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探讨数字音乐的新特征
2020-01-31
来源:尚车旅游网
从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探讨数字音乐的新特征 成勇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艺体系 [摘要]数字音乐(Digital Music)是科技信息时代的产物,无论是其形 式还是特征都与传统音乐艺术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描述数字 音乐和传统音乐在乐器音色、创作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的不同来探究数 字音乐的新特征 [关键词]数字音乐 传统音乐 区别 新特征 数字音乐是指以计算机数字技术创作的、以数字 格式存储,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媒体技术传播的新型音 乐艺术。其以数字合成器(Digital synthesizer)通过 计算机微处理产生二进制数字波形,然后使用数字信 号处理器(DSP)调制波形,最后将数字音频信号(Digi— tal Audio Signa1)通过数模转换器(DAC)转化成模拟 同,它通过电子振荡器(Electronic Oscillator)来发 声,是合成器(Musical Synthes J zer)的核心。电子乐 器与传统乐器和电声乐器的最大区别有两个方面,一 是它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理论上数量可以无穷 多);二是它的演奏法和各种音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 系,一个简单的键盘就可以演奏出小号或军鼓的音色, 甚至是风雨雷电等传统乐器无法演奏的自然声响。 2.创作形式多样 在传统音乐创作中,音乐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操控 着每一个音符。而数字音乐创作则不同,依据人与计算 机系统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人为主,如计算机辅助创 音频信号,并传送到音响播放。因此数字技术革命性地 改变了传统音乐创作、演奏和制作方式,其与传统音乐 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声音的处理、制造和组织方式。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进一步延伸了数字音乐的内 涵,一是网络本身就是数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 网络为数字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合理、便捷的通道。因 作,这是人对传统作曲的延伸;也可以计算机为主,如 电脑随机作曲(Computer Random Compose)、电脑逻 辑作曲(Computer A1gorithmic Compose)、电脑智能 作曲(Computer intelleative Compose)等,而不管是 哪一种计算机作曲方式,其共同点都是以计算机作为 构建音乐的主体。模仿人的思维方式、随机处理声音, 此,笔者在文中将“制造”数字音乐的计算机和让数字 音乐“产品”进行“流通”的互联网同时置于数字的范 畴中加以考量。 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 一、同样都是音乐的范畴,但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在 乐器音色,创作形式以及传播途径等方面有着较大的 差异: 1.乐器音色丰富 乐器依据发声原理可以分为三类:传统乐器(Tra— 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电声乐器(AcoustiC Instruments)、 电子乐器 (E1ectronic Musica1 In— 人只是启动了计算机和选择了某种运行的方式。 数字技术的出现,为音乐创作开辟了全新的天地, 乐音和噪声的无数种声响突破了人们的想像,改变了 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美学原则。同时,人机间的角色转 换,也变革了音乐创作的方式,影响了音乐的审美。 3.传播途径宽泛 音乐传播在传统意义上一般有实时在场和音像制 品两种传播途径,前者如现场音乐会等,后者如光盘或 strument)。传统乐器是通过物理振动产生声音,如二 胡是通过弓带动琴弦的振动来发声。钢琴是通过敲击 者磁带等。而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音乐传播的方式随 即发声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传播的范围突破了空间 的限制。全球交流日趋扩大。传统媒介由于技术条件的 限制,影响力大多是区域性的,而互联网则彻底改变了 数字音乐的传播途径。二是从时效性来说,互联网的出 琴弦来发声。所有传统乐器都有对应的音色:钢琴上无 法演奏出提琴音色,小号也不能演奏出打击乐的声响; 电声乐器是将声音进行物理的声电转化,再通过扩声 设备将电声信号放大从而获得别具一格的声音。电声 乐器可以实时对声音做物理意义上的改变。如电吉他, 现,使得音乐传播不一定要实时的在场和实物音像制 品。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我们都可 以同步或者异步的欣赏、处理音乐。此外,数字音乐 “云时代”的到来。将会有各种各样的设备接入云端, 可以外接各种效果器,从而变换出演奏者需要的音色, 但这种变化程度却很有限,再怎么变化听起来还是电 吉他的音色;而电子乐器的发声原理与前两种完全不 , 数据同步、存储和应用将再一次给数字音乐的传播带 数字科技的运用普及,使音乐艺术日益走向了单 来深刻的变化,使得数字音乐的传播途径更加高效。 