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科教学大纲

2020-02-15 来源:尚车旅游网
《内科学》教学大纲【前言】内科学的范围很广,与许多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学好内科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防治等方面的原则、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普遍性意义,因而内科学也是临床医学各科的重要基础。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制订的,供临床医学系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用。五年制医学类其他专业,也可根据各专业教学时数的实际情况,参考使用。内科学教学内容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一些少见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性的疾病。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进行中西医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注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密观察的良好医疗作风与医德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分配】章节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三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四篇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内总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胸膜疾病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循环系统疾病总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总论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胰腺炎容讲授1212121222150.52.5333390.50.522121见习61、以哮喘、慢阻肺为主。2、以肺癌、胸腔积液为主。呼吸系统疾病61、以心律失常为主。2、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61、以消化性溃疡、肝硬化为主。2、以急性胰腺炎为主。1第五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六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四章第七篇第一章第九章第二十一章第八篇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九篇第一章第二章总计泌尿系统疾病总论肾小球疾病概述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血液系统疾病总论贫血概述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出血性疾病概述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总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风湿性疾病总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总论中毒60.50.5211160.50.50.51210.5612330.511.530.52.560SLE3以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为主。3白血病3糖尿病30030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二、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2一、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国内死因调查结果。2、发病率增加的主要相关因素。3、结合学过的知识启发式讲解呼吸系统结构的功能特点与疾病的关系及延误诊断的原因。二、启发式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1、病史2、症状3、体征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呼吸系统疾病现状与展望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自学。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法。二、熟悉本病定义、病因及危害性。【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定义。2、危害性:患病率高,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综合因素参与:吸烟、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感染因素、其他因素。三、病理:气道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病理改变。四、临床表现:(启发式教育为主)1、症状:重点阐述咳、痰、喘症状的特点。2、体征: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闻及散在干、湿罗音,合并喘息时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影像学检查。2、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流速容量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减低。3、血液检查:细菌感染时,WBC↑,N↑。4、痰液检查:涂片或培养,有助于诊断及治疗。六、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标准:要求掌握国家制定的诊断标准,强调要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后,才可作出诊断。2、鉴别诊断,包括(1)咳嗽变异性哮喘;(2)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3)肺结核;(4)肺癌;(5)肺纤维化;(6)支气管扩张。七、治疗:指出不同病期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1、急性发作期3(1)以控制感染为主: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选用抗生素。(2)祛痰、镇咳;以祛痰为主,避免使用强力镇咳剂。(3)平喘:有气喘的慢支患者。2、缓解期治疗:戒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预防复发。如应用卡介苗素、疫苗、胸腺肽等。八、预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教学方法】结合慢支病因、发病原理的示意图启发式讲授。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二、掌握COPD临床表现、病程分期、辅助检查、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与预防。【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念。二、病因和发病机理:病因同慢支,强调发病机理与气道慢性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激及其它机制有关。三、病理:为慢支、肺气肿的病理变化。四、病理生理:COPD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变化是持续气流受限致肺通气功能障碍。五、临床表现(启发式教育)1、症状:慢性咳嗽和咳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2、体征:早期无特殊体征。桶状胸体征(望、触、叩、听的特征)。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肺功能检查:FEV1,FEV1/FVC,TCL,FRC,RC,VC等,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2、胸部X线检查:肋间隙增宽、后肋呈水平状、膈低平,两肺透亮度增加,心脏呈垂直位。3、胸部HRCT。4、其他:心电图、血气分析、血液和痰液检查。七、COPD严重程度综合评估(A、B、C、D):症状评估、肺功能评估、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八、诊断1、诊断:根据高危因素史、临床特征、胸部X线表现及肺功能的检查确定诊断。2、稳定期病情严重程度评估(1、症状评估2、肺功能评估3、急性加重风险评估)。3、鉴别诊断: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冠心病、高心病、其它肺气肿等。九、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十、治疗1、稳定期治疗(1)教育。(2)支气管舒张药(β2受体激动剂,抗担碱能药,茶碱类)。(3)糖皮质激素。(4)祛痰药。(5)长期家庭氧疗。2、急性加重期治疗(1)确定原因、评估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2)支气管舒张药。4(3)低流量吸氧。(4)抗生素。(5)糖皮质激素。(6)祛痰剂。【教学方法】1、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原因、病理示意图和分型图表讲解。2、病例示教(包括观看影像学检查等幻灯片)。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掌握(1)本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2)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管理。2、掌握慢性哮喘的治疗方法和教育管理。二、熟悉本病的并发症。三、熟悉本病的病理。【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定义、流行病学(常见病,患病率及病死率呈增高趋势)。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2、发病机制:气道免疫-炎症机制、神经调节机制。三、病理:支气管平滑肌肥厚、粘膜水肿、上皮脱落、基膜增厚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四、临床表现1、症状(1)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2)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用平喘药后缓解。3、体征:发作时双肺哮鸣音。严重时可表现为沉默肺。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2、肺功能检查(FFV1、PEFR等)。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PEF及其变异率测定。3、血气分析。4、影像学检查(用于鉴别诊断及并发症的诊断)。5、特异性变应原检测(体内、体外试验)。六、诊断(一)诊断标准1、典型临床表现。2、发作时典型体征。3、经平喘药物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5、不典型病例需借助于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昼夜PEF变异率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诊断。(二)哮喘的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51、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危重4级、2、非急性发作期:即慢性持续期。目前应用最广泛评估方法为哮喘控制水平,包括目前临床控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临床控制分为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七、鉴别诊断:1、左心衰竭。2、COPD。3、上气道阻塞。4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七、并发症: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等。八、治疗(一)、脱离变应原。(二)药物治疗:1、药物分类和作用特点(1)糖皮质激素:、吸入、口服、静脉。强调吸入途径给药优点,特别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必要。(2)β2受体激动剂(SABA与LABA)(3)白三烯调节剂(4)茶碱类药物:注意茶碱的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5)抗胆碱药:(SAMA与LAMA)(6)抗IgE抗体2、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轻度,中度,重度至危重度)。3、慢性持续期的治疗(解读哮喘长期治疗方案)。4、免疫治疗。5、教育与管理。九、预后:合理治疗,可减轻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并发COPD、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者预后差。【教学方法】1、讲授利用多媒体、图表等加强对发病机制、病情分度和止喘药作用机制的理解。2、课后典型病例示教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等。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

自学。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和治疗。2、葡萄球菌肺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掌握病毒性肺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二、熟悉1、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概念及特点。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64、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讲授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精讲肺炎球菌肺炎,然后采用比较方法介绍其他类型的肺炎。【讲授内容】第一节肺炎概述

