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研究生:于海娟 指导教师:王卫平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内容摘要: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色经典\"在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的 建构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得到了最为广泛而有力的传播。它对 整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是其它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 的。由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体系重建的艰辛与情感结构中怀旧色彩的彰显, 以及商业意识、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一浪接一浪的冲击,\"红色经典\"开始 被加以改编,也因此得以逐渐重返文化舞台。尽管\"红色经典\"存在着难 以弥补的局限,但在当下,它仍然成为多元文化构建中备受青睐的亮点, 再度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尊崇。针对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将从\"红 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关于\"红色经典\"的�1�7�1�7编、\"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 与局限这样三个方面来进行探折,力图进一步推进对于\"红色经典\"的研 究。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红色经典\"在五六十年代的影响力和所发挥的 作用进行概括,并分析它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原因。第二部分对\"红色经 典\"的改编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其得失。第三部分探讨\"红色经典\" 在当下还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并清晰地指出其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历史价值 改编 当代意义 引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红太阳\"歌曲专辑在音乐市场上的出现和 流行,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和建国初期 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为题材,高举革命理想主义旗帜的无产阶级文学作 品,突然又从沉睡中焕发了活力,占领了一片广阔的出版和阅读市场,这 些重新热起来的作品被称为\"红色�1�7�1�7典\随着这些作品不断地被改编、搬 上荧屏,文艺评论界相关的文艺争论也逐渐升温。尽管有的学者如陈思和 等并不赞成\"红色经典\"的提法,但这并不能阻挡理论界对这一至今还没 有固定的范围的词语所涵盖的作品的研究,关于\"红色经典\"这一概念的 争论,这里不想再作叙述,综合各家言论,笔者比较赞同认为\"红色经典\" 主要是指解放后(主要是十七年期间)创作出版的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小说这一提法。包括《红岩》、'红 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 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苦菜花》 等等,其中。三红--ti'J,青山保林\"被有的学者称为经典中的经典。要说 经典,这些作品还有待在历史的长河�1�7�1�7经历更长时间的考验,但若是在红 色文学的框架中来看,这些作品是完全可以被称为经典的。这几年理论界 掀起了关于\"红色经典\"作品再解读的热潮,使许多作品重放异彩,出版 界又掀起了\"红色经典\"的重版热,影视界也掀起了\"红色经典\"的重新 改编热。由此引发的讨论和争议,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多种社会力量、 历史观念、审美趣味乃至个人记忆、生活偏好的冲突。\"红色经典\"由于特 定的制度因素面担当的角色,及其体现和塑造时代精神的能力,是一般意 义的文学经典所难以比拟的。作为一种革命话语,它承载着历史叙述的重 任,即以进步的历史观念理解过去、确证今天和明天。同时,作为一种文 学话语,它又容纳并造就了几代人的生活想象、青春熟情和成长希望。因 此,\"红色经典\"有着其它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从某种意义�1�7�1�7 讲,\"红色经典\"的改编所引起的复杂反应,与它的这种历史价值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而且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当下社会生活中人们多元复杂的文化 心理。对\"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的分析、改编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它在当 代的意义与局限的思考,都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红色经典\"。 一、\"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时代精神和社会生 活的最真实的记录。自建国至上世纪70年代末,可以说是一个道德理想的 追求与盲目的崇拜交织、浪漫的激情与残酷的斗争纠结、真诚与虚伪同在、 主人翁意识的高扬与人性泯灭的现实共存的年代。产生于这一时期的\"红 色经典\在现代性不断激进化的历史进程中,\"既是一面镜子,更是历史 最内在的躁动不安的那种精神和情绪。\"在那个剧烈的变革时期,在那个猛 然发生的历史断裂过程中,它始终扮演了\"一种推波助澜的角色。\"①正确 理解\"红色经典\"的概念,将有助于我们客观的评价这些作品的历史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红色经典\"并不是硬把一个政治概念嫁接到一个艺术概念 上去。