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合同段
(K18+700~K34+957.089)
文案大全
岩溶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沾会高速公路土建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二月
实用标准文档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3 第三章 施工计划 4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4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文案大全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 劳动力计划 27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8
实用标准文档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沾会高速公路土建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德泽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云南沾益至会泽高速公路项目土建第二合同段,项目起止桩号为K18+700-K34+975.809,全长16.276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桥路同宽。
1.1工程简介
德泽隧道按左、右幅分离式设计。左线隧道进口桩号 ZK19+410,出口桩号 ZK20+300,长 890米,Ⅲ级围岩320米,Ⅳ级围岩240米,Ⅴ级围岩330米。右线隧道进口桩号K19+408,出口桩号 K20+300,长 892米,Ⅲ级围岩180米,Ⅳ级围岩380米,Ⅴ级围岩332米。
1.2工程地质
隧道洞身由灰岩、泥灰岩构成,在洞口段发育有次级断层,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强烈,岩石中的节理发育受次生应力影响,产状有一定的变化,并且具有条、束、带形式,不同的发育形式对岩体结构、完整性影响强烈,使岩体的结构、完整性变化频繁,致使隧道围岩的岩体结构、完整性变化频繁。岩体具散体~碎裂结构、镶嵌碎裂结构、中厚层状结构等多种类型,岩体的完整性也在极破碎~较完整之间变化。隧道洞身段穿越向斜核部,有利于地下水的富集,其岩溶现象可能较发育,在洞身Ⅲ级及Ⅳ级围岩段可能存在竖向的岩溶管道或溶蚀孔洞,部分溶蚀孔洞可能充填结构疏松的粘土及碎石,其稳定性相对较差。
隧道洞身围岩的地下水有松散层孔隙水、岩溶水,在隧道开挖时渗出的形式也不同,其中松散层孔隙潜水以滴水状为主,岩溶水在部分岩溶管道段可能存在淋雨状或股状涌水,在填充性的溶蚀孔洞段,可产生部分突泥。其它地段,地下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水对围岩的围岩的稳定性影响较弱。
隧道左线在K19+430~K19+560段根据地表地质调绘,K19+478L8~10m地表见到一落水洞,该落水洞直径约2.5~3.0m,深度未见底,在该段隧道洞身范围内可能存在竖向或串珠状岩溶管道发育。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富集,枯水季节地下水以点滴状为主,雨季部分岩溶管道内可能出现股状涌水。在K19+640~K19+780段经物探纵横剖面探测,局部段为低阻异常段,可能溶蚀管道发育,以竖向管道为主,地下水为岩溶水及裂隙水,可能存在股状出水。隧道右线在K19+430~K19+560段根据地表地质调绘,K19+478L8~10m地表见到一落水洞,该落水洞直径约2.5~3.0m,深度未见底,在该段隧道洞身范围内可能存在竖向或串珠状岩溶管道发育。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富集,枯水季节地下水以点滴状为主,雨季部分岩溶管道内可能出现股状涌水。在K19+680~K19+840段经物探纵横剖面探测,局部段为低阻异常段,可能溶蚀管道发育,以竖向管道为主,地下水为岩溶水及裂隙水,可能存在股状出水。在K19+990~K20+040段经物探探测,为低阻异常带,推测为溶蚀沟槽发育段,施工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对顶、地板进行探测,严防大规模的涌水突泥。
1.3施工平面布置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1.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本隧道岩溶极其发育,施工过程中全隧道应采用C3型超前地质预报,以地质综合分析为核心,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式查明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设计针对可能遇到的岩溶地下水处理采用周边预注浆和开挖后注浆、回填等方式处理。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云南沾益至会泽高速公路2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2.云南沾益至会泽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JTG B01-2014)。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070-2004)。 5.《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 12.《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 1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14.《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 B02-2013)。 15.《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
1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7.云南省交通厅《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安全管理办法》。
第三章 施工计划
德泽隧道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2月1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6年10月31日。
德泽隧道计划投入工字钢1665.722t,钢筋1460.079t。
德泽隧道计划投入挖机3台、装载机3台、砼罐车3辆、二衬台车(9m)2台、开挖台车2台、自卸车5辆等。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4.1技术参数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4.2工艺流程图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4.3施工方法