二、数字音乐的新特征 纯化和低端性的纯技术倾向,并且这种技术是建立在 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基础上,只要经过一定的重复性操 作以及提高熟练程度术作品。 数字音乐作品是以“0”和“1”两个数字符码构成 的数据,这种内容和形式所使用的同一性数据,决定了 数字音乐传送、复制、存储和编辑、变形、转换的便捷 性。数字技术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难度,稍具计算机能力 ,人人都能制作出象样的音乐艺 数字音乐相对于传统音乐而言,它借助于高速发 展的数字技术,形成了信息时代特色的风格样式,凸显 了数字音乐的新特征: 1.虚拟性 数字音乐的发声原理和创作方式,决定了其虚拟 性的特征,这种虚拟性不是用声音对自然或者其它“现 实”的模拟,而是对声音本身的模拟。法国后现代主义 思想家波德里亚(Jean Baudri1lard)曾说:“数字化的 的业余音乐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创作,这种计算机菜单 式的操作,即便没有音乐技能的人,在经过反复的实践 后也可以创作出音乐作品。在以数字处理技术和互动 的音乐创作中,构成了数字音乐大众化的一个新特征。 冷酷宇宙吞噬了隐喻和转喻的世界,模拟原则既战胜 了现实原则,也战胜了快乐原则”。数字音乐运用数字 技术来“虚拟现实”(virtualreatity),创造可以复制 的无穷摹本。用数字形式制造的钢琴、小号或者虫鸣蛙 叫声,并不是某一真实乐器所演奏,也不是大自然声响 前些年杨臣刚的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一夜之间 传遍神州大地,使一句“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 歌词成为青少年的口头语。体现了数字音乐的大众化。 的再现。而是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加工而成的虚拟声响。 在数字技术诞生之初,聆听者往往惊叹于音乐作品中 “闻所未闻”的各种复杂多变的声响,而随着数字技术 4.零损耗 一切体现高难度和神秘化灵感驱驶的音乐创作只 一羹杳 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追求声音的真实性,更倾向于真 实乐器或真实人声的音色,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 数字音乐的虚拟 l生。 数字音乐的发展还造就了虚拟音乐家。全球第一 要通过计算机的介入,无论作品表现的如何繁华与灿 烂,其构成要素无非就是数据和编码。数值将成为真正 意义上的通用语言。并走向非物质时代。以数字和编码 作为音乐“物化语言”的数字音乐,打破了音乐艺术对 传统物材介质的依赖,使得音乐的创作过程与结果实 现了无纸化。 支网络虚拟乐队是Gorillaz,其幕后总舵手是Blur, 主唱Damon Albarn、鼓手Russel等四人都有自己独立 的生活空间,有“充满未来感”的动画形象。他们依靠 纯粹的音乐和个性魅力,赢得了歌迷的芳心。因此虚拟 磁带、CD等传统音乐载体,在多次使用后会产生 不可避免的磨损,进而导致音乐品质下降。而数字音乐 因为没有实体形态,所以不存在磨损的情况,无论被下 载、复制、播放多少遍,其品质都不会发生变化,实现 了传播的零损耗。 的数字音乐可以和真实世界的音乐一样相媲美。 2.互动性 数字音乐另一重要特征是在创作与接受之间、作 者与观众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所表现出的一种互动 总之,数字音乐是以技术更新为保障的新的艺术 形式。它不同于科学领域纯粹的技术改良,也区别于传 统的音乐形式,并且群众基础比传统音乐艺术要广泛 得多,互动性特别强,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宽泛,更能 突破由于技术工具的限制给创造思维带来的局限性, 从而将人的创意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性。互联网“比特”(Bit)传播的即时性,完全接近于真 实世界的信息交换,为数字音乐创作和欣赏互动提供 了可能。同时,由于互联网传播不受空间限制,使得人 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就可以参与 到音乐创作中来。所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 兴趣爱好、生活体验对网络中已有的音乐作品进行补 充、修改、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此,在这样一 种互动中,人们可以体验音乐家创作的快感,即便没有 音乐专业技能。也可通过数字手段对现有的音乐进行 加工处理,如改变歌词或结构(不同段落重新组合), 从而使得大众都是艺术家成为一种现实。如2008年, [1]Gorillaz.http://baike.baidu.com/view/67708.htm. [2]Poster,M.,(ed),Jean Baudri1lard.Selected Writings,Stanford [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47. [3]邱晓岩.《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04.12. [4]段永朝.计算机不能干什么[J].计算机世界,196一O3—25(41). [5]庄 曜.《探索与狂热——现代西方音乐艺术》.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奥运倒计时1O0天主题歌《北京欢迎你》播出不久,网 上立刻出现省市地方版的《 欢迎你》歌曲,这就体现 了数字音乐的互动性。 3.大众化 [6]欧阳友权.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J].三峡大学学报,2003,(1). 责任编辑:文键 冕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