就其称谓而言,\"红色经典\"具有\"红色\"和\"经典\"的二重性,既 表达了对这类作品艺术价值的评判--经典,也说明了这类作品题材的共 通性和自身的特殊性--红色,从而以示一般运用\"经典\"二字概括作品 2 高度的区别:或者说它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经典\"中的特殊个性--\"红色\"。 事实上,\"红色经典\"的\"另类\"个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它不太强调某一部作 品的个体性\"经典\"资格,更看重的是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现象,以及这 种独特现象中所有作品的群体性\"红色\"特征和所流露出来的包含着理想, 崇高、集体主义等�1�7�1�7蕴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一)精神遗传和文化记忆 随着\"红色经典\"这一概念的出现,一些人对此提出质疑。但不管我 们承认与否,\"红色经典\"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国人所起到的精神作用 是不可小觑的。\"红色经典\"之所
以能够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里逐渐积淀成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当时特殊的时代、文 化背景是密切相关的。1949-1976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已深入人心,成为文艺界的方针指南,其二元对立结构的思维模式将敌我关 系界定得泾渭分明,阶级斗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整个国家的上层建 筑和经济基础都\"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 讲\特别是到了\"文革\"时期,阶级斗争意识更是被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红色经典正是借助了这种强大的�1�7�1�7�1�7治倾斜之力而得以在全国迅速传播一 由于当时社会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性。\"红色经典\"从国家意识形态那里获 取了强大的政治威力,借着这种政治威力的强大推动,它的内容长驱直入直 接抵达受众。因此,\"红色经典\"由于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与国家意识形态成 功共谋,正确地使用了恰当的传播技巧,其宣教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所以 产生了相当理想的传播效果。 在当时艰苦的时代环境和严峻的国际背景下,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的经典作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征的文学道路.创作出了相 当数量立足中国现实,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红日》 <红岩》《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传承和 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乎国事的民族传统和精神旨趣,塑造了一系列\"兼 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时代的典型\"②,强烈而集中地表达出了中 华儿女投身水深火热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历史洪流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 概。它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社会责任和使命意识的当代再现,也是自古以来 崇尚英雄的民族审美观的集体展现:它是民族的文化生产、积累,选择与 承传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传与文化记忆。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面对人戍该怎么办的提问时,回答道:\"人应该 躲避痛苦,寻找快乐。\"对快乐和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孜孜追求 的终极目标和动力源泉。\"红色经典\"的作家们没有回避这一人类共通的命 题,从时代的特定境况出发立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原则和浪漫主义的精神 3 气质,在书写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的中国人民打破了枷锁,实现民族和个 人解放,建设新社会,追求幸福生活这一充满血与火的奋斗历程中,探索 和展
�1�7�1�7�1�7了在一个特殊的国度和社会时期中,民族和个人是如何为生存和理 想生活而寻找解放道路的,揭示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深情 向往,并为理想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它以 一个时代集体创作的规模和气势在\"经典\"的天平上增加了关于生存、信 念、集体奋斗和崇高品格的份量。红色经典中含蕴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守理想,信念的执着以及英雄主义的悲壮和崇高其实也是人类和文学的 基本诉求,在此意义上,只要文学活着,\"红色经典\"就不会被人遗忘。存 在的就是合理的。\"红色经典\"具有巨大的历史感,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中 国的历史进程,在对革命历程的回忆和展现以及对新中国初期社会斗争和 生活的描绘和揭示中,整体性地建构了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红色经 典\"独有的特性和反映时代的意义是
