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美育: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学科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
来源:《设计》2021年第22期
许奋,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设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教育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新时代,我们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民族复兴路上,我们肩负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使命,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当下,国家正在积极倡导新文科教育,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要求打破以往分而治之的学科区隔,追求学科融合创新,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建设实践,必须着力探索一条兼顾文化自信和时代要求”的教育之路。这都意味着设计学科的跨界建设、学习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亟须革新。
一、关于“美育”概念的发展历程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中,“美”一直作为补充人类文明的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与塑造着人与社会。在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提倡的诗教、乐教即是美育,他主张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步骤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孔子的“尽善尽美”论和“文质彬彬”思想表达的也就是关于美育的道理。美育在先,概念在后。
1775年,德国哲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明确提出“美育”概念,他认为人具有两种冲动,一是感性冲动,二是理性冲动,然而无论是感性冲动还是理性冲动都具有强迫性,而游戏冲动则是纯粹自由的活动,其主要对象是美。美是一种活动形象,是感性与理性、质料与形式、物质世界与其形象显现统一而生成的。自此,美育作为一个思
想、内容多元,分支、范畴庞杂的学科体系,开始独立登上历史的舞台。
20世纪初,“美育”在中国正式落地萌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标锁定在人的心智健全发展之上,高扬“美育”的大旗,把美育作为实施新文化理想的重要策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甚至一度将美育上升到了“美育救国”的高度。这促进了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他们把美术教育看作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方式,对美术教育中的“美”有自己的阐释,看到了美的社会作用,认为美术教育有着积极的社会作用。从此,美术和美术教育就成为互为主体、相互支持的两大重要范畴,现代美术教育应运而生。
一百年前,我校创始人蒋兰圃先生亲手接过蔡元培先生“推行美育”的题字,开启了推行美育的创新之路。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熔铸了“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主张艺术与应用的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强调培养一专多能、艺技并举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各行业对艺术的需求。改革开放后期,从国家层面上讲,通过在各类学校开设艺术课程的方式开展美育,有力地推动了美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在认识上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在实践上直接用艺术教育代替美育。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在美育实施的过程中,过度注重艺术知识的学习和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审美的体验和兴趣的培养,使得美育对个性发挥、想象力发挥与创造力发挥的重要意义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进入1990年代后,我校美术教育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创造力,重视学生人格塑造与道德情操的陶冶,提倡以美养心、以美育德、以美启智,师生开展了大量扎根中国大地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平台, 在实践中让学生提高艺术感受力,特
别是在设计创造中让学生感悟文化的重要作用,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多年来,我校在教学中一直践行以美育人、以美化育,把学术的重点放到了教育的对象——学生身上,通过直指教育的对象这一目的归属,来反观施教的内容与方法,充实和完善有关美的理论,这就是我们学校现代意义上“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美育不仅是一种刚性需求,更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把学校美育工作作为重要战略,把培养创新人才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结合,对加强美育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2020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更是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从中可以看到,除了对美育的传统理解,即美育是审美教育之外,还提出了美育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这从育人方面更加全面地阐释了美育的价值,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对美育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新的高度和更为丰富的内涵。
今天,美育是一個大工程、大目标,是一个大的学术范畴,而艺术高校的美育建设则是重中之重。如何把美育贯穿于教学,加强对美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的认识,要更多地思考艺术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如何实现美育,把“美”的创造表达与“育”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加强对美育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建设任务、评价体系的科学研究,把握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视觉艺术人才,各高校使命在肩又大有可为。
二、当下设计学科(新艺科)的发展与实践
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和新文科精神观照下,设计学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数字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学科的发展都为设计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工具。在这个背景下,从造型艺术到设计艺术等各个学科都需要援引、运用和融合新的范式,在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上形成跨学科的新形态。在这个建构过程中,有四个核心要点值得关注:一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二是学科范式的超越与整合;三是参与式研究;四是寻求本学科以外知识的综合与统一。也就是说,设计学科在加强艺科内部学科高质量融通的同时,也要加强与理工医农等多学科的全面融通,全力打造艺术学科新专业和新格局。
目前,我校设计学学科的显著特点是融入校本文化,面向视觉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优势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建设特色设计学人才培养与知识体系,搭建学科、专业协同交叉创新的教育平台,形成教、产、研、创相结合,培养面向未来中国社会各行业所需的设计人才。
