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来了,一声①闷(mèn)雷惊醒了大地。草绿了,花红了……回首②瞥(piě)见,..树梢上的玉兰花已悄然绽放。远处那群山被③缥缈的云雾环绕着,如同仙子一般④轻歌曼舞,......阳光也穿过了云层,群山上的云雾渐渐散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零星的山花、稀疏的树木、寥寥的炊烟……如此静谧的景象,经过画师妙手回春的点染,....显得更加意境深远。
B.在以“中学生手机的使用”为主题的辩论赛上,正方选手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现....埸观众们阵阵掌声。
C.遵义新蒲新区的天鹅湖,青山环绕,阳光和煦,鸟儿啼叫,俯瞰湖面,浮光掠影,鱼群....嬉戏,让游人流连忘返。
D.如果你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目空一切,那么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3.(3分)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启发和教育下,懂得了许多革命斗争的道理,从一个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故乡》一文选自本集。
C.《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所作,他与俄国契诃夫、美国欧•亨利三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D.《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4.(3分)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① ;② ;③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
①它曾引领中国人民白手起家改造山河,建设出一个崭新的中国 ②它也曾掀开改革开放大幕,谱写出一曲国富民强的奋斗赞歌 ③它曾支撑共产党人浴血奋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兰海高速公路上,他以10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下一个服务区,车子在高速路上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B.“新冠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2022年北
1
京冬季奥运会的理想。
C.张老师在《中小学班主任》杂志“主题班会”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学生主体性的文章,否定的人很多。
D.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6.(3分)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你若想得到同学们的抬爱,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不要只在口头上说对我们如何如何好。 B.看完电影《你好,李焕英》,他提笔写了篇影评发给编剧,并附短信说:“拙作一篇,敬请斧正。”
C.在社区领导的号召下,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抗疫工作,我也鼎力相助地投入到抗疫前线,帮助社区孤寡老人渡过难关。
D.与老同学阔别好几年,但我的心里一直垂念着对方,仍记着我们十年后的约定。 7.(8分)按要求默写句子。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共沾巾。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④《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 。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崇高理想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⑥来到梅园,看到被昨夜狂风暴雨吹落在地上的梅花,闻着满地落花散发的香味,不禁想起《卜算子•咏梅》中“ , ”的诗句。
二、现代文阅读。
8.(16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糯米饺 卓国志
①我的老家霞浦,是福建东北部的一个沿海小城。东南沿海的冬夜,有着和北方不一样的味道。
②夜里八九点,在霞浦的城里乡下,家里会生火起灶做起糯米饺。不同于北方的白面饺子,糯米饺是用糯米做的,形状接近于饺子,而个头儿大几倍。
③以前在冬至这天,家家要吃糯米饺。那时正餐还不能保证有米饭,锅里常常是地瓜米掺大米。白气蒸腾掀起锅,翘头翘尾的地瓜丝下,掩着星星点点的白米饭。母亲把稀罕的一点白米饭,给了父亲和孩子们吃,自己全吃地瓜米。地瓜米不耐饿,母亲说,家里的全劳力吃点米饭才有力气干活儿,孩子们长身体,也得吃点。
④正餐都窘迫,零食就更没有了。母亲往往借着冬至节气,一口气做上可吃三四天的糯米饺,让全家人尤其是孩童们解解馋。夜里煮着吃,次日早晨蒸着吃。冬天天冷,母亲把做好的糯米饺用簸箕装着,桌柜里、房梁下、厨壁上一挂,一时半会儿坏不了。
2
⑤做糯米饺时,母亲和一家人都很认真细致,父亲干活儿会早些回,小孩出去玩也会早早归拢到灶台前。
⑥包糯米饺,皮是用不着酵母发的,就用糯米粉和着清水揉、搓、捏。母亲拎起最大那.口锅的木头锅盖,平的一面朝上,往两条长凳上“啪”的一扣,舀上几盆粉,一点一点地往里加温水,边加水边揉搓。手臂左右抱推,前后揉压,“咔嗒、咔嗒”,那锅盖、凳子好像都......在糯米粉团柔软的力量驱使下,合奏着夜里的温馨曲。
⑦摇摆揉搓许多遍后,粉就抱成了团,软硬适中有弹性,然后再掰开揉搓成圆柱形的条,一段一段拧下来用手捏成皮。捏皮时全家老小都爱干,各人手艺有生熟,有的捏太厚了,咬一口皮的里子还是生的,皮太薄的在锅里翻滚几个跟头,馅就散到汤里了。起锅时,端着碗筷围在热气升腾的灶沿,一边眼巴巴盯着锅里,一边取笑打趣:谁包的谁吃。但总是母亲把这些露了馅的“残次品”暗自盛在了自己的碗里。
⑧做这糯米皮也是需要些功夫的。我也试过两回,水多了加粉,粉多了添水,反反复复双手沾满黏糊糊的湿粉就是不成团,越揉越着急,越急越不成。母亲在一旁说:“心不要急,做这糯米皮呀,水加多了太软捏不出皮,水少了粉团抱不紧实,散了形,新手非得失败几回才能找到点门道,还是我来吧。”母亲揉粉团又快又有力,加水和揉搓速度恰到好处。看着母亲劳作,我心想:老话说得好,真的是流多少汗吃多少饭啊,世界上没有轻轻松松就能拥有的收获。
⑨现在生活越来越殷实,街上的小吃、零食十分丰富,但在我心里,最惦念的还是那糯米饺。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有改动)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借物抒情手法,以“糯米饺”为线索,贯穿全文,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第③段运用插叙,交代儿时家境的困难,突出母亲善良勤劳的品质,表现母亲对家人的关心。
