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
例1:【2022·陕西·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
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忭(biàn):喜乐,欢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是进亦忧,退亦忧( ) .(2)先天下之忧而忧( ) .(3)始治官舍( ) .(4)引流种树(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C.予至扶风之明年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亭以雨名,志喜也。
4.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以为休息之所 .
③
①
②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1. 这 在……之前 修建 水,水流 2.B
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这件喜事。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与民同乐”。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1)句意为:这(他)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是,这。 (2)句意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先,在……之前。 (3)句意为:开始修建官邸。治,修建。
(4)句意为: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流,水,水流。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理解。
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为:助词,的。 A.助词,的。
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助词,的。 D.助词,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词语为: (1)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2)以,用;名,命名;喜,喜庆,值得欢喜。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甲】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范仲淹想表现的是做官之人应该尽到的责任与使命;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范仲淹的认为应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的乐之后去乐,所以他的忧乐观是先忧后乐
根据【乙】文“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林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可知,百姓因整整一个月不下雨而忧愁,后来终于天降大雨,百姓和乐,苏轼在修建亭子时也不忘百姓,可见苏轼是关心百姓疾苦,处处思虑百姓的,表现苏轼的“与民同乐”的忧乐观。 【参考译文】:
【甲】
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
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下此事,认为今年会是丰年。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例2:【2022·重庆·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帅番声,草茂也,引申为“众多”。由此可知,“可爱者甚蕃”中“蕃”的意思为“多”。
B.“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
C.“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香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 D.查阅词典,“植”有以下义项:①栽种;②竖立;③生长。结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植”是“竖立”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 C.“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坚强不屈。 D.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污浊、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 4.选文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 【链接材料】
曲池荷 卢照邻①
浮香②绕曲岸③,圆影④覆华池⑤。 常恐秋风早,飘零⑥君不知。
【注】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②浮香:荷花的香气。③曲岸:曲折的堤岸。④圆影:圆圆的荷叶。⑤华池:美丽的池子。⑥飘零:坠落,飘落。 【答案】 1.B
2.(1)出自淤泥却不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娇艳。 (2)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3.A
4.周敦颐笔下的莲是“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洁的贤能之士。借对莲花的赞美,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情感。 卢照邻的诗,先写荷花溢香、荷叶田田的景象,暗喻自己才华卓著;又写荷花对秋风零落的恐惧,暗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虑。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B.“不蔓不枝”的意思是: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枝蔓;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重点词有:
(1)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2)之:的;鲜:少;闻:听说。 3.本题考查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分析。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形容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本项中“‘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说法错误;
C.“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以莲自况,表达了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本项中“坚强不屈”说法错误;
D.文章最后—句,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本项中“意在讽刺官场污浊、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说法错误; 故选A。
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周敦颐高尚的情操。根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知:在污浊的世间保持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操守;根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知:作者要保持正直的品德;根据“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知,牡丹在文中象征着功名富贵,特意点明喜爱牡丹的人众多,表现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世态的鄙弃。 卢照邻的《曲池荷》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浮香绕曲岸”写荷之香气,比喻诗人的高贵品格。第“圆影覆华池”意思是:美丽的荷花却被阴影覆盖,其妙质丽容得不到彰显,难为世人所知。比喻诗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第三层,“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最令人害怕的还不是这些美丽的事物被遮盖,而是担心无情的秋风提前到来。根据注释,可知卢照邻由于身体状况极差,长期仕途失意,面对人生,常常自悲。就像一朵亭亭玉立,艳压群芳,十分圣洁的荷花,其艳质丽容一直为阴影所覆盖,得不到世人的赏识。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并且所受到的压抑,以及诗人欲向社会展露才华的忧伤。 【参考译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木的花,令人喜爱的很多。东晋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多喜欢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出自淤泥却不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飘得越远就越觉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远远的观看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人;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文言文翻译句子经常出现的错误,导致丢分的原因有:
1、望文生义。例如:邹忌修八尺有余。翻译成“邹忌修养得高八尺多”。修:身长,身高。 2、以今解古。例如:却看妻子愁何在。翻译成“回头看看妻子还发什么愁”。妻子:妻子儿女。
3、不懂句式。例如:楚人有涉江者。翻译成“楚国人有个过江的”。这是宾语前置句,应该翻译成“有一个过江的楚国人”。 4、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误译。
例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句中的“犬”是名词用作状语,不理解就会误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此外还有词类活用分析错误、误译文言虚词、漏译省略成分、语言不合规范、不辨感情色彩、不懂古代文化常识、不懂文言修辞等。
文言句子的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首先要读懂全文,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和大概内容,这是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的前提,因为离开了全文,有时很难确定某句的意思。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答题策略及模板
