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2022-01-01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章编号:1009—9441(2008)06—0017—02 预应力混凝1-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口口植关生 (广东从化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从化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 510900) 该工程设计要求的张拉程序为:张拉时采用双 控,第1束采用105%超张拉,第2束采用103%超 张拉,第3束采用103%超张拉。超张拉程序为: 0— .2o" 。 一1.05o" 。 或1.03o" 。 持荷2 min,锚固。 张拉时分3级加载(0.4o" …0.8o" 。 和1.0o" 。 ),每 级加载后均应测量其伸长值。 构中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 528.571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某场馆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地下4层,地上6层。在两侧舞台17.40 ITI、26 In标 2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质量控制 2.1材料控制 高层和后舞台一0.60 ITI、20.40 In标高层设有18条 26 ITI跨预应力大梁(采用两端张拉技术),观众席 2层和3层楼座设置了18条悬臂预应力大梁(采用 后端张拉)。钢绞线采用GB/T 5224--1995(预应力 混凝土用钢绞线》中1×7标准型一15.20—1 860一ll; 锚具采用OVM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锚具。设计 张拉控制应力or…=1 302 MPa。预应力筋套管采 (1)所用原材料必须具有合格证并送检合格后 方可投入使用。 (2)钢绞线进场后要垫高堆放,如露天堆放须 用油布遮盖,防止雨淋、浸水。 (3)钢绞线下料宜用砂轮切割机,下料时如发 现钢绞线表面有电焊接头或机械损伤,应随时剔除。 2.2预埋过程控制 用外径 67 mm x 2焊接薄壁钢管,套管接头处用 内径 69 mm x2(L=80 mm)钢管。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 40。 (1)钢管定位。钢管的定位是通过在梁箍筋上 1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 该工程采用的预应力施工工艺及其土建部分工 序之间的施工关系如图1所示。 焊接钢筋支架来实现的。应对管道曲线的最高点、 最低点和反弯点的矢高和水平间距进行检查;测量 矢高时,以梁底模为准测量每一个支架两端。 (2)节点控制。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绘制节点 大样图,一是调整柱钢筋的位置以及柱钢筋与梁钢 筋的位置关系,梁的每根钢筋从哪两根柱钢筋中穿 过必须予以确定;二是看梁的内箍、主筋及锚固部分 是否与预留孔道和锚垫板空间有冲突;三是看是否 有足够的张拉空间;四是安排好施工顺序,例如梁的 拉筋应待钢管安装后再绑扎。 在工程施工中,当柱筋绑扎完毕、梁底模安好 后,即可开始调整柱筋和焊接喇叭口。根据节点大 样图调整柱筋时,先用油漆标出波纹管位置,再据此 将柱主筋调整好,施工时最好将柱主筋与箍筋点焊 在一起。在测量尺寸时,应注意以柱箍筋的中点向 两边分,而不是以柱模板尺寸为准。 (3)锚具的安装。梁端锚垫板(喇叭口)应按设 计要求的尺寸进行焊接固定,其水平度、垂直度应保 图1 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工艺流程 证端部模板安装能紧密接触,混凝土浇注不漏浆。 ・17・ 建材技术与应用6/200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当张拉端在柱边时,其定位可采用图2所示的做法。 要的孔道摩擦损失。承压板上的水泥残渣、钢绞线 上的污物等均须清理干净,以减少预应力损失。 2.4灌浆过程控制 (1)灌浆准备。构件张拉完毕,应及时检查张 拉记录和钢绞线锚固状况。锚具可能漏浆处用水泥 砂浆封堵(封头),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灌浆。 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须在48 h内完成灌浆。 (2)灌浆。严格按水泥浆配合比加料,搅拌时 间《2 min。灌浆应连续、缓慢、匀速进行,不得中 断,并应排气通顺。在孔道两端冒出浓浆并封闭排 图2梁端锚垫板定位做法 气孔后,宜再继续加压至0.4~0.5 MPa,稍后再封 闭灌浆孔。间隔一定时间后(夏季30~45 rain)进 (4)钢管安装。根据设计的预应力筋曲线进行 钢管放样,提前采用弯管机进行制作,其弯曲后的形 状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在合模浇注混凝土之 前,必须检查钢管的位置、曲线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其固定是否可靠,接头是否完好,管壁有无破损, 同时还应检查预埋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3张拉过程控制 行二次灌浆。灌浆完毕将灌浆口封实,不得有灰浆 倒流入灌浆孔;根据需要在泌水孔处进行人工补浆; 从泌水孔抽查灌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 理和纠正。 (3)灌浆质量控制。水泥浆进入压浆泵前必须 经过≯5 mm筛网过滤。使用时应随时搅拌灰斗内 的灰浆,防止泌水沉淀。灌浆用的水泥浆应有足够 的流动性,施工时采用流动度测定仪测定。当水灰比 W/C=0.40~0.45时,流动度在120~170 mm即可 满足灌浆要求。一个梁中的多个孔道,宜尽量连续 灌浆。 2.5预应力检测 预应力工程施工的目的是对构件成功施加张拉 力,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都是为此服务的。施加 预应力时,以张拉力为控制量、张拉伸长值为校核 量。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偏差应在±6%范围 内,超过时应停止张拉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后方能继 续张拉。张拉时应分级张拉,分级控制。在张拉过 程中,预应力钢绞线断裂、滑脱的数量以及无法张拉 的数量不得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钢绞线总数的 3%。