�1�7�1�7�1�7可替代的,它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 。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 以此维系当代国人的大希望与大恐惧,证明当代现实的合理性,通过全国 范围内的讲述与阅读实践建构国人在这革命所建立的新秩序中的主体意 识。 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红色经典\"不但没有因此而失去魅力,反而 越发显出它的独特价值。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求生存、求解放的 伟大斗争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表现了中华儿女为了建立理想社会制度而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这是一个 民族站立起来的精神之本。这样一种精神品质,在那个时代表现到了极致, 因而在这些作品中也表现到了极致。所谓\"红色\就是指流贯在作品中的 这种精神气质,这是中华儿女的鲜血所凝铸的精神雕像。\"红色经典\"虽然 是反映历史的,虽然是写实的,但充满了真诚的理想和激情,充满了英雄 主义和乐观精神,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从而高于现实,具有了浪漫主 义的艺术品质。可以说,没有\"红色经典\"的存在.在共和国的文学史上, 将会缺少很多曾经的苦难与激愤,曾经的热情与豪迈,曾经的感动与迷人。 更重要的是,缺少了\"红色经典\"的存在,共和国的文学史画卷,将是一 个缺少以艺术形象记载中华民族百年风云的部分,是一部不完整的\"断代\" 史。 (二)\"红色经典\"的成因分析 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批文学作品为何能够为当时的读者所 接受,成为当时几亿国人共同的精神食粮何以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如此巨 大的魅力和影响它究竟是凭借什么成为\"红色经典\"或许我们可以在 ' 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作品中的政治冈素、作品所弘扬的精神因素、作品的 传奇因素以及受众阅读需求的因素这几个方面找到答案。 创作\"红色经典\"的作家有着绝大多数时期的作家所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十七年作家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亲历者,他们都有丰厚的生活积 累和独俱的生活体验。如孙犁亲历了冀中军民在抗El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 英勇奋战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罗广斌、杨益言亲历了\"渣滓洞一、\"白 公馆\"的非人生活,是幸存者和见证人;粱斌亲历或耳闻目睹了\"保定二 师学潮\"和\"高蠡暴动\";《林海雪原》写
的几乎就是作者自己的剿匪经 历.......生活的丰厚积累和亲历性使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真实感、时代 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这些作家 所普遍具有的又一可贵的品质。他们都是以极端的真诚和极大的热情为他 们所心悦诚服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写作。或者是描绘�1�7�1�7国革命发展的波澜壮. 阔的历史画卷;或者是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欢呼。《保卫延安》的作者 杜鹏程曾经坦言自己创作时的内心情感:\"这粗略的稿纸上,每一页都浇洒 着我的眼泪!......我一定要把忠诚质朴、视死如归的人民战士的令人永远 难忘的精神传达出来,使同时代的人和后来者永远怀念他们,把他们当作 自己做人的楷模。这不仅是创作的需要,也是我内心波涛汹涌般的思想感 情的需要。\"这绝不是夸张或\"傲秀\这是作家由衷地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声音。这是十七年作家们最普遍的情感心理和创作动机。此外。史诗式的 宏大叙事与对艺术的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是这些作家值得肯定的可贵之处。 他们立志为中国革命写史立传,写出一部部结构宏伟、气势博大的长篇巨 制,而且在艺术上决不粗制滥造,而是反复砺炼,一丝不苟。正像有的学 者指出
�1�7�1�7�1�7:\"执着的艺术信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意志是他们实现史诗追求的 重要保证。\"如《红旗谱》,从短篇到中篇再到长篇,反复锤炼一二十年: '三家巷》从主题酝酿到创造完成历时长达十七年;《红岩》由报告会-- 报告文学一长篇回忆录一长篇小说,其问世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志的磨 砺;《保卫延安》在四年多的漫长岁月里,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 百次。所谓\"十年磨一剑\对五六十年代的许多作家来说并不夸张。在此 前提下,。红色经典\"的创造者才得以实现了自己\"史诗\"追求的初衷,神 圣的\"史诗情结\"终于外化为五六十年代文坛的\"丰收\"景观。时至市场 化体制确立的今丑。这种积极的时代良知和艺术使命意识,尤其是其执着 的艺术信念和精品意识,可谓\"红色经典\"创作者留给文坛后来者的最有 价值的精神遗产。我们也很大程度上就�1�7�1�7�1�7在这种意义上把他们的作品称为 \"红色经典\"。 当然,从作家的创作动机来看,不论是自觉或不自觉,明显或不明显, 他们都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在中国,早在先秦时,孔子就提出了\"思 无邪\"和\"兴观群\"的文学主张,要求文学作品要符合他的\"仁\"、\"札一 5 的要求,并能起到教化群众,改善政治的作用。在西方,最早的理论家之 一柏拉图就非常强调教化说,到了中世纪,文艺就为神权政治服务,法国 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讲究。三一律\"也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趣味。恩格 斯曾指出:\"艺术作品中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 的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从各阶级对文艺的要求来看,任何阶级都无例 外地要求文艺为本阶级的政治利益服务.