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0.11.30)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

2023-11-15 来源:尚车旅游网


合肥市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紧紧抓住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三大战略,不断加大以城带乡、融合发展力度,着力从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入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市辖三县全部进入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肥西县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6065元,连续四年实现跨千元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2:1缩小到2.83:1。全市进入了城乡统筹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明显、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2009年2月获批为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坚持“三化”联动,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切实加快“一核心、一走廊、两特色”的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大力实施城乡“合作发展”、“融合发展”战略,采取合作、托管等方式,创新推进经济、高新、新站三大开发区与三县共建特色园区,促进工业向三县转移。200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5年的151个增加到822个,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45.58亿元增加到198.7亿元。县域工业化的推进,增强了对乡村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目前全市160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54%以上在非农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9%以上。积极采取

- 1 -

措施,引导工业企业发挥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优势,投资建设农业,以工强农。

二是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前提。通过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接,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中心城区-城市组团-新市镇-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从一点发展转变为多点发展,积极探索符合合肥实际的城镇化路子。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强化龙头作用。建设4大组团,实现建园与建城相结合,推进城园一体发展,四大组团活力显著增强,城乡发展空间全面拓展。积极推进新市镇建设,增强要素吸纳能力,努力把新市镇建设成为对接中心城区、四大组团和中心村(新社区)的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55.8%提高到64.1%。

三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大力推进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功能化、板块化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累计新建扩建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26个,其中万亩以上10个;累计建设高效农业120万亩,设施农业22万亩,专业村250个,规模养殖场5000多个,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组织实施“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战略和“双百双千”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流通业。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台湾统一及伊利、蒙牛、雨润、和威、中粮、新希望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2009年三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从2005年的83家增加到500家,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54亿元,总量

- 2 -

位居全省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60%以上,户均增收1900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突破1000家。

(二)坚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

以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载体,探索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六种模式。累计建设农村集中区和农村新社区420万平方米,34.5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一是“整村推进型”。2008年以来,先后在三县实施了7个项目,总规模达10.7万亩,累计投资12亿元,将237个自然村庄归并为15个新社区,让2.77万农民住公寓房、走水泥路、饮安全水、用太阳能。在全国打造了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肥模式”。二是土地整理型。通过迁村腾地实施“增减双挂钩”项目,鼓励分散居住的农民以其宅基地置换新规划区内的住宅用地集中建房。全市实施的118个土地“增减挂”项目,将1028个自然村庄归并为82个农村新社区,节约耕地2.8万亩。三是城中村改造型。先后实施的35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使近18万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四是项目推动型。依托新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配套建设新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引导农民利用征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统一建设农村新社区。五是产业培育型。以产业龙头企业、规模种养板块为基础,规划建设核心产业园区,依托产业配套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六是环境整治型。对人口相对集中、居住条件较好的380多个自然村,按照“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和“建制”“五化一制”标准要求,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活动,因地制宜整村整片整体进行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自然生态型新社区。

(三)坚持以城带乡,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 3 -

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了市域高速公路网、省道公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五网”建设。累计建成绕城高速105公里和“村村通”水泥路3346公里,金寨南路、合六路、合店路、蒙城北路、合水路等城乡接合道路先后建成通车。初步建成了连接城区、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农村客车通村率达98%。加强农田、水利、供电、供水等基本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快城乡垃圾污染物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林木覆盖率提升到16.1%。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结合农民集中区建设,做好水、电、路、气、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我市相继实施了12项、28项、36项和33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92亿元,使数百万农民从中受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将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7.53%。在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农民工廉租房改革试点,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全覆盖。狠抓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促进政策、农民创业园、就业救助、就业工作责任等体系,从市到村建立了四级就业服务网络。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达87万人。

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农村教育布局,

- 4 -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5-2009年,市本级年度投入从6.8亿元增加到11.1亿元,年均增长13.5%。农民工子女就学享受“同城待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基本解决了孩子就近上学、上好学的问题。实施了6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08个乡镇卫生院、69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村卫生室全覆盖的长效机制。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统筹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建立了“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9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7.5亿元,增长36%,超过财政一般性预算16个百分点。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机制,持续加大对农民的直补力度,2009年市级财政奖补资金超过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和建设项目奖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2009年,市县二级财政对“三农”投入达12.2亿元。

(四)坚持创新突破,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和扩权强镇4个领导小组,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建立了综合协调、调度推进、调查研究、联建共创、责任分解、督查考核等七大工作推进机制。将城乡一体化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严格考核管理。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筹办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统筹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5 -

二是创新政策制度。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50多个配套文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级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支撑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发证工作,探索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突破100万亩。联动开展了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农村金融、农村经营体制、扩权强镇、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养老保险、农村综合改革、“双置换”等系列配套改革和试点,推动了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农村资产资本化进程,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

三是创新农村新社区管理机制。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推进“1+8”模式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个新社区专项资金扶助,目前全市已完成21个农村新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办事、医疗、购物等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

四是创新基层党建联动机制。全面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形成了“组织联建、队伍联带、活动联办、服务联动、保障联体”的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创新村(居)“三资”监督管理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