4.3.1 岩溶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及处理措施
岩溶隧道的施工应按“以疏为主、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岩溶隧道施工的技术措施可总结为:绕、截、排、堵、越,与分部开挖,加强支护相结合。我工区在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措施。
⑴经超前地质预报确认岩溶发育,岩层破碎、地下水发育,可能发生涌水、突水或岩体结构性能软弱,开挖后开挖后极可能导致掌子面失稳诱发突水、突泥的段落,采取超前帷幕注浆方式对周边岩体进行固结,达到止水的目的。
⑵可采用暗管、泄水洞、平行导坑等排水方法,将溶洞积水或暗河水排走。 ⑶当不能排水,或由于溶洞规模大且溶洞填充物为含水量较大的岩溶泥时,可采用封堵的方法。当溶洞在隧道底部时可采用旋喷桩,在边墙及拱部时可采用注浆、管棚等,形成堵水墙(边墙)和防水帷幕(拱部)。
⑷对于停止发育、跨径较小,且无水的中、小型溶洞,可根据其与隧道相交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的位置及其填充情况,采用干砌片石、浆砌片石或低等级混凝土进行填充。
⑸溶洞仅在隧道底部且较大较深,或者填充物松软不能承载结构物时,可采用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或设置梁、拱跨越。
4.3.2 在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作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准备工作,贮备相关应急物资,并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进行应急演练,让全体施工人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有所了解,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正确进行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⑴根据设计文件中明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让全体员工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有所了解,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应急演练,让大家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进行应急处理。
⑵本隧道属高风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由设计院负责,经理部、分部应派专人负责超前地质预报的协调管理工作,收集预报信息并及时反馈至领导层和作业层,以便于领导正确决策,便于作业层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
施工作业班组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或者与施工图、超前地质预报出入较大时,应及时向分管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工作的人员反映,以便及时与设计单位勾通进行复查。
⑶在预测预报前方为岩溶发育地段时,应根据设计地质情况和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和岩溶地段可能发生的危害,按照应急预案作好应急物资、机械、抢险人员等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
⑷经TSP预测预报并经超前钻孔验证的富水地段,在钻孔时应预埋孔口管,以便测定水量、水压等参数。
⑸经TSP预测预报并经超前钻孔验证的富水地段,应及时将预测预报结果反馈至监理单位、设计院配合组和曲靖指挥部,根据四方共同意见对前方采取预注浆加固等处理措施。
4.3.3 为保证隧道的顺利施工,避免地下水发育地段突水、突泥及洞身坍塌事故的发生,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确保施工安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隧道掌子面地质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预报。施工中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作为一个关键工序来进行安排,建立地质预报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专业超前地质小组。经过超前地质预报,在开挖后对地质条件再次认知,通过对比反馈信息和分析,逐步提高对围岩的预报判释能力。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4.3.4 内外兼顾,内为重;长短结合,短为重;直间并用,直为重;综合集成、长期预报。
结合隧道不同的地质条件,超前地质工作按照长短结合、上下对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来保证预报的准确性。根据各种探测方法的特点,可分为长距离控制预报、中距离预报、短距离验证预报。 ⑴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方法
长距离宏观控制预报:在隧道穿过的灰岩地段以及断层在洞身水平方向上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系统进行距离110m的预报,每次搭接10m。
中距离预报:采用仪器(红外探测仪)和超前地质钻孔进行的距离在30m的验证预报。
短距离预报:地质素描法和采用加长炮眼孔进行的距离小于30m的预报。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措施表
措 施 地质素描 洞顶及洞壁 掌子面 TSP(掌子面岩溶,不良地质) 地质雷达(基底岩溶探测) 红外探水 位 置 左侧洞壁、右侧洞壁、洞顶 每10m拍摄一张数码相片计算 洞身每次110m,搭接10m 在隧底中心和两侧 根据TSP探测情况有必要时或在富水带进行 物探方法 单孔水平钻探(一般钻孔深度30每个断面5个探孔,其中1个取岩芯 米) 超前钻孔 加深炮孔 洞身每次6m,搭接不小于3m 基底岩溶勘地质雷达和钻探 根据具体情况 查 水量、水压力测试 洞内断层段、溪谷、岩溶水 测试试验 软岩物理力学、膨胀性试验 按50米计划取样一组 地下水侵蚀性判定取样 灰岩地段每150米计划取样一组 ⑵超前帷幕注浆(超前预注浆)
根据补充初步设计文件内容,穿越断层破碎带,拟进行超前帷幕注浆。其它穿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等地段,根据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⑶超前帷幕注浆的作用及适用条件