1、定义。2、病因和发病机制3、分类:(1)病因学分类;(2)解剖学分类(3)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4、临床表现5、肺炎的诊断程序:确定诊断,评估严重程度,确定病原体的常用方法。6、肺炎的抗感染治疗原则。第二节细菌性肺炎

一、肺炎链球菌肺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1)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和致病性,机体的抵抗力和诱发因素。(2)发病机理和病理分期。肺炎球菌不损害肺泡结构,消散后肺泡结构完全恢复正常。2、临床表现(1)典型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寒颤高热,咳嗽胸痛,铁锈色痰;(2)体征:肺实变征(与胸腔积液征鉴别)、口周疱疹等;(3)重症肺炎的中毒症状:末梢循环衰竭及消化道症状。3、并发症:感染性休克、胸膜炎、脓胸、心包炎和脑膜炎等。4、实验室和X线检查:血象改变,血、痰或支气管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等。痰涂片在细胞内见到革兰阳性成对或呈短链状球菌有诊断意义。典型的X线改变为片状浸润阴影或实变影。5、诊断和鉴别诊断:症状体征,血白细胞增多,痰(和血)细菌培养和X线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出现腹痛时应与膈下脓肿、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进行鉴别,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应与胃肠炎鉴别。6、治疗(1)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对青霉素耐药者应选呼吸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2)支持治疗。(3)并发症的处理。二、葡萄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病机理、病理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三、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及治疗。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

一、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三、病毒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四、肺真菌病:肺真菌病的概念、类型、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第四节肺脓肿

自学。第七章肺结核

7【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和预防。二、熟悉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三、了解肺结核病分类、耐多药肺结核、肺结核与相关疾病。【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2、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结核病,防治任务艰巨。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结核分支杆菌:多型性、抗酸性、生长缓慢、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2、结核病传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传染性的因素,化学治疗对传染性的影响。3、结核病在人体的发生发展:原发感染,结核病免疫和迟发性变态反应,继发性结核。三、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干酪样坏死)及其转归。四、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应注意部分病例无症状或临床表现不典型。五、诊断1、诊断方法:病史、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痰结核菌检查,纤支镜检查,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阴性反应的意义),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或EL1spot检查。2、诊断程序:筛选,定性,有无活动性,是否排菌,是否耐药,明确初、复治。3、肺结核分类及诊断要点:原发型,血行播散型,继发型,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4、记录方式。六、鉴别诊断:与肺癌、肺炎、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他发热性疾病相鉴别,强调肺结核可酷似任何肺部疾病,易误诊。七、治疗1、化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和联合),化疗的主要作用及生物学机制。2、常用抗结核药物:主要介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3、标准化疗方案:初治、复治。4、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案。5、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大咯血处理)、糖皮质激素,外科手术治疗。八、肺结核与相关疾病:HIV/AIDS、肝炎、糖尿病、矽肺等与结核病的关系。九、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全程督导化疗、病例报告和转诊、病例登记和管理、卡介苗接种、预防性化学治疗。【讲授方法】1、注意启发式、互动教育,以典型病例示教。2、运用多媒体、病理标本、影像学检查等示教帮助学生了解结核病病理、演变过程、临床分类和治疗转归。亦可利用在黑板上手绘胸部X线图演示各型肺结核的特点。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二、熟悉本病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8三、了解与本病有关的致病因素。【讲授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一、流行病学:发病概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与肺癌的关系。三、病理及分类1、解剖学部位分类:中央型和周围型。2、组织病理学分型: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好发部位和生物学特性、发展快慢、淋巴道和血道转移。四、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强调早期无明显症状。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肺外胸内扩展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胸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胸外表现。五、辅助检查:强调早期诊断,熟悉可疑肺癌征象进行排癌检查。1、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和CT表现、SPECT、PETCT、核磁共振。(1)癌肿本身的征象:①肺癌的肿块;②癌性空洞;③肺门肿大。(2)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征象:①局限性肺气肿;②段或叶的肺不张;③阻塞性肺炎;④癌性胸腔积液;⑤癌性淋巴管炎。(3)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单个结节性、弥漫性)。(4)其他:骨质破坏。2、痰脱落细胞检查:强调深咳、痰液新鲜、反复检查。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纵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4、经纤支镜肺组织活检、经胸壁肺组织活检、胸膜组织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5、肿瘤标志物检查。6、开胸手术探查。7、其它细胞或病理检查。六、诊断与鉴别诊断:强调肺癌的早期诊断。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纵膈淋巴瘤、肺良性肿瘤、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等相鉴别。七、治疗1、非小细胞肺癌(1)局限性病变:手术,根治性放疗,根治性综合治疗。(2)播散性病变: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转移灶治疗。2、小细胞肺癌:化疗,放疗,综合治疗。3、生物反应调节剂。4、中医药治疗。八、预防:普及防癌知识,避免接触与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戒烟,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大气污染。九、预后: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期。【教学方法】1、结合典型病例示教。2、示教典型影像学检查和痰液癌细胞阳性的涂片(用幻灯片)。3、绘图示肺癌的转移途径。第九章间质性肺疾病

自学。9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

自学。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自学。第十二章胸膜疾病

第一节

胸腔积液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腔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二、了解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了解脓胸的治疗原则。【讲授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胸膜腔的解剖,正常情况下胸液的生成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二、胸水循环机制(图解)。三、病因和发病机理: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常见病因。四、临床表现及体征:原发病所致症状与胸腔积液症状。五、实验室和其它检查:(一)诊断性胸穿和胸水检查(二)X线和核素检查、(三)B超检查(四)胸膜活检(五)胸腔镜或开胸活检(六)支气管镜五、诊断和鉴别诊断:病史、临床表现、X线、CT、胸腔穿刺液检查等可作出诊断,着重讲解结核性胸水与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要点。1、确定有无胸腔积液。2、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3、寻找胸腔积液的病因。六、治疗1、结核性胸膜炎:一般治疗、抽液治疗、抗结核治疗、糖皮质激素。2、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抗感染加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可考虑手术治疗。3、恶性胸腔积液以肺腺癌居多。酌情全身化疗加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生物免疫调节剂、胸膜粘连剂等。【教学方法】1、复习并讲授胸腔积液成因、临床表现、诊断等,注意互动。2、典型病例示教。第二节

自学。气胸

第十三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自学。10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自学。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第一节

