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油画创作中的真实表现
作者:吴志美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5年第05期
摘 要:“真实”,一个熟悉而简单的词语,但它却是艺术美的基础,是一幅优秀作品的灵魂,纵观古今中外的美术理论家和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艺术的真实性,认为艺术的生命就在于真实。“真实”的意义不在于图像是否写实,而在于能否恰切地表达出真实的自我感受,即所谓内心世界的真实。这是绘画可以在这高度发达的读图时代仍可以存在的意义。在我的艺术创作中,它更是一种具体的存在。
关键词:油画 创作 油画人物 社会生活
艺术所谈的“真实”,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是不同的。对于艺术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过“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纯粹的模仿,这一学说虽然融入了对真实的理解,但把真实理解得机械化了。如果所有的艺术作品只是对现实生活的翻版,那么就谈不上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真实是要揭示生活的本质。我们习惯地说古典绘画很真实,工笔绘画很真实,难道抽象表现就不真实吗?写意就与真实背道而驰吗?从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中,我们在画面上看不到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我们却能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作者融入的悲悯和同情。蒙克在《呐喊》中集以丰富的思想情感,透露出他对时代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痛苦、郁闷而又激愤的情绪。其实任何风格的好作品都是画家真实地再现了某种情感。任何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都要以真诚的心去对待生活,要把真实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绘画中最能打动人的是其透露出来的精神内涵,这种真实性才是一种永恒。 一、关于绘画反思与探索
我在学生时期对“真实”的理解曾非常肤浅,认为像照片、像模特就是真实。在评价一件艺术作品时,也会依据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是否一模一样来评判它的好坏。初学绘画时,老师会传授透视、光影之类的科学写实理论,这是一种对自然的真实再现。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经历的是一个从单纯的模仿再现自然现象到逐渐脱离自然而走向单纯绘画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了人类视觉思维和审美习惯的变迁。艺术家们最终从追求画面形象和细节中解放出来。自印象主义以后,画家在画面上所表达的东西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似乎越来越远。我们得出一个定义,“真实”并非只是艺术家准确真实地再现自然世界,也可以是为内容的形式转化为艺术家个体生命的体验,即生命体验的“真实”再现。
在之前的绘画过程中,我大部分是靠概念与常识画画,当面对模特的时候,也仅仅只是把他看作是绘画的道具,并没有去分析对象的背景、生活状况及思想感受,从而画出来的作品没有实在的意义。在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中,其中有两幅作品触动了我,分别是忻东旺的《消夏》和崔先进的《曙光》,通过对这两幅关于农民工形象的艺术解析,使我更坚信探索画面背后真实世界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什么罗中立、何多苓、忻东旺、陈丹青等一批中国当代写实主义画家,他们所创作的作品最能触动观者心弦。因为他们经历了下乡、文革之后的遭遇,从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或多或少的看出怀揣着梦想和希望的身影。法国写实主义画家库尔贝说过一句话“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没有见过天使。”闫平老师也说过:“如果要画得好,必须要发自内心的真情”。
绘画大师米勒,因其生活在农村,他就以农民农村为主的题材来创作;陈丹青在完成毕业创作时,深入西藏半年,在那里完成《西藏组画》,他将视野专注于身边平凡人的生活,用客观的视角真实地塑造了藏族人民纯朴的人性美,重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从而更好地对人性美的讴歌,这使他们的作品令人深思。
风景和静物我没有考虑,依然坚持自己表现人物的原则。因为我认为人物最难表现,只要把人物画好了,其他的题材应该都不是问题。那么人物到底难在哪里呢?首先要做到“形神兼备”,要画出精神内涵。“形”上的把握有规律可循,但“神”的刻画完全靠艺术家的观察和感受。这也许就是画家和画匠的区别。艺术家要有丰富的情感,需要读懂对象的心理,画家要用自己的情感去体会,感触画面中的人物,情感的投入十分必要。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也许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接触他们要来得容易,他们就生活在我的周围,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作品的真实性。 二、创作概述
(一)被忽视的角落之留守儿童
我之所以对留守儿童关注,是因为去年来到一个偏远的农村任教。这里的教学条件有限。我担任一到六年级的美术教师同时还主教一年级的数学,这使我很诧异。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我更是一种挑战。这里有40多个学生,而其中留守儿童就占30多个,他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似乎很满足。有时候我会拿着速写本去画画风景和这些孩子。画面上呈现的他们有另外一种韵味,想着也许用油画来表现会更精彩。