在超前探测前方为断层及破碎带段落存在高压富水区、具有较大规模、较大可能的涌水、突水或岩体结构性能软弱,开挖后极导致掌子面失稳诱发突水、突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泥的段落。
超前帷幕注浆的作用是在一定范围内加固围岩,减小加固围岩体空隙率及渗透系数,控制围岩涌水量。压注纯水泥浆液或多组合浆液,以起到预加固的作用。 ⑷超前帷幕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4.3.5 施工方法 ⑴止浆墙制作
为保证超前帷幕注浆的效果在第一环注浆时按要求采用C20混凝土制作止浆墙,墙厚为1m(6m)。止浆墙采用搭设脚手架加钢模板并加设斜撑,与开挖面周边接触处用5cm木板进行补充。由于开挖面跨度较大,因此在使用钢模板立模时分段进行,并在混凝土接触面留埋接茬石。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前按操作规程的要求对管路进行必要的检查,并先用清水对管路进行润湿。正式泵送混凝土前先用两盘砂浆进行试泵,在输送泵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正常泵送作业。混凝土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捣固时严格按要求进行。当需变换其在混凝土中的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拖,其捣固时间宜为10~30s。严禁漏捣和过捣。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70%后方可进行下段混凝土的施工,直至整个止浆墙施作完成。
⑵测量布孔
根据设计的要求孔位在止浆墙上成圆环型布置布孔时按照先外后内的原则先标识出最外侧孔位,待外侧孔位钻完成并注浆完成后再布设内侧孔位。孔位布设时严格按设计进行,其孔位偏差不大于±5cm。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⑶钻孔
①钻孔采用地质钻机进行,其钻孔顺序为先外后内,同一环钻孔时应间隔进行。成孔后其孔径要求为:开孔直径不小于108mm,终孔直径不小于110mm。
②工艺要求
a钻机就位时用经纬仪、挂线、钻杆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整,确保钻机钻杆轴线和导向轴线相吻合。
b由于开挖面高度过大,因此,在钻凿上部眼时需搭设钻孔平台。钻孔平台搭建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满足承受机具、材料、人员荷载要求,连接牢固、稳定,防止施钻时产生不均匀的下沉、摆动、位移等影响钻孔的质量。
c钻孔时经常测量孔的斜度,发现误差超限应及时纠正,至终孔仍然超限者应封孔,原位重钻。以保证钻孔完成后其底线在预加固范围之内。
d在钻孔时,若出现卡钻、塌孔时应注浆后再钻。钻孔时,应有针对性地填好钻孔记录,并根据钻孔出屑或取芯情况详细记录前方地质情况,以达到超前探测围岩的目的。
⑷清孔、孔口管安装
钻孔完成后及时用高压风和高压水对成孔进行清扫,清除孔内石碴和灰土。并根据设计的要求在孔口段安装3m长的Φ108mm,壁厚7mm的热轧无缝钢管。孔口管安装采用人工进行,人工安装有困难时可辅以适当的锤击。孔口管安装完成后再用M10砂浆对孔口管四周进行封闭,以确保注浆作业时不出现漏气现象。
⑸注浆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①孔口管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注浆,注浆材料及配合比为:水泥浆水灰比=0.8~1,水泥浆:水玻璃浆液=1:0.8。
②工艺要求
a注浆时先内圈后外圈,同一圈孔间隔施工,5、6、7、8环各孔采取后退式注浆,其注浆范围为孔底至开孔方向5m;1、2、3、4环各孔采取前进式注浆。注浆压力1.5~2Mpa。注浆前应做压水或吸水试验,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调整浆液浓度和注浆压力,以选择最为合适的注浆参数。
b注浆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包括孔位、孔径、孔深、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注浆量等。
C单孔结束标准: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至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注浆结束时的进浆量小于20L/min,检查孔涌水量小于0.2L/m.min。
全段结束标准:所有注浆孔均已符合单孔注浆条件,无漏注现象;注浆后预测涌水量小于3m3/m.d;浆液有效注入范围大于设计值。注浆结束后用M10砂浆进行封堵。
d注浆效果直接影响防水和预加固的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措施保证注浆时能达到预期目的。
e注浆完成后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当注浆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应及时进行补注。达到预期效果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 4.3.6 超前帷幕注浆施工技术要点
⑴每一环注浆长度30m,开挖25m,并保留5m止浆岩盘。
⑵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108mm,终孔直径不小于90mm;孔口管采用Φ108mm,壁厚5mm的热轧无缝钢管,管长3m。
⑶钻孔和注浆顺序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注浆形式采用后退式注浆,岩层破碎易造成坍孔时,采用前进式注浆。
⑷钻进过程中遇涌水或因岩层破碎造成卡钻时,应停止钻进,进行注浆扫孔后再行钻进。
⑸注浆完成后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检查时在开挖轮廓线范围内打设检查孔。检查孔的出水量<0.2L/min,任一孔出水量<5L/min;或者进行压水检查,在1.0Mpa压力下吸水量<2L/min,则判定注浆达到效果,否则应该进行补注浆。注浆达到效果后方可进行开挖。 4.3.7 超前周边注浆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当遇到断层及其破碎带段落,且非高压富水区以及地下水发育的可溶岩的接触带段落以及地表环境敏感、因地下水流失可能引发地表植被或居民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的段落。其注浆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6m。
施工工艺可参照超前帷幕注浆,在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并经各方会商采取超前周边注浆后,按照周边注浆参数进行施工作业。