呼吸衰竭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呼吸衰竭的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2、急性呼吸衰竭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3、慢性呼吸衰竭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二、熟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讲授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定义: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60mmHg或伴或不伴PaCO2>50mmHg,可诊断呼衰。2、病因:(1)气道阻塞性疾病;(2)肺组织病变;(3)肺血管疾病;(4)心脏疾病(5)胸廓与胸膜疾病;(6)神经肌肉疾病。3、分类(1)按动脉血气分类:①Ⅰ型呼衰;②Ⅱ型呼衰。(2)按发病急缓分类:急性呼衰、慢性呼衰。(3)按发病机制分为通气性和换气性呼衰。二、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1、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发生机制:(1)肺通气不足;(2)弥散障碍(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5)氧耗量增加。2、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功能、消化系统、呼吸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的影响。(一)急性呼吸衰竭病因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发绀、神经精神症状、循环系统表现、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诊断: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影像学检查、纤支镜检查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病因治疗、支持治疗、重要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二)慢性呼吸衰竭病因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循环系统表现诊断:治疗:1、氧疗、抗感染、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平衡失调。2、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有创通气)。【教学方法】1、讲授。2、示教典型病例,启发思考呼吸衰竭时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和病理生理改变。113、看教学录像片观察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措施。第三节

自学。呼吸支持技术

第四节

自学。系统性炎症反应用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循环系统疾病诊断。2、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3、循环系统疾病的内容。二、熟悉循环系统疾病。三、了解循环系统疾病范围及讲授范围。【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启发性复习心脏的解剖和生理(循环系统疾病的范围);二、(循环系统疾病的分类:病因分类、病理解剖分类、病理生理分类);三、循环系统疾病诊断方法: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综合分析;常见症状、体征;常用侵入性检查及非侵入性检查;四、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其它治疗(病因治疗、解剖病变治疗、病理生理治疗及康复治疗);五、循环系统疾病研究进展: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进展、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循证医学进展。第二章心力衰竭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病理生理、类型、心功能分级。2、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3、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4、掌握急性左心衰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二、熟悉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三、了解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讲授时数】2.5学时。【讲授内容】心力衰竭1、类型:(1)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2)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3)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2、心力衰竭的分期与分级12(1)心力衰竭的分期:前心衰、前临床心衰、临床心衰、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2)心力衰竭的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3)6分钟步行试验。2、病因(1)基本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2)心室负荷过重(前负荷过重、后负荷过重)。(2)诱发因素: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与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电解质紊乱。2、病理生理(1)代偿机制:Frank-starling机制、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2)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3)舒张功能不全(4)体液因子改变一、慢性心力衰竭1、流行病学2、临床表现(1)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的综合征,症状为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咳嗽、咳痰、咯血、;3)无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4)尿少、肾功能损害症状。体征为原有心脏病体征、肺部湿罗音。(2)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体循环淤血。症状:消化道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体征为水肿、颈静脉征,肝肿大,心脏体征。(3)全心衰竭:右心衰合并左心衰而形成全心衰竭。6、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利钠肽、肌钙蛋白、常规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与磁共振、冠脉造影、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心-肺吸氧运动试验。7、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2)诊断内容包括:病因、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心功能分级;(3)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肾性水肿。8、治疗(1)治疗的原则和目的。(2)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利尿剂,RAAS抑制剂(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扩血管药物、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3)非药物治疗。4)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5)了解CRT/ICD的适应证。按照心力衰竭分期、心功能分级的治疗小结。二、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急性新发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1、类型:2、仅限于心梗时的Killip分级。133、临床表现(1)症状: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2)体征:脉速、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血压下降至休克、奔马律等。4、诊断和鉴别诊断5、治疗:1)坐位、吸氧、镇静(吗啡的应用),快速剂尿,氨茶碱、洋地黄类药物2)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机械辅助治疗、病因治疗。【教学方法】一、典型病例讲解、启发帮助学生理解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二、授课时可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类型、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抢救原则。【自学内容】一、实验室检查。二、放射性核素检查与磁共振显像检查。三、运动耐量和运动峰耗氧量。第三章心律失常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典型的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原则。二、熟悉1、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其基本发病原理。2、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3、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三、了解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讲授时数】3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启发式复习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2、心律失常的分类: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3、心律失常发生机制;4、心律失常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运动试验、心电生理检查、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及导航系统。二、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因1、窦性心律失常:病因与临床意义;分别讲述窦速和窦缓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处理原则。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特点及处理原则。2、房性心律失常(1)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掌握心房颤动的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及治疗3、房性交界性心律失常(1)房室交界区过早搏动;(2)房室交界性逸搏与心律;(3)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分别讲授上述心律失常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及治疗。14(5)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PR间期短、QRS增宽、Delta波。治疗:导管消融术。4、室性心律失常(1)室性早搏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及治疗;(2)室性心动过速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及治疗;(3)介绍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4)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及治疗。5、心脏传导阻滞(1)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常见病因及心电图特点(2)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6、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介绍分类及各类中代表性药物。7、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教学方法】一、授课时可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心律失常发生机理及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诊断。二、典型病例示教,帮助学生理解常见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诊断及治疗原则。2、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二、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脂紊乱的分类、诊断及治疗。【讲授时数】3学时。【讲授内容】一、动脉粥样硬化简要介绍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血脂紊乱的分类、诊断和治疗二、冠心病概述1、主要危险因素2、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三、稳定型心绞痛1、发病机制: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的原理。2、临床表现(1)症状(2)体征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2)心电图检查:静息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动态监测,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CTA、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其它如X线检查等。4、诊断与鉴别诊断心绞痛严重度分级:CCS分为4级1)急性冠脉综合征2)其它疾病引起的心绞痛3)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154)心脏神经症5)不典型疼痛5、治疗(1)发作时治疗:休息、药物治疗(2)缓解期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血管重建治疗四、急性冠脉综合征概念五、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3、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心电图、心电监护、冠脉造影和其它侵入性检查、心脏标志物、其它。4、诊断与鉴别诊断5、危险分层4、治疗:治疗原则、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促使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2、病理: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病变、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病变。(介绍2007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3、病理生理4、临床表现:先兆症状、症状(疼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体征(心脏体征、血压改变及出现并发症有关体征。)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动态性改变、分期定位诊断(2)心肌坏死标志物(3)放射性核素(4)超声心动图(5)其它:血常规6、诊断和鉴别诊断:(1)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及实验室有关检查确定。(2)鉴别诊断重点:主动脉夹层、心绞痛、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急性心包炎、气胸。7、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8、治疗:原则: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治疗并发症。1)监护和一般治疗2)解除疼痛、镇挛3)抗血小板治疗4)抗凝治疗5)再灌注心肌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疗法、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6)ACEI或ARB7)调脂治疗8)抗心律失常治疗9)抗休克治疗10)抗心力衰竭治疗11)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1612)其他治疗13)恢复期处理9、预防:A/B/C/D/E【教学方法】一、典型病例示教,阐明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二、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读片,帮助学生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冠心病治疗进展,诸如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治疗术、旁路移植手术及再灌注心肌溶栓治疗。【自学内容】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冠心病猝死、冠心病的介入诊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其它表现形式。第五章高血压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高血压病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主要降压药物作用特点及副作用。2、特殊类型高血压的降压问题、顽固性高血压的概念和原因。3、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二、熟悉血压水平的定义、危险分层。【讲授时数】3学时【讲授内容】一、原发性高血压1、概念和分类2、流行病学3、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遗传、环境、其它。发病机制:神经机制、肾脏机制、激素机制、血管机制、胰岛素抵抗。4、病理生理和病理:细小动脉痉挛与硬化病理形态特点,靶器官损害:心、脑、肾、视网膜。5、临床表现与并发症(1)症状、体征;(2)并发症:脑血管病、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慢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6、实验室检查:基本项目、推荐项目、选择项目7、诊断和鉴别诊断(1)分类和定义(2005年中国指南);(2)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8、治疗(1)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象、血压控制目标、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2)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应用基本原则、降压药物种类、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及副作用、降压治疗方案。(3)特殊类型高血压的处理(4)顽固性高血压的概念和主要原因。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方法】17一、多媒体阐明高血压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分期、分类、治疗原则。二、典型高血压病例示教。第六章心肌疾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心肌病概念和分类2、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3、心肌炎病因和分类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讲授时数】3学时【讲授内容】概念和分类一、扩张型心肌病1、病因、发病机制2、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症状体征3辅助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肌核素显像、冠状动脉CT检查、血液和血清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导管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4、诊断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重点:、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5、治疗:病因治疗、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其它治疗、抗凝治疗、抗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防治特殊类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1、病因、病理生理、病理:家族史、不对称间隔肥厚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心肌细胞肥大、形态特异、排列紊乱。2、临床表现(1)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劳力性胸痛、气急、晕厥、猝死;(2)体征:胸骨左缘、心尖内侧收缩期杂音。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导管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4、诊断标准、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心、主动脉瓣狭窄、淀粉样变等。5、治疗药物治疗原则: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房颤。非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酒精室间隔消融术、起搏治疗6、猝死的风险评估和ICD预防三、限制型心肌病(简单了解)1、病因、分类:2、病理、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右心衰较重为本病特点、右心衰体征。4、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片、CTA、CMR、心导管检查、心内18膜心肌活检3、诊断、鉴别诊断(1)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诊断(2)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强调二者区别。4、治疗:对症治疗:利尿剂、抗凝剂。手术:剥离增厚的心包膜。四、心肌炎病因和分类病毒性心肌炎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3、辅助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非特异性炎症指标检测、病毒血清学检测、心内膜心肌活检。4、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临床综合判断除外其他病因引起的心肌炎。5、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教学方法】典型病例示教,帮助学生理解心肌炎、心肌病发生、发展,病理与临床表现特征,以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特殊类型心肌疾病:酒精性心脏病、围产性心脏病、药物性心脏病、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化疗性心肌病。第七章