这在文艺史上是一个规律。从新 文学发展的链条上看,十七年文学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7�1�7放区文学的继续 和发展。当时的解放区文学,由于处于民族解放战争的特殊时期,救亡图 存是重中之重。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扬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夺取革命的胜 利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和个性主义无条件地服 从当时的救亡主题。这样,\"为什么人和如何为\"这种从政治和救亡的角度 来规范文艺的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建国后,这种战时文艺政策没有及 时调整。政治家们在革命胜利的喜悦和激情的鼓舞下,想继续用战时的集 体主义和理想主义\"超英\"\"赶美\加速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在文 艺上,他们无意改变甚至强化了这种战时文艺政策。作家们也在胜利的喜 悦情绪鼓舞下自觉自愿遣为这种浪漫的理想\"鼓\"与\"砰\立志创作出无 愧时代的黄钟大吕式巨著。这是在和平年代用战争资源在文学上构筑着理 想的乌托邦。新�1�7�1�7�1�7的政权也对文学创作提出了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在第 一次\"文代会\"上,当时的文艺领导人周扬发出号召:\"假如说,在全国战 争正在剧烈进行的时候,有资格记录这个伟大战争场面的作者,今天也许 还在火线上战斗,他还顾不上写,那么,现在正是时候了,全中国人民迫 切地希望看到描写这个战争的第一部、第二部以至许多部伟大的作品!它们 将要不但写出指战员的勇敢,而且还要写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战术思想, 要写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如何在人民军队中贯彻,这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 斗争历史的最有价值的艺术的记载。\"五六千年代的\"红色经典\"不可避免 的打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烙印。 红色经典记录的是一段历史,弘扬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崇尚英雄,这是人类的一种美好天性。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铭刻着一个个英雄的印记,一个时代有一个B于代 的英雄,每一个时代的英雄会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英雄的精神实质都是 一致的。古今中外,莫不是如此。今天,我们说起人类文明的起源,就会 想起普罗米修斯、阿咯琉斯这些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也会想起尧舜禹这 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英雄。在和平建设的年代,年轻人可能会把比尔�9�9 盏 茨当成英雄崇拜,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纪念过去的英雄,缅怀英雄们为我们 所作的奉献。董存瑞、黄继光、杨靖宇......这些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 英雄,应该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怀想起他们当年的英雄壮举,我 们心中会油然生起神圣和崇敬的情感--这才是人类美好天性的体现。郁 6 达夫在悼念鲁迅的一篇文章里用过这样一
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 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1�7�1�7�1�7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 悲。\"这句话告诉我们,\"红色经典\"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安全,对 英雄的尊重,就是尊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历史,就是对民族精神的 呵护。不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始终有责任保持对历史的尊重和对道德价 值的坚守,因为捍卫经典就是捍卫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否则就是玷污历史, 就是对文化的犯罪! \"红色经典\"的传奇性也是它为人们所乐于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红 色经典\"的作者。大都是在民间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古典文学和民间传 说的传奇性,天然地融入他们的精神血脉之中。李杨在(50-70年代中国 文学经典再解读》中这样写道:\"随着50年代末期以《红旗谱》、'青春之 歌》为代表的'成长小说'的兴起,(以《林海雪原》为代表的)'革命通 俗小说'便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③这一说法显然是不确切的。以传奇性 见长的\"革命通俗小说\和李杨所说的\"成长小说\不是互相取代,而 是互补互生的。一方面,传奇性极强的《林海雪原》,并没有因《红旗谱》 的问世而被放逐,它在60年代前期接连被搬上电影银幕和戏剧舞台,后来 的《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等更将这种英雄传奇发挥得淋漓尽致。另 一方面,《红旗谱》中豪情侠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朱老忠,闯荡过关东、 见识过外面的大世界,也在骨子里继承了中国古代传奇英雄的神髓,他比 起死守乡上、循规蹈矩的严志和,更多一些放纵不羁的血性,更多一些敢 做敢当的英气,也更多一些开阉深邃的胸襟。