C.第⑥段加点词语,运用动作描写,描写母亲做糯米饺的场景,体现出母亲做事麻利、勤劳能干。
D.文章结尾段“最惦念的还是那糯米饺”一句,照应标题,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2)请概括本文讲述母亲的事件。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4)文学刊物《文苑》设有“人间真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几个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谈谈你的理由。
3
9.(12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源远流长的鼎文化
①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②铜鼎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鼎演化而来,最初用来烹煮食物。最早的铜鼎见于夏代晚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商、周发展至极盛,两汉至魏晋时期逐渐衰落。
③早期的铜鼎,因铸造技术的局限,形制比较单一,以锥足圆鼎为主,器壁较薄,纹样简单,充满了原始性。
④商中期以后,随着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日益重要的祭祀的需要,鼎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方鼎和分档鼎,且形体也不断变大,鼎足由原来单一的锥足发展为柱足和造型各异的扁足;同时纹饰也逐渐精美繁缛起来,甚至整器都有装饰的纹饰,而且主次分明。
⑤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中期偏晩的时候,以族徽与日名为主题所构成的铭文开始出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鼎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通体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的铭文而出名。青铜鼎由此进入了它的繁荣期。
⑥西周是青铜鼎发展的全盛时期,时代的更替变革必然会给青铜器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⑦这一时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纹饰和鼎足上,纹饰由繁缛逐渐简约,青铜器满花的装饰风格已经不是主流。另外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是鼎足。西周早期的柱足从中期开始向蹄足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突变是这一时期的青铜鼎已经成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礼制用器,由此也赋予了青铜鼎政治与精神的含义。列鼎制度就是在这时兴起的,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长篇铭文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铭文内容涉及册命、战争、诉讼和婚嫁等许多方面。在类型上,西周青铜鼎较前也有所发展,既有庙堂重器,也有人间烟火气息浓都的实用型的温鼎等。
⑧东周以来,周王室日趋衰微,争霸与兼并不断,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却迎来了铜鼎的第二个高峰。
⑨各地诸侯为了彰显实力和等级,僭越造鼎的现象不断,于是各地都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铜鼎。如繁复精美的楚式铜鼎,就是以如浪花飞溅般的变形蟠螭纹为主要装饰纹饰,显现出楚人的浪漫主义精神。而承袭了周人文化的秦式铜鼎却日趋质朴,纹饰也较楚式铜鼎简单。这种充满了僭越的用鼎与周代礼制相矛盾,于是,作为礼器的铜鼎就渐渐消失了。虽然它已经失去了“名尊卑,分上下”的社会功能,作为曾经的庙堂祭器,人们还是给予鼎很高的礼遇,并赋予其文化象征意义。
⑩汉代是青铜鼎走向衰落的时期,铜鼎形体较小,以实用为主,器壁较薄,多为鼓腹、素面,铭文一般刻于鼎外。
4
②
①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有改动)
【备注】①繁缛(rù):多而琐碎的意思。②僭(jiàn)越:超越礼制、职位等行事。 (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为序,说明了鼎从一件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的兴起到衰落的历史。 B.第④段中加点的“也”字,说明了商中期以后鼎的形制、形体、纹饰都发生了变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C.文中介绍的后母戊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单体青铜礼器,它的出现标志着青铜鼎进入了繁荣期。
D.东周时期,僭越的造鼎与周代礼制相矛盾,作为礼器的铜鼎就渐渐消失了。 (2)请简析文中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文章的标题是“源远流长的鼎文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鼎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10.(8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传统文化
【材料一】
6月27日,贾玲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中,恶搞“木兰从军”,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胸无大志、贪吃怕死的形象。 节目播出后,立刻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的不满。7月10日,新华社援引河南省商丘市文史专家郭义方的话称:“这出闹剧,其技艺低劣,内容庸俗,不仅歪曲了木兰的形象,也玷污了民族文化。”但也有不少网友发起“贾玲保卫战”,认为文化艺术不能只发出一个声音,百花齐放就得“不合时宜”,就要“有违公众审美习惯”。喜剧等文化艺术之所以被当成情感的重要载体,就在于它们将现实生活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材料二】
86版的《西游记》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多年来,《西游记》遭遇了不少改编和所谓的创新。
六小龄童表示“我刚从英国回来,在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不可能被戏说和恶搞的,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着无比的尊重。”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应该是国人的义务,我们没有恶搞和戏说的权利。