自学。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

第八章

自学。第九章

自学。第十章

自学。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十一章

自学。第十二章

自学。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心血管神经症

第十三章

自学。19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熟悉1、熟悉消化系统的解剖及疾病分类;2、熟悉消化系统疾病常见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二、了解消化内镜诊疗进展。【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1、消化系统解剖和疾病的分类及特点。(胃的解剖与生理、十二指肠的解剖)2、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3、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原则。4、消化系统疾病重要诊疗技术,如内镜诊治:主要介绍ERCP、EUS及ESD进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自学。第三章食管癌

自学。第四章胃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急性胃炎是否要讲请讨论)一、掌握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二、熟悉1、熟悉慢性胃炎的病理特征;2、熟悉H.pylori检查方法。【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介绍悉尼分类及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分类。二、流行病学:介绍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流行情况,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而异。三、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中着重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四、病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和异形增生(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五、临床表现:指出很多病例无特殊典型症状和体征,部分病例可无症状。六、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着重介绍胃镜及活组织检查,了解胃镜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简要介绍幽门螺杆菌检查的常用方法。七、诊断:确诊必须依靠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及H.pylori检查。八、治疗:1、消除病因:根除Hp指证。2、对症治疗202、癌前病变的处理:有肠上皮化生者密切随访;低级别瘤变者密切随访或内镜治疗;高级别瘤变者予预防性手术,目前多采用内镜下胃粘膜切除术(EMR或ESD)。4、患者教育【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急性胃炎,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第五章消化性溃疡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及并发症。治疗原则;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二、掌握非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目的、方法。三、熟悉本病的病理特点。三、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讲授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定义及本病的概况。二、流行病学:指出本病是常见病,介绍发病率、地理分布特征及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和发病季节特征。三、病因和发病机制1、介绍消化性溃疡发病理论演变过程:过去认为“无酸,无溃疡”现在增加“无HP,无溃疡”2、着重介绍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NSAID;一般介绍其他致病因素,如遗传素质、应激和心理因素、吸烟等。3、发病机制是胃、十二指肠粘膜的自身防御力与损伤粘膜的侵袭力之间平衡受到破坏所致。扼要介绍粘膜损伤的因素及粘膜防卫因子。4、着重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溃疡的发病机制。四、临床表现1、临床特点(1)慢性过程,反复发作。(2)周期性发作。(3)节律性上腹痛。2、症状(1)疼痛:部位、性质、规律、影响因素等。(2)其他胃肠道症状。(3)体征:发作时剑突下有一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缓解后无明显体征。(4)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复合溃疡、巨大溃疡、球后溃疡、幽门管溃疡、无症状性溃疡、难治性溃疡。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重点介绍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大便隐血。2、幽门螺杆菌检测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六、诊断及鉴别诊断1、强调病史分析的重要性,指出各种辅助检查在诊断上的意义,胃镜检查所见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依据。2、介绍本病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胃泌素瘤等的鉴别要点。21七、并发症:介绍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的主要表现。八、治疗:介绍治疗目的和原则。治疗主要包括:1、一般治疗:生活及饮食习惯、精神等。2、药物治疗:(1)抑制胃酸药物①质子泵抑制剂;②H2受体拮抗剂;(2)保护胃粘膜药物①胶体鉍;②硫抗酸剂。(3)根除幽门螺杆菌(重点介绍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3、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策略:介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案、疗程、NSAID溃疡的治疗,预防复发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目的、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典型病例示教。【自学内容】一、病理: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特点。二、实验室检查: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测定。第六章

