偏差变化较大时应增加测量次数,每顶进30cm须做一次校核,并根据测量数据做出偏差曲线图。 ⑤、测量要求,仪器经校正,固定牢固,做好记录,及时联系,指导纠偏,控制点严格校核。 ⑥、工具头前方有纠偏节,纠偏节中安装有纠偏千斤顶,顶进过程中,根据测量反馈的结果,调整纠偏千斤顶,使工具头改变方向,从而实现顶进方向的控制,如果工具头的方向偏差超过5mm,即应采用纠偏千斤顶进行纠偏。 ⑦、混凝土管顶出井壁及在长度30-40m范围内的偏差是影响全段偏差的关键,特别是出墙洞时,由于管段长度短,工具头重量大,近出洞口土质易受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向下偏,此时,应该综合运用工具头自身纠偏和调整千斤顶的作用力合力中心来控制顶管的方向。 ⑧、纠偏应贯穿在顶进施工的全过程,必须做到严密监测顶管的偏位情况,并及时纠偏,尽量做到纠偏在偏位发生的萌芽阶段。 13、特殊情况下的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1)地表隆沉控制 ①、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顶进时,可以先计算出各顶管段的开挖中心处的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然后将掘进机的掘进压力设定在此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之间。 ②、在刀盘切削搅拌的同时,主顶和中继间徐徐推进,机仓内的土压力
便会徐徐升高,当压力升到大于控制压力P时,把排泥泵打开,一部分泥土被排出,只要把推进速度调节到与排泥量相符,则可保持土压力为恒值。 ③、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处于上述理想状态,如推进速度快于排泥速度,我们就推推停停,保持向前推进;反之,则可将排泥泵开开停停。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必须使机仓内的泥水压力保持在控制压力P±20KPa的范围内,这就能保证压力平衡,如果机仓内的泥水压力小于主动土压力,地面将产生沉陷,反之,地面将隆起。因此,控制泥水压力的设定和机仓内压力的保持是关键。 ④、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顶进过程中,由于压力控制不当或停顿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冒顶或工作面塌方事故。 发生冒顶时:逐渐降低掘进机舱内泥水压力,使之略小于地下土压力,开大排泥泵取土口,启动千斤顶和掘进机刀盘缓慢顶进一段距离,待顶力降低,再正常顶进。 发生下沉、塌方时:应该逐渐升高掘进机舱内泥水压力,使之略大于地下土压力,减少或关闭排泥泵,启动千斤顶和掘进机刀盘缓慢顶进一段距离,待顶力升高,再正常顶进。 (2)顶管时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①、为防止对地下管线造成顶坏,在顶管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土压力控制这一关。如果压力太高,可能造成土体隆起;如果压力太低,会造成地面沉陷。控制好土压力是保护地下管线最重要的措施。 ②、另外,由于地下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对土体沉降、土体位移的监测工作,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来合理调整土
压力的设定,这也是一条很重要的措施。 ③、监测频率 监测工作由工作专业人员实施,从顶管距离监测对象20m,就进行监测,各监测内容的初始值的获得,其测值次数不少于3次,顶管进入监测区域每2h至少测量1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当机头到达监测对象底部时应连续观测。监测人员对每次的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及时提供沉降,位移观测曲线图。 (3)、顶管施工机头碰到异常情况的处理 由于本顶管工程所处地层较为复杂,因此顶管施工时可能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如土质突然变化、发生涌水流砂现象、遇到障碍物等,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 ①、土质突变硬 土质突然变硬,说明刀盘可能遇到铁板砂等,它会造成刀盘转矩变大,这可以通过操作台上刀盘电机的电流来判断,此时则向土仓内加入水或泥浆,掘进机上设有加泥孔,其目的就是用来加泥的。 ②、土质突变软 土质突然间变软,最大的问题是可能会造成机头突然沉降。为了防止土层的承载力急剧下降,出洞时应把第一至第六节管子及工具头都联成一个整体,以增加它们的刚性,从而可避免机头突然沉陷。 ③、据地质资料显示,顶进过程中基本无障碍物,如遇到障碍物时,可以在机头前进行注浆固结土体,然后将机头上人孔打开进行清除。 ④、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的偏差趋势,必须在第一时间内
就停下来,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再继续顶进,切不可盲目行动。 ⑤、建立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制度。即当异常情况发生时,当班人员须立即与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以便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4)、其他应急措施 管道内的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照明电源由工作井内操作平台上的与电箱供电,工具管和中继间处均安装变压器,管道内照明灯每3个管节上装1只,功率为60w,管道内还没有应急照明系统,因故突然停电时,使用应急照明,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撤离。 (5)、沉井及顶管质量控制标准 ①、沉井质量验收 沉井质量检验标准 施工质量验收规定 允许偏差或允项序检查项目 目 号 单位 1 混凝土强度 封底前,沉进(箱)的2 下沉稳定 mm/8H <10 水准仪测量 数值 检查试件试压报告或设计要求 钻芯试压 许值 检查方法 主控项目