(选自《山东新闻》,有改动)
【材料三】
文言诗词在教材中的数量及占比
学龄阶段
2002年前后
2019年
5
小学阶段 初高中阶段
60篇首 占比1/3
129篇首 占比2/3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有改动)
【材料四】
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一定要服务于当代,着眼于未来;传统文化的教学,一定要秉承分析的态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让他们在大量接触古代文化作品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中有精华亦有糟粕,如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大同等观念,都是精华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传统价值观中也是比较突出的,体现了当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贾玲恶搞“木兰从军”的节目是喜剧文化艺术。喜剧文化艺术可以将现实生活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
B.在国外人们都认为传统文化是不可能被戏说和恶搞的,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无比尊重,国人没有恶搞和戏说的权利。
C.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教育界重视,文言诗词的课文数量在教材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D.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中有精华亦有糟粕,所以传统文化的教学,一定要秉承分析的态度。
(2)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三、古代诗文阅读
11.(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
6
①
②
③
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节选自《韩非子•和氏》)
【注释】①璞:玉含在石中未经剖开理治的称为“璞”。②诳:欺骗。③刖(yuè):砍去脚。古代的一种酷刑。④薨:古时诸侯死叫薨。⑤奚:何,为什么。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是马也: ②才美不外见: ..③及厉王薨: ④使人问其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此吾所以悲也。
(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B.乙文叙述和氏两次献璞的悲惨经历,表现了和氏不但具有识宝的慧眼,而且具有非凡的毅力和决心。
C.乙文通过和氏璞最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成为宝石的结局,说明了真理只要敢于坚持,总会得到承认的道理。
D.甲乙两文都是寓言,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结构精巧,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12.(7分)阅读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此词中哪个字统领全词?请结合诗词内容谈谈理由。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⑤
④
A.本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方面来看,都是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全词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上片描写出猎场面,下片写请战抒情,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全词通篇押韵,如“狂”“黄”“苍”“张”“妨”等为韵脚,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比喻,将拉开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四、综合性学习
13.(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对于人们来说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希望中学九(3)班准备开展主题为“低碳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字数不超过20字)。 【中国客车网】
近日,2019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在南水北调源头公园开幕,将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来到扬州。扬州公交以亚星新能源客车为主力,用绿色便捷的交通方式服务于扬城各个街道。全线采用的新能源客车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与服务,也为这座城市的绿色环境做出了贡献。同时,每一辆亚星公交都具有车联网功能,在“扬州掌上公交”的手机APP上能随时随地查看到每一路公交车的线路、站台以及每一辆公交车所在的具体位置,车次繁多的公交车让游客更快捷地乘坐。
14.(4分)你能从以下图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8
15.(3分)作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提出三条低碳生活的有效建议。
五、写作
16.(10分)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同学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有玉兰树下朗朗读书的,有课桌前奋笔疾书的……请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他坐在桌前写作业
要求:①运用环境和人物描写方法;②字数不少于150字。 17.(50分)根据下列材料和要求写一篇作文。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里,身患绝症的抗疫英雄张定宇,一心为民的抗洪英雄陈陆,心系祖国航天的航天人谢军……这些英雄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正是他们敢于担当,以凡人之力,书写人生篇章!