自学。胃癌

第七章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自学。第八章炎症性肠病

自学。第九章结直肠癌

自学。第十章

自学。功能性胃肠病

第十一章慢性腹泻和便秘

自学。第十二章脂肪性肝病

自学。第十三章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学。第十四章药物性肝病

22自学。第十五章肝硬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启发性复习肝脏解剖)一、掌握本病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二、掌握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与预防。三、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分型、病理特征。【讲授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启发性复习肝脏解剖)一、概述:定义及本病的概况。二、病因:介绍本病的常见病因,指出我国是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三、病理1、病理特征。2、病理分型。四、病理生理1、重点介绍腹水形成机制。2、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及其后果。五、临床表现:重点讲解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1、代偿期:2、失代偿期: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和贫血及内分泌紊乱。2)、门脉高压症: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及腹水。3)、体征。六、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胆石症、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变、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症、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七、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介绍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和腹水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X线、钡餐、造影、内镜、放射性核素、肝穿刺活检、腹腔镜、CT及MRI门静脉压力测定等辅助检查。八、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有无肝硬化、寻找肝硬化的原因、肝功能评估)1、介绍诊断的主要依据: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血吸虫病、等有关病史;②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③肝功能检查提示肝功能失代偿;④B超或CT提示肝硬化或内镜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⑤肝活检见假小叶形成。2、介绍Child-Pugh分级。3、鉴别诊断:主要介绍本病与其他肝肿大,腹水以及本病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与其他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要点。九、治疗1、保护或改善肝功能①抗病毒治疗,包括抗HBV和HCV治疗;②慎用伤肝药物;③维护肠内营养;④保护肝细胞2、门静脉高压症状及其并发症治疗。①腹水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增加营养、加强支持治疗等);限制钠、水摄入;增加钠、水排出(利尿剂、导泄、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难治性腹水治疗:a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b腹水浓缩回输23c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d.治疗自发性腹膜炎。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和预防:a一级预防,主要针对已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尚未出血者,包括病因治疗、口服PPI或H2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内镜套扎治疗;b二级预防,已经发生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者,预防再出血,包括急诊行TIPS者定期多普勒超声复查,未行TIPS者可以行门体分流术、套扎治疗、硬化剂治疗、脾动脉栓塞治疗、口服PPI或H2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及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3、其他并发症治疗:简要介绍常见并发症(胆石症、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低钠血症、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的治疗要点。4、手术:门静脉高压的各种分流、断流、限流术渐成为有效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方法。肝移植是目前晚期肝硬化治疗的最佳选择。5、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典型病例示教。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常见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二、熟悉本病的并发症及肝癌标记物的检测;三、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定义及本病的概况。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肯定,可能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肝硬化、食物和饮水、毒物与寄生虫、遗传因素等有关。三、病理1、介绍肝癌分型:大体形态分型(着重强调小肝癌)及组织病理。2、介绍肝癌转移途径。四、临床表现: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肝硬化征象、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及转移灶症状、伴癌综合征。五、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等。六、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肿瘤标志物的检测。(1)着重介绍甲胎蛋白(AFP)的检测、阳性率、引起假阳性的疾病,常用检测方法,在肝癌普查、诊断、判断疗效、预防复发中的意义以及AFP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2)简单介绍GGT-Ⅱ、ALP-I、AFU等检测的意义。2、介绍超声显像、增强CT/MRI、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肝显影、、肝穿刺活检及剖腹探查在本病诊断中的意义。七、诊断:介绍国际广泛使用的肝癌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及AFP测定),必要时行肝穿刺检查。介绍亚临床肝癌诊断标准,争取早期诊断,并强调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八、鉴别诊断:简要介绍与继发性肝癌、肝硬化结节、活动性肝病、肝脓肿、肝包虫病、其它肝脏肿瘤或病变的鉴别要点。九、治疗:强调争取早期手术切除根治。局部治疗(PEI、RF、TAE)、肝移植、药物治疗、还可介绍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生物和免疫治疗等方法。24十、预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好,简要介绍预后估计的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十七章肝性脑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二、了解本病的病理。【讲授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定义及本病的概况。二、病因:一般介绍本病的诱因,着重介绍常见诱因。三、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明了。简要介绍其病理生理基础及有关学说:着重介绍氨中毒学说,GABA/BZ神经递质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锰离子等。四、临床表现1、本病按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可分为5期。2、介绍各期的特征表现,并指出各期的分界不是绝对的,前后期可能有症状重叠。3、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概念。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介绍肝功能、血氨、血浆氨基酸、脑电图、诱发电位、临界视觉闪烁频率、心理智能检测、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六、诊断和鉴别诊断1、扼要说明本病主要诊断依据:(1)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存在以及肝性脑病的诱因;(2)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3)肝功能生化指标明显异常以及血氨增高;(4)脑电图异常(5)心理智能测验、诱发电位以及临界视觉闪烁频率异常(6)颅CT或者MRI排除脑血管意外及颅内肿瘤等。2、简单介绍与精神错乱、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肺部感染和镇静剂过量等疾病的鉴别要点。七、治疗1、消除诱因。2、营养支持治疗。3、减少肠内氨源性毒物的生成和吸收;(1)饮食:终止蛋白质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供给足够热量等;(2)灌肠或导泻:用乳果糖、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或口服/鼻饲25%硫酸镁30~60ml导泻;(3)口服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亦可口服乳果糖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4)益生菌制剂。4、促进体内氨的代谢:降氨药物:L-鸟氨酸-L-门冬氨酸,鸟氨酸-α-酮戊二酸,谷氨酸钾、谷氨酸钠、精氨酸;5、调节神经递质:(1)支链氨基酸(2)GABA/BZ复合受体拮抗药6、基础疾病的治疗:改善肝功能;阻断肝外门体分流;人工肝;肝移植257、患者教育。八、预后1、诱因明确或门一体循环分流所致者预后较好。2、肝功能损害重者预后差,暴发性肝衰竭所致者预后最差。【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十八章胰腺炎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二、掌握本病的主要并发症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应症。三、了解本病的预后及预防。【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定义及本病的概况。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扼要介绍各种病因,并指出我国以胆道疾病为最常见的病因。尚有不少病例的病因不明。病因有胆道疾病、酒精、胰管阻塞、十二指肠降段疾病、手术与创伤、代谢障碍、药物、感染与全身性疾病、免疫因素等。2、发病机制介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和胰腺微循环障碍。三、病理:介绍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以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特点。四、临床表现1、症状:轻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和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不同表现2、并发症: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五、辅助检查1、介绍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的临床意义。2、反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检测指标。3、了解胰腺等脏器形态改变包括CT和B超。六、诊断和鉴别诊断1、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确定标准。2、确定MAP、MSAP和SAP的分级诊断。3、病因诊断。4、鉴别诊断要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急性心肌梗塞等。七、治疗1、病情监护。2、器官支持。3、减少胰腺分泌a.禁食及胃肠减压,b.生长抑素,c.抑制胃酸。。4、镇痛。5、急诊或择期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病因.6、急诊血液净化治疗。7、预防和抗感染。8、营养支持。9、胰腺局部并发症。2610.患者教育。八、预后:病程经过及预后取决于病变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病因不去除常可复发。简单介绍影响预后的因素。九、预防:防治胆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饮暴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典型病例示教。【自学内容】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第二节

