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浅析
2020-07-01
来源:尚车旅游网
◇交通与路建◇ 科技嚣向导 201 1年第02期 超薄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浅析 张君松 王彬2 (1.台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浙江 台州 317000; 2.台州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浙江 台州 3170001 【摘要】超薄沥青混凝土(UTAC): ̄-20世纪8O年代起源于法国的一种新型路面材料,它凭借其在防水、抗滑、平整、减噪 等使用功能上的良好表现,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用,并在我国进行了初步的应用。但因其厚度薄,粒径小,又要求有较好的抗滑性 能和密实性能,似乎存在一些矛盾。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围绕超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超薄沥青路面结构 的力学响应及结构与材料取值优化展开研究。 【关键词】超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合理化取值 超薄沥青混凝土(UTAC.Ultra Thin Asphalt Concrete)是一 种新型路面材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开始仅用于 养护磨耗层.很快就被推广用于新建路面,后发展为很薄沥青 混凝土面层.近几年又发展为超薄沥青混凝土面层 超薄沥青 混凝土摊铺厚度一般为1.5~2.5cm.多采用断级配密实型沥青 混合料,在防水、抗滑、平整、降噪等使用功能上有良好的表 现。既可用于新建道路,也可用于旧路改造及软土地段、重交 通路段的过渡性路面以及桥而铺装 既可减少路面结构总厚 度以降低成本.又保持了优质沥青路而的良好性能.尤其是用 于路面养护和作为抗车辙罩而时效果良好 已广泛用于我国 二、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中 济效益 2-2-3使用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凝土中的不可替代优势 2.2.4对于混合料使用性能的其他方面.使用水泥或石灰 作为填料对结果的影响相差不大 2.2.5在粗集料形成了骨架而细集料又正好填满骨架空隙 时.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应当有极大值。 3.超薄沥青路面参数影响分析及合理化取值 3.1超薄面层总厚度及组合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路表弯沉随面层总厚度增大而减小: 在上、下面层厚度分别相同的情况下.路表弯沉随另一而层厚 度增大而减小:在面层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表面层厚度 可减小总弯沉值 其次是不同厚度上下面层组合情况, 上而层 1.1组成结构 厚度分别相同时.基层及底基层底面的最大主应力值随面层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特性与材料组成、材料力学性能及各 总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影响基层及底基层底面的最大主应力 部分组成之间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 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 值的主要是面层总厚度.上下面层的组合影响不大厚度组合 是由集料、沥青胶浆和残余空隙所组成具有空间网络结构的 不同.不同深度处最大剪应力峰值变化也不同 在路表面.最 多相分散体系.其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集料颗粒间的内摩擦 大剪应力峰值随超薄而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在超薄表而层 力和嵌挤力、沥青胶结材料的粘结性以及沥青与集料之问的 及基层内.最大剪应力峰值随超薄面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而 粘附性等方面 沥青混合料主要有悬浮一密实结构、骨架一空隙 在下面层内.最大剪应力峰值无明显规律 在所有组合中.最 结构和骨架一密实结构三种典型结构类型 大剪应力峰值的极值均m现在超薄面层结构内 1.2强度形成机理 3.2基层底基层总厚度的影响 从不同基层底基层厚度组合作用下的路表的弯沉变化曲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由矿质集料骨架的强度和沥青的胶结 强度两部分构成.其一表现为颗粒材料的摩擦阻力:另一部分 则表现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凝聚和抗拉能力。作为影响沥青混 合料粘弹性性质的根本因素.要求沥青胶浆具有合适的组成. 即合适的粉胶比 我国的沥青路面中总存在因粉胶比控制不 当而产生的病害.为此应将粉胶比作为考虑因素 线可以看出.基层厚度相同.底基层厚度增大弯沉值减小,底 基层厚度相同.基层厚度增大弯沉也减小 也就是说基层底基 层不同厚度组合对路表弯沉没有明显的影响.其总厚度才是 影响路表弯沉值主要因素。底基层厚度相同,基层厚度增大. 基层及底基层底面最大主应力减小:基层厚度相同.底基层厚 度增大.底基层底面的最大主应力值减小,基层底面的最大主 1.UTAC的组成结构及强度形成机理 2.UTAC混和料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分析 基层厚度较小时.最大主应力 超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薄.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粒 应力值则随底基层厚度而变化.径比较小.同时要求具有较好的构造深度、抗滑性能和密实性 值随底基层厚度增加而加大.至底基层厚度20cm时达最大 而后又随底基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可见基层及底基层总 能。因此有必要对超薄沥青混凝土的级配组成、集料、沥青、填 值.厚度是影响基层及底基层底面最大主应力值的主要因素.另 外.底基层厚度有一个最佳值.在本文所拟定的基层厚度组合 2.1原材料性能 基层厚度一定.底基层的最佳厚度为20cm 为改善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提高混合料的水 巾.3-3剪应力的影响 稳定性.采用水泥和消石灰来代替矿粉 超薄沥青混凝土配合 在路表面.最大剪应力峰值随基层底基层厚度的增减较 比对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有多种影响因素.由沥青混 在超薄表面层内.最大剪应力峰值最大.最大剪应力峰值 合料的结构特点和强度形成的分析可以看出.沥青类型、集料 小:料及它们之间的合理组合进行专门研究 类型、填料类型、粗集料含量、粉胶比等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对 其强度和使用性能有较为复杂的影响.排列组合起来.试验量 就非常之大.而且数据处理起来也非常麻烦 2.2超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优化 由各因素对考核指标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 下结论: 2.2.1为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而过多地加大粉胶比.将 导致低温性能、强度及其他使用性能的下降 2.2.2辉绿岩同样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完全能满足高等 级沥青路面对于表面抗滑、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 性能的要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上面层.能取得可观的经 随基层底基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下面层内.最大剪应力峰 值有增有减.但增减较小:在基层内.最大剪应力峰值有增有 减,但增减较小;在底基层内,当底基层厚度小变时,最大剪应 力峰值随基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剪应力的峰值都发生 在超薄面层内.因此.超薄面层的抗剪强度应较高 4.