封底结束后的位置 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比) 刃脚平面中心线位移 3 四角中任何两角的底面高差 mm <100 <1%H <1%L 水准仪 经纬仪,H为下沉总深度,H〈10m时,控制在100mm以内 水准仪L为两角的距离,但不超过300mm,L〈10m时,控制在100mm之内 钢材:对接钢筋、水泥、查出厂质保书或抽样符合设计要求 送检 无缝隙、无蜂一般项目1 骨料等原材料检查 2 结构体外观 ②、顶管质量验收 项 目 管线轴线偏差 标高偏差 相邻管节错口 接口抗渗试验应达 窝 空洞、不露筋 观察检查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 允许偏差 50mm +30~-40mm ≤15mm无碎裂 0.11MPa L≤100m L≤100m
内腰箍不渗漏,橡胶止水圈不脱出 顶进过程中地面沉降控制范围 项 目 地面隆起的最大极限 地面沉降的最大极限 ③、闭水试验: 顶管和检查井施工完成后,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后,应进行密水性试验。 1)、全部预留孔应在试验前进行封堵,且不得渗水。 2)、试验水头: 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则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3)、闭水试验合格标准: a、外观检查没有漏水现象。 b、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14、顶管施工的注意事项 ①、当掘进机停止工作时,一定要防止泥水从土层或洞口及其它地方流失。不然,挖掘面就会失稳,尤其是在进洞这一段时间内更应防止洞口止水圈漏水。 ②、在掘进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地下水压力、泥水仓水压力的变化,并允许变化范围(mm) +10 -10
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挖掘面的平衡稳定。 ③、在顶进过程中,随时要注意挖掘面是否稳定,要不时检查泥水的浓度和相对密度是否正常,还要注意进排泥泵的流量及压力是否正常。应防止排泥泵的排量过小而造成排泥管的淤泥和堵塞现象。 ④、压浆孔的处理,顶管顶进完成后,对管节上的压浆孔进行封堵措施。 15、泥浆的处理与排放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中泥砂经泥水循环系统以泥水为载体连续运送到地面,并经废浆池沉淀。根据现场情况沿工作井外设置6m*6m*1.5m泥浆池2-3个用于集中沉淀干燥泥浆。对于泥浆池上层未沉淀的泥浆采用高压泥浆泵抽至泥浆罐车内,外运弃浆至政府指定地点。严禁将泥浆排入排水系统内。 干燥后的淤泥清理采用挖掘机浆干燥淤泥挖装至自缷汽车上,自缷汽车为带盖封闭型,运输车及时将干燥后的淤泥运至弃土场,途中不得遗漏。 所有泥浆池必须统一做好警示标志:如警示牌、警示带,泥浆池安排专人负责,不定期对泥浆池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整改。 加强转运管理,实现规范运输和处置,防止出现非法倾倒。 泥浆处置指定场所,不得随意变更处理缷点。 三、工作井施工 1、工作井或接收井的布置 本项目湘江大道至书环东路(西侧K2+895-K3+015东侧K2+898-K3+015东侧K3+855-K5+440.4)段污水管道设计采用顶管施工,设计图中污水检查井平均距离为40米,计划每间隔一个检查井(即每80米)设一个工作井或接收井,工作井接收井间隔设置,转弯处和弯弧段每40m布置一个工作井或
接收井,本工程段共设35个井,具体布置见下表。 检查井名工作井/接收序号 称 1 西污-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西污-31 西污-32 西污-33 西污-34 东污-26 东污-27 东污-28 东污-29 东污-53 东污-54 东污-55 东污-56 东污-57 东污-58 东污-59 东污-60 东污-61 √ √ √ √ √ √ √ √ √ √ √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东污-70 东污-71 东污-72 东污-73 东污-74 东污-75 东污-76 东污-77 东污-78 东污-79 东污-80 东污-81 东污-82 东污-83 东污-84 东污-85 东污-86 √ √ √ √ √ √ √ √ √ √ √ 井布置情况 √ 26 序号 称 东污-69 井布置情况 √ 检查井名工作井/接收
19 20 21 22 23 24 25 东污-62 东污-63 东污-64 东污-65 东污-66 东污-67 东污-68 √ √ √ √ 44 45 46 47 48 49 东污-87 东污-88 东污-89 东污-90 东污-91 东污-92 √ √ √ √ √ √ 2、工作井、接收井的结构型式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沉井法施工。沉井法施工采用一次排水下沉的施工方法。 工作井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如下 :
刃脚大样图:
3、沉井法工艺流程: 沉井制作 挖土下沉 基底清理 封 底 4、沉井(工作井、接收井)的制作 (1)、沉井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沉井的制作按设计图施工,沉井的深度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要保证不影响周边雨水及其他的管线及构筑物的施工。 (2)、在铺设垫木时,应用水平仪进行抄平,要使刃脚踏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承垫木在平面布置上应均匀对称。 (3)、沉井模板与一般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基本上相同,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钢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和缝隙严密不漏浆等。 5、沉井下沉
(1)、沉井采用一次排水开挖法,通过沉井孔除土,清除刃脚正面阻力及沉井内壁摩阻力后,依靠沉井自重下沉。 (2)、拆除垫土是沉井工作的开始,拆垫应分区、依次、对称、同步进行。 (3)、沉井下沉时,井内除土应先从中间开始,均匀对称地逐步地向刃脚处分层取土,以利沉井均匀下沉,防止偏斜。若土质特别松软时,不应直接在刃脚下除土。 (4)、井内除土深度,一般根据土质而定,近刃脚处,一般情况下,除土泥面不宜低于刃脚。 周边井孔的除土泥面不宜低于刃脚1~2米。中间井孔的除土泥面不宜低于刃脚2~3米。 (5)、沉井在下沉过程中,应经常进行观测,检查沉井有无倾斜或偏移现象。若有偏斜,应及时纠正。 6、沉井清基、封底 (1)、排水清基,当沉井刃脚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基底按设计要求进行清理。清基时,基底不应有积水、淤泥,以保封底质量。 (2)、在非岩石类土层上的沉井,井孔内,刃脚及隔墙下的土层均应进行清理,以形成封底锅底坑。当隔墙较厚,隔墙下土层难以取出时,可采用弯头吸泥机清除。 (3)、沉井封底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4)、沉井内要设置1个600*600的集水井,及时将井内的积水抽排至井外,保证井内无积水。
7、沉井下沉的注意事项及措施 沉井下沉阶段,由于周围土体对沉井的约束力,令沉井下沉困难;而沉井的自重又大,又容易产生偏移和倾斜事故。 1)、下沉注意事项: ①、无论采取何种下沉方式,其井内除土应先从中间开始,均匀、对称地逐步向刃脚处分屋取土,以利沉井均匀下沉,防止偏斜。 ②、下沉过程中,应经常做好泥面标高,下沉量、倾斜和位移的测量工作,随时注意纠正沉井偏斜;并应注意观测沉井周围地面塌陷和开裂情况,以便采取措施,确保沉井附近的设施及其它建筑物的安全。 ③、在不稳定的土层及砂土中下沉时,应特别注意高压旋喷桩的止水、支护效果。 ④、当每节沉井接近下至预定标高时,应注意调平沉井,准备接高。此时应特别注意除土部位及深度,防止沉井下沉量过大或产生较大偏斜,增加接高的困难。 ⑤、沉井下至设计标高以上2米前,应控制井内除土量,注意调平沉井,防止因除土量过大及除土不均,使沉井突然大量下沉及产生较大的偏斜,增加准确下沉至设计标高的困难。 (2)、难以下沉时的辅助措施 ①、高压射水 在土层中用抓土斗除土时,当抓土至2米以上的深坑,其周围土层仍不坍塌,采用水平射水弯头或高低射水弯头冲射,将坑周边土体冲坍塌后,再抓走。
在土层较坚硬,抓不进时,可用升垂直射水嘴冲射,松动后再抓土。 ②、压重下沉 在沉井尚未接筑完毕,可利用接筑沉井而压重,但须注意下沉不致造成新筑砼发生裂纹。可微利用钢轨、钢板、铸铁锭等,作均匀压重辅助下沉。 (3)、下沉纠偏方法 ①、纠正偏斜时,可在刃脚较高的一侧除土,在刃脚较低的一侧加撑支垫,随着沉井的下沉,倾斜即可纠正。 ②、纠正位移时,可先有意偏除土使沉井向偏位的方向倾斜,然后沿倾斜的方向下沉,直至沉井底面中心与设计中心位置相合或接近时,再将倾斜纠正或纠至向相反方向倾斜一些,最后调整至倾斜和位移都在容许偏差范围内为止。 ③、井顶施加水平力,刃脚底的一侧加设支垫纠偏。 八、安全措施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班组建立健全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 2、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工、电工、架子工、焊工等工种,必须经专门安全操作技术训练,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严禁酒后操作。 3、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奖罚当场兑现;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
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机械车辆事故、防汛、防火等措施的落实 4、生产、生产设施的现场布置要结合防汛考虑,并在汛期到来前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施工现场入口及危险作业部位设安全生产标志、宣传画、标语,随时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生产;场内各种安全设备、设施、标志等,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动。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保证安全装置完备、灵敏、可靠,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转。 6、对进场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法规教育,防止施工扰民及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九、文明施工措施 1、工地设置工程标牌,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牌。 2、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机械摆放整齐,标识明确。 4、施工道路经常维修养护,确保道路畅通。 交 底 人 项目总工
复 核 人 接收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