⑴每循环共设4环注浆孔,注浆长度30m,开挖25m,预留5m止浆岩盘。 ⑵注浆孔直径不小于108mm,终孔直径不小于110mm。 ⑶钻孔和注浆顺序为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
⑷原则上采取后退式注浆,如岩层破碎容易造成坍孔时,可采用前进式施工。 ⑸钻进过程中遇涌水或因岩层破碎造成卡钻时,应停止钻进,进行注浆、扫孔后再行钻进。
4.3.8 超前局部注浆适用范围
超前探测前方遇溶洞、溶槽涌水时,采取超前局部注浆堵水处理。 ⑴涌水量及涌水压力不大时(小于0.5MPa)使用孔口安装止浆塞直接利用探水孔进行注浆,若涌水量及压力较大,则在出水孔口处2~4m范围内钻一至二个分流孔,以减小涌水压力,有利于注浆,探水孔和分流孔均作为注浆孔。
⑵若孔口段岩石破碎,应安设孔口管,孔口管安设前先用麻丝棉纱等缠绕孔口管,然后打入注浆孔,孔口与岩壁之间用膨胀快硬水泥堵塞,然后注浆,注浆完毕后,封堵孔口。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⑶注浆材料具体按施工图要求,可参考采用水泥浆,水灰比1:1~1:0.6;注浆终压:P[水压]+2Mpa。
⑷若涌水压力较小,且空洞较大时,可考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压注C15混凝土充填。
4.3.9 施工工艺及方法
⑴超前局部围岩注浆施工作业流程图
⑵施工工艺及方法 ①测量布孔
岩面有裂隙线状出水及面状淋渗水时,应先明确出其范围,并标识清楚。当为裂隙线状出水时布孔宜疏,钻孔宜深;当为面状淋渗水时布孔宜密,钻孔宜浅。
②钻孔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A、钻孔采用手风钻进行,其钻孔顺序为由低到高、由下往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进行。成孔后其孔径为50mm。
B、工艺要求
a采用手风钻造孔其开孔角度与围岩应尽量采用大角度,根据设计要求开孔处与裂隙面间距为150cm,孔口间距1.0~1.5m。
b当裂隙面较高在钻凿上部眼时需搭设钻孔平台。钻孔平台搭建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满足承受机具、材料、人员荷载要求,连接牢固、稳定,防止施钻时产生不均匀的下沉、摆动、位移等影响钻孔的质量。
c钻孔前先由技术室计算好开孔角度,在钻进过程中施钻手应根据开孔角度时时检查,当偏差较大时应予以调整,以确保钻孔位置正确无误。
d在钻孔时,若出现卡钻、塌孔时应注浆后再钻,或采用砂浆进行封孔后,在偏离原孔位10cm左右处重新开孔。
③注浆
A、钻孔完成清孔后即可进行注浆。 B、注浆参数:
a单孔扩散半径1.5m,注浆孔与出水裂隙面尽量大角度相交。 b注浆压力大于水压0.5MPa。
c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灰比1:1~1:0.6。 C、工艺要求
a注浆时遵循由低到高、由下往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的顺序。注浆前应做压水或吸水试验,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调整浆液浓度和注浆压力,以选择最为合适的注浆参数。
孔口间距1~1.5m,根据现场情况可适当调整。 止浆塞止浆,浆塞胶圈尺寸应与注浆孔径相配。
岩溶缝隙涌水量较大时,应先钻引水孔泄压,再对裂隙注浆,最后用膨胀快硬水泥对引水孔进行封堵处理。
b注浆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包括孔位、孔径、孔深、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注浆量等。
c注浆结束应满足各孔段达到设计压力并稳定10min,且注浆量不小于设计注浆量的80%、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注浆结束后用M5砂浆进行封堵。
d注浆效果直接影响防水的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措施保证注浆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时能达到预期目的。
4.3.10 超前局部围岩注浆及疏水施工技术要点
⑴当开挖后岩面裂隙出现线状出水和面状淋渗水时应及时采取注浆堵水措施。当开挖截断原水流通道时(水量较大),应及时采取疏水引排的措施恢复原水流通道。
⑵注浆孔采用手风钻开孔,成孔孔径为50mm。开孔位置与裂隙间距为150cm,并采用大角度与出水裂隙面相交。
⑶钻孔和注浆顺序由低到高、由下往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钻注,在多水地段,应先两头向中间钻注。
⑷钻进过程中遇涌水或因岩层破碎造成卡钻时,应停止钻进,进行注浆扫孔后再行钻进。
⑸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液及特种浆液(无收缩多液固堵剂、发泡注浆抢堵剂、TGRM固结剂等)。注浆压力0.5~1Mpa。注浆结束后应确保岩面无渗水。
⑹疏水管道埋设时应牢固,其管径选择时应满足排水的要求,并预留一定的富余量。管道埋设后与开挖面最外侧应有不少于5cm的保护层。
4.3.11 回填
在本管段内若遇已停止发育、路径较小、无水的溶洞时,初步拟定直接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或M10浆砌片石进行回填处理。拱顶以上的空溶洞应采用喷锚支护加固,或加设护拱并对空腔回填处理。若有少量渗水可采用先回填再注浆的方式进行处理。
4.4、施工初期支护方法 4.4.1 锚杆施工方法
洞身开挖完经初喷砼后,先由测量人员用油漆按设计标定锚杆位置。锚杆采用手持风钻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需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孔应补钻。锚杆必须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主结构面不明显时,与隧道周边轮廓垂直呈梅花形布置。锚杆的钻孔及其安装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锚杆的钻孔应圆直,空口岩面应平整,钻孔应于岩面垂直。注浆锚杆的注浆材料、所使用的外加剂、拌和方法、注浆压力、设备和注浆方法都应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一般注浆压力为0.5—1.0Mpa。在孔中锚定锚杆后,将锚杆伸至规定的轴向荷载。每根锚杆的抗拔力不得低于设计规定,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进行抗拔立试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验,每组不少于3根,并符合《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5)的规定。
4.4.2 喷砼施工方法