请以“担当”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自拟题目,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9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解答】①③④正确,②“瞥见”的“瞥”应读作“piē”。 故选:B。 2.【解答】
A.有误,妙手回春:意思是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对象错误。
B.有误,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褒贬不当。
C.有误,浮光掠影:意思是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不符语境。 D.正确。 故选:D。 3.【解答】 A.正确。
B.有误,《故乡》出自《呐喊》。 C.有误,莫泊桑是法国人。 D.有误,左丘明生活在春秋时代。 故选:A。
4.【解答】阅读语句可知,本语段论述的话题是“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间三句按时间顺序写出“梦想”对中国人民的重大意义。所以排序为:③①②。 故选:C。 5.【解答】
A.有误,“100公里/小时”和“时速”语意重复,将“时速”改为“速度”; B.有误,搭配不当,将“完成”改为“实现”;
C.有误,有歧义,将“否定的人很多”改为“他否定的人很多”; D.正确。 故选:D。
6.【解答】A.不得体,“不要只在口头上说对我们如何如何好”语气生硬。 B.得体。
C.不得体,“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D.不得体,“垂念”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故选:B。
7.【解答】①无为在歧路
10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重点字:瀚) ③一蓑烟雨任平生(重点字:蓑)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重点字:庇)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重点字:碾)
二、现代文阅读。 8.【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D.有误,结尾段落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并没有设置。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题干可知,概括要围绕母亲的事件。第③段可概括为:母亲将白米饭都留给丈夫孩子,自己只吃地瓜米;④﹣⑦段可概括为:母亲带领家人一起做糯米饺,母亲吃家人们做的露了馅的糯米饺;第⑧段可概括为:母亲教“我”做糯米饺。 (3)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这句话是“我”看着母亲娴熟的揉粉团的动作而产生的想法,告诉我们要想将一件事情做好,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要想收获,必须付出。这里蕴含着对母亲的怜爱,以及对母亲勤劳能干的赞美。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概括。文章运用借物抒情手法,以“糯米饺”为线索,回忆了以前母亲在冬至这一天,带领全家人一起做糯米饺,吃糯米饺的事,赞美了母亲勤劳善良,关爱家人的品质,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我会向“人间真情”栏目推荐。 答案: (1)D
(2)母亲将白米饭都留给丈夫孩子,自己只吃地瓜米;母亲带领家人一起做糯米饺,母亲吃家人们做的露了馅的糯米饺;母亲教“我”做糯米饺。
(3)告诉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世上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没有谁随随便便能够成功。同时也蕴含着对母亲勤劳能干品质的赞美。
(4)“人间真情”。因为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先交代“我”的老家的地点,然后引出吃糯米饺的习俗,接着回忆了以前母亲在冬至这一天,带领全家人一起做糯米饺,吃糯米饺的事。文章以糯米饺为线索,赞美了母亲勤劳善良,关爱家人的美好品质,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9.【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章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D.有误,由“这种充满了僭越的用鼎与周代礼制相矛盾,于是,作为礼器的铜鼎就渐渐消失了”可知,“东周时期,僭越的造鼎与周代礼制相矛盾,作为礼器的铜鼎就渐渐消失了”表述不准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第⑨段画线句中“纹饰也较楚式铜鼎简单”,把“秦式铜鼎”
11
和“楚式铜鼎”进行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各地都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铜鼎。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结合“最初用来烹煮食物”“随着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日益重要的祭祀的需要,鼎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也赋予了青铜鼎政治与精神的含义”等内容可概括作答。 答案: (1)D
(2)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各地都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铜鼎。 (3)鼎文化表现在:用途、制作技术、政治与精神的含义等几个方面。 10.【解答】
(1)ACD.正确。B.有误,由“我刚从英国回来,在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不可能被戏说和恶搞的,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着无比的尊重”可知,“在国外人们都认为传统文化是不可能被戏说和恶搞的”表述太绝对化。 故选:B。