他的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腿 泥\"所蕴含的乐观气息,不也凸现出河北平原上英雄汉予的奇情异彩吗 所谓奇者,言常人不能言,行常人不能行也。林道静在人生道路上,多次 遇到种种�1�7�1�7机,却都得以在风云际会的时代浪潮中化而解之,由一个弱女 子成长为坚强的时代战士,兼具爱国救亡和阶级斗争的双重使命,是不是 奇齐晓轩足智多谋,利用敌人的疏忽,化解狱中《挺进报》被破获的危机, 江雪琴目睹丈夫的头颅挂在城门洞口,忍住悲痛,继续战斗,还不足以令 人拍案称奇吗正是这种传奇性,吸引了无数的读者,\"红色经典\"才能够 产生如此巨大、深远的影响。 此外,红色经典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铁道游 击队》、《林海雪原》等小说更是明显地带上了民间文化的趣味特点,大大 强化小说叙事的传奇性,穿插各种出人意料的故事;《栋海雪原》在人物性 格配置上,还受到了传统小说\"五虎将\"这一隐形模式的支配:\"文革\"时 期的样板戏《沙家浜》改编自地方戏《芦荡火种》,因此也保留了许多民间 的趣味,�1�7�1�7�1�7隐形结构是民间\"一女三男\"的喜剧情节模式。红色经典在民 族化、大众化的写作潮流中暗合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给读者带来了强 烈的阅读刺激和快感,因此能受到普遍的欢迎。红色经典作品尽管为了适 7 应普通大众的欣赏水平,在小说体式探索方面有停滞甚至倒退现象,但是 它通俗而不庸俗,里面有真善美,有光明和希望,作家的感情是真诚的、 深挚的,而这些是古今中外所有优秀作品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 二、 。红色经典\"的改编 近年来,\"红色经典\"改编熟在逐步升温,几乎将建国以来的在人们心 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文本都进行了改编。\"红色经典\"的 改编热为什么会如此兴起对\"红色经典\"的改编是否符合当代国人的期 待视野和审美趣味究竟怎样改编\"红色经典\"才能在不损害它的艺术价 值的同时。真正赋予它新的�1�7�1�7�1�7史意义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一)为何要改编\"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前进步伐,在\"文革\"后作为\"左\" 的政治的文学化身,一度销声匿迹。然而,主流意识形态基于历史延续性 和权威性的考虑,对\"红色经典\"的再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红色 经典\"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普通的历史叙述。它以精神 的方式参与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进程:特定的历史观念、时代精神、审美 风尚连同个人的经历、记忆一起在一个个\"文本\"的名义下聚集。这使得 \"红色经典\"的改编变得异常困难。那么对\"红色经典\"的改编是否必要 呢应该看到,在世纪之交的转型过程中,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流话语地位 受到严重冲击,它所包涵的丰富而又经典的意蕴受到质疑。客观中存在着 矛盾与困惑,。一方面,社会生活到处存在着十分严峻的问题,人们在生存 中感受着各种各样的艰难:另一方面,文学却日益轻飘、肤浅,佻薄。\"④ 这就造就了文学精神的严重缺失,而\"红色经典\"恰恰可以填充这种审美 缺失。\"红色经典\"不但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艺术再现,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精 神的形象体现。另外,人们对英雄主义很是怀恋。一个时代人民需要一个 时代的英雄,一个时代的文学需要一个时代的英雄史诗。因为人们不仅需 要学习英雄,而且需要将这种英雄的行为用艺术的形式留存、流传,\"红色 经典\"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是艺术武库中的利器。因此,对红色经典 的改编与它的再度出场是时代语境使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对经典的改 编并非易事。每一次改编,无论对于创作者或接受者,都是一次历史意识、 道德信念和生活趣味的考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红色经典\"改�1�7�1�7忽然成风,不可否认,在它后面 有庞大的市场的影子。消费需求永远是推动市场运作的动力支持。\"红色经 S 典\"热是九十年代末的文艺市场怀旧消费和崇高消费催生的结果。\"红色经 典\"的本质生
成要依靠媒介传播,它不停地互文、增殖,诞生新的意义: 同时它也离不开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国现代革命历程的历史诉求和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索。在对怀旧消费的利用上,我们看到了文艺 市场化两个本能特征,既迎合观众口味,又制作时尚风潮,对于中老年而 言,\"红色经典\"作为一种历史文本,能够唤起他们的文化记忆,围坐在电 视机前,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的斗争和劳动的动态画面,而是 ~幕又一幕重新在内心闪现的历史。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阅读\"红色经 典\"就像聆听传奇故事那样,充满着惊险与刺激,并在战士的冲锋陷阵�1�7�1�7�1�7 获得心理的快感,\"红色经典\"具有相当的\"可读性\能够带来某种娱乐 效果,对他们而言,与其说是怀1月,不如说是时尚。市场的怀旧消费,与 文艺对崇高的呼唤也密切相关,世纪末,揭露权力运作秘密的官场小说, 展览身体咀嚼感官知觉的欲望小说,沉入历史自我深思的历史小说以及恢 徭式的网络小说,从各方面努力迎合现代中国人失落又无止休需要刺激的 味蕾与胃口,然而它们却缺乏坚定高昂的信念,弥漫着悲观与灰色的景象。 在一系列\"身体写作\"、\"欲望叙事\"、\"隐私揭秘\"、\"大话名著\"、\"轻松阅 读\"的极力贩卖中和肆意发泄获得短暂的快感后,人们感到的是更大的落 寞和空虚。没有崇高,没有深刻的思想与意义。既无法支撑文艺的大厦, 也无法满足人们心理的需要。