隧道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岩面喷射砼,以防岩体发生松驰。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在喷射砼前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将所的待喷面吹净,吹除喷砼面上的松散杂质或石粉。砼由预制厂生产采用强制搅拌机拌合,砼输送车运输送入湿喷机料斗由砼喷射手向待待喷面喷射。喷射要用先下后上S型喷射方式分层喷射,并在喷射砼达到凝后方可喷射下一层。喷射时要注意严格控制风压同时保证喷射速度适当,使喷嘴与受喷面保持适当距离(0.6~1.2m),喷射角度尽量接近90。,正确掌握喷射顺序,不使角隅钢筋前面出现蜂窝或砂襄,发现出现此现象时,及时清除受喷面上的砂襄或下垂的混凝土,以便重新喷射,喷射砼质量及厚度不小于现行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喷射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清洗喷嘴。
4.4.3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方法
按设计架立拱部钢架经检查合格后,施作定位锚杆之后,在钢架上标定小导管施作位置,利用手持风造孔,并按设计严格控制外插角,再用风钻将已加工好的钢花管顶入,尾部与钢架焊成整体;用塑料胶泥封堵孔口及周转裂隙,必要时注浆前先行应对工作面及5m内坑道进行喷砼封闭做止液墙,然后采用单液注浆泵进行注浆,水泥浆标号不小于30号,注浆压力0.5~1.0Mpa,达到设计压力时持续15分钟时即可结束。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结束5h的进行研究。利用前次注浆的1.0m左右未开挖的加固段做为止浆墙再进行小导管注浆,重复以上工作。
4.4.4 钢架加工制作及架设的施工方法
钢架加工制作时,构件是连接关键性工艺,应按《钢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5-95的规定执行,确保各类焊缝及螺栓连接质量。
钢架加工制作
(1)钢架预制按设计图放大栏,放样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的加工余量。将主钢筋、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2)格栅钢架架按设计图配置加强筋与主筋焊接。焊接时,沿钢架两边对称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焊接,防止变形。
(3)严格焊前及焊缝检查
焊接材料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钢筋及其他钢材应按照材质证明书进行现场复检。
有锈蚀的钢格禁止使用,对轻微浮锈、油污等应清除干净并应对焊点进行防锈处理。焊制前进行焊工摸底试焊,按照手工电弧焊规范经考试合格评定焊接等级。并按规范选用焊接电泫、电压、引弧速度等,并要求供电质量稳定。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组装质量及焊缝区的处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修整合格后才能施焊。接完毕后应清除熔碴及金属飞溅物。按《钢结构工程验收规范》要求检查焊接质量,不允许出现漏焊和假焊现象。
(4)钢架加工后要进行试拼,其允许误差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应大于3cm。钢架由拱部,边墙各单元钢构件拼装而成。各单元螺栓连接。螺栓也眼中心间距公差不超过±0.5cm。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钢架架设
(1)为保证钢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施工中应在钢架基脚部位顶0.15~0.20m原地基,架立钢架时挖槽就位,并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槽增加基底承载力。
(2)钢架平面应垂直于隧道中线,其倾斜度不大于2度。钢架的任何部偏离铅垂面不应大于5cm。
(3)为保证钢架位置安设准确,在隧道开挖时: ①在两拱脚处、两边墙脚处预留安装钢架槽钢凹槽。
②在初喷混凝土时,应在凹槽处打入木楔,为架设钢架留出连接板(或槽钢)位置。
(4)钢架应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时应设骑马垫块、钢架与围岩(或垫块)接触间距不应大于50mm。
(5)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锚杆焊接在一起,各种钢架应设纵向连接钢筋。
(6) 为使钢架准确定位,钢架架设前均需预先安装定位系筋。系筋上端与钢架焊接在一起,另一端插入围岩中0.5-1.0m并用砂浆锚固,当钢架架设处有锚杆时应尽量利用锚杆定位。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7)钢架架立后应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并将钢架全部覆盖,使钢架与喷混凝土共同受力。喷射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5-6cm左右,先从拱脚或墙脚向上喷射,以避免回弹料虚掩拱脚(墙脚)而不密实,强度不够,造成拱脚(墙脚)失稳。
4.5 施工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以“合理布局,优化匹配,防漏降阻,严格管理、确保效果”20字方针,作为施工通风管理的指导原则,强化通风管理。
4.5.1 施工通风安全组织机构
(1)隧道施工工区必须建立以工区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建立以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为核心的通风管理制度和组建专业通风班组,通风班组全面负责风机、风管的安装、管理、检查和维修,严格按照通风管理规程及操作细则组织实施。项目部定期根据通风质量给予通风班组兑现奖惩办法。
4.5.2 施工通风主要岗位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测风员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⑴作业环境不完好;测风地点不符合规定,人员操作不熟练;测量数据记录不准确或测风报表填写不正确。
⑵管理标准:
测风时,测风员根据风速的大小选择相应量程的风表进行测风。
隧道每10天至少进行1次全面测风,测风地点、位置、测风周期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⑶管理措施:
分工区管理人员随时对测风员测风时选择的风表进行检查,发现选择的风表不符合规定,进行处罚。
测风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熟悉所用风表和其它仪器的性能和参数。熟悉隧道通风系统,掌握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
主要通风机司机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⑴主要危险源: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未按要求佩戴绝缘用具。未对风机主要部位进行详细检查。未按开停机顺序操作。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⑵管理标准:
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熟悉通风机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特征、供电系统和控制回路,以及通风系统和各风门的用途等情况,能独立操作。
作业前必须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当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停机时,备用通风机必须在15min内启动,并正常运转。
⑶管理措施:
不得随意变更保护装置的整定值。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应用绝缘工具,并按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
除故障紧急停机外,严禁无请示停机。
严格按照上级命令进行通风机的启动、停机操作。 4.5.3 通风管理制度 一般规定
⑴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必须严格遵守风机的操作规程,熟悉通风系统性能。
⑵隧道通风系统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及维护工作,保证通风系统各项性能、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⑶保证隧道24小时连续不间断通风,风量、风压必须满足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不得随意停风。
⑷风机设置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确保正在使用的通风机出现故障后能在15min内启动备用通风机,保证隧道通风和正常作业不受影响。
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制度
⑴作业队组织每周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架子队长每天对通风系统必须作例行检查,通风工必须做好日常巡查。
⑵通风系统运行正常后,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掌子面和其他用风地点根据需要随时测风,做好记录。
⑶每7天在风管进出口测量一次风速、风压,并计算漏风率,风管百米漏风率不应大于1%,对风筒的漏风情况必须及时修补。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⑷建立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档案,档案包括各种检查记录、调试记录、测量记录、维护记录、运行记录等。
⑸值班人员每天按班组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记录,架子队长每天、主管副经理每周分别对运行记录予以审核、签认,并由物设部负责建档保存。
⑹周用风速测定仪对风速进行人工检测,检测结果与自动监控系统相应时间、位置、风速值进行核对,确保风速满足施工要求且回风巷风速不得低于1m/s。
通风管理交接班制度
必须实行通风班组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签字认可,对上一班存在的问题、隐患、需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状态等必须交接清楚,交接班记录由架子队长每天定时予以审核签字。
4.6.1 风机安装
⑴风机支架应稳固结实,避免运行中振动,风机出口处设置加强型柔性管与风管连接,风机与柔性管结合处应多道绑扎,减少漏风。
⑵通风机前后5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通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并应装有保险装置。
⑶当巷道内的风速小于通风要求最小风速时,可布设射流风机来卷吸升压,提高风速。
⑷洞内风机的移动,采用小平板车移动,移动前,提前做好风机支座或支架。射流风机应逐个移动,以保证洞内不间断的空气循环。
⑸通风机应有适当的备用数量。 4.6.2 风管安装
⑴风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保证无损坏,粘接缝牢固平顺,接头完好严密。通风管应优先采用高强、抗静电、阻燃的软质风管。
⑵风管挂设应做到平、直,无扭曲和褶皱。在平行导坑作业时,先由测工在拱顶测出中线位置,然后用电钻打眼,安置膨胀螺栓;在正洞作业时,衬砌地段根据衬砌模板缝每5m标出螺栓位置,未衬砌地段,先由测量工在边墙上标出水平位置,然后用电钻打眼,安置膨胀螺栓。布8号镀锌铁丝,用紧线器张紧。风管吊挂在拉线下。为避免铁丝受冲击波振动、洞内潮湿空气腐蚀等原因造成断裂,每10m增设1个尼龙绳挂圈。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⑶通风管破损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当采用软风管时,靠近风机部分,应采用加强型风管。通风管的节长尽量加大,以减少接头数量,接头应严密,每100m平均漏风率不宜大于1%。弯管平面轴线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通风管直径的3倍。
⑷风管最前端距掌子面5m,并且前55m采用可折叠风管,以便放炮时将此55m迅速缩至炮烟抛掷区以外。
4.6.3 通风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措施
⑴通风机应有专人值守,按规程要求操作风机,如实填写各种记录。 ⑵通风机使用前应卸去废油,换注新油,以后每半月加注一次。
⑶风机应尽量减少停机次数,发挥风机连续运转性能。需停机或开启时,根据洞内调度通知进行。为减少风机启动时的气锤效应对风管的冲击破坏,应采用分级启动,分级间隔时间为3min。
⑷开启轴流风机前,射流风机必须开启运转,以控制风流方向,防止污浊空气形成小循环。
⑸综合保障班组中应设专职风管维修工。每班必须对全部风管进行检查,发现破损等情况及时处理。对于轻微破损的管节,采用快干胶水粘补:先将破损部位清洁打毛后,再行粘补;破损口小于15cm时,直接粘补;破损口大于15cm时,先将破口缝合后再行粘补,粘补面积应大于破损面积的30%。粘补后10min内不能送风。对于严重破损的管节,必须及时更换。
⑹因洞内渗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风管内会积水,故应定期排水,以减少风管承重和阻力。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 组织保障