《盼一》是我的第一幅作品,这是美术课上孩子摆好姿势完成的一幅速写,画好后效果不错,于是决定拍下来作为创作的素材。这几个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们跟随着祖父母一起生活,他们的精神面貌很好,容易入画,加上他们的穿着不是那么的整齐,使画面的层次感更明显。他们的脸上和手上总是脏兮兮的,好像很久都没有洗过,时不时会把手指伸进嘴里咬一咬,但他们个个都身体健康,没有城里孩子那股娇气。这些孩子很有礼貌,也很配合我的工作,配合之余有些羞涩,也许是接触的新鲜事物太少。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陌生,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幅创作,抱着尝试的态度去完成,在构图、色彩方面都没有动太多的脑筋,一切顺其自然,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点缀更能突出他们的个性。一间简陋的教室、几张歪歪斜斜的桌凳加上他们不堪的穿着,也许这些是最好的表达。完成后突然觉得自己的画面有些古板,各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角落都很拘谨,本想再往里深入,但已经没有办法了。画面上还是残留着之前绘画的弊端,总是被对象的形体所束缚。我努力在克服,也许之前的概念和常识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 完成了第一幅作品,迫不及待地想去完成第二幅,或许是孩子们纯真触动了我。这群孩子没有城区孩子那样好的教育条件,更没有那样的生活条件,但他们个个都很礼貌、朴实,让人有着一种心疼的冲动。这可能是我想记录下他们的原因。
有个孩子叫宋巧红,正像她的名字一样,她很喜欢红色,一个星期有四天都穿着红色的衣服,连发夹都是红色的。记得在闫平老师所创作的《小戏班子系列中》,同样也运用了大量的红色,这是因为闫平老师向来对红色都抱有希望,看到了红色就像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也许小红的父母也是这种寓意。红色是一种难以把握的颜色,看看之前的作品,红色处理得都不是很成功。这次下了很大的决心再来认真对待红色。因为画框是早期定做好的,只能顺应着框子来构图了。初稿定下来,发现画面有些空。于是便把这里最盛行的煤炉搬到我的画面上来。 完成这幅作品大概花了八天的时间,可能感觉特别好,我就一直不停地画,想看到最后的效果。待完成后,画面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因为在画面上能看到我所投入的感情。当自己真正投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作画同样如此。 (二)被忽视的角落之空巢老人
老人问题无论是在画面上还是电影艺术中都已不再罕见。大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社会正在反映这个问题。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它印证了艺术要表现“真实”这一理论。“源于生活”,说明题材就是要从生活中提取,选取生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实实在在的事,才能鲜活感人。“高于生活”,说明艺术的再现性,再现的是生活中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另一方面是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艺术作品并不是生活的完全再现,它所表达的比生活更加真实。
老人是我一直想要表现的题材,那是因为罗中立的作品《父亲》给了我深深的启发。《父亲》中的一丝肌理,一颗颗汗珠,甚至是汗毛都毕肖地呈现于画面之上,使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由此可见,只有对人物外在形象特征的细微观察和人物内心深度的挖掘才能创作出惊人的作品。
《守望》是我第一次大胆尝试用黑色来作为背景。在我的作品中很少会用到黑色,甚至是深颜色。不是因为我不喜欢黑色或者是深色,而是我不会处理。我喜欢古典油画中的沉稳而又高雅的色彩。也曾模仿过,但始终达不到它的那种透明性。这次并不是运用古典油画或者是说工笔重彩的罩染色彩方法,而是用和古典油画相分离的一次到位的直接画法。我想表现画面的沉闷。而阳光照射在李奶奶的脸上和身上,刚好打破这种沉闷。
李奶奶是我在这个村镇最熟悉的一位老人,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和老伴曾经都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后来老伴去世了,就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我问她一个人住在这里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孤单吗?她笑着说:“这里满满地都是回忆,又怎么会孤单呢!”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无法体会她的心情。
在一天放学的路上,远远望去,一位老人在路上行走。但行走的时候不是很利落,他的头发已经脱落的差不多了,衣衫褴褛。夕阳照在他的脸上和身上,显得格外憔悴。我跑上前去跟他交谈,他很快答应我的要求,于是我拍下这个瞬间。他笑着跟我说:“画好后,拍张照片给他。”我笑着答应。这位老人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的表情里透露出卑微。
因为时间的关系,贪多求快,每幅画都不是很深入。表面上看画得还挺仔细,但耐不住细看。我追求画面上的形式感,但往往事与愿违。回头看看这几幅作品,呈现在画面上的是简单的人和平淡的事,无论表现的成功与否,但他们都是我内心的选择。
通过创作的实践过程使我对绘画的真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懂得了如何处理绘画的真实与现实真实的关系:首先须知绘画的客观对象是必要的,人的主观思想是充分的。没有主观思想的绘画将谈不上艺术。普通的苹果在塞尚的笔下征服了世界;《蒙娜丽莎》的微笑在达芬奇的刻画下流芳千古。因此可以看出,敏锐的观察是绘画的关键。
其次就是画者要敢于概括,有限的画布无法涉及到生活的每个角落,那么我们只需要表达具有生活特色的、哲理思想的东西,无关紧要的无须存于画中。灾样才能以有限的空间展现无限的情感。
历代大师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不朽之作,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绘画的独特形式,更重要的是作品具有的时代情感和艺术家炙热的内心感受。因为艺术的品质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正如苏珊·朗格说的,“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任务都可以用艺术品来完成。”
当今绘画门类众多,形式复杂多样。我们不能过于追求华丽的外表和形式,应该投入更多的精神内涵,以达到惟妙惟肖。 作者简介:
吴志美,现任铜陵市八一学校美术教师兼少年宫辅导教师,研究生,主要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及油画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