相反,那些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与乐观进取 气息的\"扛色经典\正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具有史诗般的英雄主义风 格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乐观主义的情怀,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品质,能够 激扬士气,催人奋发,给人以奋斗的力量和乐观的情怀。 一个不懂得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不了解二十世 纪中国革命历史,就不会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改编\"红色经典\可 以通过表现革命英雄人物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讴歌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 崇高精神,颂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 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丽积极的作用。在这样一个迫切需要振奋民族精 神的伟大时代。\"红色经典\"的改编任重而道远,人们也期待着改编能够重 铸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 (二)\"红色经典\"改编的得失 人们既然热衷于红色时代的重现,为什么不直接回到经典本身,而要 通过改编\"红色
�1�7�1�7�1�7典\"的改编到底带给我们什么随着\"红色经典\"产 生的那个特殊年代的远去,历史的距离使改编比原著有了更多的期望点。 从思想上看,历史之间具有一种思想距离,一个时代要反映自己时有很多 东西是看不到的,而在一个有时间距离的回望中就可以看到。从媒介形式 看,\"红色经典\"产生于印刷时代,印刷形式的小说是其主导形式,当下是 9 电子时代,电视是主导形式。本来,\"红色经典\"还包含红色时代的其他各 类艺术形式,如音乐,美术,但最能与电视形式对接又最能与思想的展示 相结合的,是叙述性作品,所以\"红色经典\"涌向电视屏幕,就是面向最 广大的观众,就是在进入当代艺术的主流形式。电视剧形式,既有原来小 说的文化厚度,又有时代的崭新关联。可以说,把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成 影视剧,既为一部名作普及化找到一个很好的途径,又可以让它在一次次 新的创造中,获得长久而广泛的传承,使后来者得到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 提升。\"红色经典\"的影视剧改编将凝聚在文本上的文化记忆,用大家更加 喜闻乐见的当代艺术方式加以表现,为经典的精神内涵的当代诠释提供了 恰当的艺术空间。\"红色经典\"包含着一个时期的纯洁的人民记忆,蕴藏着 一种高尚的伦理标准,改编既要注重对人民记忆的守护,更要赋予它新的 时代精神。艺术家虽然有创作的自由,但与其去迎合公众,倒不如运用经 典向现实发问,刺激现代的人们思考,反而更能让人们感受到\"红色经典\" 的力量。\"红色经典\"的改编,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当代国人精神上\"信仰\" 的空缺。人类对精神信仰的依赖。来源于对现实安慰的需要和对情感寄托的 渴望。从这个角度上讲\"信仰\"存在的作用.甚至是科学、哲学、文化、艺 术�1�7�1�7都无法取代的,它是人的精神世界赖以平衡、安宁、快乐的根基。客观 地讲,在人们丧失人生方向、漠视生活激情的时代里,重塑红色人物,回归 英雄主义的艺术精神,不仅是观众审美追求的提升,也是对崇高精神的呼 唤。 \"红色经典\"的改编固然有着对当代价值取向的\"反拨\但同时也存 在着不容漠视的种种负面影响。改编者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改编后的作 品违背了改编的初衷。纵观当下的改编创作,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跟\": 有些改编以\"人性化\"之名,行\"消解崇高\"之实,颠覆了\"红色经典\"的\"凛 然正气和昂扬激情\";有的改编甚至按相反的方向,肆意污辱\"红色经典\"。 将其改编成了\"桃色经典\"甚至\"黄色经典\"。将\"庄严的历史人生思考成 为嬉皮笑脸的市井闹剧,侠肝义胆的英雄成为小肚鸡肠利欲熏心的政客.卖 国求荣无恶不作的
�1�7�1�7�1�7奸成为侠骨柔情的义士\"......如此改编的结果是名字 还是那个名字,故事已非那个故事,情节亦非那个情节,更重要的是精神 早己背离。对民族文化经典做深入浅出的阐释和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这不应该以歪曲或者调侃、拆解经典作为代价。现在一些\"戏说\"或\"恶 搞\"的作品,虽然很搞笑,能吸引入,但往往也带有虚无主义和商业气息, 对年轻人没有任何益处。当今许多正直的人抱怨风气不好,物质上虽然富 足了,可是整个生活品质还应当提高,不能任虚无、玩世、粗鄙的
空气弥 漫周遭。那些肆意颠覆和解构经典的垃圾出版物和传媒作品,在造成社会 生活粗鄙化方面难辞其咎。温儒敏教授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说:\"对民族文化 经典的拆解、拼贴、戏说或者改写,使之平面化、商品化,消解了某原本 的意义深度,张扬了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颠覆经典
�1�7�1�7�1�7在冒犯常规、调侃 正经、亵渎传统,希望由此获得一时快感,往往不过是\"愤青\"泄愤,网 民玩乐,痞子把玩,而某些商家传媒正好乘机而入,吹捧炒作,于是颠覆 或者恶搞经典的风气就酿成了文化领域的沙尘暴,越刮越凶。\"所有经典, lO 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精神气质,\"红色经典\"作品亦是如此。这些作 品可能并不完美,由于时代的制约,它们在创作中带有许多先天的不足, 如人物形象的\"高大全\"、\"脸谱化\如过于强调政治性、阶级性而产生的 偏颇等。但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绝对有能够经得住时间的磨洗而不褪色、 穿越时代而永恒的某种品质。在改编的浪潮中,常能听到这样的思想,\"要 以今天人的眼光看待和理解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这种说法谈不上错,能超 越时代、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当然是具有思想的,但如果对\"那个时代\" 的理解并不准确,就难免变了味。