成立以工区负责人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科室、各施工队为成员的质量保证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在开工前对各分项工程制定完善的控制质量的措施,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时分析反馈质量信息,及时进行纠正和制定预防措施。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5.2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5.2.1 组建专业施工队伍:调遣施工经验丰富,具有隧道专业施工能力的施工队伍负责隧道工程施工。
5.2.2 加强测量工作:我单位将从人员和仪器两个方面满足测量工作的需要,保证中线水平无误,结构尺寸正确,提高开挖的质量。
5.2.3 采用合理的支护手段(包括大管棚、锚杆、临时格栅、喷射钢纤维砼等),在解决模筑衬砌、防水板和喷层的紧密贴合上下功夫,防止“三张皮”现象,以便真正发挥围岩和支护系统的共同作用,使隧道的内在质量达到新的水平。
5.2.4 光面爆破:从爆破器材品种和质量、钻爆参数入手,在光面爆破中,按照光爆设计,严格控制药量,周边眼采用不偶合装药结构实施光面爆破,使岩面凹凸不平降低到最小程度。
5.2.5 湿喷式砼:喷射砼采用“湿喷式砼工艺”,并掺粘稠剂,以减少回弹损失,降低粉尘浓度,改善砼物理力学性能。
5.2.6 在砼衬砌施工前,要严格控制EVA复合防水层的铺挂质量,同时,应注意沉降缝和施工缝处的施工,坚决杜绝渗漏水。
5.2.7 在隧道砼衬砌施工中,采用整体钢模衬砌台车,用砼搅拌运输车运输,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砼输送泵灌注,插入式和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木锤模外敲振,小铁铲插边相结合的捣固方法可,保证砼灌注的质量和整体性。 5.3混凝土工程
5.3.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把好水泥、碎石、砂子等的材料关,坚决做到不合格材料不验收、不使用。 5.3.2 采用自动计量设备,砼拌和均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以确保计量准确,保障砼质量。
5.3.3 混凝土振捣
砼浇注中,采取定人定岗负责振捣。插入式振动器振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插入下层砼5~10cm,使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时间一般为25~40S。
5.3.4 加强对砼浇注后的养护 5.4 应急预案
5.4.1 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工作小组组长:李国平 工作小组副组长:罗建民、秦同飞
成员:赵同德、李建成、何显忠、刘定龙、王玉伟、罗源、黄克林、王世刚、王文博、洪海亮、代万先、吕荣兵、何先红、王先勇
5.4.2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职 责: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及现场状况、人员被困情况等,有步骤地指挥应急救援任务,并下达各种应急救援命令。
5.4.3 应急救援联络组
职 责:根据现场情况及现场变化状况、人员被困等情况,按照工作小组的命令,及时与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电话报警。报警同时负责工作小组的命令传达至各行动小组。
5.4.4 应急救援器材组
职 责:发生紧急情况时,听从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命令,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应急救援所需的担架、防毒面罩、灭火器等各种器材,运至救援现场,交应急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救援处理组使用。(救援物资存放于工区仓库)
5.4.5 应急救援处理组
职 责:发生紧急情况时,直接听从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指挥,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抢救重要设备、物资和重要资料。
5.4.6 应急医疗救护组
职 责:负责急救、护理现场伤员,组织车辆运送重伤员到医院抢救。准确统计伤员人数及重伤情况,及时上报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5.5 监控检测
隧道监控量测是现代化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奥法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为支护提供信息依据,还能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类比依据,因此必须做好该项工作。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量测小组,由我单位及业主共同在全国范围内对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招标,最终由业主认可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承担量测任务。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现场监控量测应按量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各预埋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破坏。
5.5.1 量测目的
⑴掌握围岩在施工中的动态,控制围岩变形。 ⑵了解支护结构的效果,及时采取措施,安全地施工。 ⑶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保证隧道既稳定又经济。 5.5.2 量测项目
洞口工程监控量测项目主要为地表沉降。
⑴地表下沉量测应根地质条件、埋置深度及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特别注意避开洞顶截水沟两侧2m范围。测点应与水平净空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沿隧道中线5-20m设一个
⑵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距应取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至少设7个测点。
⑶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⑷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5.6 量测资料的整理
5.6.1 对量测资料应认真检查、审核和计算,每次量测结束后,在两小时内进行资料整理工作。
5.6.2 及时将资料填入有关图表,使能了解数据反映的变化规律,便于各断面和不同量测手段之间的对比。