(2)结合“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应该是国人的义务,我们没有恶搞和戏说的权利”“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一定要服务于当代,着眼于未来;传统文化的教学,一定要秉承分析的态度”等内容来谈即可。 答案: (1)B
(2)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文化要服务于当代,着眼于未来;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古代诗文阅读 11.【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这样的马。是:这。
②句意: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③句意:等到厉王驾崩了。及:等到。 ④句意:派人问他原因。故:原因。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食,同“饲”,喂养。之,代词,它,指千里马。之,音节助词。句意: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②重点词:此,这。所以,……的原因。句意:这是我悲伤的原因。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12
ABC.正确;D.有误,《马说》不是寓言,是一篇杂文。 故选:D。 答案:
(1)①这;②同“现”,显现;③等到;④原因。
(2)①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②这是我悲伤的原因。 (3)D 12.【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是: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从中可以看出“狂”字统领全词,奠定了本词豪迈的感情基调。上阕描绘的心态和举止体现了词人之“狂”,如出猎时的英勇气派,出猎队伍的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之多,以孙郎自喻的豪迈等。下阕主要表现在对词人胸怀、气概的刻画,如“遣冯唐”“射天狼”皆由“狂”生发而来。
(2)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ACD.正确。B.有误,这首词上阕写出猎的盛大场面,描写了出猎的装扮、出猎的随从和百姓,是实写,下阕更由实而虚,通过用典抒发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故B说“由虚而实”错误。 故选:B。 译文: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四、综合性学习 13.【解答】答案:
亚星公交车为扬州旅游提供绿色出行方式。
14.【解答】观察图表发现数据占比最大的为“上下班时作为公共交通补充”,可以得到第一个结论:上下班时作为公共交通补充用车出行的高频需求。占比第二大的是“市内短途出行”,占比第三大的是“高校内出行”,占比第四的是“远途出行作为公共交通补充”,由此可以得到第二个结论:单车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答案:
示例:上下班时作为公共交通补充用车出行的高频需求;单车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15.【解答】答案:
示例:①随手关闭电源,尽量节约每一度电;②尽量少使用一次性东西;③出行尽量乘坐公
13
交车,骑单车或者步行。 五、写作
16.【解答】答案:
示例:窗外的阳光洒在了地上,清风徐徐,带来一丝清爽的味道。知了鸣叫,叶子飒飒,正是一个好时节。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脸上,好像天使一般。他坐在桌前写作业,眼神专注地盯着作业本,一笔一划地写着,想来任何一道题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看着他那么认真地对待手中的作业本,妈妈的心不禁慢慢地沉静了下来,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17.【解答】
我在成长中懂得了担当
成长是一次蜕变,担当必定伴其一生。在成长中负有担当,在担当中长大成熟。 伟大的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幼时因为其父亲买了一把小斧头送给他,而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树给砍倒了,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闯了祸时,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勇于向自己的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后来也很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他。因为华盛顿的勇于承担责任,也因为父亲的宽容,华盛顿避免了父亲的责骂,也从中明白敢作敢当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成长时有烦恼,有欢乐,有委屈,有赞扬,有失望,有希望,但是成长最重要的就是有担当。
记得小时候过年在老家,家家户户都买了许多烟花爆竹迎新年,我们小孩子自然也有自己玩的小爆竹。一个上午,我和小伙伴们拿着鞭炮经过小姑家后园的菜地时,发现几只小姑养的小鸭子。鬼灵精怪的我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不如我们来炸小鸭子吧!”我们都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鞭炮,点燃后就朝被竹竿围着的小鸭子丢去。“嘎,嘎,嘎……”随着鞭炮的响声,小鸭子吓得四处逃窜乱叫。望着小鸭子如此狼狈,我们都拍手称赞。
下午我回家时,看见小姑在教训堂弟堂妹们:“说,是不是你们中哪个炸了鸭子,有两只都奄奄一息了,快老实交代!”我望着如此愤怒的小姑,心中害怕了几分,身上冷汗直冒。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走了过去,用如细纹般的声音说道:“小姑,是我……”小姑转头看向我:“真的吗?平时你都是最乖巧懂事的啊!”“对不起,小姑,是我带着朋友一起炸的,当时太无聊了,我就……”我怯怯地说。
小姑叹了一口气,对我说:“算了,看你这孩子平时最懂礼貌,这次就饶过你吧,下不为例!”我怀着感激的泪说:“嗯,谢谢小姑。”刹那间,我觉得我长大了。 成长了的人不一定有担当,而有担当的人,一定是成长了。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