自学。慢性胰腺炎

第十九章胰腺癌

自学。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

自学。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复习肾脏主要结构功能(注意互动)一、掌握1、掌握肾脏病常见症候;2、掌握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分型;3、掌握慢性肾脏病治疗原则;二、熟悉肾脏疾病常用诊断技术临床意义:尿液及免疫化学,肾脏功能,肾脏活检病理诊断;三、了解泌尿学科进展动态。【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肾脏病学的临床类型概况(小球、小管、间质性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特殊治疗学(血液净化)。二、常见症病学1、蛋白尿:分类;常见原因;2、肾性水肿3、肾性高血压的分类4、血尿:常见原因;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5、管型尿:分类三、专科诊断技术1、尿液检查沉渣(管型尿类型及意义)免疫化学。2、肾功能检查(小球、小管功能)复习诊断学。3、肾活检病理诊断,适应证。274、影像诊断(X、核医学、超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肾脏结构与功能。第二章肾小球病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原发性肾小球病的临床和病理分类。【讲授时数】0.5小时【讲授内容】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发病机制;二、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第三章

第一节

自学。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临床表现。二、诊断与鉴别诊断。三、治疗。第三节慢性肾小球肾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临床表现。二、诊断与鉴别诊断。三、治疗原则。【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四章肾病综合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主要特点和治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并发症的防治。【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病理类型。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主要特点。三、治疗28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五、并发症的防治。【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五章IgA肾病

自学。第六章继发性肾病

自学。第七章间质性肾炎

自学。第八章

自学。尿路感染

第九章肾小管疾病

自学。第十章肾血管疾病

自学。第十一章遗传性肾脏疾病

自学。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急性肾损伤的病因与分类,治疗。二、熟悉急性肾损伤发病机理。【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急性肾损伤的病因与分类二、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病理三、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四、急性肾损伤的实验室检查五、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十三章慢性肾衰竭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常见病因,分期。二、掌握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恶化诱因,临床表现,治疗。29三、了解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理。【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定义和分期、患病率与病因、慢性肾衰进展的危险因素、慢性肾衰的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多系统代谢紊乱)、诊断、鉴别诊断。三、预防与治疗:早期防治对策和措施、营养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十四章肾脏替代治疗

融入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中讲授。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诊断方法、治疗。二、熟悉血液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三、了解血液病学进展。【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血液系统的结构。(启发式教学)二、分类:分七大类。三、诊断:病史询问要点,突出体检重点,实验室检查(形态学、出凝血检查、溶血性贫血检查、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四、治疗:去除病因、保持正常血液成分及功能、去除异常血液成分和抑制异常功能、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血液病学的进展。1、诊断: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综合诊断法。2、治疗:靶向治疗、生长因子的治疗。第二章贫血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贫血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二、熟悉各种不同贫血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理。【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贫血的定义。30二、分类: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贫血的病因分类。三、临床表现:各系统表现(神经、皮肤黏膜、呼吸、循环统、消化、泌尿、内分泌、生殖、免疫、血液)重点介绍贫血症状严重程度的因素:贫血发生的速度、血红蛋白的浓度、以及有无伴发血容量改变等。四、诊断:病史询问要点,突出体检重点,实验室检查重点:血象+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幼红细胞内外铁染色、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查。五、治疗:根治原发病,对症治疗。【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一、病因和发病机理。第三章缺铁性贫血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二、熟悉铁代谢以及缺铁的原因。【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发病情况。二、铁代谢:扼要阐述人体内铁的分布、需要量、来源、吸收、转输、利用、贮存、排泄及体内循环。三、病因及发病机理1.病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2.发病机理: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四、临床表现1、缺铁原发病表现2、简介贫血一般症状。3、重点介绍组织缺铁表现五、实验室检查1、血象及骨髓象的改变。2、铁代谢的改变和贮存铁检查。3、红细胞内卟啉代谢4、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测定六、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ID2、IDE3、IDA4、病因诊断二)鉴别诊断:与小细胞性贫血鉴别七、治疗1、去除病因。2、铁剂治疗:介绍不同铁的化学制剂优点及铁剂服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31【自学内容】一、几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点比较。二、缺铁的预防。第四章巨幼细胞贫血

自学。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二、熟悉疗效标准;三、了解可引起再障的药物。【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再障的定义、分型2、再障的流行病学二、病因1、病毒感染2、化学因素3、长期接触X射线、镭及放射性核素三、发病机制1、造血干祖细胞缺陷2、造血微环境受损3、免疫异常。四、临床表现重型再障临床特点和非重型再障临床特点:贫血、感染、出血五、实验室检查1、血象2、骨髓象与骨髓活检3、发病机制检查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介绍再障的诊断标准和分型诊断标准2、鉴别诊断,重点介绍与PNH、MDS、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AL、恶性组织细胞病鉴别。七、治疗1、支持治疗2、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八、疗效标准【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引起再障的药物、预后及预防。第六章溶血性贫血

自学。32第七章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自学。第八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自学。第九章白血病

