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题

2021-04-03 来源:尚车旅游网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选文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文二)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解释(选文一)中加点的词语。

鼓:__________ 善哉:__________ 少选:__________ 足:__________

[2]读(选文一),用“ ”画出表明锺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伯牙推动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的句子。

[3]读(选文二),用“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从闰土的外貌中,你看出闰土是一个 的孩子;用“ ”画出叙写闰土和“我”一见如故的句子; 这些词语准确地写出了“我”急切在想见到闰土的心情。 [4]出自(选文一)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选文二)写了“我”与闰土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5]这两段选文的共同话题是_____________,请你以此写一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得过且过

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比至(____) (2)遂自鸣曰(____) (3)得过且过(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7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爲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________”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________是________的知音,从“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

[2]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

伯牙绝弦________ 斩尽杀绝________ 绝处逢生________ 美妙绝伦________ 绝大多数________ 悬崖绝壁________ 善:①擅长、长于;②良好;③善良,慈善;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________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________ 心怀不善________ 多愁善感________ 善始善终________ 英勇善战________ [3]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 文言文阅读。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请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黄雀 B.螳螂 C.蝉 D.树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________)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________) (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________) (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________)

[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先摘录句子,再判断翻译是否正确。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它们三个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身后有隐伏的祸患。(________)

[3]本文给人的启示是( )

A.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B.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没有好下场。 C.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D.居安能忘危,见利能忘害。

5. 课外阅读。

2 / 7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

(注)①遽(jù):急忙、立刻。 ②契(qì):用刀子雕刻。

③契者:雕刻的地方。 ④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涉(______) 其(______) 坠(______) 止(______) [2]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故事中的楚人糊涂吗?用两三句话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咱们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①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日:“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①致邑:给一座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曾子衣敝衣以耕__________ (2)请以此修衣______________ (3)反,复往________________ (4)足以全其节也_______________ [2]用“/”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2处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曾子不接受城池?曾子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外阅读。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 7

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报偿 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

8. 文言文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文章标题中的“戴嵩”是_____代画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

尾搐人两股间(__________) 笑而然之(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两句用具体的行动表现了杜处士对于《斗牛图》的喜爱之情。

B.牧童见到了《斗牛图》后“拊掌大笑”,可以看出他对杜处士的嘲笑。 C.“处士笑而然之”说明杜处士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D.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随意炫耀自己的宝贝,以免受人笑话。

9. 阅读《王戎中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

王戎中不取道旁李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④甲,诸儿竞走⑤四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①王戎:琅伢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一些,这些。④折枝:压弯枝条。⑤竞走:争着跑过去。

[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尝/与诸小儿/游 C.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 [2]“取之,信然”的意思是( )

A.王戎果然是守信用的。 B.一定要把李子摘下来。 C.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3]多读两遍,想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再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拓展阅读。

诚实童子

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柑以还卖柑者。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取二柑报之,童子不受。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 7

(1)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一掉、一捡、一还、一赠、一拒”之间,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柑者“取二柑报之”但是“童子不受”,想一想,这个时候童子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颜回好学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解释:①恸 (_______)②对(________) ③亡(________) [2]翻译:

①门人益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弟子孰为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时,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带点词。

①常与诸小儿游 与:(________)

②诸儿竞走取之 诸:(________) 竞:(____________) ③唯王戎不动 唯:(___________) [2]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江行日记一则(节选)

[明]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①,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②敲戛③,铮铮④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注释]①沙市:今湖北荆州。②雪子: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5 / 7

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③敲戛(jiá):轻轻地敲打。④铮(zhēnɡ)铮:文中形容雪子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 [1]“欲”的意思是________;“亦”的意思是__________。

[2]“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衬托出____________。

[3]文中说“亦复有少趣”,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趣”在何处?(至少写出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下面句子停顿合适的是( ) A.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B.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C.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14. 文言文理解。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吾剑之所从坠(这)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 C.不亦惑乎(糊涂) D.求剑若此(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理解。

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注释: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坚:坚硬。

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人。 弗:不。

[1]解释下列句子划横线的字。 (1)吾矛之利(____)

(2)其人弗能应也(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6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楚人所说的:“______”和“_______”是自相矛盾的。(用原文中的话。)

[4]成语“自相矛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