5.6.3 在整理资料时,若发现地表下沉速度具有稳定的趋势时,应据此求出隧道结构初期支护及二次初衬上的最终荷载,以便对结构安全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5.7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7.1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浑水、携带泥沙、顶钻、高压喷水、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确认已无危险时方可继续施工。
5.7.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令、法规,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安全生产措施。
5.7.2 成立以工区长挂帅的安全领导小组,以“三无、一杜绝,一控、三消灭”为安全管理目标,开展施工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管理“职、责、权”相结合并与经济挂钩的原则。
5.7.4 建立有效的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及时埋设监控量测点,并取得基准值,按要求开展监控量测;及时根据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性,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5.7.5 各特殊工种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特殊工种。
5.7.6 对施工机械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维修和养护,确保机具设备的施工安全。
5.7.7 施工现场装备行业统一规定的标准电源箱。对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专门设置的接地板进行接地,以防止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而造成意外。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测试。
5.7.8 所有电线、电缆、闸刀等应悬挂在洞壁,防止被水浸泡,并加强对电线、电缆绝缘性能和完好程度的检查工作,预防电击事故的发生。
5.7.9 切实搞好洞身找顶工作,要经常检查及时处理危石,遇溶洞、断层破碎带等特殊地段支护工作应及时进行。必要时进行加强支护,预防坍塌事故发生。
5.7.10 在平台上钻孔时应先检查平台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无任何安全隐患时方可在平台上施钻。当钻孔高度过高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7.11 严格按高处作业要求对高处作业进行防护,严禁上下重叠作业。 5.7.12 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三检制度,工区定期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5.7.13 成孔后及时安装孔口管并对成孔做必要的保护措施。
5.7.14 工区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安全领导小组参加,施工队每旬组织一次安全例行检查,安全工程师参加,施工队安检员每天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安全保障部负责建立安全工作台帐,大、小检查均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整改期限,并负责落实。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5.7.15 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使安全工作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氛围,并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安全否决权评比管理制度。
5.7.16 建立高效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定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方法和程序,在施工中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信息(如执行“三同时”、“五同时”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落实、确认信息,安全隐患、险肇事故及工伤信息等),并设专人负责予以处理。
5.7.17 制定好安全规划,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5.7.18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包保责任制度、施工申报审批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火工品领用、发放和使用制度、安全事故申报制度等。 5.8 火工用品及爆破施工
选用长期从事爆破施工的专业队,队伍精干,人员素质高。在工程开工前,邀请爆破工程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爆破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5.8.1 建立爆破设计审批制度
我们将严格按照当地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提前将审查过的爆破设计送给相应的公安部门审批,在安全管理方面争取得到当地公安部门的及时指导。
5.8.2 建立爆炸物品管理制度
建立爆炸器材库,设围墙、警犬、并派专人看管,严格按照《国家安全规程》中有关条款进行操作,接受当地公安机关的指导,做到专人保管、专人使用,随用随取,及时归库的原则,领取时办理交接登记。
5.8.3 爆破施工时,四周安全范围外设警戒人员,用红旗和口哨警戒,严禁任何人员入内。火花起爆在无瞎炮情况下,20分钟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处理瞎炮时设立警戒区,专业人员按相应方式处理,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
隧道施工人员投入
开挖班组 40人 初支班组 60人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二衬班组 35人 钢筋班组 20人 杂工 15人 管理人员 8人
专职安全员 1人 电工 1人 电焊工 5人 氧焊工 2人
第七章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计算书(略) 2、相关图纸
德泽隧道施工平面图
文案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