\"红色经典\"代表的时代与今天最大的不 同就是,那是一个崇尚精神追求、克制私欲的时代,真实地存在着把自己 全部交给党的杨子荣这样的英雄,存在着全部生活就是为党工作的江姐这 样的职业革命家,存在着雷锋这样一心为别人的好人,今天的人己与那个 时代有了很大变化。如果用今天追逐物质享乐和注重个人感受的价值观来 看待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就无法理解杨子荣、江姐、雷锋,或~定要给他 们安上龃龉的一面,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人\"。其实大干世界,人生百态, 时代与时代不同。人和人就更是千差万别了,切不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以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代替对人和事的正确理解,要相信有与自己不同的 人存在,就像红色经典中的人物,他们就是一群高尚的入,这是不容置疑 的,也是不可亵渎的。违背原著�1�7�1�7改编往往丢掉了原著的精髓,使之既不 是过去的东西,也不是现在的东西,老辈人没看到那些熟悉己久的、视作 神明的形象,等来的却是走了样的英雄:而年轻一代本己不熟悉\"红色经典\" 产生的年代、特性,对人物、故事的热爱、认同远不及老辈人。只想看个 稀罕又不可得,这种非驴非马的改编,原想尽可能多地争取各阶层观众, 结果恰恰失去了最基本的观众群。 (三)如何改编。红色经典\" 那么,我们对\"红色经典\"应该如何改编呢这必须有~个基本的尺度, 那就是恩格斯所倡导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所谓的\"历史观点\" 也就是以唯物史观作指针,尊重历史、尊重作品,改编必须做到符合历史 本身的发展规律和作品本来面目,把原著放在它所产生的具体历史情境中 去考察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二度创作\以激活和重建\"红色经 典\"。所谓的\"美学观点\"就是注重原著自身建构的规律性和独特性,而不 是脱离原创文本的自身规律而任意修改甚至是篡改。\"红色经典\"有非常深 厚的历史和美学内容,尊重原著的创作精神和语义氛围,是我们创作的原 则。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原著进行扩张和阐释,使之更加适合当 代语境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过的:\"美和崇高是客 观存在的,但要配合人的主观看法。\"现在,有的改编者的艺术观念却偏离 了时代和人民的需要。他们的价值取向就是票房价值、商业化操作,所采 取的艺术手段就是戏说、丑化,这就使得\"红色经典\"缺少了激情、缺少 了英雄,缺少了崇高:而多了滑稽、多了媚俗、多了荒诞。这也就必然导致 受众对\"红色经典\"中英雄的陌生化,崇高感的隔膜化。因此,在\"红色 经典\"改编这项艰巨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守历史和艺术的原则,才能真 正将\"红色经典\"改编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优秀作 品。要做到这~点,应该遵循这样几个标准: 首先,编者决不能嘲笑真诚,亵渎纯洁的精神。\"红色经典\"强化了人 性中\"应该的~ 面,它虽然离普通的人性存在状态还有一段距离,但现实中无数英烈身上 所体现出来的人性光芒,决非是虚无缥缈的幻觉。爱国主义、理想主义, 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也是人性,而且是更纯洁、更美好的人性。\"红色经典\" 是创作者用青春,热血、理想和激情浇铸而成的,情感是质朴、纯净的。 对这样的作品,即便我们按照今天的市场趣味去改编、演绎,也是不能用 \"戏说\"来对待的,那些戏耍的、不严肃的、打情骂俏的风流韵事的虚构, 粗鄙化的倾向。是对流行文化里庸俗趣味的迎合,是对纯洁的嘲笑,更不 可�1�7�1�7�1�7,生产和培育出健康的人性。纵观艺术史,一切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 无不体现出人的俸大和尊严。 其次,改编\"红色经典\"须带有感情和理性。\"红色经典\"凝聚着革命 时期的特殊情感, 包含着珍贵的历史记忆,已经积淀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改编者有责任 敬畏这种情感、尊重这种记忆、保护这种财富。\"红色经典\"不光是一本书、 一部电影、一个人物形象,甚至一支歌、一首诗等等,它涉及到几代人的 精神生活。对于那些始终执著于自己的感情和价值观的人来说,艺术与生 命本来就是血和肉的关系。\"红色经典\"对中国读者和观众而言具有特殊的 意义,它是一笔不可低估的精神财富,它保留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已经构 成了人民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一个改编者都不能对人民的记忆 视而不见,更不能漠视它。\"红色经典\"已经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深远
的影 响,它们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很多读者和观众从这些作品中得到了 行动的指南,从这些作品中获取力量。面对拥有无数读者和观众的作品, 尊重\"红色经典\"也就是尊重几代人的选择,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局限性, 改编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改编者应该尽力开掘作品中精神上的延续性, 而不是夸大它的缺点,那样就失去了改编的意义。而事实是,历史已经证 明中华民族及其审美文化是永远不能\"躲避崇高\"的。\"红色经典\"的改编 今后也将继续下去,经典作品不断被重读,重拍,正是它们的魅力所在, 对包含着一个时期纯洁的人民记忆,蕴藏着一种高尚伦理标准的历史事物, 每个创作者都应该自觉地进行不懈的情感守护。 再次,尊重原著的基本精神、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影视艺术形式 对\"红色经典\"进行改编,无论是对丰富电视剧�1�7�1�7内容。还是对扩大这些 作品的传播,都是一件好事。问题不在于是否可以改编,而在于如何改编。 既然是对原著的改编,就应当尊重原著,否则,就应当原创,而不是改编。 这是改编的一个起码常识。尊重原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原著 的基本思想精神,精神是作品的灵魂。二是尊重原著的基本情节,情节是 12 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是性格与命运的逻辑。