第一节

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分类二、熟悉本病的流行病学三、了解病因和发病机理【讲授时数】0.5小时【讲授内容】一、概述白血病定义及分类(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二、发病情况简述常见类型发病率。三、病因和发病机制:扼要介绍病毒、电离辐射、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细胞遗传学与发病的近代概念。【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白血病发生的“二次打击”学说。第二节急性白血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二、熟悉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特征、免疫学检查;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在分型中的意义;三、了解本病的预后和分层治疗。【讲授时数】1小时【讲授内容】一、分类1、AML的FAB分型;ALL的FAB分型2、MICM分型(简单介绍MICM的名词来源,以及在分类上的意义)。3、了解WHO分型。二、临床表现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贫血、发热、出血。2、白血病细胞增殖侵润的表现三、实验室检查1、血象、骨髓象特点。2、细胞化学:常见白血病细胞化学类型鉴别。3、免疫学:各型白血病细胞免疫学鉴别。334、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5、血液生化改变。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特点进行诊断。2、鉴别诊断:与MDS、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巨幼细胞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五、治疗1、一般治疗: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防治感染、成分输血支持、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维持营养。2、抗白血病治疗:治疗原则(介绍诱导缓解、巩固及维持缓解),急淋及急非淋常用标准方案。老年AL的治疗。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4、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近况。【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一、抗白血病化疗药物用法和毒性。二、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及分层治疗。第三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粒的临床表现、分期、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二、熟悉慢粒的实验室检查;三、了解慢粒的鉴别诊断。【讲授时数】0.5小时【讲授内容】一、概述慢粒的定义。二、临床表现: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少数病例偶然因验血而发现。三、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特点。2、血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改变。3、骨髓象:五花八门,嗜酸及嗜碱粒细胞增多。4、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Ph染色体,以及bcr/abl融合基因检测。5、血液生化四、诊断、鉴别诊断1、血象,骨髓象,NAP,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出现,诊断不难。2、鉴别诊断:与脾肿大的疾病、类白血病反应以及骨髓纤维化鉴别。五、治疗1、细胞淤滞症的紧急处理2、分子靶向治疗3、α-干扰素治疗4、其它药物治疗(.介绍羟基脲、其它药物用法)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与预后有关的因素。第四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自学。34第十章淋巴瘤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分期、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二、熟悉淋巴瘤的预后评价;三、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讲授时数】1小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定义2、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特征改变。3、病因和发病机制。二、霍奇金淋巴瘤(HL)1、定义、病理及分型。2、临床表现及分期3、实验室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治疗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定义。2、淋巴瘤的WHO分型,见表6-10-2。3、临床表现及分期:1)淋巴结肿大2)淋巴结以外各器官、组织受侵犯时的临床表现3)全身症状4)其他表现临床分期:1970年AnnArbor会议推荐的临床分期Ⅰ、Ⅱ、Ⅲ、Ⅳ,A组,B组4、实验室检查1)血象2)骨髓象3)化验检查4)影像学检查5)病理学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淋巴结活检:切片及印片检查。血细胞数量异常、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有骨骼病变时,骨髓活检和涂片寻找R-S细胞或NHL细胞。2)分期诊断3)鉴别诊断:与其他淋巴结肿大疾病相区别;与以发热为主的其他疾病鉴别;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与有R-S细胞的其它疾病鉴别。6、治疗1)以化疗为主的化、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重点介绍NHL治疗。2)生物治疗353)HSCT4)手术治疗【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病毒、免疫机制和发病的关系。二、淋巴瘤的预后评价;第十一章浆细胞病

自学。第十二章骨髓增生性疾病

自学。第十三章脾功能亢进

自学。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正常止血、凝血、抗凝和纤维蛋白原溶解机制;发病机制分类;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二、熟悉出血性疾病防治原则。三、了解正常的止血和凝血的具体过程。【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出血性疾病定义2、止血机制三要素:1)血管;2)血小板;3)凝血机制(凝血因子、凝血过程)3、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抗凝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与激活)二、分类1、血管壁异常。2、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异常。3、凝血异常。4、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5、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三、诊断1、病史和体征:可根据6-14-2的表格详细讲解。2、实验室检查:1)筛选试验:强调八大筛选试验对血管、血小板以及凝血机制障碍归类的作用。2)确诊试验:血管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APTT长、PT、TT正常:Ⅷ、Ⅸ、Ⅺ缺陷→APTT纠正试验;APTT长(正常)PT长、TT正常:Ⅱ、Ⅴ、Ⅶ、Ⅹ缺陷→PT纠正试验;APTT长,PT长,TT长:Ⅰ缺陷→测纤维蛋白原。3、诊断步骤。三、出血性疾病防治:病因防治,止血治疗,其它治疗。36【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图6-14-1止血过程示意图。图6-14-2血液凝固过程模式图。图6-14-3纤溶过程示意图。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

自学。第十六章凝血障碍性疾病

自学。第十七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自学。第十八章血栓性疾病

自学。第十九章输血和输血反应

自学。第二十章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学。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内分泌系统、器官和组织结构及内分泌器官的生理功能二、熟悉内分泌系统疾病常见临床表现、功能状态、病因诊断、功能诊断、定位诊断、治疗。三、了解内分泌学的发展概况、激素分类、降解与转化、作用机制【讲授时数】1时【讲授内容】一、概述:概念、内分泌系统、器官、组织,内分泌器官的生理功能。二、激素的分类与生化1、激素分类2、激素降解与转化3、激素的作用机制37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1、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2、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3、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四、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类:简要介绍除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以外,大纲要求的疾病。五、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1、功能诊断2、定位诊断3、病因诊断六、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1、强调预防为主的重要性。2、治疗原则【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幻灯片展示示意图二、典型病例举例【自学内容】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节

自学。营养、代谢性疾病

第二章垂体瘤

自学。第三章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自学。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自学。第五章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

自学。第六章尿崩症

自学。第七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自学。第八章甲状腺肿

自学。单纯性甲状腺肿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381、甲亢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甲亢危象的诊断。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3、放射碘(I131)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良反应4、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二、熟悉1、Graves病的特殊临床表现2、本病的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三、了解1、Graves病的病因分类2、Graves病发病原理【讲授时数】2时【讲授内容】一、概述(甲状腺解剖、甲状腺生理)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自身免疫,TRAb的致病作用2、遗传因素3、环境因素三、临床表现1、甲状腺毒症表现2、甲状腺肿3、眼征四、特殊临床表现和类型1、甲状腺危象2、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3、淡漠型甲亢4、T3型甲状腺毒症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Graves眼病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TSH、TT4、FT3、FT4、TT3的临床意义2、131I摄取率的临床意义3、TRAb、TSAb的临床意义4、CT和MRI5、甲状腺核素扫描的意义六、诊断1、甲亢的诊断2、GD的诊断七、鉴别诊断1、甲状腺毒症病因的鉴别2、甲亢的病因的鉴别八、治疗1、抗甲状腺药物1)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的特点392)作用机制3)适应症4)剂量与疗程5)药物副作用2、放射碘(131I)治疗1)适应证和禁忌证2)剂量计算3)治疗效果4)并发症3、手术治疗1)适应证2)禁忌证3)手术方式4、其他治疗:碘剂、β受体拮抗药5、甲状腺危象的治疗6、GO治疗7、妊娠期甲亢的治疗【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幻灯片1、示意图2、典型病例3、典型体征的照片二、课后讨论三、临床见习【自学内容】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生理作用。二、少见的甲亢类型。第十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自学。第十一章甲状腺炎

自学。第十二章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

自学。第十三章库欣综合征

自学。第十四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征

自学。第十五章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40自学。第十六章嗜铬细胞瘤

自学。第十七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自学。第十八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自学。第十九章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自学。第二十章伴瘤内分泌综合征