1.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管。 │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换”和“对”虽然都是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但“换”成的双音节词中没有原词的语素。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就可照录不译。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只起结构作用(补充音节、表示停顿)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夫”是句首发语词,有引起议论的作用,“也”是句末助词,表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来表示,就可省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如:“我从而师之”,“从”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译为“我跟从(他),并且向他学习”。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
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个宾语前置句,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翻译的步骤
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3.文言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信”就是要忠于原文的内容,不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编造。 “达”就是要通顺流畅,不要使句子文白夹杂。
“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语句生动优美。 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翻译”这一考点。
1.【2022·广东茂名·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注释】①侍中:官名。自秦时开始设置,隋代改称纳言,唐代复称侍中,并一度改称左相,成为门下省正式长官。因侍中官位特高,故只加赐于身居要职的大臣。②宽怠(dài):松懈,怠惰。③日陵月替:一天天地衰颓下去。
②
③
①
(选自《贞观政要》)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 ) .(2)人恒过( ) .(3)征于色( ) .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及至安乐/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太宗谓侍臣曰/予谓菊 ..
C.圣人所以居安思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安而能惧/安求其能千里也 ..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观 自 古 帝 王 在 于 忧 危 之 间 则 任 贤 受 谏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乙文魏征的话印证了甲文的什么观点?
(2)魏征和唐太宗对于“守天下难易”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022·青海海东·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出师表(节选)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亲贤臣,远小人( ) (2)躬耕于南阳( ) ..(3)攘除奸凶( ) (4)至于斟酌损益(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徒以有先生也 ..C.还于旧都 苟全性命于乱世 ..
D.可计日而待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先帝/知臣/谨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深厚感情?
6.选文中作者给后主刘禅提出哪些具体建议?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022·黑龙江哈尔滨·一模】 文言文阅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分: ②作: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2022·山东枣庄·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4)日食....米一升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以养群从之贫者 .
②
③
①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的句子回答)
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看法。
1.【2022·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回: (2)弈: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环滁皆山也.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文章第②-④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2022·贵州毕节·中考真题】 阅读古文,完成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称量),然后知轻重;度(测.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孟子•梁惠王》)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讲信修睦 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 _____ .③今恩足以及禽兽 _____ .④王请度之 _____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甲]文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乙]文的话说就是 _____
(4)中国古代的“行大道”,是指哪三个方面内容?孟子认为古人“过人”之处是什么?请分别用原文回答。
3.【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1.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选文是诸葛亮呈给刘禅的表。
B.选文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
C.诸葛亮首先向刘禅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之后提出三条建议。
D.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严明赏罚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A.今天天下三分,益州困苦穷乏,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秋天。 B.如今天下三分,益州困苦穷乏,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候。 C.今天天下三分,益州疲劳偏僻,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候。 D.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劳偏僻,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机、生死存亡的秋天。
4.【2022·河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乙】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观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簿;有费解③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后若能看完《史记》,明年更换他书,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④,不宜寓目⑤。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
(均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⑥》)
【注释】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③费解:不好理解。④弹词:一种把故事编成韵语,有白有曲、以弦索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⑤寓目:过日,观看。⑥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给儿子的家书。喻,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苟堪励志勤读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B.无裨实益 必能裨补缺漏(《出师表》) ..
C.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D.若能分门别类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
(2)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
3.从选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
4.选文中郑板桥多次使用“宜”字,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5.【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 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C.教然后/知困
B.其岸势/犬牙差互 D.今齐地方/千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光下澈(清澈) .C.凄神寒骨(凄凉)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B.第①段开头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C.文章②③④三段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对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进行了细致描绘,渲染出幽僻凄清的氛围。
D.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寓情于景,奇丽的小石潭风光中始终流淌着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永州山水的热爱。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小石潭本是永州一无名小潭,却因柳宗元诗情画意的笔调而闻名古今。结合全文说说柳宗元描写山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B.可百许头(可以) .D.佁然不动(……的样子)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