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绞线下料长度应保证预应力张拉和预应 (1)检测内容。①预应力摩阻损失和 值。 值 按公式:/x=[一In(P/P )一 ] 进行计算。在用 压力表进行预应力摩阻检测时,应分别进行主动和 被动方程的标定。②锚具变形和钢绞线内缩值。在 进行预应力梁张拉的同时,可以进行钢绞线内缩值 力检测的需要,钢绞线编束不得紊乱。 (2)在浇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进入预留孔 道而造成的管道摩擦力增大甚至堵塞。 (3)尽量采用泵送混凝土,分层进行浇捣。在 的测量。③柱顶变位和梁的反拱值。④局部承压下 的裂缝观察。 钢筋密集处采用小型振捣器振捣。为防止振捣棒碰 到钢管,施工前应对每个振捣手进行现场交底,使其 熟悉各处钢管的位置,以免造成钢管变形与漏浆、预 埋件变位等事故。 (4)预应力张拉前,应提供预应力梁混凝土强 度试验报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 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正式张拉前应进行试张 拉,预应力检测工作也同时进行,以测定相关数据。 (5)超张拉至1.05 。 或1.03 。 。 (2)检测结果。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值分别为: 0.39 mm、0.43 mm、0.38 rain和0.54 mm;预应力梁 的反拱值测量结果分别为:4.02 mln、4.14 mln、3.09 mln 和3.82 mm;钢绞线与钢管之间的摩擦系数在 = 0.30~0.35之间;钢绞线内缩平均值为5.9 mm。 2.6施工顺序控制 (1)编制多(高)层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 施工方案时,首先应安排好混凝土浇注与预应力筋 张拉两道工序之间的顺序关系。该工程中采用数层 浇注顺向张拉的方法。 (2)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特点是跨度大、自 重大、层高也大,预应力筋张拉前楼板与次梁的荷载 也可能传给框架梁,因而在预应力框架梁支模时,支 Research&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6)张拉时锚具一定要坐落在喇叭口的定位槽 口之内,做到千斤顶、孔道、锚具三对中,以避免不必 ・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章编号:1009—9441(2008)o6—0019—02 粘钢加固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口口李富全摘(清远市清新信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800) 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粘钢加固法在工程中的实际 度低于原C 25设计强度等级。经设计单位、施工单 位及有关专家共同研究,决定对该工程进行加固补 强,并提出了两套方案。一种是加大截面法;另一种 是粘钢加固法。采用加大截面法施工复杂、工期长, 还需要将部分砌好的砖墙拆除,为了降低加固造价, 决定采用粘钢加固法。 运用过程及效果,就粘钢加固的原理和施工要点进行了论 述。 关键词:混凝土;粘钢加固法;钢板;结构胶 中图分类号:TU 375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有些混凝土结构在使用一定的年限后,混凝土 2加固方案设计 2.1 加固计算 加固设计主要依据CECS 25:90《混凝土结构加 固技术规范》进行。 (1)粘钢加固法承载力计算: / bx=frA +0. 一 A (1) M =fo bx(ho。一x/2)+ A (ho。一0 ) (2) 腐蚀,钢筋锈蚀,承载力下降;有些新建或在建的工 程,由于设计或施工不当,面临功能改变,荷载增加, 这些都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使用建筑结构胶在混 凝土表面粘结钢板来加固混凝土结构,可以改善结 构在使用荷载下的运行状况,提高承载力,是目前较 为普遍的一种加固方法。在笔者2005年开发的某 项目中,一幢住宅楼因施工不当造成部分结构承载 力不足,工程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粘钢加固补强。 现将该工程运用粘钢加固技术的情况介绍如下。 (2)钢板加固粘接长度计算: L。≥2L t /fo 2.2加固方法 (3)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于2005年上半年开始施工,为7层半框 针对该工程特点,柱梁加固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1)柱子的加固。考虑到柱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设计要求,柱子承载力和轴压比达不到规范要求,混 架结构,桩基为沉管灌注桩,上部结构使用P・s 42.5 水泥。进行同批水泥性能试验时,发现3 d、7 d强度 凝土柱子加固采用钢板粘贴到梁底或板底与原柱连 成一个整体(见图1),不仅提高了柱的承载力,满足 了轴压比,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变形应力,改 善柱的延性。 合格,28 d强度不合格。为此,施工方立即委托有 资质的检测单位对该工程梁柱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 测。检测结果表明,1至3层大部分梁柱混凝土强 撑的承载力应经过验算。对底层框架梁的支撑必须 做好地基处理,防止不均匀沉陷。 (5)预应力框架梁一般应一次性连续浇注完 毕,不留施工缝。在梁端处柱的施工缝位置,应根据 预应力筋锚固区局部承压的要求确定,必要时其施 工缝位置应高出梁面200~300 mm。 作者简介:植关生(1970一),男,广东从化人,助理工程师, (3)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端模和梁高>1.0 m 的侧模,宜与下道工序交叉进行,即先安装梁的一侧 模板,然后绑扎钢筋并安装预埋管道,经检查无误 后,再安装另一侧模板。 (4)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先将预应力框架梁的 侧模和楼板模板全部拆除,以免影响预应力的建立。 但梁的底模与支架必须在预应力筋张拉后以及孔道 现主要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工作。 收稿日期:2008—05—07 (编辑郑晋) 灌浆强度达到M 15之后方可拆除。 建材技术与应用6/2008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