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建设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国家“双高计划”院校

2023-12-24 来源:尚车旅游网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建设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国家“双高计划”院校

作者:董传民 李晨歌

来源:《走向世界》2021年第22期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 78年,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为主。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办学四十余年,学院紧紧围绕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办学,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产学研一体、职场化育人、国际化办学、现代化治理”的办学特色。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知识产权优势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院牵头成立了山东省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一带一路”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齐鲁职业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建设了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等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

该院学生历次参加省赛与国赛成绩优秀,获国赛一等奖18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获省赛一等奖34项。“职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山科品牌效应形成。近两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7.86%、专业对口率81.27%,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达59.92%,用人单位满意度达100%。毕业生就业于大企业,中国中车、一汽-大众、潍柴动力、烟台万华等龙头企业毕业生占27.18%,为山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产学研一体办学

学院坚持以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统领,以国家级、省级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依托,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协同育人,逐渐探索出一条“集团对接、多元融合、校企联动、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之路,有效地促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开创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

学院贴近区域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聚焦山东制造强省建设,打造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使学院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实现有效对接。开设纺织服装、机电工程、机械制造、信息工程、生物与化学、汽车工程、建筑工程、艺术传媒设计、商务外语、经济管理等11个专业群53个专业。学院高水平专业(群)集取,其中国家“双高计划”建设A类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特色专业6个、品牌专业群3个,“3+2”专本贯通培养专业4个。省级及以上优质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0.6%。

2017年12月,学院牵头组建山东省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吸引省内外165家企业、31家高校、职业院校,11家行业协会加入集团。学院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激发活力,健全机制,通过集团的组建,不断加强校际、校企之间以及学校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018年集团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学院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

学院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安联合集团、浪潮集团共同组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试点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与鲁泰集团共建“鲁泰学院”,积极推进鲁泰学院“厂中校”模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捐赠价值1000万元设备,共建“山科-歌尔学院”。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鲁泰集团合作的专业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

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现有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4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3个、校级现代学徒制专业6个。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厅验收,典型作法在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及试点院校成果展示培训班、山东省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研讨会上作典型交流。

2016 年12月,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以下称 “基地”)经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六部门联合批复筹建,建设周期为五年(2017-2021年),预算投资1.26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9300平方米。基地围绕山东省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服务于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面向全省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路径,建设设备条件与产业技术发展同步、区域共享机制先进、培养培训质量高的省级公共实训基地,2020年被省工信廳认定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

2019年7月,省工信厅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共建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引进西门子“数字化”双胞胎技术,结合当前西门子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产品和数字化平台软件,建成了包括小型PLC实训室、综合自动控制实训室、机电协同实训室、工业软件实训室、工业网络实训室、过程控制实训室、数控虚拟调试实验室等七个先进实训室,打造一流数字化实训示范中心。重点培养在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方面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基地在省内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新技术培训,机电、信息类学生实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携手中国中车、一汽-大众、烟台万华、齐鲁制药、鲁泰集团、歌尔股份、联想集团、潍柴动力等500余家龙头骨干企业构建起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工作平台,建立校外产学研实践基地,开展多方位、多样化的校企合作。近六年毕业生30%就业于大企业,中国中车、一汽大众、齐鲁制药、中铁建、中建港集团等龙头企业连年预订毕业生。 创新实践职场化育人模式

聚焦制造类工匠型人才培养,学院新提出“职场化+信息化”育人理念,构建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素质养成、价值积累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按照“能学辅教”原则,开发职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现代职教课程,校企合作建设了670个校内外实训基地、55个虚拟仿真实习实训系统,形成职场育人环境;建设了一支“三种能力、三重角色”良师团队;实施“线上、线下,职场化”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大爱厚德、善思精技”的职场化育人文化。学院相关成果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形成新型教学资源供给体系。学院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7门;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参与24个,主持省级资源库3个。目前,学院开发有813门网络在线课程,学院信息化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案例,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2019年,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学院积极引导各专业按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融入专业模块化课程开发,打造书证融通课程。截至目前,学院参与教育部前三批1+X证书试点48个,涉及试点专业41个,参与人次数为2610,并参与开发第四批1+X证书中服装陈列设计、纺织面料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84名教师获取考评员证书。

以工匠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了“职场化教学、信息化融合”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学生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内容变为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由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职场化环境共同构成,按职场要求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新型职业教育课堂结构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区域经济培养了大批“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工匠型人才,被誉为“山科模式”。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学管理50强”院校。

积极贯彻“以竞赛内容引领教学内容改革,引导教师将技能大赛对选手知识技能的考核点转化为职场化课程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技能大赛的竞赛规程、技术规范,将大赛选手的培养方法、教练团队的建设经验等转化应用到常规的教学工作中,带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点赞该院师生的技能展示。

在积极推进应用技术协同创新、服务社会的同时,推进科教融合工作。实施科研项目反哺教学计划,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引导教师将合作开展的应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项目及成果转移转化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到课程教材。以专业工作室、创新性实训等模式,吸收学生参与技术项目,促进科教深度融合。

学院建设了知识产权学院,组建专利兴趣小组、工科专利班,营造专利申报和创新氛围。近三年,师生共申报专利347件,学生主持或参与申报的达三分之一以上,授权专利22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9件、实用新型专利182件。学院被省知识产权局授予“知识产权优势单位”。

学院强化双创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学生双创能力。近两年,学院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1项,在山东省比赛中获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1项。近四年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18项。2018年学院被省人社厅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9年被省人社厅评为“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系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立德树人、科学引领、因材施教、助力成长”的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构建了“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三位一体学生管理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年来,机械工程系团总支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学院团委先后多次荣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和潍坊市红旗团委称号;学院学生会当选全国学联第二十七届主席团成员单位,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会。

与驻地潍坊市联合成立“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年均学生志愿服务时长近50万小时,服务群众29万余人次。学院“青春护航,爱播四方”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家和山东省“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学院选拔优秀学生建立导航员队伍,作为辅导员助理,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惠及学生40000余人,《创新实施新生导航,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先后入选教育部学生管理50强典型案例和潍坊市十佳思政项目。 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起步早、影响大,早在第一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国际交流与合作即被评估专家认定为学院办学特色。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先后两次荣登“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连续三年获得“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荣誉称号。

学院先后与欧美亚非等地区19个国家131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累计培养来自乌克兰、韩国、肯尼亚等30多个国家20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留学服务品牌日益凸显,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已走在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学院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韩国岭南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电气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等6个中外(鲁台)合作办学项目。

同时,建设境外办学机构,输出中国标准。学院牵手“走出去”企业及境外合作院校联合共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东非(乌干达)国际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BSC教学工作站、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歌尔越南培训中心、泰国素叻他尼技术学院海外分院4个海外国际学院。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国际课程。目前现代纺织服装专业群、现代制造专业群等5个重点专业群开发了纺织服装等13个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开发微机技术、Android 开发等41门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核心课程。

迈入“十四五”,學院将发挥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国家双高计划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高质量推动学院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肩负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推动学院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内涵发展,向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奋进,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贡献山科智慧和力量。(图片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提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