首先,我校设计学学科以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为己任,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传承湖北民间手工艺等荆楚非物质文化,助力中部地区城市建设规划,将艺术与数码图像相结合运用于科技领域,拓展美育空间,提升大众审美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以此促进学科专业发展,设计学学科专业以培养结合创意应用型人才,将人才培养与创意产业等社会经济领域紧密关联,注重专业体系的创新改革,设计学创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紧贴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脉搏,为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提供力量。2019在武汉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湖美设计学科扎根传统文化,面向现实生活,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湖美设计团队设计的军运会会徽、吉祥物“兵兵”、军运会开幕式场馆改造提取传统荆楚文化中能够代表地域风格的特征元素,以现代手法传递荆楚文化的历史形态与特征,
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其次,我校设计学科以社会经济文化为载体,不断强化具有应用型显征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创新理念,创建具有文化产业脉络与链条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为设计人才的培养打造了科学完善的平臺。通过社会平台与实践教学的互通共融,努力创建“集艺术设计、文化产业开发一体化”的教学科研新体系,深入摸索教学、科研面向社会需求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路子。作为武汉市“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的副理事长单位,我校已完成了武汉地铁所有开通线的艺术设计施工项目并已辐射到武汉以外的城市、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博会艺术设计项目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艺术服务社会项目,建设高端设计创意平台,主动承担和参与区域社会服务项目,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坚持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用质量体系建设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坚持产学研创良性循环的发展思路。
三、新文科背景下艺术院校设计学科发展路径探析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委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划2.0,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着力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自此,“新文科”被正式提出,并与“新工科”建设列为同等重要层次。同时,提出新文科建设“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新文科建设站在互融共生的新视野,倡导大人文思想,要求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开放、交流、交叉、交融,建构新的学术共同体和研究平台,催生新学科、新专
业、新方法、新范式,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育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人才,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和研究中由于专业细化导致的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因此,与传统文科相比,“新文科”具有更加鲜明的开放性、可塑性、创新性,在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规律同时,注重与社会发展和技术革命相呼应。这种开放性、可塑性、创新性,势必会创造一个新艺科,即以面向现实、服务社会为目标,关注特色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艺科。以推行美育为前提,以新文科建设发展方向为导向,我们应当加强设计学科等新艺科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在全球信息化和世界图像化的背景下,视觉艺术的创造与创新面临最直接的挑战。我们掌握着传统资源,却需要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智慧,我们拥有便利的科技条件,但需要的是以心现物的工匠精神。艺术思维本身是与各种能力和知识息息相通的,未来智能社会都会走向艺术思维和美学境界,设计学科的发展既要固本正源,又要守正创新。这就意味着艺术院校设计学科发展范式的重构。这种范式重构是在现有设计学科发展基础上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结合,既主张时间链条上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更注重当下时空的开放性与多元化,是一次在学科交叉和专业跨越基础上的学科升级。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艺术教育要与科技领域的创新相融合。艺术与科技再联姻,让艺术插上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翅膀,高效率地普及艺术教育。目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态势,促使造型艺术、视听艺术从单一的、扁平的教育构想向探索性的、多元的、立体的、复合型的模式转变,进一步尝试打通美术、设计、戏剧影视、艺术理论等学科的界限,在保持不同类型艺术特质的基础上,寻求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已经成为实际的努力和行
动。在产业转型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要的时代背景下,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与专业重组的时代,我校也正在打造提供更为宽阔的学科背景,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守正创新能力,需要学生融合艺术家与科学家的思辨能力和想象力,进行艺术创造与设计创新,我们希望通过培养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人才成为我们艺术院校的新亮点。
(二)打造科教—产教—理实融合教学价值链。这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追求的核心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把产学研用融合、协同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本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提高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集中度,打造一批行业产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积极探索开设一批交叉学科研讨类的课程、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运用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教育新理念,着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教学体系,促进“学、研、创”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
(三)保持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锤炼中国理念、世界认同的艺术话语体系。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当下价值,借助传统艺术和艺术传统的重要文化资源,引导师生坚定地认同中华文化,自觉响应时代号召,把文化自信摆在首要位置,实际增强中华文化的教学内容,在新文科建设中引导师生从整体上认知,情感上认同,行动中落实,将文化认同与艺术创作、设计结合起来。在“以艺抗疫”艺术创作活动术设计作品用其凝固的瞬间和其中融入的情感与创造力展现了它独有的重要价值——传递同心同德的社会正能量,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创意设计为中国研发和制造的产品增添文化内涵,体现中国美学理念,要建立跨行业领域的创新驱动机制,使中国设计促进中国制造,
以中国设计增添市场效益,让中国产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
(四)建立艺术学门类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近年来,在一些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经常有专家提到艺术教育重要又独特,新时代艺术创作、设计的蓬勃发展,但艺术教育内涵发展问题日益凸显,艺术教育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不能一把尺子衡量。当下,在新与“旧”的交接点上,我们都是智慧结构中的一分子。从古至今,教育所承担的思想引领作用从未改变。新时代,我们依旧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因为历史的主体在任何时期都是人。从学科体系的建构到教育实践的完善,都是对于时代精神和人的价值的关注。希望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设计学科能进一步推进树立自身学科科学的有设计学科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