三是尊重原作的基本人物形 象。人物形象一旦形成而且被读者接受,就成为文化符号.成为有独立生 命的社会人物和文化入物,成为一定文化内涵的载体。随意对其涂脂抹粉、 改头换面,甚至改变人物的性格与品质,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当然不可 能被公众认同。所以,改编主要是指从一种艺术形式到另一种艺术形式的 艺术方式的转换,可以有适合于新的艺术形式特征要求的创造,但不能把 原作改得面目全非。 最后,要解决改编中的形似与神似问题。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影视是 视觉的艺术,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构成艺术形象的方式不同。小说用语言 构成文字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思维并通过读者的再造想象,形成艺术形象。 影视用镜头构成屏幕形象,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 \"你不可能将一个人 物从纸上搬到银幕上,而又把他表现得完全符合小说家笔下的他,或者小 说的读者们心目中的他......有谁记得看到过自己最喜爱的人物形象在银幕 上被刻画得完全和自己心目中的人物~模一样\"⑤小说中人物是时代的镜 像,原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革命历史的理想范本,影视剧则把这位 被捧上天的英雄从神坛上拉回到了真实的人间。导演李文歧说:\"现在我们 最需要的是在人物身上能够体现历史的真实感,好人和坏人要通过行为来 分,而不是流于以往�1�7�1�7�1�7们对《林海雪原》概念化、脸谱化、简单化的认识.\" ⑥因此,要将\"红色经典\"改编成影视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主要人物 的\"形似\"问题,要让观众一看就觉得与他们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大体一致。 但仅有形似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神似。这里所说的神似,首先是作品 精神实质的趋同,其次是人物性格的神似。所谓精神实质的趋同,就是说 改编后的影视剧的基本思想、风格应与原作相同。只有在精神实质趋同的 前提下才可能有人物性格的神似,反过来,只有人物性格的神似,才能实 现作品精神实质的趋同,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因此,尊重原作应成 为改编的主旨。如夏衍所说:\"改编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相当艰苦的 劳动。既然是创造性的劳动和艰苦的劳动,那么,它的工作就不单单在于 从一种艺术形式改编成另一种艺术形式。它一方面要
�1�7�1�7�1�7可能地忠实于原著, 但也要力求比原著有所提高,有所革新,有所丰富,力求改编之后拍成的 电影比原著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喜爱.\"⑦ 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要把握住主流受众的品位。忠实于原著, 体现时代发展历程中永恒的东西,这就迫切需要改编者能够静下心来,好 好考虑如何改编。没有一部作品会影响每一个人。所以任何一部影视剧都 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并让所有的人都满足,但只要作品本身能吸引 观众就是胜利。中国影视剧的发展正经受考验,无论是内部竞争还是外部 竞争,都要求我们有所创新。在逐步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发掘自己民族的 特色才是正道。 三、\"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与局限 13 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红色经典\"已经积淀为我们民族文化中的 宝贵遗产。在这份遗产中。包含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观念、审美理
�1�7�1�7�1�7、意识 形态、精神追求等诸多因素,这些都是\"红色经典\"本身的精华之所在, 也是\"红色经典\"所具备的先天优势。\"红色经典\"之所以被重新阅读,甚 至经典化,就是有一部分特定的人群在寻找他们的精神记忆,通过这些经 典来确证自己的历史。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的\"经典\"并 不代表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由于时代的局限,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 术手法上,\"红色经典\"本身都存在着诸多不足,都有待于后来的解读者不 断完善和创新。 (一)\"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 \"红色经典\"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概念,也是 比较成熟的一个研究领域。他~直是新时期文学史或文化史中异常活跃的 文学资源或精神资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政治上已经过时,但确曾 一度广泛传唱的\"革命歌曲\被人们用带有流行歌曲�1�7�1�7点的伴奏和唱法重 新\"翻唱\"。一九九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色经典丛书\重印五六 十年代的一批长篇小说。甚至连当年的样板戏也再度受到观众的青睐。\"红 色经典\"这样的革命历史文学资源的再度复活,对应着中国
社会深刻的历 史转折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向,时代语境的巨变生成了新的革命历史想象。 九十年代以后的国家意识形态已经是一种区别于以往的全新的\"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型意识形态。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战略将在两个方 向上保持微妙的平衡:一方面,它仍将维护旧有的革命理想与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