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全书导读
一、单元导读
本单元阅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费孝通《乡土中国》)。从传统农村入手研究中国基层生活,缘于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这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二、走近费孝通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他毕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1944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提出了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还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
三、《乡土中国》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1
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入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四、创作背景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最初,费孝通以美国的教材为参考授课,上过几轮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进行研究。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
五、概念梳理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礼俗社会 借助语言的社会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小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道德秩序 调解体系 无为政治 血缘社会
费孝通从群己关系上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 而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则是一种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富有伸缩性,群
2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法理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团体格局 维系着人民的宪法 家庭 男女求同 法治秩序 司法诉讼体系 有为政治 地缘社会
与己、公与私的界限十分模糊。由此,费孝通分析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家”、指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六、内容概要
①《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②《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
③《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人伦的格局。 ④《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
3
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这在“男女有别”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浮士德式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乡土社会是阿渡罗式的文化观,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即干脆认为男女之间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⑤《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冶秩序。“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这也正是讼师在乡土社会中没有地位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下,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体平等主义的。现行的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⑥《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
七、每章小结 1.《序言》
主题:中国社会学 / 乡村社会学
目的: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性质:从具体社会中提炼出来的概念;“乡土中国”是指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不具有排他性
方法:直接来源是作者的“乡村社会学”的讲课内容,是边探索边讲的,观点完全是
4
讨论性的;根本来源是通过认识形成的概念
2. 《乡土本色》
主旨: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1)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原因:谋生方式、文化风俗、世代定居 后果:终老是乡,人人相识、礼俗社会 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原因:小农经营、水利合作、安全保障、遗业继承 (2)礼俗社会: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并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与现代社会的矛盾-文字下乡)
3.《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主旨: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面对面社群,从空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文字下乡》)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安定社会,从时间角度来看不需要文字。(《再论文字下乡》)
(1)(空间格局)在乡土社会中,文字是多余的,语言也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乡土社会的特性:face to face group 以长相、声音、气味辨人 文字的局限:文不达意;
语言的完善: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
语言的局限:原因:社会性(群体越复杂,共同基础越有限)
后果:“特殊语言”“‘特殊语言’常是特别有效,因为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
5
过去。……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是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 (例子)眉目传情、指石相证
(2)(时间格局)“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发展记忆是为了生活需要,而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碰到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都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
4.《差序格局》
主旨:中国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与别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乡下人的“私”和“家”的模糊界限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释名》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
5.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主旨: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私”。
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们自觉应当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
6
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团体格局中的人人平等、一视同仁:国家与政府相当于上帝与牧师,政府只是”代理者“,保障公民的权利
差序格局的根本出发点:克己复礼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定义:团体:团体格局中形成的社群 社会圈子:差序格局中形成的社群 社群:一切有组织的人群
6. 《家族》
主旨:乡土社会中家族单系(只包括父系)的结构原则及其区别于西方社会家庭的功能。
小家族——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
(1)中国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人类学中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 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具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从而具有长期性 家的大小由事业大小决定
主轴在父子之间,是纵的而非横的,夫妻成了配轴 事业的需要排斥普通的感情
(2)感情是一种紧张状态,发动行为的力量 感情定向: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
感情常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阻情形中
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感情的淡漠是社会关系稳定的一种表示 “亲密感觉和激动性的感情是不相同的。它是契洽,发生持续作用;它是无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时铿然有声,歌哭哀号是激动时不缺的配合。” 事业的需要排斥普通的感情
(3)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差别
阿波罗式: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只能接受和维持(改变自己迎合外在秩序,即克己)
浮士德式: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前途是无尽的创作,不断改变
7
7.《男女有别》(家族取代家庭成为基本社群的原因)
乡土社会中阻碍人们互相了解的是生理构造上的差别恋爱是浮士德式的,是对未知的探险,不以实用为目的,从而使社会关系不稳定。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行为上按一定规则分工合作。
“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8.《礼治秩序》
主旨:“礼”是传统的维系,乡土社会是区别于法制社会的礼治社会。 法治社会:人依法而治
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即做得对)的行为规范,靠传统维持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即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众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有甚于道德,人服礼是主动性的(曾子易箦)
“礼治和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9. 《无讼》
主旨:乡土社会追求“无讼”,依靠教化和调解来维护秩序。
“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内在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让每个人知礼。”
讼师-“挑拨是非”“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 法律-厘定权利,而非分辨是非
8
“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故无法要求每个人都熟悉它,因此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律师不可或缺。
现代司法不能彻底推行(人人平等理念难以接受、寻求法律的往往是“败类”)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还有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先已发生了。”
10.《无为政治》《长老统治》 (1)权力之于社会冲突与社会合作
社会冲突:权力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横暴权力) 社会合作:以社会契约为基础,保证分工的有效性(同意权力) (2)权力的引诱主要在于其经济利益
“甲团体想用权力来统治乙团体以谋得经济利益,必须有一前提:乙团体的存在可以供给这项利益。” (3) 乡土社会的无为政治
“乡土社会并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社会,因而往往是皇权的发祥地。”(横暴) “但农业的帝国是虚弱的,因为皇权并不能滋长壮健,能支配强大的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增加而日减,和平又给人口增加的机会。”
农业经济缺乏储蓄,则横暴权力受到经济限制,不得不将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同意权力去活动。
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乡土社会却是小农经济,因而同意权力的范围很小 结论:“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和’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使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无为的。”
(4) 乡土社会的教化性权力
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
9
“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教化权力的有效性需要传统解决方式的有效性,从而需要文化的稳定
”乡土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辈分、年龄的重要性;孝道、无违)
11.《血缘和地缘》
主旨:血缘社会(传统乡土社会)与地怨社会(现代商业化社会)各自的特点与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
血缘社会的基础: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
血缘的含义: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决定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籍贯看父亲) 亲密社群中,由于各分子多方面和长期的互相依赖,从而无法清算清楚。社群的团结性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的人情。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难以存在的。(街集的存在:各人以“无情”的身份出现,一切交易当场算清) 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12.《名实的分离》
(1)时势权力:社会变迁剧烈,旧方法失去效力和信仰,人们跟从“文化英雄” (2)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引起名实的分离。分离的距离由社会变迁的速度决定。
“在变得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力,这种统治不能容忍反对,社会如果加速的变动时,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13.《从欲望到需要》
主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靠欲望生活着,然而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而言,自觉的生存条件则是理性的“需要”。
(1)欲望是一种文化事实,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不同意
10
“所谓“自私”,为自己打算,怎样打算法却还是由社会上学来的。问题不是在要的本身,而是在要什么的内容。这内容是文化所决定的。” 导致:个人的欲望常常合于人类生存条件(不合者遭淘汰)
(2)社会变迁得慢时,人们可以从容调整思想与生活,从而有“看不见的手”社会变迁得快时,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的带来生活上的满足,人们开始注意行为与目的间的关系,发现欲望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创下的动机,因而注意“需要”。 (3)“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