超薄沥青路面结构和材料统一设计的方法 4.1结构组合设计 我国现行的路而设计规范.以弹性层状体系为基础,设计 时先假定各层材料.并根据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厚度计算.而 后进行抗疲劳、抗车辙、抗低温开裂等方面的验算。该设计过 程对于路面结构、材料力学性质和环境交通(下转第226页) 215 2011年第02期 科技目向导 ◇交通与路建◇ 严格的说.目前我国路面坑槽、松散修补仍然没有完全机 械化作业,仍有部分工序f女1I摊铺、整平等1需人工完成。 2I2热沥青灌缝修补工艺 该工艺适用于路基和路面基层强度足够、数量少的面层 裂缝,如温度引起的裂缝。分两种情形: 2_2.1当缝宽≤0.5cm时.用吹风机或空气压缩机清理缝隙 杂质: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85oC.用尖嘴壶把热沥青灌满缝隙 内:待沥青冷却至6O℃仍处于可塑状态时.将顶面修刮成宽约 5cm、高约0.3era的梯形,加以封堵。 2-2.2当缝宽I>0.5cm时.宜先剔除松动的颗粒.用空气压 缩机清出杂物;接着灌人约 的沥青,填充、捣实细粒式热拌 沥青砼:薄层封面并撒上石粉,冷却7h即可开放交通。 2.3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工艺 该工艺适用于路基和路面基层强度足够、数量较多的面 层裂缝。应注意对病害面层的修整、合理配制稀浆封层混合料 和析水固化成型等关键工序 2.4局部挖凿填筑工艺 该工艺适用于路基和路面基层强度足够、仅出现小面积 的面层龟裂、坑槽和沉陷的情况 其操作流程如下: 2.4.1划定维修范围 按照“圆坑方补”的原则.先沿损坏四周扩大约10cITI.与路 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画出作业轮廓线 2.4-2切割清除病害 沿作业轮廓线垂直切割至坚实稳定的底面.深度大于 3cm,挖除、修整坑槽。 2.4-3坑内涂刷粘层油 在干净的糟底、四周槽壁上涂刷粘层油 2.4.4分层填筑、夯实 从四周向中心人工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每层厚度小于 6cm,松铺系数取1-3—1.4:用小型平板振动夯实机械或铁夯 夯压,要求压实度达95%以上.且与原路面齐平 如因条件限 制而采用冷铺砂粒式沥青混合料,则松铺系数宜取1.5。这主 要是考虑到冷补坑槽难以一次夯实成型.加大松铺系数.使初 步夯压成型比原路面高出约0.5cm.留作日后车辆行驶进一步 压实的凹陷量 3.结语 我们要充分了解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破损病 害,应认真调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及时进行维 修,以保持路面的完好状态,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贾吴川.浅析沥青路面的裂缝防止[J].林区教学,2010,(08):118—119. [2]张金玉.沥青路面的质量问题及其机理浅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0.(08):152—153. [3]李汇玖.沥青路面水破坏预防措施研究『J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O1):16—17. [4]孙海川.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强度问题[J].职业技术,2010,(10):83. (上接第215页)条件等因素的考虑,多为相对独立的计算或 5.结语 验算过程 难以解决路面结构与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环境交通 由于超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的矛盾 许多内容尚不成熟,难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技术条件、计 4.2超薄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的一体化 算手段、数据采集及自身水平等的限制.本文只在静载条件下 沥青路面的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是材料设计的基础和 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的研究还需亟待。 前提。材料设计则是结构设计的保障和体现 解决路面结构设 计与材料设计协调统一的问题.应分析研究路面材料在结构 【参考文献】 中的所起作用.从路面性能的角度分析路面材料指标及路面 [1]刘子忠,曹志强.半刚性基层裂缝分析及防治措施.公路,2007,(7): 材料性能与路面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相应于不同路面 315-3l7. 结构或不同路面材料的设计要求:进行基于性能指标的路面 f2]王宏畅.黄晓明 傅智.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公路交 结构和材料设计.旨在实现路面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的统一. 通科技.2005.22(1 1):45—49. 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结构性能和功能性能两方面能同时 『3]沙庆林.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系列的设计与施工.北京:人民交通 达到最佳状态 出版社.2005. (上接第216页)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 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 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2.4.3混凝土顶面接近钢筋笼底口时.混凝土灌注的速度 过快.使混凝土下落冲出导管13向上反冲.其顶托力大于钢筋 的重力。 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实行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做好现场试 桩工作。加强各项环节的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项目 部应从确定施工方案开始,严格要求,缜密考虑,多方案比较。 施工中,合理组织、精心施工,保证每道工序都满足操作规程, 从而确保了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部优工程标准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很多, 虽然可对发生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但对工程的进度、施工 企业的信誉及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负担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在桩基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审查地质 【参考文献】 [1]蒋晓燕.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浅议l J1.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07. [2]许克宾.桥梁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楼小明,陈强华.钻 L灌注桩承载力异常现象分析fJ].岩土工程学报, 2001,23(5):22—23. (上接第208页)2.6.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 2.6-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2.6.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2.6.5仪器成像清晰、稳定时计数。 2.6.6随时观测,随时校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 2.6.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2.6.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 物每天沉降量超过1him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