自学。第二十一章糖尿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分型、急、慢性并发症、综合防治原则、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类药物、糖尿病筛查及预防二、熟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三、了解本病的基本概念和当前对糖尿病分类和意见。【讲授时数】3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胰岛的解剖、生理2、糖尿病的定义3、糖尿病分型(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二、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1、1型糖尿病(遗传、环境、自身免疫、自然史)2、2型糖尿病(遗传、环境,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缺陷,自然史)四、临床表现1、基本临床表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主要是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2、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简要阐述各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强调无症状糖尿病更为常见,重点阐述1型和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的特点和差别,指出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不同,有些病人起病后症状明显并于短期内发展至酮症酸中毒,有些病人则可能长期无症状,有些病人因出现血管及/或神经病变的症状而首次发现糖尿病。五、并发症411、急性并发症1)急性严重代谢紊乱2)感染性疾病3)慢性并发症:微血管病变(主要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肢端坏疽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有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受累为多见)、糖尿病足、其它。六、实验室检查1、糖代谢严重程度或控制程度的检查:简介尿糖、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正常标准,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讨论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Alc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上和重要意义。2、胰岛β功能检查: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其它方法。3、并发症检查4、有关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检查:GADA、ICA、IAA及IA-2A的联合检测等七、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线索2、诊断标准:国际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提出的诊断和分类标准3、鉴别诊断:鉴别其他原因引起的尿糖阳性;继发性糖尿病及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4、分型5、并发症和伴发病的诊断八、治疗1、糖尿病治疗的原则、目标,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2、糖尿病健康教育3、医学营养治疗4、运动治疗5、病情监测6、高血糖药物治疗1)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适应征、剂量和副作用2)胰岛素:适应征、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的基本方法3)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IV抑制剂:适应证、禁忌证、用法和不良反应7、T2DM高血糖的管理策略和治疗流程8、手术治疗糖尿病9、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10、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原则11、糖尿病合并妊娠及GDM的管理12、围手术期管理【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幻灯片1、示意图2、典型病例3、典型体征的照片二、课后讨论三、临床见习【自学内容】有关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病理部分,高渗性非酮症糠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2第二十二章低血糖症

自学。第二十三章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自学。第二十四章肥胖症

自学。第二十五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

自学。第二十六章高尿酸血症

自学。第八篇风湿性疾病

总论

第一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风湿性疾病概念、分类、病理、辅助检查、治疗二、熟悉:1、本病的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三、了解几种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及药物治疗。【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概念二、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三、病理四、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五、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特异性检查(自身抗体:ANA、RF、ANCA、APL、AKA;HLA检测;关节液检查、病理)、影像学检查。六、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生物制剂;辅助治疗。【教学方法】课堂讲课:多媒体【自学内容】一、不同弥漫性CTD的自身抗体。43二、风湿病的现在和未来。第三章类风湿关节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二、熟悉治疗原则及新进展。三、了解病理特点。【讲授时数】1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定义和患病率二、病因及发病机理1、病因不明,与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免疫紊乱有关;2、发病机理:同时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病理1、基本病理改变:滑膜炎;特征性病理:血管翳形成;2、血管炎。四、临床表现1、关节2、关节外表现五、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1、血常规2、炎性标志物3、免疫复合物和补体4、早期RA、影像学(MR)、超声重点介绍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谱)、滑液改变及关节X线改变。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1987年ACR分类标准;2、2010年ACR与EULAR新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3、鉴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SLE、银屑病关节炎、其它病因的关节炎。七、治疗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生物制剂靶向治疗;植物药制剂。3、外科手术治疗八、预后【教学方法】一、课堂讲课:多媒体二、临床见习:典型患者示教【自学内容】发病机制及病理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44二、熟悉1、SLE的诊断依据;2、防治原则;3、SLE与妊娠。【讲授时数】1.5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1、本病临床特点2、流行病学二、病因1、遗传;2、雌激素;3、环境:感染、光、食物、药物等。三、发病机制及免疫异常1、致病性自身抗体;2、致病性免疫复合物;3、T/NK细胞功能失调。四、病理1、炎症反应;2、血管异常;五、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2、皮肤与粘膜表现3、浆膜炎4、肌肉关节表现5、肾脏表现6、心血管表现7、肺部表现8、神经系统表现9、消化系统表现10、血液系统表现11、APS表现12、干燥综合征表现13、眼部表现六、实验室检查、1、一般检查2、自身抗体检测:ANA、dsDNA、抗ENA抗体谱、抗心磷脂抗体等3、补体4、病情活动度指标5、肾活检病理6、X线及影像学检查七、诊断及鉴别诊断1、介绍1997年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2、了解2009年ACR对SLE的分类修订标准45八、病情判断:1、疾病活动性、急性发作2、严重性:狼疮危象3、并发症九、治疗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3、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其它药物;合并APS的治疗)。十、SLE与妊娠十一、预后【教学方法】一、课堂讲课:多媒体;二、临床见习:典型患者示教,典型病例诊治分析,典型皮损:蝶形红斑和血管炎【自学内容】一、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系统红斑狼疮分类标准;二、肾活检病理;三、常见免疫抑制剂用法及副作用。第五章

自学。脊柱关节炎

第九篇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中毒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二、熟悉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三、了解一些常见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概述:中毒的定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理化因素所致疾病防治研究进展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诊断原则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防治原则【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第二章中毒

第一节

46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中毒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讲授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一、病因及中毒机制二、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皮肤黏膜、眼、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吸烟、发热)2、慢性中毒(神经、消化、泌尿、血液、骨骼系统表现)三、诊断:1、病史:毒物接触史、既往史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并需要排除非职业性中毒疾病的可能性。举例说明职业接触史的调查方法,以及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的实例。三、治疗1、治疗原则2、急性中毒治疗:终止继续暴露毒物;紧急复苏及对症支持治疗;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解毒药;预防并发症3、慢性中毒的治疗:解毒疗法;对症疗法。四、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环境中有害的化学因素。环境中有害的物理因素。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慢性中毒的症状。中毒的预防。第二节农业杀虫药中毒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和分级、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二、熟悉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合剂的疗效、副作用和使用方法;三、了解预防措施。【讲授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一、概述:简要说明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丰收上的意义及其理化特点。毒力和类别。二、OPI分类三、病因1、生产中毒。2、使用中毒。3、生活中毒。三、毒物代谢四、中毒机制:重点介绍有机磷农药的中毒原理,包括介绍以乙酰胆碱为传导介质的神经途径。五、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472、迟发型多发神经病3、中间型综合征六、实验室检查1、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2、尿中有机磷杀虫药分解产物测定。七、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暴露史、相关中毒症状及体征、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不同程度降低、血、胃容物OPI及其代谢物检测(乐果和马拉硫磷中毒患者,应注意临床“反跳”现象)2、鉴别诊断:急性胃肠炎、中暑、脑炎、拟除虫菊酯类中毒、甲脒类中毒等鉴别急性中毒诊断分级:轻、中、重度八、治疗:1、迅速清除毒物2、紧急复苏3、解毒药4、对症治疗5、中间综合征治疗【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表10-2-6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解毒量表。镇静催眠药治疗CO中毒第三章中暑

自学。第四章冻僵

自学。第五章高原病

自学。第六章淹溺

自学。第七章电击

自学。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